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编辑成学术期刊界边缘人员 待遇过低队伍不稳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7:45 光明网-光明日报

  □张耀铭

  近几年,高校人才流动是教育系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尽管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但总的来看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上促进了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也促进了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相对于高校,其他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比较稳定,计划经济的色彩更浓。但近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比如社科院系统正在酝酿改革。影响所及,
最近期刊界也在逐渐发生了些许变化,一些高校学报开始从社科学刊中引进高水平办刊人才。比如《中国社会科学》一位资深的高水平编辑就被清华大学引进来办学报了。

  无论在高校还是在研究部门,在现行体制下编辑都是边缘人员。在社科院,编辑待遇低于研究人员,他们申请课题很难;在高校,编辑待遇低于教师,因为他们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而实际上,编辑付出的劳动绝不比研究人员或教师少,但由于他们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待遇状况很难改善。因此,编辑部留住人才较难,法律、经济、外语等热门专业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导致编辑队伍非常不稳定,青黄不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要对学术期刊进行反思,就必须把学术期刊放在中国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体制中来进行考量和权衡,才能把握学术期刊在这一体制中所承担的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完成之后,必须借助相应的学术期刊,才能实现知识产品的社会化和公共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水平和学术阵容的重要窗口,是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和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标识,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一个单位的学术水平如何,除一些常见的学术指标外,其所承办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拿高校来说,学报就是这个学校的一扇窗口,是这个学校的名片,学校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学报水平始终难以提高,更难以与社科院系统的杂志相抗衡。有人比喻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是精品“专卖店”,高校系统的期刊是“杂货铺”,此言虽有点刻薄,却也道出了部分事实真相。不久前教育部实施名刊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高校学报工作的开展,提升了一些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但从整体上看学报还有差距,其中编辑人才的缺乏和不被重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了想方设法提高学术水平,有的期刊专门请名学者名教授当主编或专栏特约主持人,投入大笔资金,但从实际效果看大多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因为学术期刊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是靠几个名教授或靠金钱就能办好的。不少人终于意识到,编辑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办好期刊需要高水平的编辑,尤其需要高水平的主编。在这种情况下,高水平编辑人才的流动应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市场经济规律在期刊界迟到的反映。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高水平的编辑人员流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