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的预测与展望(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20:25 《长江》杂志

  周春生:我觉得这是不按规则出牌,中国经济的表现和传统经济学的预测是不一致的。一般都认为需求超过供给而造成物价上涨,但是现在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投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偏低,消费需求不足的时候消费价格在上涨。从这个矛盾的现象来看,我不认为中国的物价上涨是一个货币现象。

  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现象,就没有办法完全通过货币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中央经济会议非常明确的紧缩货币政策,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是说通货膨胀可以控制,但是结构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去年几乎每个月调一次准备金率,利率调了好几次。实际上,下半年比上半年涨幅更大。而目前物价上涨还是成本的问题。现在国际市场玉米的价格比去年大概上涨了几倍,这种情况下,所有物品的价格其实不是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我很担心国务院又给央行施加压力,用货币政策来承担物价调整的问题,央行又采取各种措施,对很多企业的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现在是每个季度来控制。这种方法还是有点像行政干预,我担心这样不仅物价下不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常现象,并且会影响到很多优秀企业的融资与发展。

  李伟: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经济从30年前发展到今天,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里面的货币发行量是很高的,超过了通货膨胀很多。以前我们解释这是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很多交易以前不用货币结算,现在要用货币来结算,所以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发行量就增加了。但是到最近是不是这个过程已经没有了?

  第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问题里应该考虑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因素。尽管中国现在食品的价格飞涨而其他价格下降,但是在中国“民以食为天”,食品还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在经济政策上要把食品的价格看得比较重的原因。中国跟国外不一样,美国人收入很小一部分用在食品消费上,而中国人很大一部分是用在食品上面。这是政府方面的问题,应该从经济、政治稳定方面来进行考虑。

  夏斌: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最后的二十几年,每年的货币供应量是找不到规律的。25年来,经济增长每年都是10%左右,货币供应量最高的年份是1993年和1992年,达到37%,也就是说今年的货币比去年增长了1/3。1995—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为9%—10%,物价很低,而货币供应量平均是24%;2003年—2006年经济持续增长,物价很低,货币供应量平均是16.7%左右。

  我建议明年是16%,世界银行预测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10.6%、10.7%,原来货币供应量里面没有大家炒股票的钱,现在把股票也算进去,据我了解,最高的时候是2.5%。明年经济增长10.5%,物价14.5%,股市会相对比较稳定,按照这个指标调控已经是很紧了。

  刘洲伟(主持人):2008年是新一届的政府,有奥运会,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请各位用一句话说一下你们感受最深或者最想告诉大家的话。

  李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应该是非常良好的,加上奥运会,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还会有很大层次的发展。

  周春生:我不认为奥运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存在困难,前途还是光明的。

  夏斌:到2009年再次举办论坛的时候,会看到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会是有惊无险的一年。

  姚景源:我认为2008年大家最关注的CPI上涨的幅度应该会低于2007年,2008年的投资会控制在一定的增长幅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会比2007年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来说,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平稳较快地增长。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