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研究 > 正文
 

2006年铜市供需紧张有所缓和中国因素仍是关键(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1:38 良茂期货

  3、 中国需求强劲增长,“中国因素”倍受关注

  相比之下,中国在全球铜消费的表现“一支独秀”。由于金属在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行业,如房地产、电力电气建设等的应用比例很高,随着中国城镇建设的推进,中国需求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金属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根据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1月,中国精铜表观消费量约为30万吨,预计全年铜消费在360万吨左右。

  2005 中国铜表观消费量(1-11 月)

   2006年铜市供需紧张有所缓和中国因素仍是关键(5)

2005 中国铜表观消费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 中国精铜产量(1-11 月)

   2006年铜市供需紧张有所缓和中国因素仍是关键(5)

2005 中国精铜产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而居高不下的铜价也催生一大批冶炼项目的上马,大大提高国内精铜产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5 年1-11 月份中国精铜产量已达227.36 万吨,超过2004 年全年精铜总产量。尽管国内精铜产量大幅提高,但产量增速始终不及消费的增长。预计2005 年中国存在约130 万吨供应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2005 年中国精铜净进口量(1-11 月)

   2006年铜市供需紧张有所缓和中国因素仍是关键(5)

2005 年中国精铜净进口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 年中国精铜矿进口大幅增长

   2006年铜市供需紧张有所缓和中国因素仍是关键(5)

2005 年中国精铜矿进口大幅增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1-11 月份,中国铜进口同比增长6%至1,336,348 吨。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精铜净进口量在1-9 月份保持稳定波动,但受到铜价高企的影响,10 月份精铜进口量大幅下挫,比前9 个月的平均水平减少近5.1 万吨,11、12 月份精铜进口仍维持低水平。另一方面,2005 年中国铜矿石和废铜进口量有大幅增加。根据海关的数据,1-11 月份中国进口铜矿石369 万吨,比2004 年增加40.6%;废铜进口量为4,422,142吨,同比增长24.8%。

  正是由于中国需求的强劲增长,“中国因素”成为2005 年其中一个重要的炒作题材也在情理之中。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众多投资项目的展开,有力地推动原材料消费的增长。比较过去十年间中国GDP 和金属消费可以发现,金属消费的增长率比GDP 的增长率更为迅猛,1995-2005年间,中国的平均GDP 增长率为8.4%左右,而铜消费年平均增长却达10%以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因素的确是在支撑金属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