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梓林:应重视伦理教育与人格培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09:35 新浪财经 | |
--在“商学院与中国”院长(圆桌)论坛上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今天这个论坛,讨论的是“MBA的竞争力与营销战略”。我发现在座的都是卖方。卖方在什么情况下会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呢?这个问题可能在MBA的课程中会讲到。比方说,作为卖方“欧佩克组织”,他们常常要坐在一起,要协调全球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目前原油总的来说是卖方市场,作 MBA目前的状况,是一哄而起之后,供给太大了,还是需求本来就不足?或者说,由于鱼龙混杂,我们自己把MBA这个牌子搞砸了?或者是因为MBA只是教了适合在国外市场环境下的“屠龙术”?不过,有一点倒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那就是在解决品牌 竞争力和营销战略之前,卖方最应该知道的是买方的需求。如果产品设计与买方的需求相去甚远,再怎么谈质量,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MBA的课堂上,讲营销的老师一定会大谈特谈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到了商学院自己要推销自己的实际运作中,何以就不谈市场需求了呢?所以,讨论“MBA的竞争力与营销战略”时,最需要的是听听买方的意见。如果不知道买方需要什么,你卖什么呢?中国未来肯定是需要一大批商业人才的,但需要什么样的商业人才呢?商学院院长是否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对于“品牌竞争力和营销战略”来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如果出现一批在外国从来也没有挣过钱的人,来教在中国挣过钱的人如何挣钱,那就难免生源下降了。商学院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要考虑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日后是为学院增光呢?还是会无所作为,甚至丢脸?这就要看你教给学生什么了? 我昨天晚上拿了某所大学的MBA教材来看,看着、看着就出了一身冷汗。书中谈到经营理念时,有一招是“借鸡生蛋--借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还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我就想,这是教学生什么啊?这和地摊那些《员工害老板58招》,《老板整员工56计》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商学院培养人才,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企业是如何挣钱的,或者说利润是从哪里来的。二是合作模式,怎么与人合作,股东、经理 人、员工、顾客的关系怎么处理?毕竟MBA出来的人,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他不像工程师,主要与技术打交道。三是心理模式,怎么教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面对责任、义务与权利,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MBA出来的人很多都是要当职业经理人的。那么经理人的职业道德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既不能采取过去的那套道德说教,也不能认为学员的道德教育问题与MBA无关。这就要求我们的商学院在给MBA学员讲职业道德的时候,不是把道德作为伦理学来讲,而是应该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来讲这个问题。要有案例来说明,不讲道德的职业经理,是怎么走向孤家寡人的,职业经理人的败德行为为什么会导致经理人市场的交易成本升高,等等。这是一个直接影响MBA学员个人收入的问题。而它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理性人的成本收益分析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的问题。这样去教育MBA的学员,是能够起到作用的。 商学院要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成才,需要三块基石:性情、学问和人格。而一个企业家要做到多大了,才需要人格的力量?性情是学校改变不了的,所以,不适合学MBA的人,给再多钱都不能让他入学。学问是后天的,商学院能够给人学问。而人格呢?是目的,还是手段?反正你做大事,没有这一条不行。不过,人格虽然也是一种表演,但它与演员的表演不同,人格的表演既是演给别人看的,更重要的是表演给自己看的--它的魅力也就在于这里。所以,人格的培养很重要。它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商学院的历界学生是否形成一个无形的团队,而这个团队就是商学院最好的广告。 我们的市场经济虽然时间不长,但人文关怀已经被GDP压得喘不过气了。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后面,尤其是在商业成功的后面,是否得到幸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金钱只能给人带来20%的幸福,权力能给人多少幸福感呢?权力的幸福感如何让位于人格带来幸福感?金钱和权力如何跟有品质的生活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对于那些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所谓“小事从权,大事从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从这个高度来培养MBA的学生,这样就会有一批学生今后能够成大气。只要有一批学生十年、八年之后、甚至更长一点时间,能够成大气,商学院也就自然会有名气。这才能彻底解决商学院的“品牌竞争力和营销战略”的根本问题。谢谢! 梓林: MBA昨天还炙手可热,今天已有边缘化之虑了。真是“这个世界变化快”。或许,先前的热本身就不正常,不健康,所以才会有现在的急剧降温。要是那样的话,降温未必不是好事,边缘化也是一个进步。 企业管理本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它源于实践,依赖实践,时间不到,实践不到,管理断成不了“学”。“一批在外国从来也没有挣过钱的人,来教在中国挣过钱的人如何挣钱”成一时胜景,到底是教MBA者的问题呢,还是学MBA者的问题呢? “在外国从来也没有挣过钱的人”虚张声势、言过其实固然不应该,但那些“在中国挣过钱的人”不问三七二十一,一窝蜂地、上杆子地去听那些人讲“如何挣钱”,恐怕也是病得不轻。 生意场固然变化万端,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生意要想做成,做大,做长,要靠实实在在地“创造客户价值”,须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内功。也就是说,你得把你的“上帝”伺候好了,把你的团队调理顺了。不在这上面下苦功,总想点石成金,一夜暴富,总要寻觅点既不费心、又不劳力的窍门,难免先上当,后失望,然后抱怨。八十年代的“点子热”,九十年代的MBA,一土,一洋,看似毫不搭界,根子恐怕都在一个--商界浮躁,学界噪浮,两相迎合,便“好戏”连台了。 是泡沫,总会破灭,是虚火,总要消退。但真才实学不会衰败。相反,泡沫散尽,干货方显,虚火退完,身心才健。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真正扎根于中国本土的MBA一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不确定的只是个人,到底是淘真金还是捞泡沫,就要看个人的见识、定力和苦功了。生意、学问,无不如此。韩 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