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水立方”诞生(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16:20 经济观察报

  早班志愿者每天需要坐6点40分的班车,7点半左右到达“水立方”。中午12点到1点虽然是规定的午饭时间,但因为工作忙碌,服务观众的志愿者大部分无法按时吃饭,到了晚上,甚至有时工作到11点才离开场馆。而部分志愿者,更因为服务赛事而无法回到家乡过春节。

  救生员志愿者、场地引导志愿者、医疗志愿者,依据场馆管理、技术、人事、票务、竞赛组织等服务类别,共有27个业务岗位分工。媒体区会有志愿者(成绩跑送员)及时传递比赛成绩单;观众区会有志愿者适时提供指引和提醒观看比赛;赛场内志愿者列一纵队,规范细致地整理比赛选手脱下的运动衣,并集体退场。而一些需要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同时还要具备参加大赛的经验,以便出现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判断。

  后奥运时代

  在所有场馆中,“水立方”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它是惟一一个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奥运场馆,目前已经接收到9.3亿人民币的捐款,其中包括 “大紫荆勋贤”霍英东(HenryFok)及家人捐赠的2亿港币。此外李兆基和李嘉诚也分别捐赠了1亿港币。

  而对于这个建设成的奥运场馆在“后奥运时代”的运营,目前可以看到的基本方案是将被划分为7大运营板块,包括商业楼、网球场、热身厅、戏水乐园,甚至还有商业区。

  国家游泳中心董事长康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水立方’仅仅作为游泳场馆,4万平米也就够了,但是我们设计为8万平米,正是考虑到奥运后的使用。08年后既要保证举办大型赛事的功能,又有相当一部分空间为市民服务,到时可能内部会再扩建一点。”

  作为水立方的主要设计师之一,来自PTW建筑事务所的JohnPauline也表示,他们关注的是从现在开始30或40年以后的事情。而出现在竣工现场的水立方设计者之一约翰·贝尔蒙则显得更为兴奋,“如今的大型体育馆往往作为一个时代性的建筑。‘水立方’也许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建筑,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

  链接

  “水立方”大事记

  2003年7月,建筑方案正式确定。2003年12月24日,奠基土方及基础处理工程开工。2006年4月10日,主体结构封顶,完成钢结构安装。2006年12月26日,完成外层膜结构安装。2008年1月28日,竣工。

  奥运北京场馆

  新建场馆:

  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北京射击馆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大学体育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

  改扩建场馆:

  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丰台体育中心垒球场英东游泳馆老山山地自行车场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

  临建场馆: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棒球场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老山小轮车赛场铁人三项赛场公路自行车赛场

[上一页] [1] [2]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