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左右外储尺度 亚行建言结构调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学者建议,中国较理想的外汇储备规模约为7000亿美元 本报记者 徐炯 上海报道 “从当前政策框架出发进行静态测算,维持7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应该能满足应对暂时性国际收支的失衡,并至少能提供3个月的调整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
这一论断的背景是,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5日证实,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当地时间4月8日,亚洲开发银行(ADB)总裁黑田东彦在维也纳出席亚欧财长会议时亦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已经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没有必要进一步增加。 7000亿的三个参考因素 为什么是7000亿美元? 在《保持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最佳 应提高使用效益》一文中,夏斌认为,若宽松地考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需参考到三个因素:一是百分百应对外债所需的外汇储备,即约需2660亿美元;二是为应对政策调整或突发事件后的进口贸易的外汇需求,约3600亿美元的储备。 第三个因素是最难预测的,若遇紧急情况,外资进入将骤减甚至几乎为零,而目前境内外商投资约5000多亿美元,利润若按10%计需汇出境外,加上资本管制有效性严重打折,即届时日常国际收支中“错误遗漏”数额必然放大,若再需维持经济运行起码的基本稳定,则另需外汇储备700亿美元。 由此,他估算得出,中国总体保持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应能保证经济安全。 “一国持有较合理的外汇储备量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应根据环境动态做出适当的调整。”夏斌说,7000亿美元的数据,仅仅是从纯经济角度出发考虑,如果考虑其他政治、外交关系等因素,还应适当扩大一定的储备量。 黑田东彦亦持有类似观点。“既然很多东亚国家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外汇储备,因此无需再大量增加……可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足够,甚至过量了。”他说。 对于超出的外汇,夏斌建议鼓励“藏汇于民”与实施“走出去”方针。选择的方式包括变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增加银行外汇资金的周转头寸;择机尝试外汇储备证券化,把一部分国家外汇储备转为企业和个人的外汇资产等。此外,可择机增持黄金储备;继续注资国有银行;弥补解决社保资金巨大缺口,以尽快构筑社会安全网,消除居民扩大消费、促进内需的后顾之忧。 亚行料外储货币构成不变 外汇储备多元化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是一个敏感话题,却不得不提。在规模达每日1.9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中,各国央行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 尽可能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是夏斌的建议之一。实际上,这与外储多元化息息相关。 在4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储备中,亚洲约占其中三分之二。黑田东彦认为,为了提高回报,亚洲国家可能将储备中的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调整为长期政府公债等收益率较高且安全的资产。 他预计,亚洲国家可能将外汇储备多元化,但这可能是在资产类别方面实现多元化,而不是在货币的组成方面。 “他们持有的外汇储备表现为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存款、美国国库券等。但在储备增加到如此大的规模之后,他们可能将储备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长期政府公债等资产上。”黑田东彦称。 “但货币组成情况不会发生变化。储备多元化更多的是将流动性较高的现金转变为长期投资,但各国不太可能涉足风险较高的资产。” 针对我国外储的投资,夏斌建议,在总结中央汇金公司经验的基础上,或组建直接隶属中央政府的专门外汇投资机构,扩大股权投资,并引入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