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黎霆
最近信托产品的热卖如火如荼:新华信托9月12日推出住房按揭贷款信托产品,两天内预约购买的资金就高达4500多万元;记者还注意到,9月9日北京国投推出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土地开发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和9月8日上海国投推出的“上海磁悬浮交通项目股权信托计划”都出现了投资者排长队争购的盛况。
而就在上半年,业界除了对信托业务具体实施办法的期待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忧虑,就是经历了如此之多的风险和整顿后,投资者对信托这一金融工具是否还有信心。从现今的产品销售情况来看,这种忧虑似乎是多余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将会有多大?风险应如何化解?
在“安全模式”中启动
有专家指出,目前热卖的信托计划基本上是将资金投入到市政工程或其他收益较稳定的项目,一般都有地方政府对其收益进行补贴和担保,收益稳定成了这些信托产品的卖点,所以对今后推出其他信托产品的前景并不具有代表性。
如上海磁悬浮交通项目信托对投资者的预期年收益率为3.8%,其背景是该磁悬浮铁路运营期间若股权收益率低于6%,不足部分可获得相应的市政补贴;北京商务中心区信托计划则是由北京国投将募集来的资金以与银行贷款相同的利率信托贷款给商务中心区的土地分中心,北京朝阳区政府同意对贷款偿还作担保。
一直关注信托业成长的金融立法专家王连洲向记者表示,目前推出的确都是一些风险较低的信托产品,这是有所考虑的。因为整顿后的信托业面临着重建信誉的问题,所以在重新推出产品时必须慎之又慎,力求一炮打响,现在看来开局不错。王连洲同时指出,这些与市政工程结合的信托计划当然也是有风险的,可能来自通胀、管理、道德及地价下跌等方面,但他个人认为这类项目是比较可靠的,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市政工程,资金回收是有保证的,并且期限较短。
对风险认识不足
除了上述的信托计划外,平安信托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投资于汽车消费信贷的信托产品,重庆国投推出了公益类的教育信托计划,北京国投将在10月推出首个外汇集合存款资金信托计划,新疆的金新信托推出“乌鲁木齐客运出租汽车项目计划”,另外,贷款信托、年金信托、环保信托等产品也将陆续登场。随着各种信托计划继续不断推出,有关部门不可能再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最低收益担保,有人对一些信托产品的风险表示了较大的担忧。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杨守海向记者表示,现在各种名目的信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但仔细看来,部分信托产品设计方案相对简单、风险意识不强,所宣传的收益能力也值得怀疑,并且信托原本作为一种资金运用渠道现在却越来越演变成了一种融资渠道。
北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发债,目前推出的一些信托计划的确带有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色彩,而且在销售中对投资风险的提示也有不够明白的地方。就算是风险较小的市政工程信托计划,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其中有两个环节,首先是投资者用资金购买信托产品,然后是信托公司将募得的资金贷给市政工程——地方政府担保的只是第二个环节,即信托公司和工程项目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第一个环节即投资者和信托公司之间当然是一种信托关系。这位负责人指出,如果在第一个环节中出现了纠纷,将来适用的是专门法律即《信托法》,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担保在此中不起作用。
据统计,目前中小投资者占了信托产品的购买者的80%,其中不少“散户”是在对信托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去连夜排队抢购的,有的人冲着这些信托计划有比银行存款和国债更高的收益率而来,边排队边计算着能比存银行多赚多少钱,这显然是把预计收益率当作了现实的收益率,而对风险毫无考虑。6月26日人民银行颁布《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是这次信托重新开业的标志,该办法第四条的第四、第五款规定:不得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也不得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他公共媒体进行营销宣传。若违反这些规定,将按非法集资处理。从中可知政策的导向是,信托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金融工具,向投资者推介时应尽量谨慎。
记者咨询了为何会有这么多得知消息的中小投资者来排队,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规定不能在公共媒体上做广告,但并没有规定不能进行营销,信托公司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上宣传、电话访问、一对一推介等方式进行推销。另外,很多投资者自称是从信托公司在媒体上进行的“软宣”中得知消息而前来购买的,还有的信托公司在自身缺乏销售网络的情况下与银行进行了合作。但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信托公司似乎还应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组合投资才是真功夫
据统计,自爱建信托7月18日推出行业整顿后的首个信托产品以来,各地推出的信托产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合计销出了30亿元左右。当然对于市场中急于寻求稳妥投资渠道的资金总量来说还是一个小数目,这也反过来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新推出的信托产品如此抢手。有专家指出,从短期、微观的角度看,不同的金融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此次信托产品的热卖与股市走熊的大背景正好吻合;但从长远、宏观角度来说,金融产品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在中国金融体系整体效率不高、经营环境不理想、防范风险能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的一枝独秀是不可能长久的。加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信托业的真正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风险较大的信托计划出现、最初的“安全模式”被打破后,原先被屏蔽的市场风险也就开始进入了,但这是一种合理的回归。前文提及的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说,在目前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类似市政融资的信托产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信托不可能依赖于某一个风险较小的项目。更多的情况下信托公司所募集的资金应分散投资到包括资本和实业领域在内的多个项目中去,这样才能体现信托公司组合投资的管理能力,也正是信托这一金融工具真正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