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详解奥运气象保障攻略(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7: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气象保障惠及赛后

  如此看来,场馆设立观测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众多观测站在奥运会后将如何使用?

  对此,孙继松表示,这些观测站的设建经过了科学的规划,例如观测站的位置和密度等等,都是既要保障奥运会,也要满足未来的需求。

  孙又补充道,虽然原则上,这些新建观测站让气象台具备精确定点预报的能力,但是日常生活中并不一定需要这么做,这其中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是否有渠道把这些大量资讯传播出去;其二则是是否有必要。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观测站在奥运会之后就毫无用武之地。

  在举办奥运会之前,两个气象站的距离很远,往往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才有一个布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只是这两个点的数据,而中间广大地区的观测则完全处于空白。

  于是就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两个观测站的观测结果是晴空万里,然而中间地带却滂沱大雨。如此一来,基于这两个观测站数据的预报结果自然出现了偏差。

  因此,孙继松认为,建立更多观测站,在未来的意义并不在于可以单独提供某个点的预报,而是可以加强整个预报产品的精确度,更加人性化,更贴近生活。

  “对于大气的观测永远观察不清楚,我们的仪器也是只嫌少不嫌多。”

  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能够感受到最明显的改变,莫过于天气预报的表述日渐清晰。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这样的预报词是我们最熟悉的表述,但是其中却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何时转阴,何时降水,降水分布在哪个地区,降水的强度又有多大?

  这种模糊的预报来源于数据的缺失,以及技术条件的不足。而随着观测站点的增多,掌握的数据增加,预报的精确度也会随之提高。

  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可以听到这样的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傍晚西部地区有雷阵雨”。在此基础上,当降雨云团临近的时候,气象部门将有能力发出预警,预告降水的强度以及起止时间。

  抛开为普通市民提供更大的便利不说,面临极端灾害天气,这种预警将是避免财产和人身损失的关键,而且也将充当政府整个救灾体系的指挥棒。

  孙继松不无欣慰地说:“这条路,这个方向是我们肯定要走的。但是奥运会明显地加快了我们的步伐。”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