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外资银行热身人民币理财 明年会更加热闹非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 炯 上海报道

  “在理财市场上,中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正面交锋,竞争日加激烈。”3月25日,东亚银行浦西支行行长陶昌宇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理财圆桌上如此表示,他还同时预测:“明年这个时候,理财市场会更加热闹非凡。”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2007年,中国将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因此,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现在都在积极筹备推出有关人民币理财产品。而人民币理财业务,也被业界人士喻为最后一块等待瓜分的理财蛋糕。

  外汇理财只是铺垫

  自2005年以来,各外资银行突然加快了外汇理财产品的推进速度,其中,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较为活跃,它们在市场上推出了不少和黄金、石油、股票投资等产品挂钩的创新产品。

  陶昌宇称,东亚银行在2004年拿到了外汇理财牌照,随即在2005年陆续在上海推出了5款外汇理财产品。

  然而,看似热闹的外汇理财产品,其实并不能满足外资银行的胃口。

  “现在,中外资银行都在参与外汇理财产品。”陶昌宇表示,“但是中国客户手里的外汇相比人民币存款是非常有限的,存量不是很大。”

  显然,切入人民币理财业务,才是外资银行目前大力推广外汇理财产品的真实目的之一。“外汇理财只是为人民币理财做铺垫。”陶昌宇道出了个中玄机。“客户的积累、营销渠道的开拓,无论对外汇和人民币,都是一样的。”他透露,目前外资行在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搭建理财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平台。

  “产品结构怎么做,完全是技术性的问题。等我们可以做人民币理财了,把人民币产品放进去就可以了。”陶昌宇说,关键是客户渠道的建立。

  巨大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使得外资银行纷纷摩拳擦掌,而中资银行更是频频重拳出击。

  光大银行2004年第一个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后,市场一度红火。但由于人民币理财当时没有结构性的产品推出(只是一些国债关联产品,收益率并不高),至2005年,并没有太大起色。

  而目前,随着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出现,这一情况发生改观。如中信银行在2006年2月推出了股票联系型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香港股市的表现挂钩。

  风险提示不可或缺

  但是,图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各家银行,曾在2005年遭遇了收益率“陷阱”。

  由于2004年到2005年,美元利率的下调,早期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降,这使得购买这些产品的客户十分不满。

  对此,陶昌宇解释:“当时的情况是市场一下子非常的热闹,这样销售人员也是良莠不齐,而销售人员一般是将产品的优势宣传得比较多。”

  “一些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并不会想到风险问题。这样,他们就会有上当的感觉。”陶昌宇说,这是所有的金融从业人员一个非常好的教训。所以,“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假如收益要高一些,风险也会高一些”。

  陶昌宇表示,“银行对风险的揭示是非常重要的。”

  经历过这样一个风波之后,外资银行认为投资者的成熟度已经较以前有所提高。

  除了推出一些保本产品以外,外资银行也开始做一些浮动收益产品。陶昌宇说:“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市场,投资者对银行的风险会有一个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

  “现在,客户是以收入为导向的,推出一些更高的固定收益的产品,客户的关注度就会比较高。”陶昌宇说,“但是未来,这种产品为导向的竞争会转向服务为导向的竞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