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投资能力 货币基金投资新渠道可能成双刃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 05:5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就证监会向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拓宽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有关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有关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通知涉及的有关问题得到落实,将对提升货币市场基金的的收益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但投资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将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能力特别是对有效评价企业和银行信用的能力提出考验。不同货币市场基金在这一能力上体现出的差别很可能将成为其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投资对象更为细化的货币市场基金也很有可能将随之浮出水面。
有基金经理表示,由于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投资的基本规律,投资者特别应当对新增投资品种中蕴含的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保持谨慎。 央票和短期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银行定期存款(含通知存款)及大额存单两类品种体现的是银行信用,短期融资券体现的主要是普通的工商企业信用。有关人士指出,不同银行、不同企业间信用水平的差异将愈来愈对货币基金的投资能力构成考验。 有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最先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国内企业信用记录都比较优秀且拥有良好的债务偿付能力,但一旦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数量大量增加,由于国内企业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效率问题,如何有效鉴别发券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仍将是货币市场基金急需破解的重要问题。 有关货币市场基金的研究人员则告诉记者,尽管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水平差异不大,但不同基金控制风险的能力差异从一开始就一直存在,投资范围的扩大有可能使这种差距更为明显。投资者应当避免以短期内的收益率高低来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监管部门则有必要在允许有关基金扩大投资范围的同时及时出台配套措施,如加大对基金评级机构的支持,允许第三方对货币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做出独立客观的评价,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支撑;同时提高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充分揭示其持有投资品种的信用风险。 作者:记者 王波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