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贷组合拳强监管下: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乃重点

2017-12-14 10:54:10 作者:李诗韵 收藏本文
A- A+

  文/新浪法问 李诗韵

  昨日晚间,多家媒体爆出《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下称“57号文”)。57号文指出此次整改验收要做到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业内表示结合此前整顿小额贷的规定,显示出监管层彻底整治网贷平台的决心。

  57号文指出,按照“明确标准、严格把关、积极稳妥”的原则,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有序开展辖内存量网贷机构的整改验收与备案登记工作。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网贷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对于难度极大、情况极其复杂的个别机构,最迟在2018年6月末之前完成相关工作。同时,57号文附件中对于整改验收中债权转让、风险预备金、资金存管等11项问题做出解释。

  57号文现监管决心 规范事项外的问题仍需注意

  对于该份文件,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The Attorneys of Talmud & Co., 简称ATC)主任窦雍岗律师向【法问】表示,据银监会2016年4月13日发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时间进度方面要求总结督导工作最迟于2017年1月底前完成。而此次通知将监管机构完成整改验收和后续备案登记工作的时间延迟至2018年6月末。可以从两方面看通知。

  “一方面,通知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P2P网络借贷风险有一定的关注,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监管办法。比如,对于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的P2P平台,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对于自始未纳入整治的各类机构,在整改验收期间提出备案申请的,不予验收和备案登记,以及其他不予备案的规定等。根据规定,可以加强P2P强流程管理,控制P2P规模,及时识别和防范风险。

  另一方面,通知规范的事项比较有限,无法有效解决已经暴露和仍然隐藏在P2P的全部重大问题。比如,有的P2P平台虽有完整的注册资料,但是长时间无人在注册地址办公,业务却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样的“空壳”公司很多。因此,对P2P平台交叉实施人员、场地、交易,以及重大事件影响的持续检查,不断加强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十分必要。”

  对于此整改方案,前IMF经济学家、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劲帆表示,“P2P是现金贷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很多现金贷平台甚至就是P2P平台直接转型过来的。而P2P自身在风控和监管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此次新规和之前停止发放网络小贷牌照以及清理整顿小额贷款的两个规定构成了组合拳, 显示出监管层希望全面、彻底和综合整治网络信贷平台的决心。”

  组合拳监管下 行业恐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11月21日,一份标注“特急”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下发,要求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此后于12月8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区金融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56号文)

  56号文要求,综合利率排查的内容为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是否存在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或设定高额逾期利息、纳金、罚息等行为,以及综合实际利率、贷款额度、期限、还款方式以及逾期处理等关键信息,是否事前向借款人全面、充分披露并提示风险。此外因暴力催收而广遭诟病的贷款管理,也将被重点排查。

  在一系列的监管“组合拳”下,网络借贷整治工作可谓来势汹汹。那么是否会对整个行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张劲帆教授认为此次监管毫无疑问是非常强力的。“没资质的企业会出局,甚至有资质的企业也可能无法经营下去。最后可能只剩下大的龙头公司。例如趣店,与蚂蚁金服有深度的合作。得到蚂蚁金服风控的支持配合。还能继续上升。其它没有应用场景、没有(征信)数据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倒闭潮。”

  整治的背后难点:信用系统建设未到位

  无论是对于此前P2P行业的整治,还是如今对网络小贷的整治,张劲帆教授认为内在的行业循环是一样的,都需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社会信用系统建设不到位。

  出借平台风险在于平台与平台间信息孤立,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原因在于国家的征信系统发展阶段刚刚达到需要重视的程度。现在到了经济转型时刻,对于最上层的制度性的基础设施越来越重视。 “我相信发展需要时间的,并非一蹴而就。”

  此外,国家发展其实有许多的信用数据。但其中存在有行政垄断,不同部门机构持有部分数据。那么这些数据怎么被收集和共享,促成国家基础信用设施(建成),这是比较大的课题。 整治是网络小额贷款的条例当然可以将(部分)风险排除掉,但长期而言,要想治本还需把基础设施做好。这样才能让有实力、愿意长期良好经营的企业更好的发展。

  “不能光把眼睛放在整治上,且很多人认为强有力的整治就是好的,这个理解有偏差。金融行业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对社会有很大的正面作用。所以更合理、聪明的监管很重要,监管既不能被市场绑架,也不能对市场反应迟钝,与市场及时沟通交流。形成有效监管,既能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又能促进行业发展”,张劲帆教授称。

欢迎关注《法问》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专业律师团为您解读财经大事件。读者爆料、法律咨询、律所投稿和意见反馈欢迎发送至fawen@staff.sina.com.cn,期待与您交流。

欢迎关注
文章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