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10月31日 11:03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十月三十日电(记者肖瑞) 近一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近日对经济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油价上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知道油价上涨,高达百分之七十八点三的消费者认为原油价格变动和百姓生活有关系。但多数接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油价虽跟随国际油价上涨,但目前还仍算稳定。 在对中国三十位著名经济专家的问卷调查中,百分之六的专家认为中国油价与世界油价的价差很大,百分之八十的专家认为油价有价差、但不是很大,这两部分专家由此认为,中国的石油价格仍然存在价格优势,并且有着进一步调高的空间。 与此同时,也有百分之十四的专家认为,中国油价与世界价格相比已经基本不存在差价,既无上调空间,也没有价格优势。 作为监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向的著名机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观点认为:虽然至一九九九年,中国进口原油量已经占到国内原油加工量的百分之二十,对国际原油的依赖度在逐渐加大,但是,仍然与原油价格波动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利有所不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复杂。 首先,中国现阶段处在通货紧缩和物价水平偏低的状况中,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增加了中国原油出口,同时提升了石油加工产品的出厂价格,石油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以及部门生活资料的价格,于是促进了物价回升、并使通货紧缩现象有了改善的契机,也使中国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利润大幅度上涨,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在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的情况下,中国不但没有减少原油进口,反而大幅增加进口,造成国民利益对外流失;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提价增补低效亏损的漏洞,不仅不利于该行业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效益,而且使部分使用原油、产成品、加工品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和广大中下游行业)及企业用油成本增加,承担价格压力,因而经营困难加大。 再次,虽然生产资料价格在油价推动下上扬,但商品零售价仍炒负数。如果将国际油价上涨引起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其成本推进和转移到消费品市场,而不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使物价稳步回升,就可能造成消费品需求的退缩和通货紧缩的再次加重,从而阻碍整个宏观经济的回升和发展。(完)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