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华南隐现气荒 > 正文
 

天然气价太低液化石油气价太高 能源两头受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9:54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林威 北京报道

  家住北京鲁谷小区的小陈到北京燃气集团燃气销售一分公司第五管理所购买天然气,燃气销售处的价格依然只是1.9元/立方米,那儿的告示告诉市民,气价未涨,在寒冷的冬季不要盲目排长队购气。

  在南方,最市场化的液化石油气市场出了一些问题:广州的液化石油气价格屡破历史最高价,在政府呼吁价格最高为95元/瓶(15公斤)的同时,目前已经突破100元/瓶,一些市民重新起用煤球。

  北京的天然气供应稳定并没有掩盖气荒的苗头在各地燃起的消息,刚刚走上市场化方向的天然气在小幅涨价后并没有立竿见影地消除供需紧张的局面,而市场化近20年的液化石油气市场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的难题:价高者得还是限价产生“气荒”?“气”的大博弈继“油”之后在中国上演,价格和供应成为争论永远的主题。

  天然气在涨价通道中博弈

  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自1997年以来一直未做大的调整,按热值当量测算,目前天然气价格仅为原油价格的30%左右,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去年12月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根据不同油田供气情况不同,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此次价格的松动使天然气从严格的政府定价走到政府指导价。

  北京的气源地长庆气田随即涨价,每千立方米提高110元左右,但天然气从陕西通过两条陕京线供应到北京门站,再分销到居民家里,依然要经过价格听证的关。

  “听证后涨价”成为接近10年未动的低价天然气在民用领域走向涨价通道的一道程序。目前天然气价格所挂钩的可替代

能源,已经锁定为目前已经是市场化的原油、煤以及液化石油气。调整公式是根据原油、液化石油气和
煤炭价格
五年移动平均变化情况,分别按40%、20%和40%加权平均确定。在原油和液化石油气大涨的背景下,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价格的公式很市场化,天然气价格也已经走上长期向上的通道,但问题是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并不能立刻解决目前供应问题。

  由于长期低价影响下的投入不足,供气能力低于管输量和已有用户需求量已是显而易见。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抗评论说,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地燃气公司正在争抢地盘,兴建基础设施。许多民用和工业用户往往“先上车后买票”,在没向有关方面落实用气之前就动手实施了用气工程。对此,天然气的供应部门埋怨下游项目“太急、太快、太多”,无法应付。

  “从2004-2005年的冬季看,以民用(包括商业)气为主的城市供气已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其原因不在于管线的运力,而在于产地供气不足,”张抗说。

  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价格改革前执行计划内天然气价格的用户更是如此。由于气价低至3-4毛/立方米,刺激不合理需求和投资,但计划内的气量按约定并不增长,供应更加紧张,因为石油公司将新发现的天然气定义为自销气,卖到价格更好的地方去。

  由于此次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发改委规定供需双方可以国家规定的出厂基准价为基础,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小幅度的调价不能很快地推动供需平衡,另外一方面供气方和需求方还有一个价格浮动10%的博弈焦点,推高价格成为供气商的目标。

  目前中国天然气产量为480亿立方米,进口为零。预计2010年生产量将达到800亿立方米,但同时市场的缺口将在400亿-500亿立方米,2020年市场缺口将达1000亿立方米,缺口应该由液化天然气和陆上管道天然气的进口来满足,到时接近一半的供应来自国外,其中来自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中东的液化天然气将占全国消费的三分之一以上。

  由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高昂,业内人士指出,气荒和价格的连续推高将为市场能接受高价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提供一个心理预热的过程。

  液化石油气面临高价困境

  和天然气小步前进的谨慎态度相比,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给地方政府出了另一道难题。

  “高进高出”成为主要依靠进口的广东液化石油气市场保证供应的一件法宝,但100元/瓶(15公斤)的零售价格显然超过心理预期。

  广东油气商会秘书长吴清标告诉记者,虽然气价涨的快,但目前市场上也是有气可供的。他说,液化石油气价格和原油价格挂钩,但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进入冬季,在欧美的需求同时进入高峰时,液化石油气的价格终于“发力”。

  不过,100元远远不是目前广东液化石油气市场的天花板价格,根据吴清标的计算,下一波的行情是进口价从目前的640美元/吨涨到700美元/吨,到时液化石油气到岸价将可能达到110元/瓶。

  同时,广东的需求在高价的打压下萎缩大约20%。“现在广东的每个月需求量降低到27-29万吨,远低于月平均的35万吨。”吴清标说。

  值得观察的是,各地政府可能对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容忍度。广东省物价局日前出台《关于对广东省液化石油气价格实行临时干预措施的紧急通知》,提出干预措施,提出适当控制源头产品批发价格。对广东省经营进口液化石油气的主要6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并严格控制流通环节价格。政府的措施还包括动用价格调节基金,以稳定液化石油气价格。海口市政府也已经推出“价格基金”,民政厅对“特困户”进行价格补贴,但最终效果有待观察。

  从政府角度出发,保障供应和保持价格稳定是同时需要的两方面,但对供应方来说,牺牲了价格同时也牺牲了供应。由于液化石油气的进口和供应商多为民营、外资和合资企业,补贴成为更为复杂的问题。

  由于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是在5年内实现国家专门监管下的市场化,10年内实现完全市场化,液化石油气的高价困境无疑成为即将市场化的天然气一个必须借鉴的例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