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9日封面文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真的火了。其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达到了近2万,并且市集举办的频率也从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一次变成固定的一周一次,地点也从最初的昌平区某镇移到了三里屯这种热门商区。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虽然名为“有机”农夫市集,参与市集的农户却没有几家是得到了官方的有机认证的。
“没有认证怎么能说自己的产品是有机的呢?”在顺义区经营一家小农场的孙德伟说道。
他说他的农场已经尽力按照“有机”的标准在操作,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有机”的标准。“不管(认证)是不是真的有用,那是在中国要冠名‘有机’的唯一合法渠道。”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被视为安全性保障的有机食品趋之若鹜,特别是既有实力又有决心要为家人提供安全食品的中产阶级。
但是,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满足安全性仅仅是有机食品的最低要求之一。在中国,不仅“有机”的标签被滥用,它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被夸大了,一方面因为有机食品的高端属性,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个行业自身的混乱。
“有机”概念的滥用
孙把自己的农场命名为“永续”而非“有机”农场,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慎用并且需要授权的称谓。“他们(市集的农夫们)认为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不足为信,但他们自己却用这个概念去吸引相关知识不足的消费者。”
孙的农场已经运作超过10年了,他说“有机食品”的概念远不止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条件要满足,比如说不可以使用包衣种子。
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是隔离带的运用,在一定宽度的区域内种上诸如玉米之类的作物,以保证外界的农药和化肥不会侵入到中间的田里,而这些作物事后是要被丢弃不用的。
“仅仅是这一项要求就已经把很多北京周边的小农户挡在了‘有机’的概念之外了,”孙说道。“他们的耕地面积通常都不大,种庄稼还不够用呢,怎么还能承受种植大面积不能卖的东西呢?”
他建议,类似这样的市集可以使用诸如“安全”或“自然”之类的名称来替代“有机”。而与此同时,关于这个市集销售使用了化肥的产品的抱怨,也开始出现在他的官方微博上。
绿之盟是北京昌平区的一家小商户,也是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最早一批零售商之一。今年十月,商户的主人却决定退出市集。
“我和市集上的很多农夫聊过,希望从中为我自己也找一些新的供应商,但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半业内人,都能通过交谈发现他们卖的根本就不是有机食品,”绿之盟的负责人,36岁的前家庭主妇苏西妈妈说道。“所以我下定决心退出,不然我们的名声也要受到损害了。”
绿之盟是由6个妈妈创建的,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吃上安全的食品。商店主要向社区内的居民开放,卖一些安全食品和有机食品。
认证之殇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组织者之一常天乐,是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的中国项目官员。她告诉《中国日报》,他们从来没有说过市集上卖的是有机食品,而“有机农夫市集”仅仅意指参与市集的农夫是按照有机的理念和标准去种植的。
她说市集会非常谨慎的挑选可以参与的商户。在那里售卖的食品不仅必须是不使用化肥农药,而且还必须是产自本地的。“那些认证机构每年只检查递交申请的农场两次,”她说道,所以她并不认可官方认证的价值。
至于微博上的一些投诉,常说市集对每一个来自消费者的投诉都非常认真的对待:“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参与的农户有任何问题。”
对既是商户又是消费者的苏西妈妈来说,她也同样对认证不屑一顾。“我更加相信自己的眼睛。”
绿之盟有大约10家供应商。其中有一些是获得了认证的农场,但大部分都不是。苏西妈妈每周会进大约400公斤的各种蔬菜,并以每斤16元的价格卖给商店的100多个会员。
她说当她和一些业内人士成为朋友之后,便了解了一些在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关于哪些农场卖的是假有机食品。“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朋友也会帮我甄别出真正的有机食品,”她说道。“比起认证,我更加看重我和供应商之间的互相信任。”
在首届中国有机产业峰会上,太原市特石高科技生态循环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负责人李建军也指出,现在的认证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即使一个农场获得了认证,也不意味着这个农场产出的所有作物都是有机的,”他说道。“也许获得认证的只是一小块地或者某一种作物。”
李说,有些农户会将有机产品与非有机产品混在一起卖以保证收入。“目前看来,我们只能指望他们的良心了。”
有机新标准
来自中国现有23家认证机构之一的一位资深从业者透露,明年三月,一个新的国家标准将会出台以缓解有机市场的混乱。相比于2005年的标准,新标准会有四大主要的改进。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从业者已在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工作了8年。
他说头两个改进是关于转换期的,所谓的转换期就相当于一个农场递交认证申请后的试用期。根据所种植作物的不同,这个转换期可能长达24个月或36个月,而农场在转换期开始前的3到4个月内就必须开始遵守有机的耕种方式。
在现行的标准下,农场一旦进入转换期,就可以领取一个黄色的转换期证明。而只有在通过了转换期考察之后才能领导真正的绿色有机证明。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农场仅仅停止使用农药3到4个月,它就可以获得一个转换期认证,”这名资深从业者说道。
而新的标准规定,转换期开始的前12个月不能发放任何认证。“也就是说,这个农场必须要至少停止使用农药15个月才能得到一个黄证,”他说道。
此外,农户们也不能再在自己的产品上标注“有机转换食品”的标签,这一类别被认为要优于普通的产品但低于有机产品,以后都不被允许使用了。这名从业者还指出,新标准规定的可检出农药残余量为零,而不是现行的“普通产品的二十分之一”。
另外,每个有机产品都会有一个对应的流水号。消费者可以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网上,查出这个产品出自哪家认证机构的认证。
“造假的成本”
这名业内人士指出,有机食品的管理机构其实自市场2003年出现问题时就已经收紧了管理。他说那时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包括不同证明的捆绑销售,以及提前收取一项证明多年的认证费用(认证的有效期仅为一年)。
他说,为企业或农场进行认证是这些认证机构的唯一收入方式,所以放松发证标准的动机是存在的,否则没人再会选取这家机构进行认证。“我不敢说新的标准能够解决有机食品认证的所有问题,但是造假的成本会更高。”
他承认很多消费者已经不理会官方的认证,而是依靠与小农场的交情来判断有机产品的真伪。
“没有认证的小农场的存在对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件好事,”他说道。“他们的产品也许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机,但是至少是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安全食品,只要他们不使用‘有机’这个名称,否则就有忽悠老百姓之嫌了。”
出路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促使很多大型国有企业进入了有机食品产业。北京福海华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夏宏志告诉《中国日报》,中国民生银行和中石化都是他们的客户。
“他们在我们的农场租一小块地,而我们负责种植作物和质量监控,”夏说道。“他们可以派人全程进行监督。”
顺义的小农场主孙德伟认为,政府和消费者对这个行业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机也是非常高端的。指望靠它来解决上亿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
那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认证机构人士也同意孙的观点:“与(中国)国内的消费者不同,西方消费者并不是为了安全性而购买有机食品的,因为他们所能买到的大部分食品都是安全的。他们的消费是为了对环保做出贡献,而这也是‘有机’这个概念的初衷。”
他说,所谓的无化肥无农药等条件不过是有机食品在技术层面的最低要求,而它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的土地应用和尽量减少外部能量的输入。
孙认为公众对化肥农药的恐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所有用量都严格控制在所要求的限制内。此外定期的休耕以保证土地能够休养生息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的普通蔬菜能够保证是安全的——不一定有机,但是是安全的——例如没有农药超标之类的问题,那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真正出路,”他说道。(中国日报记者 武文聪 编辑 邓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