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内外平衡术:与钢铁企业结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2:33 第一财经日报 | ||||||||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明确否认上海正在建造航空母舰的传闻,并表示有关部门会综合研究考虑该问题 本报记者 常菁 王婷婷 发自北京 在四分天下的世界造船业,日益崛起的中国已经占据了世界造船份额的18%,与韩国、
政府鼓励船舶钢铁企业联盟 面对钢材的涨价,国内造船业目前急需突破原料成本激增所造成的困局。今年3月14日,宝钢与巴西签订铁矿石涨价71.5%的协议,由此导致钢材价格疯长,造船业成本急剧上升,而船舶和钢铁企业联盟的话题又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广钦就此问题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我们支持企业和钢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支持他们;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希望他们也支持我们,共渡难关,取得双赢。” 今年5月,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昌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缓解钢铁涨价对船舶制造业的冲击,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国防科工委以及钢铁、船舶协会已经开展协调工作,积极促进钢铁、船舶企业进行有效互动。在此努力下,钢铁与船舶制造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磋商机制也已初步建立。 “目前这种联盟,是我国主要钢铁企业和两大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形成的战略联盟。”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德谦告诉本报记者,“这种战略联盟就是要求钢铁企业和造船企业共同承担钢材的涨价部分。” 同时,张广钦还表示,要依靠科技进步,降低造船企业的消耗,节省使用率,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在经营方面,跟船东进行谈判,希望我们来共同承担经营上的风险。因为我们手中的订单都比较远期。至于钢材价格的走势,船厂无法判断,要争取在经营的条款中,跟船东共同承担风险。” 目前,船厂和船东签订合同时,已经普遍采取针对钢材的“开口”合同,刘德谦表示,这将让双方共同承担在开工期间的钢材涨价部分。他补充说,过去双方在付款方式上按常规做法是分为5个20%,即签订合同首付20%、开工付款、上船台、船下水、交船,再各付20%,现在,船厂普遍与船东进行协商,要求提高首次付款比例。 “难产”的新国际造船协定 在国际造船业中,中、日、韩、欧盟四强的利益划分和“游戏规则”还需要新国际造船协定来明确。 “由于近年来中国造船业的实力剧增,中国业已参与到新国际造船协定的谈判中去。”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汝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新国际造船协定的主旨是对1994年国际造船协定进行修改,以适应世界造船新形势,规范造船市场、鼓励正常竞争、防止市场扭曲。 2002年,国防科工委与外交部、商务部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经合组织(OECD)发起的新国际造船协定的谈判。“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朱汝敬说,“由于新国际造船谈判牵扯了韩、日、中、欧盟四方的利益,谁都不会轻易让步,谈判必然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 同时,我国也积极开展了船舶工业的政府间对话。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张相木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中国与欧盟、韩国、日本均已建立了造船领域的政府间对话机制。“我们跟日本已经建立3年了,随后于去年和今年分别与韩国和欧盟建立了政府间对话机制,采取不定期的互访形式。” 依据船舶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我国政府对于造船业也给予了一定支持。张广钦向本报记者强调,我国在遵守WTO规则的基础上,对船舶工业的主要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出口上实行零税率, 另外一个是在科技进步、技术开发方面给予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