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转培”骗局屡遭曝光为何总能卷土重来
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数十毕业生“被贷款”2.1万元,涉事招聘方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邱墨山 颜鹏
本来是去应聘高薪的互联网工作,两轮面试之后却签下一份培训合同还“被贷款”2万多元。连日来,南都报道“培训贷”的问题引来多方关注。在南都报道出街后,相关部门介入了调查。2月8日,相关部门的调查还在继续。据悉,此事中的招聘方深圳市泽迈斯科技有限公司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泽迈斯未在注册地办公
宝安区民政局在2月8日回复南都称,为进一步调查提速度培训中心与学员纠纷问题,2月8日下午,该局社管办工作人员约见了学员代表,并作了询问笔录。同时,社管办也联系了深圳市宝安区提速度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谭桂波,要求其尽快提供学员合同档案。
宝安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谭桂波称正在联系相关人员调取档案。下一步,民政局将进一步调查取证,力求尽快查清事实,依法依规妥善处置。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分局执法人员2月8日到深圳市泽迈斯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进行了核查,发现该企业已不在注册地办公,通过该地址无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该局执法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下一步将把该公司录入经营异常名录。
两家“提速度”有何玄机
同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分局执法人员到深圳提速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华源科技创新园B座三区219室)现场检查,发现大门紧锁,门口张贴《关于年假放假通知》,通知2018年2月3日-2018年2月20日期间放假。据了解,执法人员通过商事主体注册信息查询到该公司于2018年1月15日成立,致电该公司在注册营业执照时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手机号码,对方声称深圳提速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领到营业执照时已放假、未曾开展业务,且不了解深圳市泽迈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相关业务。宝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执法人员将于春节后再到华源科技创新园B座三区219室现场检查,核实深圳提速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否确实在此地址经营及是否存在违法经营行为。
南都先前调查显示,深圳市提速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1月,与深圳市泽迈斯科技有限公司、新创理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和深圳市宝安区提速度教育培训中心关系错综复杂。而深圳提速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1月15日,该公司与深圳市提速度科技有限公司仅有几字之差。巧的是,成立于今年1月15日的深圳提速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与学员先前参加复试的“泽迈斯总部”地址一致。
盘点
涉事贷款平台屡遭投诉
所隶属公司上互金黑榜
21cn聚投诉显示:针对蜡笔分期投诉59件,多涉及“招转培”骗局
南都记者了解到,“蜡笔分期”隶属于北京玖富互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子公司北京沐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北京玖富互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等为主要业务,以消费分期、网络借贷、移动海外证券、大数据评估等为核心业务的综合布局。旗下品牌包括玖富普惠、玖富万卡、悟空理财、玖富金融(原玖富钱包)、蜡笔分期、玖富证券等。
2018年1月30日,21cn聚投诉公布了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黑榜,玖富位列其中。投诉涉及到玖富旗下多款产品,包括蜡笔分期、玖富叮当贷、玖富万卡等。
21cn聚投诉显示,2017年,针对玖富的有效投诉共295件,在行业内排在第18位。其中8件投诉获反馈解决,投诉解决率仅2.7%。
经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催收恐吓威胁借款人及亲属、贷款利率过高、借贷时未提供合同、还款后不注销账单、骚扰借款人通讯录联系人、不允许提前结清贷款等方面。
21cn聚投诉显示,针对玖富旗下教育分期产品蜡笔分期的投诉共有59件,多涉及培训机构“招转培”骗局。其中包括多家培训机构和科技公司,分别为合肥龙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天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微跑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些纠纷中,仅有发布于2016年5月22日的涉及合肥龙旭网络的投诉,蜡笔分期进行了回复。2017年8月31日,蜡笔分期在21cn聚上投诉回复称,反馈的问题已经加急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截至2月8日18时,蜡笔分期仍未就“是否与深圳市宝安区提速度教育培训中心存在合作关系”等问题予以回答。
观察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翔:
举证难度大导致“培训贷”屡屡出现
潘翔认为,培训贷是培训机构的套路,他们以解决学员就业问题为幌子,诱导学员,真实目的不是为学员找到工作单位,而是为了推销其培训服务,收取培训费用。培训机构起初承诺安排工作,但又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构成根本性违约。而在招揽学员时,培训机构又采用误导性宣传、虚假宣传的手法。在这种情况下,学员可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对学员来说,举证难度是比较大的。
潘翔称,培训机构违规经营行为游走在法律边缘,主管部门也很难定性,学员举证困难,加上其中的利益又很大,这也是“培训贷”多次被曝光,而又屡屡出现的原因。
从金融机构合规性操作的角度来讲,潘翔认为,这件事上,互联网金融平台本身操作上有瑕疵。作为金融平台,应该识别审查贷款人的身份、征信情况,做适当的背景调查。如果仅仅是为了抢占市场,就把款项放出去,以此来获利,会带来很大风险。而且变相诱导消费者消费,透支消费,也会给金融市场安全带来危险。
深圳互金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小小金融C E O刘小峰:
网贷机构要重视借款人消费权益保护
刘小峰表示,从事互联网借贷的平台,必须高度重视借款人消费权益的保护工作,做负责任的机构才能够持续发展,否则极易落入商家的陷阱之中,极易和借款人产生争端。而要防止培训贷纠纷,相关行业协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借款人的教育和保护力度,提高借款人的金融消费风险意识,做好借款人的金融消费风险防范工作。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
借贷平台如何筛选合作机构是个课题
方颂认为,这几年,做教育培训分期吃亏的互联网借贷公司不在少数,平台和学生都是受害者,对平台来说,钱出去了,没有收到回报;对学生来说,自己身上多了莫名其妙的负债,而赢家就是所谓的培训机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平台或者业务人员与培训机构有串通。平台也有自己的责任,因为做这类贷款的公司多了,难免会争抢业务,导致对线下机构审核不严。
方颂表示,要解决这种问题,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长期以来,欺诈行为在小额贷款里面没有办法根绝。这种情况下,平台应该对合作机构的筛选尽心尽力,合作机构门槛怎么去设定,怎么去考察和筛选,对于每个平台来说都是个课题。
对于学员来讲,也需要提高防骗能力,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不要被一些培训机构作出的包高薪就业这样美好的承诺所欺骗。
梳理
“招转培”骗局
套路满满
培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服务对象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学员在培训开始前,向提供教育分期和培训贷的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在培训期间,这些学员往往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培训费,需要分期贷款。一项金融服务是如何沦为骗局的?此前媒体报道曾曝光一些涉嫌培训贷骗局的无良机构,所提供的“培训贷”服务套路深、陷阱多,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套路:
●求职变成贷款培训
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公司会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关于职场培训的“××A计划”等,其实只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并约其到指定公司“面试”,面试后就要求求职者贷款培训。
●承诺找到高薪工作
学生来到这些指定公司后,有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洗脑灌输,一般灌输的思想是:就业难、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独立就业等内容。有的机构还承诺培训后一定能找到工作,月薪在几千至上万元。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比较直接,面试后告诉求职者其能力不足,要求其培训,培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诱导求职者签合同
相关人员会“步步紧逼”,使得求职者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就稀里糊涂地签了贷款合同。一般贷款是二十几期还完,利率达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或者初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培训课程敷衍了事
一些专门骗贷的培训机构不会真心向求职者传授知识,一般是敷衍了事,向求职者讲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理论。如果求职者中途不想参加培训了,则被要求偿还所有贷款或者赔付一定的违约金。
责任编辑:王嘉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