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市场化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那么问题就产生了,如何平衡质量和利润以及发展速度?在楼市调控的大坏境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种种考验。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选择题,企业该如何选?
受累于多种因素影响,万科销售增速出现总体放缓趋势。在2004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万科年度销售额复合增长率接近50%,其中2009年和2010年销售额翻了一番多。但其在2011年的销售额增长率则由2010年的70.5%下降到了12.4%。
随着规模扩大,万科总部对一线的控制越来越困难。“万科以前比较强调精细化,但在产品细节上现在已经不如以前那么认真。”一位房地产企业高管说,“房地产没法标准化,不同的人执行的水平也不同。规模越大,管理上的难度越大。”
不少房企纷纷谋求转型,王石坚持业务专一化的信念没变。王石指出,以前如果有人游说把万科业务多元化,他会回应“我死了以后才好想。”但现在想法有变,“就算我死了,你们搞多元化,我还是会从骨灰盒里伸出一只手来干扰你。”
导言: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王石和郁亮是否“将相和”一直被媒体津津乐道,关于两人存在分歧的报道以及辟谣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在看了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或许能理解为什么外界有着如此猜测。
万科已经被王石烙上了深刻的个性色彩,此刻,郁氏万科也正在浮出水面。关于当下的万科是王石还是郁亮说了算的争论,也由此发酵,成为话题。虽然这两个风格迥异的领导者,之前已经和谐地维持了21年,但这种平衡,尤其在当下,似乎有被悄然打破的趋势。
业内人士分称,郁亮是财务出身,他更看重资产规模和周转。而一位接近万科的业内人士则指出,“王石对万科的这种高负债高周转模式是很警觉的,但是如果没有高增长,股价就会下跌,股东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董事会给王石的压力不小。”
王石在今年2月的香港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重申了不搞多元化的思路。虽然郁亮一再强调,在大发展战略上,其与王石并没有根本分歧,但王石的发言仍然被不少观察人士认为“有所指”。对于这些猜测,万科相关人士表示:“我们认为极其荒谬,何来‘分歧’之说?”
导言:万科该往哪里去?坚守住宅还是走向商业?尽管经过几年讨论,万科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但万科的战略模式显然已经和市场环境产生了诸多矛盾。
王石表示,“万科发展到现在,谁都不能说万科没犯过错,我也经常犯错误,只要不是致命的,公司还在前进,还在扩张。”王石认为,放权给管理层更有利于下一代管理团队的成熟。“该怎么做,郁亮说了算。”
王石直言,万科现今已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这个地位万科和他都想保持,但这就延伸出一个疑问:是靠数量保持还是靠质量保持?如果要质量,就可能会降低速度,万科也有可能从第一降到第二。
郁亮在2011年年报发布会上表示,万科未来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继续坚持快速周转策略。被郁亮寄予厚望的另一条腿则是合作开发。郁亮说,只要合规,对方出钱、出地都可以,双方持股比例也都可以灵活处理。
万科新闻发言人谭华杰表示,万科不会将商业地产凌驾与住宅开发之上,在尝试性投资一些商业项目,未来五年商业占比不超过20%。万科在管理上也在不断强化,希望尽快修复受损的品牌影响。也在尝试一些新的管理模式,比如“一线当家”。
5月14日晚间,万科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万已入主香港南联地产。在作出收购第一步后,万科立即发表声明,从长期看,海外扩张对万科来说主要还是一种“演习”,尽管如此,这艘千亿航母的海外进军蓝图正在悄然进行。
总结:王石说,“万科要把质量看得比规模、速度更重要。”然而问题在于,随着中国楼市的蓬勃红火、企业规模的飞速扩张、全国范围的大肆布局,万科对于质量的孜孜追求似乎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在业内人士看来,万科要实现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转变,相对其他开发商来说,这种转变更难。现实会带领万科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