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的有机食品认证市场正在怪圈中徘徊。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围绕认证,仿佛正上演着一场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而在终端的消费者,在混乱的市场上,却不能通过认证来寻找到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 [微博热议] [评论] >>查看更多财经视点 制作:战军
目前的市场状况是,消费者即使花了高价钱,也未必能买到真正的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市场由于收益高,监管体系不健全,使得很多不法商贩涌入市场,有机食品市场变成了“有机可乘”市场。
“有机”、“绿色”、“纯天然”,各种夹杂着英文缩写的认证标志铺天盖地,认证体系名目繁多,却真伪难辨;认证咨询、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各类身份不明的认证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有钱就能买认证仿佛不再是黑幕,而是最普通的常识。
有机蔬菜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种植的蔬菜,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功能技术。同时必须经过独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审查,以保证它纯天然、无污染的特点。
记者随后前往山东有机蔬菜的主产区进行了调查。在位于山东寿光的农盛庄园公司有机农场看到,这里的工人正在给蔬菜喷施溯菌·五硝苯和醚菌酯两种农药。记者在另外一家有机蔬菜基地发现,一些菜农甚至在使用国家民令禁止的农药“3911”。
记者近期深入山东、广西等地,追踪一些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农产品认证处副处长王茂华介绍王茂华指出,我国有机产业发展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有夸大、虚假宣传行为。二是有机产品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消费者识别困难等问题。三是流通领域监管还需加强。四是对有机理念存在认识误区。
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分为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
1、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
3、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4、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5、浙江公信认证有限公司
6、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7、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
8、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
9、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10、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
11、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12、辽宁方园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
13、辽宁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14、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
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
17、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18、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19、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
20、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21、南京英目认证有限公司
22、北京中合金诺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23、上海色瑞斯认证有限公司
随着人们日益注重食品安全,号称“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大量出现,于是,高价格也成为有机食品的一大特点。 “更健康、更放心”有机食品一直贴着这两个标签以高昂的价格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绿色到有机,各种名目繁多的认证,给了急于取信于市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条“提升身价”的捷径。中国认证领域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认证市场的大客户,其实正是产业链上的弱势者;认证的利润,更多地来自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绝大多数中国现行认证体系的成长路径:成立国家代表机构——引入国外现成体系——扩大体系的认证适用范围。除此之外,一批在政府主导下自行研发的认证体系开始出现。无论是国外引入还是自行开发,它们的审核权和授予权属于经过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这样的认证可以说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
而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认证,其来源远在这些官方认证之外。除了全国范围内的认证之外,各地方政府往往也都有一些地方性的认证,以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在当地实施。而随着认证之风的兴起,一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组织也开始自行制定认证名称。
本身已达到认证条件、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组织才能的企业直接申请。
对比需考核的各项指标,有部分是自己明显未达到的,便通过可以提供认证服务的商务服务公司。这些未经许可的认证服务公司大多以“咨询公司”、“商务公司”的名义开展服务。
无所不能的认证。除了认证培训与咨询之外,更有一些“神奇”的认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把企业从一穷二白打造成“符合认证要求”的“优质”企业。
此外,还有委托咨询机构代办、量身定做、“售后服务”等多种可供供选择的途径。
市场上的各种认证,其“售价”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认证的价格取决于什么?调查中记者发现,背后是一套诡异的价值逻辑。在外界的普遍认知中,一些强制性、规范性的认证,因其带有“准入”、“必须”的性质,身价必然高高在上。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却了解到,认证的权威与价格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正规认证机构和认证服务机构,利润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认证审核相关费用(包括颁发证书与标志)、认证咨询费用、认证代办费用、认证标志使用费、认证定期审查的相关费用等。代办机构赚的并非代办手续的服务费。直接通过关系产生的寻租是一种直接的获利渠道,除此之外,这些机构的业务大多包括企业培训、管理咨询。借认证之机,赚咨询培训之钱,已经成为这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认证服务机构的主要赢利方式。
即使是官方批准的认证机构,也并非完全没有“操作”空间。“国家规定认证机构不能同时从事认证咨询业务,但在现实中,绝大部分与认证培训机构之间都有心照不宣的合作关系。
沃尔玛再度被查出用普通猪肉冒充绿色食品猪肉销售。9月28日下午,重庆市工商局通报称,继查出沃尔玛在重庆3家门店涉嫌用普通猪肉冒充绿色食品猪肉销售后,再查出沃尔玛在重庆的其他7家门店,以及其正在收购的2家好又多超市也存在同样的违法行为。
针对媒体反映山东寿光、肥城市获证企业违规使用农药、化肥,流通领域存在假冒有机产品及认证机构涉嫌违规认证等问题,国家认监委派出工作组,配合当地政府进行清理整顿,要求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暂停山东两家违规企业的证书,并对相关有机生产基地进行排查。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拥有审核和授予权的认证机构,却并不对认证的结果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有法律界人士解读,如果消费者能证明自己买到的通过某种认证的产品并未达到相关标准,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追究认证机构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只能将认证机构作为第二被告,列于企业之后。
价格昂贵的有机食品备受追捧,说穿了,是因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民众想花钱买安心。可是如今“有机”变投机的乱象再次证明,没有完善到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仅靠市场的自救行为很难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找到出路。
有专家指出,另一个现实是,现在有机食品认证的门槛很高,但进了门就没人管了。企业只要拿到一个证就安枕无忧。由于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众多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
柳传志、朱新礼、王健林、宁高宁……这些中国企业界的大佬最近都在忙什么?他们在稻田、鱼塘、果林里,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为什么会对农业这么感兴趣呢?是因为人们都在喊,吃不到更安全的食品。”
2005-2009年期间台湾地区有机食品消费年均增长率为30%,并仍呈持续增长趋势,源于台湾地区的经济强劲使得购买能力强的台湾地区消费者更加重视食用健康食品,并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得有机食品在台湾地区市场上有着明朗前景。
据荷兰媒体报道,2010年,荷兰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已经连续第十年上升,增幅超过了13%。消费者去年总共花费了逾7亿5200万欧元购买有机食品,比2009年多了8700万欧元。
认监委将对各地质监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和认可机构、认证人员管理机构,针对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假冒、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和标志的违法行为,对严重违规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撤销从业资质。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一些消费者找到农民,希望直接为他们提供安全的食物。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交易,农民在种地的时候没有经济风险,相反消费者要承担风险。农民和消费者,再不是买卖市场中的陌生人,两者的信任关系正在重建。
来自中国现有23家认证机构之一的一位资深从业者承认很多消费者已经不理会官方的认证,而是依靠与小农场的交情来判断有机产品的真伪。“没有认证的小农场的存在对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件好事,”他说道。“他们的产品也许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机,但是至少是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安全食品,只要他们不使用‘有机’这个名称,否则就有忽悠老百姓之嫌了。”
目前,我国对有机产品的监管,主要有地方认证监督部门日常监管和国家认监委专项监管两种方式。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认为,对有机食品的监督,应该既包括对生产企业的监督,也应该包括对认证体系的监督,两个监督都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