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最近有点烦,因为要面对20名飞行员辞职引发的官司。虽然从2006年元旦海航的波音767机长彭业明第一个提交辞职报告,到如今2年多的时间内,没有一名海航飞行员辞职成功。但是,飞行员仍在“前赴后继”地申请辞职,因此海南航空需要面对多起辞职官司。这些官司有些还在劳动仲裁阶段,有些到了一审阶段,有的已经进入二审。[全文][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海南航空最近有点烦,因为要面对20名飞行员辞职引发的官司。这20名飞行员不是集体辞职,而是陆陆续续地提交了辞职报告。

海航简介

●海南航空公司于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空公司经规范化股份制改造而成,1993年5月2日正式开航运营。海航是中国第4大航空公司。

海航新掌门朱益民

●朱益民:1961年生,硕士学位。原任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83年至1987年在中国民航学院任职;1987年至2001年8月在厦门航空公司任高级管理人员;2001年9月加盟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策划:海航董事长陈峰离职

●在陈峰的领导下,海航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成功地发行了境外募集法人股,实现了A股、B股上市,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B股上市的航空公司。 [详细]

小调查
您认为海航20名飞行员辞职官司责任在谁?
海航
飞行员
不好说

您认为飞行员是否应该赔海航百万元?
应该
不应该
不好说

  近年飞行员辞职主要事件

• 2008年1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名辞职。
• 2008年1月,山东航空公司:4名辞职。
• 2007年12月,山东航空公司:12名辞职。
• 2007年6月25日,中原航空公司:1名辞职。
• 2007年5月,东航云南分公司:郑志宏辞职。
• 2006年6月,东航青岛分公司:7名辞职。
• 2006年到2007年,海航:12名辞职。
• 2005年3月,厦航:飞行员罗家宽辞职。
• 2004年10月,国航西南分公司:李建国辞职。
• 2004年7月,东航江苏有限公司:2名辞职。
•2004年6月,中国新华航空公司:14名辞职。

 海航陷入飞行员辞职潮
 第一个提交辞职报告的飞行员
   2006年元旦海航的波音767机长彭业明第一个提交辞职报告。彭业明曾是海航波音767的一名机长。2006年1月1日起,他和另外11名飞行员先后从海航辞职,但海航不同意他们辞职。递交辞职申请后,海航每月只发6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2007年5月起,又降到了126元。辞职前,作为海航机长级别以上的飞行骨干,他们税后年薪都在30万元以上。 [全文]
 前赴后继的辞职风
    从2006年元旦海航的波音767机长彭业明第一个提交辞职报告,到如今2年多的时间内,没有一名海航飞行员辞职成功。但是,飞行员仍在“前赴后继”地申请辞职。3个多月前,2007年11月,6名支线机长又提出辞职。到目前为止提出辞职的飞行员已经高达20名。 [全文]
 辞职背后隐藏玄机
 超时为飞行员安排任务
   飞行安全是飞行员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海航目前对飞行员的做法很难让自己对飞行安全放心,尤其是海航多次超时为飞行员安排任务,使他们不得已才选择离开海航。
    辞职飞行员孙国安提供的证据显示,1.2007年5月8日至14日,连续7个日历日内;2.2007年6月21日至29日,连续9个日历日内;3.2007年8月1日至8月11日,连续10个日历日内等等,申诉人在连续工作日历日内根本没有法定的48小时休息时间,并且在两个值勤期内没有规定的至少14小时的休息时间。[全文]
 不能保障健康疗养权
    健康疗养、康复疗养等规定是针对航空运输业空勤人员的行业特点而专门规定的,因为空勤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在高空,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尤其是飞行员岗位对身体要求最严格,同时对身体的损害也是最大,所以才有相关的疗养制度来帮助其恢复。
   但海航为了节省成本,为飞行员安排康复疗养的地点以及时间等,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文]
 需要关怀胜过金钱
  飞行员在外界人看来是一个值得羡慕的职业,但其实飞行员的生活很单调很枯燥。每天就是飞行、在酒店休息待命。尤其是他们支线飞行员,飞行往返地点不在海口,一个月在家不超过7天,每个月休息两三次,每次两三天。   
    “如果公司还不能给我归属感,我工作还图啥呢?我们要的是关怀,金钱并不是第一位的。”罗祖林说道。[全文]
 飞行员与海航的激辩
 飞行员称目前生活艰难
   彭业明曾是海航波音767的一名机长。2006年1月1日起,他和另外11名飞行员先后从海航辞职,但海航不同意他们辞职。递交辞职申请后,海航每月只发6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今年5月起,又降到了126元。辞职前,作为海航机长级别以上的飞行骨干,他们税后年薪都在30万元以上。
    祁鸿路说,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员家属一般专职在家料理家务,家庭开支全靠飞行员一人的收入。辞职后,这些家庭都面临很大经济压力。[全文]
 海航称辞职损害公司
    海航方面表示,飞行员辞职,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综合计算地面训练、模拟机训练、空职成本、重置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辞职飞行员应赔偿公司近500万元培养补偿费。另外还有几十万元的违约金。
   海航称他们与飞行员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飞行员应在其单位干到法定退休年龄。中途提出辞职,属于严重违约。 [全文]
 律师:制度不配套的尴尬
  2月26日,已为30余名辞职飞行员代理过解除劳动关系纠纷的律师张起淮在自己的博客中以《当今有翅难飞的人!》为题,对飞行员流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早在2004年,民航总局就希望通过飞行员的流动修正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将飞行员的地方性执照改为全国性执照,使飞行员的流动成为可能。但是这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反而凸显制度不配套的尴尬,飞行员流动出现更多的劳资纠纷,并引发诉讼。[全文]
 反思飞行员争夺战
    流动性受限制。早在2004年,民航总局就希望通过飞行员的流动修正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将飞行员的地方性执照改为全国性执照,使飞行员的流动成为可能。但是这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反而凸显制度不配套的尴尬,飞行员流动出现更多的劳资纠纷,并引发诉讼。为防止更多飞行员流失,在2005年5月,民航总局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规定招聘飞行员的航空公司,不仅要支付70万~210万元不等的转会费,且必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全文]  
    转会机制亟待建立。全国目前有12000多名飞行员,但缺口仍达数千人。为了吸引飞行员,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开出了四五十万元的年薪。目前的供求关系下,国有航空公司不敢开闸,放走一个,就会有更多的飞行员提出辞职。目前,绝大多数飞行员辞职,最后都通过法院解决。但这种解决方式的时间成本太高,基本上都在一年以上。[全文]
    如何合理调配资源。稀缺的必然结果就是涨价。飞行员待遇在不断提高,跳槽事件也在不断上演。每个人都想在市场环境中找到更高的价值。“现在中国一个成熟机长平均年薪是20万元人民币,高的有五六十万,有的民营航空的机长能达到100多万。”凌飞云讲述着这个市场上巨大的吸引力。毫无疑问,正是民营航空公司的出现,打破了中国航空市场的格局,使得飞行员开始成为一种可以流动的市场资源。而如何合理调配资源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遗憾的是,民航总局并没有给出一个好的答案。[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小水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