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据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在央企去年上报给国资委的企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包括中国中化集团、国家电网等数家央企都将金融板块的运行与其他主业板块相提并论,并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板块的想法。数据显示,国资委现在管理的117家央企,其中有87家在不同程度上涉足金融业,2/3以上央企进军金融业,民企也跑马圈地,种种迹象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热情正不断高涨。 在产业投资金融带来光鲜业绩的同时,也曾经留下了不少惨痛的历史教训。专家提醒,产业资本金融化会导致产业虚拟化,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对策,防患于未然。[滚动] [微博热议] >>查看更多财经视点 策划:王方涛

高帅富烟企的另类投资

神秘中烟频频参与银行定增

中烟总公司因专卖垄断而利润丰厚,究竟在非烟产业上投资布局几何?豪掷多少?持有上市资产达550亿的中烟系“航母”未来将驶向何方?又应该驶向何方?[详细]

烟草帝国的投资拼图

红塔集团金融撒网 创投出击

梳理红塔集团可查的投资项目,大举涉足金融行业及以红塔创投的名义进行PE投资,可谓两大亮点。银行方面,红塔集团参与了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富滇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玉溪商业银行的投资;保险方面参与了太平洋保险和华泰财产保险;证券方面则控股红塔证券和参股国信证券。

双维投资登台 试水多元化投资

“双维投资注资100亿,烟草总公司手握的现金不止如此,需要资产保值增值来进行多元化投资。”而在一位接近中烟总公司的人士眼中,双维投资属于试水性质。

海烟投资两年划转金融资产数十亿

公开信息发现,早在2010年初,上海烟草集团就通过权益转让把其持有交通银行的3.78亿股股权划转至海烟投资,海烟投资两年划转上市金融资产数十亿,除了国有大型已上市金融企业的大笔权益划转,上海烟草集团在非上市或拟上市金融企业权益方面,亦不乏布局动作。

回顾:视频报道

不支持flash

中石油打造内部央行

中石油成立金融租赁公司 再扩金融版图

中石油称,昆仑金融租赁公司经银监会批准,由该集团和重庆机电集团联合组建,注册资金60亿元;中石油投资54亿元,占90%股份,是目前国内首家由产业类企业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是国内规模第二大的金融租赁公司。

昆仑银行被委以重任 昆仑系金融版图成型

5月初,财政部与银监会要求18家银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涉及国家开发银行及16家上市银行,让人意外的是昆仑银行,这家尚在往城市商业银行方向努力的小银行也赫然在列。这家三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自从被中国石油收购后,越来越出众了。

中石油的大司库 提升全球资金透明度

和大部分央企不同之处在于,迄今为止,中石油的金融业务资质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板块。加上中石油本已存在的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其在金融业的布局已初具规模。

专题内搜索

调查

国家电网英大系雏形

国家电网整合金融资产 英大系移师北京

在国家电网的金融业版图中,济南曾经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作为国家电网旗下两家重要的金融企业,英大信托和鲁能金穗的总部均从济南迁至位于北京英大国际大厦。 至此,除了总部位于深圳的英大证券之外,国家电网旗下的金融资产都已迁至北京,金融资产整合告一段落。

金融板块完成较为全面的业务布局

国家电网金融板块已完成了较为全面的业务布局,同时还形成了统一的“英大系”品牌,并涵盖了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租赁等诸多形式。包括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英大财险、英大人寿、英大信托、英大证券、英大长安保险、英大期货等7家金融企业。

十二五加大金融比重 优化金融布局

优化金融发展布局,积极开拓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加快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建立金融企业与网省公司、直属企业协同运作机制。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战略重组、战略投资者引进和股份制改造,深入开展上市研究。

其他央企跑马圈地

中化集团:租赁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中化集团:租赁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中国中化集团在其当年的经济运行报告中特别提出在租赁领域,公司保持了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

中粮集团:参与境外期货工作
中粮集团:参与境外期货工作

拥有中粮期货的中粮集团希望开展更多的金融业务,目前正在努力拿到代理国内客户开展境外期货的资质。

五矿集团:金融物流部开展质押融资
五矿集团:金融物流部开展质押融资

利用金融工具,既可以通过质押融资集中实物资源,也可以将集团大量闲置的资金和贷款信用盘活。

宝钢集团:金融布局采参控结合方式
宝钢集团:金融布局采参控结合方式

其控股的金融机构主要为财务公司及华宝信托,参股机构包括建行、浦发、深发行、交通银行等。

华能集团:长期持有商业银行为主
华能集团:长期持有商业银行为主

华能集团参股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且多为长期持有,其中又以商业银行为主。极有可能是完善金融布局的考虑。

产融结合涉及多领域

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险业

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险业,始于1996年。那一年,华泰财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与中宏人寿等险企相继成立。这4家公司的发起股东囊括了中石化、宝钢、华润、中海油、中粮集团、中外运和中化集团等众多央企。此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央企烙印,越来越深。

掀起信托行业重组潮

在这一轮的信托行业重组潮中,包括宝钢、华能、华润、中石油、国家电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多家央企纷纷通过集团或者旗下的财务投资公司,高调控股了多家信托公司。此外,包括中粮、中化、中钢、五矿、神华在内的多家央企通过集团或旗下投资公司控股了多家期货公司。

争食证券行业热门蛋糕

央企投向金融行业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滞,面对证券行业这一热门蛋糕,南方航空、五矿、航天科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宝钢、国家电网、华能等多家央企纷纷出手,分别控股了天源证券、五矿证券、航天证券、中航证券、华宝证券、英大证券、长城证券。

商业银行央企涉足不深

由于银监会对央企直接控制银行颇为谨慎,商业银行方面央企“涉足”不深。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中石油控股了昆仑银行,国电集团公司下的国电电力为河北银行第一大股东,中移动通过增发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产融结合加速央企财团化

国资委支持央企产融结合
国资委支持央企产融结合

国资委主任王勇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产融结合。意味着当前推行产融结合的条件已经成熟。

产融结合:央企站上高台
产融结合:央企站上高台

近来国资委在央企产融结合上的明确表态,令几大央企加快了构建金融“版图”的步伐。

央企产融结合渐入佳境
央企产融结合渐入佳境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正逐渐升温并渐入高潮。

央企产融巨浪

金融业成央企争抢香饽饽

高回报驱使 众央企希冀分得一杯羹

龙头企业为何“不务正业”,争相抢占这块“香饽饽”?业内人士指出,提高企业资本盈利水平是首当其冲的理由。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发展尚不充分的市场,政府、企业和个人有着强烈的金融需求,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行业利润丰厚。

业务互补性强 提高融资和理财能力

产业直接投资金融,还可以更好地满足集团产业服务的需要。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状况、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和特色的金融服务。反过来,金融公司利用主业部门拥有的市场声誉,可以提升金融产业的信用级别、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集团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相关金融服务。

国资委称产融结合某种程度上有必要

“产融结合,我们感觉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基于央企“产融结合”不断深化发展的现状,他表示,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大的企业集团走到哪一步比较合适,同时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

世界500强80%以上成功晋升产融结合

韩晓平认为,央企涉足与行业相关的金融产业可以尝试,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GE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只要不偏离主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产业有利于降低公司发展成本。绿地集团副总裁张蕴表示,产业与金融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通过参股、持股、控股或人事参与等方式进行内在的融合,当今世界500强企业当中有80%以上都成功晋升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的案例中那些“坏榜样”

专家观点

余丰慧:给央企金融帝国梦泼泼冷水
余丰慧:给央企金融帝国梦泼泼冷水

中石油“狗揽八堆屎”,旗下形形色色的企业将给监管带来巨大困难。

张蕴: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
张蕴: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

产业资本金融化以后可能失去对实业的兴趣,而转向短期的金融获利。

产融双方内部交易可能大大增加

涉足领域过多分散精力 或蚕食传统业务

全球金融危机告诫中国:“术业有专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监管对谁都有利。中石油就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石化经营,如果涉足领域过多,必然分散精力,最终不但耽误主业经营而且副业也搞不好。全球金融危机告诫中国:金融业门槛不能过低,毕竟其是一个信用行业,是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行业,是一个其风险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行业。

业务不熟悉 监管缺失带来关联交易风险

专家担心央企目前如此规模的金融行动适得其反。产业资本涉足自身并不熟悉的金融行业,特别是一些并不成熟的金融业务,如果不能达到预定的协同效果,往往会使自身陷入困境,而且可能还会带来关联交易风险,甚至会将风险传递到集团公司。目前央企渐入深水区的金融行动缺乏监管。现状是,这些企业集团的主监管部门目前分散在国资委、地方国资委、一行三会等不同机关, 人为割裂了监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子公司成风险集中 致产业虚拟化经济泡沫化

产业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最大的危害可能是使得整个经济泡沫化。产业资本金融化会导致产业虚拟化,特别是当整个经济体系中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并使真实的国民经济可支配资金、资源大幅下降的时候,真实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减缓,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央企金融化之乱:高利贷事件曝中石化监管缺失

监管挑战及国外实践

中石油金融帝国成型 监管面临挑战
中石油金融帝国成型 监管面临挑战

中石油企业规模庞大,参股、控股企业众多,关联企业结构复杂,业务往来繁复,监管部门有效监管难度很大。

央企产融结合促混业经营成常态
央企产融结合促混业经营成常态

金融为主业的央企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如银行),将促使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常态。

财团:日式产融的实践者
财团:日式产融的实践者

作为产业与金融融合最好的实践者,日本模式中融入了更多时代的特色。

专题制作:王方涛
电话:010-62676058

产融联姻风险谁来管

产融结合政府和企业各有三条红线

2006年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对央企重组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准搞。如今,在产融结合热度重增的时候,央企也应在战略上给自己划出“三条红线”,即不结合主业发展的金融坚决不搞,超出自身控制能力的坚决不做,投机心态、跟风思想坚决不能有。

政府:对产融结合分类管理 制定统一法规明确职责

其一,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从事旨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促进相关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业务,应加以鼓励。其二,适度限制财务投资性质的产融结合。对企业集团设立资本充足率要求。设定产业投资金融最高比例。其三,严格限制产业集团控股金融企业。对控股金融企业的产业集团设置资产负债要求。

企业:产融结合重在协同 根本在于企业规模和稳定性

如果没有经营协同效应,金融和实业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资源能力(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和经营团队。产业成功的经验很难扩散到金融领域。虽然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企业集团控股金融,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资信等级。但如果与自身的产业发展没有协同效应和风险控制能力只能算是“财务投资”。

警惕产融结合形成垄断寡头 对市场经济构成威胁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历史阶段看,产业资本发展到垄断地位后,必然向金融资本融合,金融与产业资本结合后形成垄断寡头。一旦垄断寡头形成将对一国经济特别是对市场经济体制构成巨大威胁。以英美为轴心的新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把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奉为圣经,但是他们也非常惧怕产生金融经济寡头。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机器与垄断寡头的斗争史。斗争的目的在于保持自由市场经济机制的勃勃活力。

微博热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