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顾案经济学家“集体失语”的核心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5:11 燕赵都市报 | ||||||||||
郎咸平无疑是孤独的。他对海尔、格林柯尔、TCL等企业的一系列“炮轰”一石击起千层浪,但也与经济学家们的“主流话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格林柯尔的老总顾雏军已经在香港对他提起诉讼,他没有畏惧和妥协,让他感到唯一遗憾的是“整个经济学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支持我”(8月20日《北京晨报》)。终于有经济学者表示“有话要说”,却在奉劝他“学者不能把企业家作为敌人”,郎的做法已“超出了学术范畴”,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8月21日《上海青年报》)。而少壮派的经济学者赵晓则以“他没有向我们征询意见”为
为什么经济学家会“集体失语”?我想绝不会是因为郎没有向经济学家们“征求意见”。首先,郎咸平发表观点没有必要向别的“主流”经济学家征求意见;其次,郎咸平反映的国资流失问题有目共睹,“明察秋毫”的经济学家们心知肚明。 经济学家们之所以“装傻”,是来源于这样的理论依据:任何改革都需支付社会成本,国企改革同样如此。这个成本就包括在改革过程中国资的流失。如果国企不改制,它就像会“冰棍”一样融化,同样要流失。既然改与不改都存在流失,那么两害相权取其轻:国有资产宁可流失也不“坐失”。经济学家的精打细算里边的确有着一套“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这样的理由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但是这样的盘算却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原则,那就是社会公正原则。 不得不说,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国企民营化浪潮恰恰是以社会公正为代价的。国企产权名义上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但是真正的产权所有者在国企产权改革中却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竞争的产权交易市场,没有保障公众利益的健全的法制建设和有效监督,在这场汹涌的产权改革浪潮中,必然是国企管理者们摇身变大股东,必然是民营企业猛挖国企墙角,必然是国资的大量流失,必然是国企全体股东利益的受损。郎咸平的观点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是他揭示出“民企正在进行一场瓜分国资的盛宴”却是一个事实。 很多经济学家们相信,产权改革让国企产权从全民所有过度到少数人所有,固然有社会不公,但是这不过是改变了资源的分配方式,并且形成了市场的有效竞争机制。在他们看来,公共财富分给谁无关紧要,关键是形成了竞争,社会经济得到总体增长。但不要忘记,市场经济首先是“公正经济”。没有公正,没有起点平等,没有规则平等,就没有公平竞争。而不公正的“竞争”必然存在超经济利益壁垒,平均利润率无法产生,要素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市场机制非但不能有效建立并发挥作用,反而带来更大社会不公正。 因此,社会公正不仅仅是社会学家才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效用”和“福利”是经济学家们的口头禅,而片面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社会总福利的增长。即使从公共知识分子的要求出发,面对社会不公正,经济学家也应该当仁不让发表自己的声音。郎咸平事件中经济学家的“集体失语”,说明了经济学家们对社会公正问题的漠不关心,这不是正常的现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