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RoHS指令本月内出台 机电出口7月渐趋乐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5: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滕晓萌 北京报道

  “我敢跟任何人打赌,中国的机电出口到了7月不会出现明显下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部主任高向军告诉本报记者。

  高向军反驳的是目前流传的一种说法:欧盟将在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关于在电子电
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含量超过规定的电子电气设备,一律不得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届时,不能达到这一环保标准的大批中国机电产品将被阻在欧盟之外,将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造成影响。

  作为国内的应对措施之一,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市场处处长黄建忠1月10日表示,被称为“中国RoHS指令”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预计在1月20日左右颁布,明年该日起生效。

  中国企业艰难应变

  欧盟的RoHS指令推出于2003年2月,此前经过了10年讨论,终于和另一个令中国企业头疼的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指令》(WEEE)一起,得到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通过。

  2005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呼吁,请相关部门、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认真研究欧盟第四次更新的豁免清单,争取使RoHS指令对中国电子电气设备出口欧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RoHS指令强制实施的日期是2006年7月1日,很多企业觉得还有大半年的准备时间。”专业认证机构UL美华介绍,直到2004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开始清理供货商队伍,并争先宣布自己的产品已经达到RoHS指令时,中国本土企业才感到如芒在背。

  于是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两个已经通过两年的指令,在2005年各类媒体评选大潮中,“欧盟绿色双指令”登上不少“家电业影响力事件”或“质量关注事件”榜单前列。

  虽然RoHS曾经在业内造成恐慌,但在高向军看来,问题并不严重。“对于大部分家电来说,其实就是要将含铅焊料替换成无铅焊料。这会造成成本上升,但对于洗衣机、电风扇这样的家电产品,没有质量影响。只有较为精密的医疗器械、CPU等集成电路可能会因为无铅焊料熔点较高,而对电子元件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等高科技产品出口量并不大,所以总体来看,影响不会很大。”

  但是RoHS指令不仅关系到机电生产厂商,还与电子元件的供应链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大部分家电厂商将解决此问题的重点放在对供应链的重新梳理和调整上。据UL美华介绍,机电行业中一个产品大概涉及上百个供应商,普通OEM可能要管理上千个供应商。“关于RoHS指令全是我们自己做的,包括保证上游供应商的质量。”专业生产继电器的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伟说,他们大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另外一家生产压电陶瓷元器件的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称,他们完全达到RoHS指令的要求,用了一年半时间。

  而处在下游的家电生产商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毕竟,天波和嘉康都名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之列,而中国电子配件供应链,据估计大概有30%为中小企业,大量集中在江浙以及广东等地。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环保要求日趋严厉之后,不少厂家更换了供货商,令中小企业处境日渐艰难,甚至有一些厂商发现难以在国内寻觅到合适的供货商之后,从出口整机改为出口核心元件,以避开欧盟RoHS锋芒。

  最后半年仍有变数

  中国机电产品目前俨然是中国的出口大户,商务部和海关有关数据统计表明,2005年前11个月,机电产品出口38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继续提升,达55.7%,创历史新高。

  欧盟一直是中国机电行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商务部门曾经在研究欧盟RoHS之初做出估计,此指令涵盖20多万种产品,几乎覆盖所有中国出口欧盟的产品,损失超过300亿美元。两年之后,这一数字估计升高到了500亿美元以上。

  与中国其他行业相比,机电行业的大型企业不少,并占据了出口市场的绝大部分。以中国机电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情况为例,2004年,广东省机电出口企业达16618家,其中179家企业出口超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1%,其增加值占广东全省出口增加值的67%。

  尽管目前业内普遍表示较去年乐观,认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出口企业受损不会太大,但是仅有志高空调等几家知名厂商公开宣称自己的产品已经符合标准,而国外如松下空调、东芝笔记本、飞利浦半导体等厂家早在去年就宣布产品已达到相关标准。

  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指出,欧盟RoHS指令的实施,必使成本增加,进一步抬高门槛,让电子电气业以及配套产业洗牌加速。据记者调查,一般企业所用无铅焊料价格大概比含铅焊料高一倍,而且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据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人员表示,不同的下游客户对于认证标志有不同要求,令上游企业无所适从。据了解,目前正在做RoHS认证的企业或者部门保守估计已达数十家之多,但权威性各异,江苏江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他们通过了索尼的GP认证,就得到了大部分下游厂商的认可。但这样的例子在供货商中毕竟是少数。

  由于成本提升,中国机电产品能否继续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至今仍是未知数。1月18日,“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际上首批针对RoHS指令而提出的检测方法标准。

  同时,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工商管理总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信息产业部七部委联合会签的《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含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国家限制物质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入市场前将被要求要在包装、说明书或标识上详细标注原材料与零部件构成,未来还将受到“目录管理法”的约束,被列入“目录”的产品通过3C认证后方可进入市场。

  黄建忠表示,出台《管理办法》对抗欧盟RoHS指令的意义之一,在于其推出时间不苛求与欧盟RoHS同期,含有害物质入选“目录”的产品通过3C认证准入市场是一个过渡性的措施,从限制到禁止,目的是将“有害物质”进行合理替代,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两项政策都被业界认为有助企业跨过门槛。届时如果有诸多国内出口企业在欧盟受到处罚,就会面临贸易制裁,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