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不降价买家不出手 杭州楼市压抑中僵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12:02 经济参考报 | ||||||||||
本报记者 方益波 国家宏观调控以来,著名的房地产热土——杭州的楼市呈现出一种在压抑中僵持的状态。 房价变化不大 成交大受影响
卖家不降价,买家不出手,成交量大大减少。杭州房价犹如一个内功深不可测的高手,并没有明显的撼动。 据浙江省城调队的抽样调查,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了16.6%,其中住宅增长了17.4%。据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监测的八家中介成交情况显示,7月综合成交均价仅有轻微波动,比上月下降了15元/平方米,均价仍高达6807元/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杭州商品房竣工面积为82.5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7.1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33.2%和54.8%;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5.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5.74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0.3%和22.0%。久违的开发商主动给订房者打电话的现象又出现了。据说站在大街上向路人送楼书,或是挨家挨户发传单的“派单小姐”已经在培训中,即将出现在杭州街头。 统计表明,杭州市7月二手房总成交套数也继续回落,比上月又减少了10.62%。 有专家分析,成交量的减少,一方面是季节性的,每年的炎夏都是房地产交易的淡季,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投资增长受遏 真实需求呈现 在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几乎一致的喊打声中,杭州炒卖土地、房产的投资人大大减少。一些中小房产开发商以高额利息将土地使用权抵押给典当行,以获得资金实施开发,等预售之后再回笼资金。一些房企被“套牢”了,开始拿着项目四处寻找有实力的企业接盘。一些开始进入扩张期的企业也不得不收缩战线,原本要“上台阶”的,开始放弃一些已经谈妥的项目,准备进军高端地产的,也无奈地将目光瞄向成本较低的二三线城市。炒房的投资者也大大减少,几乎不再有人敢轻易出手购房作投资。 记者观察到,在买方和卖方“僵持”的同时,真正好的项目还是在正常运作。杭州一个地处黄龙商业圈的市中心楼盘,不仅逆风飞扬销售很好,迅速回笼了预售资金,而且得到银行的大力争抢,信贷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最近,又有境外金融机构盯上了它,想要“谈谈合作事宜”。在个人购房市场,现在成交的基本都是自住的。一位外地来杭给儿子买房的翁女士对记者说:“反正是自己要住的,政策怎么变也不去管他了。” 担心个人资产“缩水” 市场规则有待完善 政府宏观调控挤掉了房产市场中一些不实际的东西,使得坚挺的更加坚挺,内里发虚的被洗牌出局。市场变得更加稳健。 但是现状和从前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二手房市场冷冷清清,开发商信心不足,有的土地流拍了,不少拥有房产的市民开始担心个人资产“缩水”。 政府的新政策正在不断出台。省财政厅发出《关于契税征管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契税征收机关按照市场价格分地段、分类型确定二手房计税基准价。据专家分析将有利于加快市民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步伐,改变当前市场的低迷现状。杭州市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也将在年底前运行。 杭州市相关部门将定期向社会披露房地产投资、施工面积等房地产开发信息,及时反映市场销售的成交面积和金额等数据。市民只要上网,就能知晓杭州各在售与待售楼盘以及二手房的相关情况。 最近,杭州市民中又出现一个热门话题——今年初刚出台的对房产交易加征20%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有可能要取消。这一政策是针对“炒房者抬高房价”的说法而出台的,谁知实施后,二手房挂价纷纷注明“净价”,新增税普遍被转嫁给购房者,反而刺激房价进一步上涨。目前这一传闻已经被杭州本地媒体广泛报道,在市场上出现了更大的人心不稳。 有专家认为,政府的政策调控应抓住市场供需关系这一关键点。据测算,目前杭州楼市主要矛盾还是供需不平衡。据一项课题测算,杭州市每年需要600万至800万平方米住宅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求,而近年杭州市每年住宅竣工量为400多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