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长安讲坛第7讲第七节:金融事件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11:38 新浪财经

  概述:防止通货膨胀、市场价格机制的调整、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或者完善是近期这几次事件的发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短期来看,这几次事件的发生至少给我们这么几点启示,例如越南,可以看到通货膨胀是比较可怕的,它的可怕性不在于它有多高、多严重,而在于两点,第一点,它是发散的,它会越演越烈,第二点,没有人知道到哪一点就撑不住了,就不知道它的临界点在哪儿,不知道它的崩溃点在哪儿。越南曾经历史上出现过很高的通货膨胀,现在区区25.2,这跟过去相比那是太小的一个数了,但居然这个就撑不住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看来这个问题要重新谈谈,重新考虑。但至少我们看到一个,由于通货膨胀上述的特点,决定了通货膨胀只能防患于未然,避免货币体系,对本币造成威胁,对本币的信心形成动摇。

  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讲,目前我们国家提出防止通货膨胀,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越南这件事给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一个警惕。

  第二,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这是一个市场机制,这次很多的危机冲击都是跟石油价格上涨、外部冲击联系的,这个就是联想到这次亚洲国家出现的问题有点像73年那时候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的冲击问题,过去发达国家出现的冲击问题,就是原材料价格暴涨,对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我们知道73年美国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很特殊的局面,就是滞胀,一方面物价高起,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振,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很长时间的一个滞胀。在这么一个涨价的过程中间,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重蹈当年美国的覆辙,当年有人提出,是不是经济增长也得考虑进去?我想这里有一个组合,就是全球化的基础是市场化,市场机制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说能源原材料这样一个全球性的上涨,恐怕你想对付这种输出性的通货膨胀,完全靠抵抗,靠补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能要部分的石油,在这个过程中间只有通过适应,赢得时间,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朝高科技低耗能的方向走,才能渡过这件事,否则的话很有可能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现在人们普遍比较担心的,可能在亚洲国家,在这样一个冲击下可能还有的国家会出现问题,一般说印度、菲律宾,菲律宾的问题和印度问题不太一样,印度是不产石油的,印度石油靠进口,印度采用的也是财政补助,但是印度财力不如中国的财力,所以这个是补不起了,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价格会暴涨,而暴涨会对印度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菲律宾是另外一个情况,菲律宾是亚洲中间的差不多为数不多的稻米进口国,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引起了菲律宾的粮价高起,通货膨胀,也带来很多的问题。

  从这个上面来讲,我们刚刚提到既然这是一种价值趋势,你早适应比晚适应强,理顺价格就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逼到一块儿叫它突然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上涨,而是适应这样一个趋势缓慢地进行释放,使经济赢得一个调整和发展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中国对能源价格做了一种小幅的调整,可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开启了这个实验的一个过程,经济开始适应。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从全球金融动荡来看,包括油价的上涨,有一个呼声越来越强烈,要加强监管,包括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提出来要加强监管。加强监管现在看来,如果从次贷危机上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次贷危机它至少有一条是提醒我们的,就是链条如此之长,从信贷一直延伸到衍生工具,没有人知道它的风险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监管本来是为了防止风险的,但是监管体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常常出问题是在两段之间的衔接点上,也提出一个挑战,这种监管体制可能得发生一个变化,是不是得向综合监管方向走。其实这次美国提出监管改革,实际上已经暗示了这么一个方向,而且这个暗示的方向第二点就是它需要更希望是在产品的层次进行监管,还不仅仅拘泥于机构的层次,是产品。第三,可能有些原先不进入监管事业的机构也需要进行监管,比如说过去的对冲基金,这是没有任何机构去监管它的,现在是不是要监管?

  像这些预示的方向都说明了一点,就是说看来这个监管的加强对金融秩序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会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

  第四,我们说现在世界经济已经深深的全球化,产业的布局,产业的分工已经不像当年是在一国能形成一个体系,而是它变成一个在全球领域的,这个布局不仅仅是某一个环节在布局,比如说营销、生产、研发某一个环节,而是更重要体现的是每一个环节中间的每一个片段可能是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可能是你的零件在一国,部件在另一国,总装可能在第三国,市场可能在第四国,研发可能在第五国,形成这么一个,它预示着必须带有一个适应这样一种要求的全球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可供符合现代要求的这样一个运转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这样一个重建或者完善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恰恰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深深卷入的国家,加入这样一个过程也显得非常之必要,非常之必须。

  以上就是简单的启示,也是我今天的一个报告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