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出台“8·31”大限政策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0余天。记者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本市288个经营性用地历史遗留“过关”项目已分三批公布完毕。但从目前这些“上榜”项目手续办理情况看,这288个项目未必全部能真正“过关”,下半年北京楼市的新盘供应不会因此激增,房价是涨是跌也因此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据介绍,能继续走协议出让的288个历史遗留项目取得“协议出让”资格前,必须交
三笔或四笔款项:防震、防洪等内容的“三防”费;需要拆迁的项目,签订出让合同手续前必须在专户足额存储征地费用和拆迁费用;8月31日之前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需要拿出总地价款20%的定金;签订完合同后的两个月中,必须交清地价款。这意味着:如果“上榜”项目拿不出足够资金,仍将逃不脱被收回、走公开交易的命运。而近日的手续办理情况也显示,除了部分前期销售不错的“绿化隔离带扫尾项目”和个别资金实力较强的房地产企业在第一时间内“痛快”地按照这些要求来办理手续外,很多“上榜”项目有可能被“钱”卡住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的判断。以下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房山区一个面积不大的“上榜”项目,开发商是河南的一家房地产企业,第一笔款项———100多万元的“三防”费用都拿不出,已经连续一个星期开着车在北京不停地寻找合作者;东五环附近,一个规划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上榜”项目,真正“过关”总共必须拿出2.5个亿的资金,开发商愁得茶饭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