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连锁商昨集体自辩 价格话语权之争成焦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7:33 北京晨报 | |||||||||
中国家电业大而不强是渠道商的错? 中国家电行业大而不强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渠道商和制造者究竟谁应为此负责任?昨天,当中国最大的四家家电连锁商国美、苏宁、永乐、大中掌门人并肩而坐,成为“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的一道盛景,争锋的焦点无可避免地指向在过去的一年里日益剑拔弩张的厂商关系。
已经步入微利时代的制造企业似乎仍在企盼一个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但在饱受“渠道强权”舆论围攻之后,四大连锁商似乎决心为渠道商与制造商之间并非“零和博弈”的命题寻找有力论据。在这场角力背后,是商业力量与制造企业的微妙平衡。 两份调查耐人寻味 昨天,国美总裁黄光裕、苏宁总裁孙卫民、永乐董事长陈晓和大中总裁张大中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媒体的镜头中。 在此之前,黄光裕透露,自己亲自向苏宁电器、上海永乐电器、大中电器发出了邀请。事实上,在争夺市场的鏖战中,四大连锁商血淋淋的交锋仍在继续,但面对甚嚣尘上的“渠道盘剥说”,联合“辩白”无疑是为了发出更大的声音。 因为,厂商之间的“鱼水情”似乎已经淡化在了“进场费”、账期等等充满争议的字眼当中。 昨天,同时出现在论坛上的两个“民意调查”结果耐人寻味。 在一项对中国家电行业最有影响力的50位CEO的调查中,被认为影响中国家电业“大而不强”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首先缺乏核心技术,持这一观点的人数占到了70%;其次是缺乏品牌,缺乏人才;再次行业竞争次序混乱。 而在昨天的论坛上,对参会嘉宾现场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家电业“有规模不经济原因”的调查,却似乎推翻了上一个结论,30%的与会嘉宾认为厂商关系不和谐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截然不同的答案,正是渠道商与制造企业当下心理的最好写照。 很多制造商认为,渠道“制定规则”使得原本艰难发展的制造业失去了盈利的空间。 而作为中国最大家电连锁帝国的掌控者,黄光裕却直截了当地表示,中国制造业长期重营销,轻技术,没有研发创新,企业只能获得比加工费更高一点的利润,否则只能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零售业无法因为提高销量而增加利润率。 价格话语权在谁手上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里,关于渠道商通过通道费、账期、促销等盘剥制造商的争论,已经从企业与企业的矛盾,演化成行业与行业的对垒,价格话语权是其中的敏感话题。 “一个产品售价990元和998元对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为了这8元钱,渠道商往往要打压上游企业,使企业无法将资源投入到研发当中,流通企业很难帮助家电企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昨天,摩托罗拉副总裁任伟光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的表态较为温和。创维CEO张学斌认为,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责任归于渠道商有失偏颇,但流通企业有好的秩序才会对产业有所帮助。 但是,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却表示,商业利润低很大原因是由“制造业的习惯”造成的。 而价格的话语权始终在制造业手上。 “商品的零售价格是制造业制定的,执行这些价格的人员是制造业委派在我们商场内的销售人员,也就是说商品价格最终的制定和执行是在制造业。” 陈晓表示,在外贸出口中,价格的制定权在流通企业,制造企业不会去干预。但是,国内的零售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控制终端,渠道商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来承担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造成的价格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应该作出调整的是游戏规则。 内斗猛于虎 在渠道商与制造企业的激辩中,中国不是家电强国似乎成为昨日论坛上惟一的共识。 “内斗猛于虎,现在行业发展的最大屏障就是企业间的内斗和内耗。”作为论坛的主席,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昨天以此形容中国家电业的困境。 龙永图认为,制造业不强是制造业本身的问题。中国家电行业应该减少无畏的争论。 “如果把国际竞争看成奥运会,那么中国的家电行业就是乒乓球项目。家电的今天,预示着汽车行业的明天。”不过,尽管家电企业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国内市场,龙永图表示,缺少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竞争的制约因素。 博西电器销售总经理吴建科认为,渠道商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渠道商现在奖励制造商生产最低成本的产品,如果改为买断最新技术产品,企业的发展方向就会完全不同。”从大国到强国是竞争的结果,而这一过程,最多只用3年时间。 晨报记者 刘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