本报记者 杨明炜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和新闻媒体不断质疑中国经济增长数字,认为水分不小,有欺世之嫌。其间,大多数西方主流媒体,乃至包括日本、韩国、印度等周边经济体的重要媒体,也都在2002年第一季度大篇幅刊载尖锐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率“掺水”的文章。
一时间,关于中国经济虚假增长的议论引起了中外学者及中国政府的注意。到底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水份以及有多大水份,就成为中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不少人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统计数据捏了一把汗,认为这次可能会对中国经济统计数字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的理由
我们注意到,先是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称,看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说,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号体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比之下,罗斯基教授的质疑相当系统和严密。他根据中国的能源消耗、航空旅行、产品品种积压程度、失业水平和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来判断,认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998年和1999年最多只增长了2%,并且很有可能收缩了2%。而2001年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只有官方数据的一半左右。
为了搞清楚西方经济学家质疑中国的主要原由,记者找到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宏观部就此组成的一个专门课题小组负责人赵晓博士。
赵晓博士告诉记者,其实总结起来,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质疑的理由主要是这么几条:
一是能源消耗显示中国经济状况可能严重衰退。罗斯基指出,中国在1997年到2000年期间,官方数字说GDP累计增长24.7%。但是,同期中国的能源消耗只增长了12.8%。这意味着中国的单位能源消耗下降了30%。罗斯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二是过去五年内中国出口增长在峰谷之间振荡,但经济增长却始终保持平稳,难以想象中国经济增长是如何保持平稳的。
三是用部门法衡量的经济增长数据难以置信,以工业增长为例,据说在1999年,官方统计数字,中国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只有14种达到了二位数字,27种的增长率不足10%,占压倒多数的53种产品产出量下降。而同一官方统计数字却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75%。以农业生产为例,如果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没有增长,那占20%的城市地区,该以什么飞跃的速度,才能在弥补未成长地区后还使全国经济增长那么多呢?
四是如果经济微观基础健全的香港、新加坡等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呢?中国经济增长率果真有问题?
赵晓博士对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只说了一句话:要还中国经济增长以真实。
对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置疑,他认为,罗斯基等的质疑与中国的实际是不相符的。
一是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也就是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真金白银”的增长。
二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金融资产大幅度上升,这意味着民间财富增长很快。假如在过去三年消费倾向基本稳定的话,那么银行存款一项的增长即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扎实的。
三是中国的外贸和出口大幅度增长。这一点铁板钉钉,因为国外的统计甚至高过中国海关统计。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拉迪教授正是根据这一点对罗斯基的结论摇头:假如中国经济增长不够强劲,如何能进口那么多?
四是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由于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中国GDP增长速度无论如何不可能是罗斯基所说的负增长水平。
五是中国巨大的服务贸易部门在增长统计中被低估,因此中国经济实际上有可能被低估。
六是中国巨大的地下经济的膨胀。这一块根本无法进入统计,但无疑在中国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了相应的角色。
不过,进一步地澄清需要从国民经济核算、指标间一致性以及诸多事实的检验上作出更多、更扎实的分析。
赵晓博士作了具体解释: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并不存在如美国教授所认定的稳定关系,而是无序波动,无论是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是如此。我们的检测表明,从1984-2001年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并无明显异常。而其他专家的分析则发现,美国、韩国等国家历史多次出现过能源消费下降而经济增长上升的事实。
还应注意到能源供需规模存在被明显低估的一些因素。以煤炭为例,近年来限产和关闭小煤窑的措施十分严厉。目前采煤需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在2000和2001年间据称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产量均大幅度下降,只有国有重点煤矿的产量微幅上升。地方和乡镇煤矿分别约占原煤产量的20%和25%左右,根据过去数年煤矿死伤事故有增无减的情况,很难想象地方和乡镇煤矿的私采滥挖有根本性改观。另外,原油和成品油走私也十分猖獗,就在2001年海关两个月缉私就查出了7000多吨走私成品油。
其次,对中国经济增长平稳和出口大起大落之间的矛盾,但应该看到,以支出法计算GDP增长时,主要考虑最终消费、资本形成,以及商品和服务净出口三项。因此就出口和GDP的规模来看,出口波动5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GDP波动5个百分点以上。但若按真正支出法来计算GDP增长则完全不同,过去5年,中国净出口徘徊在2300-3000亿人民币之间,而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规模在3-5万亿人民币之间,因此出口波动根本不足以显著影响最终的GDP增长。
第三,对部门法框算的经济增长的矛盾,应该承认,美国教授们所列举的许多数据并无来源,其中他们赖以作出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的数据甚至有常识性的错误。所谓主要工业产品增长缓慢乃至大部分产品实际上出现产量下降就是一例,从1986年以来有公开的连续统计数据的34种最主要的工业产品中,只有丝、糖、原煤、木材、金属切削机床、大中型拖拉机这七类在1997年以来出现了产量萎缩,其余均为增长。
退一步讲,即使工业产品真的出现产销增长疲弱,也并不足以影响GDP增长率,如果工业品存货投资波动10%,那么它充其量能影响资本形成1%的波动,资本形成1%的波动则至多形成GDP不足0.4%的波动而已!
此外,以东亚小型开放经济体近年来的不景气来证明中国经济高估的例子,还不如作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陪衬来理解更为恰当。中国几乎无限的各层次劳动力的供应、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和潜在的市场规模,使得这些经济体疲于应付中国大陆的增长,对此已有大量文章作过详细讨论。中国的经济增长迫使东亚经济要么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产业升级,要么以中国经济为腹地进行产业迁徙,否则其衰退无可避免。
全球唱衰中国经济大合唱意欲何为?
就在西方经济学家唱衰中国经济大合唱时,中国人不禁会问,这是何原因?
有的人说,这是一个国际阴谋, 有意制造中国的混乱。因为美国9.11以后,学者制造这种议论,可以防止大量的国际资本注入中国。
但赵晓博士告诉记者,他宁愿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因为,全世界经济都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你中国经济还在一枝独秀,人们难免会问,你是不是真的一枝独秀。另外,学者一般都喜欢唱反调,这样可以引起人们的注目。当大家都在说中国经济好时,说不好的人易显突出。
但是,唱反调要有证据。但是,从他们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经济不了解,也缺乏直观的感受。比如说,他们肯定不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不了解中国巨大的地下经济。另外,中国在九十年代未期的时候,乡镇企业大量地在改制,可能出现数字的瞒报,这些他们也不会了解。
1996至1998年,连续三年,苏南企业改制。由乡镇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问题就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因为,乡镇企业一般趋于高报,而民营企业则喜欢低报。
对于怎样理解这么多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疑呢?
赵晓博士个人认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对都中国经济增长持怀疑态度。美国经济学家拉迪就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是可信的。因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不快的话,那么中国的进口就不太大。但情况是中国进口量非常大。所以,他不同意一些经济学家的看法。
对于这么人质疑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也说明中国经济统计方法也有与国际不接轨的地方?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数据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统计单位的确不如西方国家一些部门那样独立、超然、中立、客观。但这也不能说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就是不可信的。
以前些年世界银行的一件事例就能说明。
早些年,与这次不同的是,一些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及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后来,国家统计局专门找来世界银行的有关人士,就他们认为低估的数字进行核对,并带着他们去各地去实地核查。核查的结果是:中国在统计方面不仅有自己的专业统计队伍,而且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统计方法;高估的与低估的统计数字一加,与公布的统计数字误差不是特别大。
这样,世界银行的专家看完之后,就没有话说。他们认为,中国自己的统计是可信的,并表示,从此以后,再也不调整中国经济的统计数字。而在这件事情以前,世界银行是从来也不采用中国公布的统计数字,而是使用经他们调整过的统计数字。
这说明,中国统计数字早已经过国际敲打,具有相当可信度的数字。这么多年,中国统计数字还有了新的改进。因此,中国统计数字不可能像其他国际机构所想像的那样。
赵晓博士认为,世界银行的统计专家要比一些国际上的经济学家观察得要专业、要认真、仔细得多。因为世界银行能接受中国的统计数字,要比指评中国统计数字的专家更专业。这本身说明,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可以信任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赵晓博士预言,从长远看,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新火车头。这个火车头也许是地区性的,也许是世界性的,但一定是不可阻遏的,绝不会因为当前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各种论调而发生任何变化。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