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经济50人2008年会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8年会

视频:中国经济50人论坛聚焦次贷危机
  2月2日,汇集中国最顶级经济学家的学术组织“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此次年会主题为,世界经济展望与中国面对的重大问题。适逢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之际,中国众多财经大腕汇聚一堂,探讨未来世界和中国的经济走势及需要克服的重大问题。  
新浪网与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球华人首选门户新浪网与国内最著名的经济学术论坛组织“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约战略合作。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利用新浪网的强大资讯平台,通过对中国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思想与研究成果的传播,共同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有力推动作用。 [详细报道]
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2008年会视频报道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新浪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视频]
新浪财经连线夏斌 新浪财经连线左晓蕾 新浪财经连线杨伟民
新浪财经连线王建 新浪财经连线蔡昉 新浪财经连线樊纲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8年会精彩观点

·08年美国经济将发生大恶化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余永定
  按照最新的估计,2008年美国经济将比2007年发生大恶化。导致实际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次贷危机的影响。[全文]

·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杨伟民
  近年来耕地占用过多,所以土地供给在减少,房地产价格当然也大幅度的飙升,但是耕地为什么减少?[全文][视频专访]

·防止经济由过快转向过热
·中国经济信息网首席经济师 梁优彩
  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因为我国经济系统具有很大的增长惯性,抗外部冲击的能力比较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改变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防止经济由过快转向过热,也是我们最新的取向。[全文]

·中国最重要的是绿色崛起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钢
  中国不仅要和平崛起,更多的要合作崛起。所以说我们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包括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说我们持合作的态度,当然中国不仅需要自主的崛起,还需要开放的崛起,还需要自我约束的崛起。[全文]

·2008国际通货膨胀有滞涨影响
·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汤敏
  2007年12月份,芝加哥的期货市场比2006年一年内期货涨了多少呢?小麦涨了83.7%,大豆涨了74%,玉米涨了12.7%。所以2008年很可能经济放缓,同时国际通货膨胀有滞涨的影响。[全文]

·调控保增长还是保价格需要审慎思考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建
  中国内部遇到了一些紧缩的因素,本轮投资周期已经过去,宏观调控是保增长还是保价格,需要谨慎思考。[全文][视频专访]

·现在最需要关注成本的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
  现在宏观政策,无论什么样的货币现象,货币政策都不要紧,但是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我们也要考虑,总体上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的一个说法,我们过去低成本依托的经济优势现在有削弱。[全文]

·中国经济的五个矛盾现象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昉
  我们的收入分配原则中有一些问题存在,一个是说我们的研究结论不一致,那么我们谁都不愿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据,证据之间都是打架的,还有很多人没读懂我们的统计,所以造成我们的困惑,当然还有各部门的利益相关。[全文][视频专访]

·通货膨胀低不完全由市场机制形成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许善达
  如果按照市场机制所形成的价格的话,那么我们通货膨胀前几年没那么低,应该比它高,劳动力成本低因为我们的社保制度不健全,这部分成本进去了,外部化了,环境的成本外部化,所以成本推动比统计数字高。[全文]

·现在可能是进行汇率改革最好的时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
  目前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可能压力不会很大,热钱的流入压力可能也会减少。这时候很可能就是我们进行汇改,进行结构调整的最好的时机,如果等到一年两年后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又会开始重复新危机带来的问题。[全文][视频专访]

·货币政策从来就是短期政策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樊纲
  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从来就是短期政策。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短期呢?就是说是根据总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的要进行调整的,朝着这个方向调,朝那个方向调,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政策是这样,美国的政策也是这样。[全文][视频专访]

·房价20年左右可能就会翻一番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魏杰
  08年可能就是两个特点很明显,一个就两极分化,完全走市场的这种房子,可能还会有持续的上升,但是上升不会像07年那样,06年那样高,可能每年的上升率可能在6%、7%左右,差不多20年左右可能就会翻一番。[全文]

·美国应该停止减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
  在货币政策上,上半年可以考虑多动数量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和准备金率调整;对去年年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方向要坚持,节奏要控制;汇率问题上,升值的预期比升值更可怕,汇率问题上要给自己留余地。[全文][视频专访]
 
现场图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刘鹤
吴敬琏向张征宇颁发证书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新浪网签约
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致辞
吴敬琏向王少兰颁发证书
樊纲与侯小强合影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
余永定做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集体合影
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
中国经济信息网梁优彩发言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
清华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昉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汪同三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
国研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
博源基金会总裁何迪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
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魏杰
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总经理谢平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陈锡文
北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北京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公司任志强
香港证监会顾问王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石小敏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
访谈现场
樊纲对话新浪财经
魏杰对话新浪财经
左晓蕾对话新浪财经
杨伟民对话新浪财经
王建对话新浪财经
蔡昉对话新浪财经
夏斌对话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专家名录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经济学界的部分有识之士,在北京共同发起设立的学术论坛,其目的是繁荣和活跃中国经济的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奉献才智。其宗旨是通过经济学家自由、深入地研讨和交流,激发彼此的创造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成果。论坛聚集了国内一流学术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学者。
中国经济50人名录(按拼音字母排序)
蔡 昉
曹远征
陈东琪
陈锡文
樊 纲
范恒山
郭树清
海 闻
贺力平
胡鞍钢
江小涓
李剑阁
李晓西
李 扬
梁优彩
林毅夫
刘 鹤
刘世锦
刘 伟
楼继伟
龙永图
马建堂
茅于轼
盛 洪
石小敏
宋国青
宋晓梧
汤 敏
汪同三
王 建
魏 杰
温铁军
吴敬琏
吴晓灵
夏 斌
肖捷
谢 多
谢伏瞻
谢 平
许善达
杨伟民
易 纲
余永定
张曙光
张维迎
张 祥
郑新立
周其仁
周小川
 
官方网站

  最新报道>>
更多内容>>
  现场图片>>
  • 图文: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少兰 (20080203 15:38)
  • 图文: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 (20080203 15:37)
  • 图文: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20080203 15:34)
  • 图文: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 (20080203 11:50)
  • 图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 (20080203 11:45)
  • 图文: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 (20080203 11:40)
  • 图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 (20080203 11:23)
  • 图文: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顾问王沅 (20080203 11:08)
  • 图文:北京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公司任志强 (20080203 10:54)
  • 图文: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 (20080203 10:50)
  • 更多内容>>
      访谈现场>>
  • 图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20080203 13:35)
  • 图文: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20080203 13:34)
  • 图文: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20080203 13:32)
  • 图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 (20080203 13:31)
  • 图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 (20080203 13:29)
  • 图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 (20080203 13:28)
  • 图文: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20080203 13:25)
  • 更多内容>>


    新浪财经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