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惟纯:“仇富”终结于对致富的研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13:51 赢周刊 | |||||||||
台湾《商业周刊》主编 金惟纯 赢周刊记者 茨克 (整理) 赢周刊:你对四川乐山爆炸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有什么样的分析? 金惟纯:四川乐山的爆炸事件,我觉得说“恐怖主义”严重了一点。我们先不要去看恐怖主义,说到贫富冲突,在台湾,一般社会大众对富人的心理状态分几步——早年整个
经过了这个阶段,后来我就注意到这种社会心理基本消除了。原因是什么呢?台湾中小企业大量地发展起来了,它的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很多一人贸易公司,两人贸易公司就搞起来了,收点小资本就开起小工厂来了。这种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到了一段时间后,社会仇富心理就开始向下降了。大家就会开始研究这个人是怎么富起来的,而他一定很有本事,或是很有学问,或是有什么技巧,或他付出的比别人多——社会心理就变成了这样。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基础下,商业类的杂志才真正地发展起来,大家开始对这些人有兴趣了,不是负面的有兴趣,不是挖掘这个人的内幕,这个人干了什么坏事,而是开始变成了正面报道,大家有兴趣读有关这些富人的正面报道,他要研究这些人为什么富裕起来。所以等到有大量的人,真正通过自己的实力和付出成功了,社会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转变。 后来又有一波转变,就是股票发展起来了,房地产价格飞速高涨起来,又使一些人失去了心理平衡了,那就是你买股票,我没买股票;你买房地产,我没买房地产,结果你的财产一下富起来了好几倍,那就会觉得你并不是靠本事得来的,社会心理就开始有一点反弹,认为是有钱人都是投机得来的。后来台湾高科技迅速发展起来,有人先靠知识致富了,这个时候富人又开始很向往了,这个时候的社会心理又是新一波。 赢周刊:这种社会心理的起伏波动对社会经济现实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调节呢? 金惟纯:所以我们讲到台湾的心理状态是一波一波的,有经济背景和社会因素在里面。你要人们去尊敬富人,如果最广大的富人真地是靠实力起来的,大多数现象把少数现象掩盖了,大家对富人的看法就有改变了。台湾有段时间,社会很乱,黑道大哥发财,这是个社会现实背景,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要想转变社会心理很难,因为心理会跟着这个背景去走。你要担心这个社会现实,如果社会现实真地造成贫富差距这么大,那么至少会面临很多问题,不止是社会问题。有些部分没有办法处理,心理没有办法处理,那么底线就是法律了。因为道德的辨认是永远也辨认不完的,这个层次来看是对的,那个层次来看就是错的,要从更高一层次来看又好像都没有对错。所以拉长层次看,道德是相对的,这个争论永远没有完,穷人杀富人是穷人对富人不对?富人罪有应得?我觉得这个辩论没有意思。我们讲的是法律就是法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触犯法律就同等对待。假如法律只针对穷人,不针对富人,那就要看执法的人了,执法的人到底在干什么,要问他们了。 贫富差距的事实,根源是什么?要怎么弥补?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的贫富差距还没办法解决。国际市场上也是一个大厂家制定游戏规则的地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四川乐山爆炸事件发生后政府要做两件事: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件事就是用正确的方式让穷人变得不要那么尖锐。 赢周刊:富人也好,穷人也好,出了问题之后,如何用一种睿智的方法去解决呢?而不要出现两败俱伤。 金惟纯:这涉及到更深的一个问题了,一个社会其实有机制处理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位英国哲学家到过中国,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现状的文章,在有一篇文章中,他写到自己在中国租界里,看见一个苦力拉黄包车的车夫辛苦了一天,到了中间休息的时候,车夫就找到个阴凉的地方把帽子脱下来,煽煽风,数数钱,一副很幸福很快乐的样子。他就说中国的文化真是深不可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活得这么悠然自得。而在西方社会找不到这样的人,如果一旦有人处于劣势,那么就会骂街,发牢骚,游行、示威、抗议,甚至吐口水,不会这么悠然自得的。所以说,西方文明只给了成功者,年轻人,风光的人,而老年人,失败者就没有空间,这是一种欲望无限扩张的东西。而在东方,中国文化就有很多的包容,可以容入不同的人在这个文化中。每个空间都有英雄。有睡仙,还有喝酒的醉仙,这都是英雄。我们可以说他是阿Q精神,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鲁迅写的阿Q精神是有社会背景的,是对社会的批判,不面对现实,是落后,可反过来看,就是这种心态使中国人活了几千年,是很有生命力的东西。这属于一个弱势群体,包括妇女,中国文化就容入这些里面,穷人得安于命运,老实说用西方观念的话,用美国人价值观去过日子,那么就不可能养活13亿人口。 赢周刊:你认为用西方式的法制来解决问题是最经济的办法吗? 金惟纯:中国人解决问题,有一些“吸收”的传统。在西方,一个人得了神经病,要看医生,要进精神病医院,而中国人有一个人得了神经病,那么家人就把他包容了,吸收掉了。这不见得是好的方式,但有一个吸收的作用。中国人失业后就回到父母家里,回到自己家里去吃白米饭了;而西方人失业了就排队去领救济金了,没有吸收,他们认为自己的事,要找政府解决,找爸爸妈妈,兄弟们干什么?中国就自己把它全部吸收掉了,不然老人就全部进养老院了,那国家就照顾不过来了。中国社会就有一种原有的吸收功能,不够圆满,但日子可以过得下去。用西方的法制,用西方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去解决13亿人口的问题不实际,这要重新再去想才是。 赢周刊:如果用法制解决的成本太高,最后要用道德的方式去解决吗? 金惟纯:西方很多方式都是成本太高了,包括民主制度也是成本太高。比如说保险制度,医疗制度都是成本太高。调节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富人先改还是穷人先改?富人应该先改,你既然有钱,你用了很多的社会资源,你得到了很多,那就应该有点修养,这是起码应该做的。 赢周刊:当今中国社会,随着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富人很有钱,就算是和穷人打官司,他也可以通过钱来买通各种关系,穷人是弱势群体,那么这次事件作为一个标本,最后会发展成普遍现象吗?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金惟纯:我想政府应该去研究这个事,研究这个是不是普遍现象了。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据我的观察还好,整体上来讲有所改善。虽然贫富差距拉大,但是穷人也比过去过得要好,这个现象能持续下去。就像是有两条线,一条线比较平,另外一条线比较陡,两条线都往上升,那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但我觉得这种状况还不是最严重的状况,一旦成长停止了,穷人没有过去过得好,那这个就是…… 赢周刊:那你也会认为社会不公平? 金惟纯:讲到公平,这就是原则了。从现实来看,政府能做的,只有政策和法律两件事,一个人建立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外就是政策,政策就是应当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一个政府,一个社会,经营一块土地,经营一群人民,把它经营好了,那在这里的人民得到的就相对较多,经营得不好就得到较少。在美国做医生,在东京做医生,在北京做医生,在西藏做医生,待遇就或许要差几百倍。这是个整体的复杂问题,就看你要抓哪一块了。你说用社会福利的方式来做救济,在西方社会已经被验证了是不通的。很多社会福利政策造成的后果是严重得不得了,打开就放不回去了,谁要是收回福利就成了人民的公敌。福利政策出来已经变成祸害了也收不回去。只有到了全民都痛了,才能把它收回去。但那个时候,已经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所以中国用社会福利的方式和救济的方式也要很慎重的。 (注:金惟纯 台湾新闻界四大才子之一、台湾商业周刊发行人、商周媒体集团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