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经济学家与法学家似乎是我们这个社会掌握话语权很大的两个群体。相应地,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度很高,期待也很大。但近来发生的系列事件,却让人们对这两个群体的道德产生质疑。
之前,是关于中国合格经济学家的讨论,那时,在房改、医改、教改、股改中,只要有经济学家发言,稍微立场不对,就会遭来口诛笔伐。虽然已有清醒之士撰文指出,对经济学家的批评不能太情绪化、泛道德化,可是当某些经济学家收取了出场费,或者由论证逻辑得出的结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时,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只是为利益集团代言。
近日,富士施乐身陷“贿赂门”的事情,又引发出对法学工作者的批判和整体性失望。富士施乐法律顾问、代理律师与天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违规接触的一幕被拍了下来,而当事人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显然不那么让人满意,竟然说:“这种事也是很正常的,本案的前任仲裁员也是坐过我们的车回北京的。”看看,对规则的违反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些事件合在一起看,就真不知道是这两个群体的堕落,还是大众的情绪化了。首先不排除人们的道德诉求在这两个群体上的不合理折射。比如有经济学家拿了点钱,或者为富裕阶层讲了句好话,就让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两大智识阶层也确实有人不争气。
“法律需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难以想象,作为法律的布道者,自己都不信仰规则和秩序,有谁还会相信你说的话?虽然经济学、法学都会切切实实地涉及利益的厘定,但是这些都应该在博弈中体现在制度层面,而不应该转化成为个人谋利的工具。可是某些经济学家们,拿出场费一点不手软,说出来的话可信度自然就降了一大半。
在中国的改革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对这两大群体我们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希望他们能够好自为之。(作者为本报华南分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