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青
12月5日,中航工业宣布,旗下发动机板块上市公司ST宇航(000738.SZ)资本重组尘埃落定。
12月8日,ST宇航董秘刘绍雄告诉本报记者:“本次重组方案,对于上市公司具有脱胎换骨的意义。采用资产置换方式进行,体现了大股东中航工业‘专业化整合’的战略思路。未来ST宇航将成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资本运作平台。”
资产置换方案
据悉,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共有企事业单位23家,员工7.6万人。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公司,航空动力(600893.SH)、ST宇航、成发科技(600391.SH)。本次ST宇航重组,紧接在11月20日航空动力重组之后,表明中航工业率先调整发动机板块的战略意图。
根据ST宇航董事会通过的决议,李宗顺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
董事会还通过了上市公司资产置换方案,即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长航液控100%股权,西控公司以其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及其持有的西安西普92%股权,西安凯迪77.88%股权与本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进行置换(置出资产由中航工业, 西控公司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承接)。置入资产价值超过本公司置出资产价值的部分,由本公司向中航工业和/或西控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作为支付对价,置入资产价值低于本公司置出资产价值的部分,由中航工业和/或西控公司以现金补足。
此外,ST宇航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除了向贵州盖克购买其持有的贵州红林100%股权外,还将向北京长空购买其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持有的力威尔航空66%的股权和透博梅卡长空50%的股权。ST宇航拟采取向两家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购买上述资产的对价。
ST宇航表示,将向贵州盖克、北京长空按不低于3.50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60000万股新股,以收购贵州盖克持有的贵州红林100%股权、北京长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及其持有的威尔航空66%股权、北京透博梅卡50%股权。
江南金融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帅再先表示,资产置换重组后,ST宇航将蜕变为航空发动机的“大脑”。在拟注入资产中,长航液控资产盈利能力最好,其次是贵州红林与西安西控,北京长空较差一些。
帅再先认为,拟注入的资产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2008年三季度,拟注入资产毛利率12.99%,净利润率9.17%,净资产收益率3.76%。
摩托车业务失去优势
消息人士透露,由中航工业主导,对ST宇航实施资产置换方案,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摩托车业务陷入困境,生产技术与产品缺乏优势,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很快,近年来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若仅靠自身力量很难扭转困境,必须通过资产重组使公司发生蜕变。
ST宇航主要从事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生产销售、航空零部件加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有数据表明,公司2007年摩托车销量8.33万辆,仅占全国总销量2546.80万辆的0.33%。从公司2008年三季度业绩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成长性都处于同行业中下水平。表明公司摩托车业务已无优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中航工业将给未来公司注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为主业的优质资产,把盈利能力较差的大部分资产负债剥离出来。通过资产置换与定向发行股份收购资产,把原来盈利能力较差的摩托车生产销售为主的资产负债剥离出来,注入中航工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较好盈利能力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
帅再先表示,目前国内摩托车主要生产厂家包括大长江、钱江摩托、中国嘉陵(600877.SH)、ST宇航、建设股份、钱江摩托(000913.SZ)、宗申动力(001696.SZ)、ST轻骑(600698.SH)等。摩托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缺乏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