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关乎每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如何在保障公民医疗、养老与平衡政府赤字,保障就业人口的自由流动与兼顾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之间找到平衡,是摆在各个经济体面前的一道不得不面对的经济问题。[达沃斯冬季论坛专题]
奥巴马现在希望快刀斩乱麻,他要求国会在夏休前完成审议,好让他在09年10月签署有关法案,但随着美国参议院决定在夏休后再审议医改方案,白宫推行大型医疗改革的计划被迫延迟。最令奥巴马害怕的并不是计划延迟,而是这个夏天的喘息,尤其是这种铺天盖地式的讨论,有可能使他重蹈16年前克林顿的覆辙,沉戈折戟于医改之上。美国没有英国式的由政府税收支持的普惠型国民健康服务(NHS),美国人必须购买医疗保险确保自己病有所治。由于医疗费用以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飙升,不但医保金越来越昂贵,而且其保障的范围也越来越少,致使很多美国人在就医时还得再掏腰包。[全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天收到了一个圣诞大礼,他力推的一项最重要的内政——医疗改革法案今晨终于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这项历史性医改政策将使他名留青史。参议院的医疗改革方案总额达八千七百多亿美元。根据这一议案草案,绝大多数美国人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同时禁止私人保险公司以投保人病史为由拒绝投保。这份美国历史上最全面的医疗改革法案主要内容有三点:全民医保、降低成本、削减赤字。[全文]
这份被称为近60年来最激进的医疗改革议案主要内容有三点:全民医保、降低成本、削减赤字。正是这三点遭到了美国半数以上民意的普遍反对。围绕医改,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斗争也很激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全民医保会不会冲击美国的“自由市场”价值观;降低医保成本是否会增加民众的税收负担;为了削减赤字而推出这个庞大的医改计划,其本身将增加多少赤字。[全文]
奥巴马说:“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医疗费用,我们就不能控制财政赤字。”
据了解,尽管目前我国退休制度已形成“碎片化”趋势,但是,中央改革的目标和蓝图已越来越明晰: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指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在人保部应把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障、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三者统筹来考虑,整体来谋划,要找到大体能够相对平衡的点。[全文]
所谓农民工退保,实际上是对制度不公平无声的抗议,但却成为一些南方城市的“年末一景”。今年春节前,则可能在一些城市会出现蔚为壮观的办理“转移接续”手续的农民工长队。这种景象虽然与以前的“退保”外表相似,但性质却完全变了。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惠民工程,“转移接续”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真正圆了中国两亿多劳动者“老有所养”的美梦。[全文]
基本养老保险引入个人账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为了使养老基金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并进行市场化投资。1955年新加坡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十几个国家随之纷纷效法。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加强参保人个人与未来收益的联系,增加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也好,智利的个人分散型投资体制也罢,都是为了强化个人责任。[全文]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保险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
如果不能挣脱不合理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枷锁,西方经济难以摆脱发展困境。
在二战后“婴儿潮”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开始进入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龄人口行列。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