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石化两巨头囤积居奇致南方柴油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5:34 兰州晚报

  成品油资源充裕,南方地区却出现“柴油荒”,原因

  石化两巨头囤积居奇

  缺柴油!加油难!广东、广西、云南、浙江、上海……两周内由南方开始的柴油供应紧张迅速蔓延,波及国内多个城市。本是用油淡季,为何油荒又至?供应充足,为何市场缺油?油都到哪儿去了?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试图揭开油荒背后的重重迷雾。

  柴油紧张是虚假“紧张”

  广州市迅捷货运公司经理姜立强春节后接了好多订单,想把冰雪灾害期间的损失补回来。可是进入3月以来,他的车队不是四处加油碰壁,就是在加油站等几个小时。

  为此,姜立强苦不堪言:“因为加油难,许多货物被延期送达。原来从广州到北京只需50多个小时,现在4天也未必能送到。”

  记者日前在广州市城北调查发现,今年从白云大道大金钟路至太和收费站路段,10多家加油站中仅有两家加油站有柴油供应。等候加油的车龙长达数公里,有的甚至是40多辆车首尾相连地等候加油。

  按照往年规律,春节后本是用油淡季,为何反而闹起了油荒?业内人士列出几大原因: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炼油厂加工亏损,地方小炼油厂基本停止加工;工农业生产用油需求恢复快,电力缺口大,成品油需求旺盛;一些加油站退出市场或断供停供等等。

  在广东市场上,用油需求增加的同时,油库资源也在同步增长。有业内人士透露,柴油紧张是一种虚假的“紧张”。

  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向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供应一直保持着增长,今年1月至3月,该公司投放广东市场资源将超过3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吨,增长12.8%。其中零售投放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51万吨,增长21.5%。

  广州石化是广州地区的特大型炼化企业,每月汽油、柴油产量约50万吨,与广州市正常的市场需求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份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3月份计划加工原油100万吨,生产汽油12.43万吨,柴油40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21.25%、21.39%和14.8%。

  知情人士认为,经贸委在成品油供应上只是发挥市场管理和协调的作用,如向中石油和中石化争取油源等,而成品油如何调配的主动权仍在两大公司。

  石化两巨头停批保零限量销售

  从全国市场看,正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当前国内成品油资源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不会出现去年11月、12月柴油供应全面紧张的情况。”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加油站柴油断供或限供。“为何油库充足而市场缺油?”

  广州市金贵加油站是一家民营加油站,从去年11月开始就因“拿不到柴油而断供了”。站长张良胜说:“虽然批零倒挂会亏一点,但我们还是愿意销售的,因为有货源就能留住客户。”记者随后走访的几家民营加油站对于柴油断供的理由也都一致——“现在无法拿到柴油”。

  记者获得消息证实,近段时间中石化和中石油确实对外停批柴油了。

  据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介绍,广东约有5500个加油站,其中一半属于民营加油站。占有半壁江山的民营加油站大多断供,加油的车辆就只好涌向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

  然而,两大公司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实行“停批保零”的同时还采取了“限量销售”的政策。如对于购买了油站油卡的大车,限加500元的油,有卡的小车限加300元,没有卡的一律限加100元。

  这种限制性加油还滋生出加油站乱收费的现象。广州市中人散体物料运输有限公司的一位司机向记者反映:“虽然油站限量加100元的油,但只要多加50元,也能一次性加满900元的油。”许多司机都感到,这次柴油供应紧张并非真的没油加,而是油的价格会变相高一些。

  “两大公司都已停止对外批发柴油,这些民营加油站的油又是从何而来?”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李书扬质疑。

  与此同时,来自广州海关的一组统计数据令人深思:2007年广东成品油进口820多万吨,同比下降18%,而出口210万吨,同比增长47%。而今年初,出口量达到77.1万吨,增长2.7倍。

  深层原因垄断经营囤积居奇

  自从2005年油荒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油荒发生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从去年底到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已发生了两次油荒。

  业内对于造成油荒的原因看法不一。

  “此次油荒主要是因为国内涨价预期作怪。”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认为,“每次国际涨价,国内都有涨价的预期。不排除有些炼油企业和加油站点看到油价高位运行将带来供应趋紧、油价上涨的趋势,囤积居奇。”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利润低,每吨仅为100元左右。如果能将手中的成品油放到涨价之后卖,油商很可能得到每吨300元至500元甚至更高的差价。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一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油荒频繁出现,涨价预期只是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的表面因素,毕竟掌控市场话语权的不是这些投机囤油的散户。处于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不能只顾追求利润,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操控市场供应,造成紧缺局面。”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则认为,“中石油、中石化也跟普通人一样,有正常的利益诉求。何况他们还是上市公司,肩负着为股东赚取利润的责任。”

  持此观点的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没能与国际接轨,批零倒挂,是国内成品油难以走出“进口少、出口多”“油库有油、市面缺油”等怪圈的根本原因。

  “反观每次油荒,不难看出其中的玄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所所长黎焕友指出,“国际油价一涨,国内一些垄断企业就喊亏要求涨价,有的零售渠道也加入到惜售囤油的行列,市场继而出现油荒。石油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缺失在油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长远看,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市场垄断、理顺定价机制,可是眼下越来越频繁的油荒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石油企业的反思。”据新华社广州3月27日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