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春节取现致流动性缺口超万亿 央行或启动普惠金融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1月16日 01:09
中证报头版评论:货币政策空间足 护航经济稳中向好
中证网 | 2020年01月14日 07:05
三“峰”来袭 流动性调控窗口开启
中国证券报 | 2020年01月14日 05:35
评论: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降准有望继续实施
中国证券报 | 2020年01月13日 08:04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 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 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到底能否实现,取决于未来几个月,那些第一批拿到钱的人,他们如何来使用这部分资金。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2020年刚开了头,央行就给大家发了个大红包:1月6号开始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估计向市场释放8000多亿元的长期资金。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谈谈降准,以及它对产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简单来说,当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银行是不会把钱全部锁进保险箱里的,而是用于放贷和投资,获取收益。银行也不会全部用于放贷,而是会上缴一定比例的资金给中央银行,作为储备资金。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银行系统出现风险,比如有不良贷款、大量储户来挤兑的时候,银行就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避免破产。所以上缴给央行的这部分储备金,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在这次降准前,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3%。央行此次降准0.5%,换言之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了12.5%,将有更多的钱进入金融市场。 但是,市场上的流动货币多了之后,真的能刺激经济增长吗?广大老百姓真的能拿到这个政策红包吗?答案是未必。 18世纪的时候,爱尔兰经济学家坎蒂隆发现了一个经济现象。 他通过研究发现,货币的发行伴随着一个再分配的过程。货币流通到市场后,商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均匀、迅速的,不会同一时间影响到整体物价,而是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河里,一圈一圈向外扩散。 只有那些极少数的最先获得新增货币的机构、企业和投机者,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买走了市场上自己偏爱的理财产品和优质资产,比如房产、股票和奢侈品,最后抬高了房价、股价和物价。 而后来获得新增货币的人,一般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轮到他们消费的时候,发现物价已经上涨了,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已经下降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此时的降准不是红包,而是一把镰刀。 举个例子,一个班级有30个同学,每人手上有10块钱,大家都去食堂买包子。但是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有点舍不得买。 这时,食堂大爷说:“这样吧,大家一个个排好队,我再给每个人5块钱,你们都来买包子。” 显然,排在最前面的人受益了。他们不但优先买到了包子,而且买得比平时还多。而排在后面的人发现,虽然大家的钱都变多了,但包子的数量却更少了。 这个时候食堂大爷又发话了:“你看钱多了,包子少了,所以包子要涨价了!” 等到排在后面的同学买到包子的时候,他手上的15块钱实际上已经贬值了。 坎蒂隆所提出的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为“坎蒂隆效应”:货币量的变化与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以及谁是新增货币的持有者。 所以看到新一轮的央行降准,我们难免会问:到底谁是那些新增货币的持有者?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类:大型国企、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 央行释放的8000多亿资金,首先进入的地方应该是基础设施行业和与之相关投资领域。所以当这块大石头投到产业经济的河里,第一轮红利的享有者应该是钢铁公司、基建公司和城市设施建筑商。 但事与愿违,商业银行拿到钱,能否把钱投到实体经济很难说,因为2019年的产业经济,无论是实体还是消费,都不如预期。 所以可能会发生一个令人担忧的景象:从银行出来的钱流进了股市或房地产市场。如果钱流进这两个领域,极有可能产生货币泡沫化,资金会在市场上无效地空转。 比如A股市场,2014年后央行总共降准11次。在降准后的一个月里,11次中有9次股市出现大涨。 从央行的初衷来看,它的大红包主要是为了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提高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当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先拿到了新增货币,会用来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益,与此同时,物价不会出现上涨。 这个目的到底能否实现,取决于未来几个月,那些第一批拿到钱的人,他们如何来使用这部分资金。[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1月12日 08:29
温彬:降准降息窗口或在2020年二季度打开
中证网 | 2020年01月09日 14:54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1月09日 01:19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1月09日 01:19
专家: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专家: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原标题: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李长安 2020年新年伊始,央行就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向市场释放8000多亿元的流动性。央行负责人对此次降准的解释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缓解春节前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如果实体经济继续低迷,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还有持续降准的可能。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并通过货币乘数从而放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进而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据统计,2019年至今,央行两次实施全面降准,合计1.5个百分点,并分三次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2019年1月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执行,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此外,央行于9月6日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总共实施了3次降准,释放长短期资金约2.68万亿元,基本是每隔一个季度就要降准一次。 很显然,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是促成多次降准的主要原因。2018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6%,进入2019年后增速依然还在放缓,目前已接近6%的阶段性市场心理区间底部。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从外围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基于这种判断,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财政政策持续减税降费、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外,在货币政策上也不断发力,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方面缓解市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起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功效。特别是针对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使得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目标性更加明确。 从目的上来看,此次降准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份,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1%,实体经济仍未摆脱持续收缩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但表述由“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意在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说明2020年我国可能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货币政策总量保持稳定,但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节。此外,会议还强调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事实上,央行多次表示,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由此可以判断,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 但是,如何让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防止“去实就虚”现象的发生,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管理层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明确要求下,降准释放的资金被严控进入房地产领域。虽然降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但目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政策调控限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这就为今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总基调。无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围绕这一目标而设定。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相机抉择将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以兼顾中短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详情]

法治周末 | 2020年01月07日 23:37
降准了,跟普通人有关系吗?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1月07日 11:00
春节取现致流动性缺口超万亿 央行或启动普惠金融
春节取现致流动性缺口超万亿 央行或启动普惠金融

  原标题:春节取现致流动性缺口超万亿 央行或启动普惠金融 定向降准考核释放资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周以来资金面就转紧了。”华东省份某城商行资金交易员1月15日表示,“今天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但资金面依然比较紧张。我们交易群里满屏借款人。” 1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人民银行开展了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据记者梳理,当日并无相关流动性到期,这意味着央行实现流动性净投放4000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时隔15个工作日重启逆回购操作,意味着央行春节流动性调节窗口开启。 不过当日流动性仍然呈现紧张的态势。以隔夜资金为例,1月15日隔夜SHIBOR报2.654%,相比上一交易日上涨13.6BP,利率水平创出两个月新高。“地方债发行缴款、年初缴税缴准等因素叠加,近期流动性缺口有所显化,资金面明显收紧。”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 短期看,由于春节取现因素,银行间仍然存在较大的流动性缺口。一些市场机构测算其缺口将达到超万亿的规模。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表示,为了对冲节前资金缺口,央行将会在下周开展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预计净释放长期资金4500-5500亿元。 春节后“降息”概率较大 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降准落地后,市场资金呈宽松态势,隔夜资金利率一度跌破1%,前述城商行资金交易员甚至用“市场阳光明媚”来形容。 不过本周以来资金面持续收紧。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1月15日隔夜SHIBOR报2.654%,相比上一交易日上涨13.6BP,利率水平创出两个月新高。7天期SHIBOR上行6.3BP报2.717%,跨春节的14天期SHIBOR上行27.8BP报3.013%。 “资金市场全天处于紧张态势,早盘起除大行有少量隔夜、7天限量供应外,其他资金融出乏力,各期限资金成交价格也持续飙升。”前述城商行资金交易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日资金紧张主要受地方债发行放量、缴税缴准等因素的影响。统计显示,本周有约5000亿地方债发行,而1月中旬恰为缴税缴准的时段,几个因素叠加使得市场流动性偏紧。 “年初1%的隔夜利率太低,央行不会坐视资金面如此宽松。”沪上某券商债券投资经理表示,“但目前如此紧张的资金面肯定也不是央行愿意看到的,央行只是希望资金面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从价格上看,隔夜资金利率在2%左右、7天在2.5%左右是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连续15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后,央行于1月15日开展10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并新作3000亿元1年期MLF,当日实现流动性净投放4000亿元。此次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到期日顺延至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正好覆盖春节期间资金需求。 明明表示,后续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面临着地方债发行提速的影响,明后两天计划发行地方债近3400亿元,春节后仍然有地方债发行高峰,因此央行开展MLF操作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 粤开证券分析师钟林楠表示,除了补充潜在流动性缺口外,央行新作MLF也是为了保证未来每个月都有MLF到期操作,以更好地发挥MLF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牵引与指导作用。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截至目前,LPR已进行五次报价。目前1年期品种报4.15%,相比改革前的旧LPR下降16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80%,相比8月份的报价下降5BP,其主要驱动因素为MLF利率下降、降准带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 按照安排,1月20日将进行新年第一次LPR报价。明明称,央行降成本的核心目标未变,虽然本次MLF利率未降,但LPR报价利率仍有望继续走低。 “1月份降准预计能引导LPR下行5BP,进而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而2月份通胀压力明显释放,春节后降息概率较大,央行可能‘小步快走’引导LPR和贷款利率下行。”明明表示。 或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 明明还称,下周有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考虑到这次MLF操作规模比较大,且去年四季度TMLF没有新作,下周TMLF有可能继续缺席,央行当前更多通过总量工具对流动性进行支持。 Wind数据显示,春节前还将有2575亿流动性到期,到期日期为1月23日(下周四),为TMLF。此外,多家市场机构测算,春节取现因素将导致市场出现上万亿的流动性缺口。 安信证券测算称,从历年M0变化情况看,企业、居民为满足春节前及期间支付需求,往往提前支取现金,导致年初M0一般季节性增加。根据近年M0变化情况,预计2020年M0增加约16000亿。换言之,银行体系现金走款将达1.6万亿。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2020年春节在1月份,1月对现金的需求变动就会更加显著,或高达15000亿元左右。 为平抑市场波动,央行常在春节期间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来对冲。比如,2017年1月央行通过28天逆回购、MLF等工具投放了1万亿的基础货币,并向流动性紧张的主要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便利(TLF)补充流动性。 2018年1月则是通过“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AR)熨平流动性,2019年1月则是降准1个百分点。不过今年降准0.5个百分点,力度略弱于去年,市场认为仍存在流动性缺口。 “从弥补春节前流动性缺口的角度看,预计春节前央行仍将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增加春节前流动性支持。”明明表示。 屈庆则表示,为了对冲节前资金缺口,央行将会在下周开展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预计净释放长期资金4500-5500亿元。 所谓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指央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而对符合考核标准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准备金优惠政策。央行于每年初对金融机构上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相关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考核,根据不同情况银行可享受额外下调0.5、1.5个百分点不等的存准率优惠。 “2019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考核标准虽未进一步放宽,但去年央行大力推进普惠小微贷款投放,预计会有更多享受第一档定向降准的银行升级为享受第二档,即额外降低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屈庆认为。 他进一步表示,过去两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均在1月25日落地。今年从1月24日开始进入春节假期,而1月23日又有2575亿TMLF到期,因此1月23日进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操作的可能性较大。[详情]

中证报头版评论:货币政策空间足 护航经济稳中向好
中证报头版评论:货币政策空间足 护航经济稳中向好

  原标题:货币政策空间足 护航经济稳中向好  自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后,市场预期春节前后可能存在“降息”窗口。综合稳增长、降成本、通胀预期高点下降等因素,今年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货币政策将护航经济继续稳中向好。 首先,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意味着在复杂经济金融形势下,今年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加大。央行近期召开的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准或降息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其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需要降准降息配合。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自2019年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LPR均有所下调,有效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实现了货币政策“价”与“量”的配合。从政策方面看,国务院金融委日前也强调,要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 再次,通胀预期高点显著下降,对货币政策不构成掣肘。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初CPI涨幅可能会较高,随着政策调节效果不断显现,将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稳增长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心所在。专家预计,二季度以后通胀中枢将逐渐下移,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做出平衡,降准降息具有空间和必要,窗口或在二季度打开。 此外,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货币政策需保持定力,更加关注国内经济形势,办好自己的事。一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要对实体经济形成稳固支持。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在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灵活适度把握好力度、节奏和操作方式,运用好降准降息以及公开市场操作。 综合来看,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窗口已打开,既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也要多方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预期、汇率稳定等因素,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详情]

三“峰”来袭 流动性调控窗口开启
三“峰”来袭 流动性调控窗口开启

  原标题:三“峰”来袭 流动性调控窗口开启 □本报记者 张勤峰   2020年初降准之后,春节前货币政策操作备受市场关注。央行连续14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以及持续低位运行的货币市场利率成为年初流动性充裕的写照。然而,随着春节前现金投放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高峰和税期高峰的到来,本周流动性量价调控窗口开启,公开市场操作大概率结束静默。同时,MLF利率下调预期悄然升温。 年初资金面宽松 1月上旬,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刻画出年初资金面一派宽松的景象。截至1月10日,银行间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隔夜和7天期回购利率(DR001和DR007)分别报1.77%和2.38%,比各自2019年全年均值水平低41个基点和16个基点,后者比目前7天期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低12个基点,这还是在有所回升后的水平。稍早时,DR001一度跌破1%,DR007一度跌破2%,这都表明年初资金面相当宽松。 与往年相比,2019年末资金面轻松“过关”。2020年初,监管考核因素影响消退、上年末财政投放效应充分展现,加上央行提前采取降准行动,令资金面更显宽裕。市场人士反映,今年以来无论是短期还是跨春节的融资需求都不难得到满足,短期资金甚至供大于求,市场上减点出钱的情况较为普遍。 资金面宽松促使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据统计,截至1月13日,央行已连续14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同期,共有68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后实现自然净回笼。 流动性供求形势存变数 在1月13日公告中,央行仍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然而,考虑到春节前面临多因素叠加影响,今后一周多时间流动性供求形势存在变数。 本月初降准力度小于2019年1月那次。2019年1月,央行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虽然都存在年初财税清缴的扰动,但这次形势有所不同:一是2020年地方债发行进一步提前;二是2020年春节在1月,2019年则在2月,春节前将是现金投放高峰期。此外,本月降准释放约8000多亿元资金,但月初央行逆回购到期,已回笼约6000亿元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以来资金面虽宽松,但已开始收敛,货币市场利率转为上行。后续随着税期高峰、节前现金投放高峰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高峰来临,流动性总量或快速下降。 本周恰恰可能是春节前三“峰”叠加的时期。首先,月度税期高峰将在周内出现,而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其次,2020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这通常意味着节前现金投放高峰将来临;最后,本周国债、地方债计划发行额已接近5500亿元,计划缴款额接近4000亿元,可能是1月政府债发行缴款高峰期。 降准实施后,春节前仍需央行适时开展其他的流动性操作,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流动性需求,本周则成为关键窗口期。 公开市场将打破静默 分析人士认为,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大概率将打破静默,节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央行逆回购均有施展空间。 一方面,本周开展MLF操作的可能性较大。2020年一季度没有MLF到期,仅有1笔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时间为1月23日。本月继续开展适量MLF操作,既有助于对冲TMLF到期、增加节前流动性供应,又有利于发挥MLF利率对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引导,并保持2021年MLF到期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适量开展逆回购操作仍有必要。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着眼调节流动性边际变化,春节前操作、春节后到期,恰好可匹配春节前后流动性波动规律,有助于熨平流动性波动,且政策信号相对平缓,具有较大操作空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物价数据出炉后,市场对1月公开市场操作“降息”的预期悄然升温。 总之,春节前央行会否开展、如何开展流动性操作,乃至于公开市场操作会否“降息”,诸多悬念有望于本周见分晓。[详情]

评论: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降准有望继续实施
评论: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降准有望继续实施

  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胡月晓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自从2012年以来,我国货币和信贷增长维持了平稳的态势。但从趋势上看,受风险防控、资本金约束、准备金限制等多项因素的综合影响,金融机构的后续正常增长能力也受到限制,并集中表现在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长的偏缓慢(与往年相比)。展望2020年,笔者认为,降准降息仍是未来6-12月内政策选项,年内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 货币乘数难以持续扩张  2018年底我国超储率为2.4%,按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总额175.4万亿元计算,有超额准备金4.21万亿元,同期准备货币总额为33.1万亿元,因此,2019年要实现广义货币(M2)8.0%的增长,通常情况下至少要有2.31万亿元的新增储备投放。然而实际情况是,截至2019年11月,货币当局当年减少了基础货币2.7万亿元。基础货币减少的同时,还能维持广义货币增长的平稳,说明货币乘数在提高,说明金融机构经营越来越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018年以来,我国储备货币不是增长不足,而是处于收缩阶段。经济底部徘徊和金融市场整顿时期,由于金融扩张放缓,货币乘数难以持续扩张。信贷增长持续超过货币增长,且两者持续呈现高差距状态,说明货币乘数实质进入收缩阶段——经济活跃时期,同样的信用创造会带来更多的货币。 随着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环境再度发生变化,货币增速比2018年底略有抬升,基础货币利率也因势有小幅下降。我国的利率曲线形态变动亦再度发生变化,呈现出了区间窄幅震荡波动的态势,利率曲线高度基本稳定。 降准将通过对货币投放结构的影响,降低基础货币整体利率水平,进而对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产生影响,并通过系列利率传导机制,带来整体市场利率体系的下降。其中,金融市场利率将很快产生影响,受时滞效应影响,借贷利率和债券中长期利率短期内或保持相对稳定。即使降准后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短期没有下移,但降准后带来了货币利率下行潜在趋势,这也将提升资产估值水准。 降准有望继续实施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降准降息仍是未来6-12月内政策选项。 我国货币增长的这种格局,从根源上看,是我国基础货币增长难以有效地持续扩张所决定的。由于国际收支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国外汇储备已结束增长进入持续走平期。2018年10月份后,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出现持续负增长状态: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仅有2月为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宏观流动性增长的平稳,即维持M2增长平稳,央行实际上面临很大压力。在新增基础货币现有工具难以扩大的情况下,降准是最有现实意义的选择,毕竟我国降准空间很大。 因此,在基础货币增速持续为负状态下,要保持广义货币增速相对平稳,就只有继续提高货币乘数;此外,降低储备货币获得成本,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也要求我国进一步下调RRR。为维持货币乘数高位,保持广义货币增速相对平稳,以及降低储备货币获得成本,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中国或进一步下调RRR。在我国新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未形成前,即央行直购资产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之前,降准是中国央行难以避免的选择,2020年内仍需要降准1%-2%。 对于降息而言,进一步降息的趋势仍存。“降成本”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融资成本偏高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自然会进入政策视野,降息也就成为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尽管暂时条件不具备,但年内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 转型升级和去杠杆是长期过程,加上我国经济中各产业普遍进入成熟期,微观层面的经营难度上升和竞争加剧是一个不可逆趋势,这实际上也是经济得以进步的必要条件。这使我国经济对降息以缓和经营压力的需求,一直处于刚性状态。在政策操作环境上,发达经济体平常化的负利率状态,造成了低利率的国际金融环境,亦使得中国基准利率下行的空间得以打开。[详情]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 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 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吴晓波:央行降准发8000亿红包,哪些领域最先受益?  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到底能否实现,取决于未来几个月,那些第一批拿到钱的人,他们如何来使用这部分资金。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2020年刚开了头,央行就给大家发了个大红包:1月6号开始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估计向市场释放8000多亿元的长期资金。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谈谈降准,以及它对产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简单来说,当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银行是不会把钱全部锁进保险箱里的,而是用于放贷和投资,获取收益。银行也不会全部用于放贷,而是会上缴一定比例的资金给中央银行,作为储备资金。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银行系统出现风险,比如有不良贷款、大量储户来挤兑的时候,银行就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避免破产。所以上缴给央行的这部分储备金,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在这次降准前,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3%。央行此次降准0.5%,换言之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了12.5%,将有更多的钱进入金融市场。 但是,市场上的流动货币多了之后,真的能刺激经济增长吗?广大老百姓真的能拿到这个政策红包吗?答案是未必。 18世纪的时候,爱尔兰经济学家坎蒂隆发现了一个经济现象。 他通过研究发现,货币的发行伴随着一个再分配的过程。货币流通到市场后,商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均匀、迅速的,不会同一时间影响到整体物价,而是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河里,一圈一圈向外扩散。 只有那些极少数的最先获得新增货币的机构、企业和投机者,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买走了市场上自己偏爱的理财产品和优质资产,比如房产、股票和奢侈品,最后抬高了房价、股价和物价。 而后来获得新增货币的人,一般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轮到他们消费的时候,发现物价已经上涨了,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已经下降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此时的降准不是红包,而是一把镰刀。 举个例子,一个班级有30个同学,每人手上有10块钱,大家都去食堂买包子。但是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有点舍不得买。 这时,食堂大爷说:“这样吧,大家一个个排好队,我再给每个人5块钱,你们都来买包子。” 显然,排在最前面的人受益了。他们不但优先买到了包子,而且买得比平时还多。而排在后面的人发现,虽然大家的钱都变多了,但包子的数量却更少了。 这个时候食堂大爷又发话了:“你看钱多了,包子少了,所以包子要涨价了!” 等到排在后面的同学买到包子的时候,他手上的15块钱实际上已经贬值了。 坎蒂隆所提出的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为“坎蒂隆效应”:货币量的变化与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以及谁是新增货币的持有者。 所以看到新一轮的央行降准,我们难免会问:到底谁是那些新增货币的持有者?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类:大型国企、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 央行释放的8000多亿资金,首先进入的地方应该是基础设施行业和与之相关投资领域。所以当这块大石头投到产业经济的河里,第一轮红利的享有者应该是钢铁公司、基建公司和城市设施建筑商。 但事与愿违,商业银行拿到钱,能否把钱投到实体经济很难说,因为2019年的产业经济,无论是实体还是消费,都不如预期。 所以可能会发生一个令人担忧的景象:从银行出来的钱流进了股市或房地产市场。如果钱流进这两个领域,极有可能产生货币泡沫化,资金会在市场上无效地空转。 比如A股市场,2014年后央行总共降准11次。在降准后的一个月里,11次中有9次股市出现大涨。 从央行的初衷来看,它的大红包主要是为了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提高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当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先拿到了新增货币,会用来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益,与此同时,物价不会出现上涨。 这个目的到底能否实现,取决于未来几个月,那些第一批拿到钱的人,他们如何来使用这部分资金。[详情]

温彬:降准降息窗口或在2020年二季度打开
温彬:降准降息窗口或在2020年二季度打开

  温彬:降准降息窗口或在2020年二季度打开 作者:倪铭娅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9日解读CPI数据时表示,春节来临将继续推动食品价格上涨。高频数据显示,进入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略有上涨,农产品菜篮子价格亦呈上涨趋势。此外,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布伦特原油现货价一度冲破70美元/桶,下阶段仍有继续上涨可能。因此,预计2020年初仍有通胀压力,二季度以后通胀中枢将逐渐下移。预计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做出平衡,降准降息具有空间和必要,窗口或将在二季度打开。[详情]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原标题:央行开年送出降准礼包 专家预计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刘琪 2020年1月1日,央行送出8000多亿元的降准“大礼包”,成为央行新年的首次“重磅发布”。央行宣布,于1月6日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了1月6日的全面降准外,预计今年央行还有可能再实施1次至2次共计1.0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的全面降准操作。在此期间,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还有可能实施2次左右的定向降准。另外,为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0年央行除了将继续动用降准这一数量型工具外,还有可能延续2019年11月份开始的MLF利率小幅下调过程,“量价并进”将是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详情]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央行开年送降准礼包 专家:年内或将实施2次定向降准

  原标题:央行开年送出降准礼包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2020年1月1日,央行送出8000多亿元的降准“大礼包”,成为央行新年的首次“重磅发布”。央行宣布,于1月6日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了1月6日的全面降准外,预计今年央行还有可能再实施1次至2次共计1.0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的全面降准操作。在此期间,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还有可能实施2次左右的定向降准。另外,为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0年央行除了将继续动用降准这一数量型工具外,还有可能延续2019年11月份开始的MLF利率小幅下调过程,“量价并进”将是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详情]

专家: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专家: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原标题:央行降准意在稳增长 李长安 2020年新年伊始,央行就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向市场释放8000多亿元的流动性。央行负责人对此次降准的解释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缓解春节前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如果实体经济继续低迷,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还有持续降准的可能。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并通过货币乘数从而放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进而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据统计,2019年至今,央行两次实施全面降准,合计1.5个百分点,并分三次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2019年1月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执行,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此外,央行于9月6日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总共实施了3次降准,释放长短期资金约2.68万亿元,基本是每隔一个季度就要降准一次。 很显然,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是促成多次降准的主要原因。2018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6%,进入2019年后增速依然还在放缓,目前已接近6%的阶段性市场心理区间底部。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从外围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基于这种判断,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财政政策持续减税降费、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外,在货币政策上也不断发力,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方面缓解市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起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功效。特别是针对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使得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目标性更加明确。 从目的上来看,此次降准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份,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1%,实体经济仍未摆脱持续收缩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但表述由“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意在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说明2020年我国可能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货币政策总量保持稳定,但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节。此外,会议还强调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事实上,央行多次表示,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由此可以判断,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 但是,如何让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防止“去实就虚”现象的发生,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管理层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明确要求下,降准释放的资金被严控进入房地产领域。虽然降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但目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政策调控限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这就为今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总基调。无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围绕这一目标而设定。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相机抉择将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以兼顾中短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详情]

降准了,跟普通人有关系吗?
降准了,跟普通人有关系吗?

  降准了,跟普通人有关系吗? 本报记者崔吕萍 人民政协报 事件: 202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月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 降准对普通人心仪的各类理财产品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围绕这一话题,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刘银平谈了自己的看法。 解读: 一般意义来说,人民银行下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要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能放贷的资金增多,从而会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 此外,2019年以来,央行一直在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降,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目前银行各类存款利率处于高位,为了避免存贷利差收窄,接下来银行会下调各类存款产品利率,包括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 刘银平表示,不同类型银行的资金压力不同,利率下调进度和幅度也会不同,大中型银行揽储难度相对偏小,可能会率先下调存款利率,小型银行揽储难度大,存款利率下调可能会滞后一步。 “2019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跌,12月年末翘尾,收益率有所反弹,连续4周上涨,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涨至4.11%。降准会导致流动性宽松,而银行理财底层资产大部分都是固收类资产,这类资产收益率会下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回落,预计短期内会再次跌至4%以下。”刘银平表示,降准对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不确定,可能会促使部分权益类资产走高,不过这两类理财产品的占比目前还很小。 货币基金收益率对市场利率变化一直都很敏感。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就开始持续走高,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更是再创新高。“即使不降准,元旦过后资金面逐渐宽松,货币基金收益率也会回落,降准则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宽松,货币基金收益率会加速下降,预计短期内平均收益率会跌至2.4%~2.5%。”刘银平表示。 降准之后,市场上的资金变多,会有一部分流向股市,而且企业信贷增加,有利于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从理论上来说,降准对股市属于利好消息。不过从过去历次降准之后股市的表现来看,股指涨跌不一,股市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政策、经济大环境、各行各业发展状况、市场信心等。今天是降准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各大股指均上涨,看来市场信心较足。”刘银平表示。[详情]

降准生效释放资金8000亿 实体融资或量增价跌
降准生效释放资金8000亿  实体融资或量增价跌

  降准生效释放资金8000亿 实体融资或量增价跌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时隔20年后,央行存款准备金重回“6”时代。 根据1月1日发布的通告,1月6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次全面降准后,约8000亿元规模资金将被释放。 此次调整后,银行执行“三档两优”准备金率政策。三个基准档是大型银行12.5%,中型银行10.5%,服务县域的银行7%,此外,多数农信社、农商行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优惠。因此,多数农信社、农商行实际执行的存准率是6%。这也是1999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探6%的历史低位。 “新年伊始就启动降准,下一阶段‘灵活适度’地维持流动性的边际宽松仍然可期。”珠三角某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正处于利率下行通道,预测下一阶段央行仍会通过MLF引导LPR报价下行。“但此次降准是希望以量压价,从而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1月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依然全面下行,其中,隔夜产品报1.003%,下跌15.9BP;7天与3个月产品报2.219%与2.7470%,分别下跌13.50BP和9.55BP。 “从政策方向上看,为保障2020年宏观经济稳健运行,在收官之年顺利实现‘GDP十年翻一番’的既定目标,2020年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的空间将会有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信贷投放有望“开门红” “降准对于目前的信贷市场影响并不太大。”在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朱龙(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尽管降准会对信贷额度下拨造成积极影响,但目前他们更多还是在处理续贷业务,“毕竟这部分新下拨的额度,时间和去向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安排。” 与大型的国有银行面对降准的“淡定”不同,服务乡镇的农商银行对于“开门红”的渴望更加明显。 “从1月1日下午出了降准的消息之后,分行的业务群里一直讨论不停,大家都希望能够拿下个‘开门红’。”广东佛山一家农商行资深信贷员周杰(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1月2―3日,他已经接到超过30单相关的信贷业务咨询。“其中一些资产状况比较好的老客户,我们争取让他们在这一两个星期里面能够拿到款。” “从今年春节1月下旬来看,新增信贷投放将会主要集中在中上旬,甚至中上旬的量就已经奠定全月增量。”上述某国有四大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为了取得“开门红”,不少银行都会在1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监管导向下政府和准政府项目需求较为旺盛,信贷投放有望迎来“开门红”,银行资产结构有望进一步调整,在降成本导向下,银行存在“以量补价”的意愿。 在针对微小企业贷款方面,准备金率最低的小型银行被市场寄予厚望。“小型银行的小规模决定了服务小客户的定位清晰且稳定,小型银行更能‘门当户对’地服务中小微企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由于经营区域范围的限制,小型银行主要在社区经营,具有明显的“下沉”优势,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区域内小企业以及小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软信息”,较好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及时、有效地管控信用风险。 降低银行及社会资金成本 本次降准可能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上更有深意。 从2019年8月实施新的LPR定价机制以来,LPR报价已经出台五次:其中1年期LPR累计下行16BP,5年期LPR也下行5BP。 但2019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小幅回落,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甚至有小幅上升:2019年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2%,比6月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比6月上升0.02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回落较为缓慢,一方面受大量的存量贷款尚未切换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流动性并未明显偏松的影响。”连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目前银行的负债成本相当高,加上大多数银行对于息差和盈利的要求,银行本身就对于下调贷款利率缺乏动力。”朱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央行从2018年开始,已经引导债券融资利率下降超过150BP,但银行贷款端的利率却迟迟没有出现下行。“因此要降低融资成本,就要继续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 “降准相当于直接给银行释放了低(机会)成本的负债,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上述某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大多数中小银行而言,他们不是一级交易商,就无法直接从央行手中获得便宜的OMO或MLF/TMLF资金,只能依靠同业市场来间接获得流动性。 “本次降准将直接带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本次降准释放资金8000多亿元,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1.5%)计算,成本下降120亿元左右,而参照1年期MLF利率(3.25%)计算,则成本下降260亿元。”王青认为银行资金来源成本下降,将激励银行在给实体经济贷款中下调利率。 连平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此次降准其本质也是为促进2020年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打基础,“而且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详情]

开年降准激活市场情绪 2020年机构一致看好权益市场
开年降准激活市场情绪 2020年机构一致看好权益市场

  原标题:开年降准激活市场情绪 2020年机构一致看好权益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元旦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点燃了这一年开局之时的市场情绪。据测算,这一全面降准行为将向市场释放资金8300多亿。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进率最低可执行至6%,1月6日为。在此高昂情绪的刺激下,全球股市迎来开门红。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也飞出2020年开年的第一只黑天鹅。美军通过空中精准打击,在伊拉克击毙伊朗最有影响力的将军,伊朗爆发反美浪潮,中东局势升温也迅速传染至全球金融市场,石油、黄金等避险资产持续走高。 站在一年的起点上,国际国内的各路机构投资人以及分析机构均发布了这对2020年的市场走势判断以及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建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多份投资策略报告以及与市场人士交流发现,虽然具体的看法各有不一,但是其中也包括某些共同性判断,对2020年股市的乐观预期即是其中之一。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近日发文表示,在2020年的资产配置,应该以增杠杆起势。全球的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极度低下,一方面令金融机构加倍杠杆投资债市,另一方面挤压更多资金进入股市等风险资产市场以寻求收益回报。而监管机构则再次担当起央妈的角色,为杠杆炒作保驾护航。陶冬表示,其所在瑞信对全球股市全面看好,并认为中国股的机会大过美国股。同时必须明白,这次股市上扬的主要动力来自增杠杆,属于流动性驱动,其过程难免动荡颠簸。 光大证券的报告表示,展望2020 年,对于2020 年上半年而言,在盈利周期弱复苏的背景 下,应该是股比债优的概率较大;在下半年,虽然股票相比于国债的比较 优势可能会降低,但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作用下,股票出现大幅回落的概率并不大。  2020年下半年,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即便 2020下半年 盈利增速重回下行通道,对指数的影响更多是放缓其上涨的斜率, 但导致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债市而言,2020 年下半年的机会可能上升。 建信期货表示,2020年中国大类资产表现排序为商品>股票>债券> 货币,商品中能源与农产品等抗通胀商品表现将更为出色。2020 年大类资产配置建议超配原油和蓝筹股,标配中盘股、黄金和信用债,而低配利率债和货币。  中国银行发布的《2020年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也指出,2019 年的A 股是“转折之年”,2020 年预计中国 A 股将从“转折”到“复苏”。在经济见底企稳、企业盈利改善、估值均值回归、配置需求日增、资金供给宽松、对外开放提速的预期下,中国核心资产仍然是全球及国内长线资金重点 配置的对象,并将走出长期向上的复苏趋势,预计全年可取得与名义GDP相匹配的上涨幅度。 该机构表示,全球财富再平衡将呈现“从集中(美国)到分散(中美)”的中长期配置趋势。 2020年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顺序为权益、黄金、债券、商品。 全球权益优先配置中国股市,超配中国港股,谨慎推荐中国A股。债券方面, 谨慎推荐可转债,标配信用债和中资美元债;利率债全年 难涨易跌,建议保守。 外资机构开年的战略配置观点中亦有类似迹象。 贝莱德智库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的投资研报指出,现在正是全球投资者从战略上考虑配置中国股市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机会。他认为,2020年,中国政府将在2020年继续注重经济增长的体量和质量。当前中国正努力实现其在201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因此2020年将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近期发布的公告称,展望2020年,预期全球企业盈利将会录得中到高个位数的增长,这意味着股票回报率也将达到中到高个位数。展望未来,预计利率不会大幅上升,各国央行仍倾向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其次2020年通胀大幅加剧的机会微乎其微。 此外,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认为,2020年现金奖会再次跑输几乎所有主要类别资产,更不要说超越通胀水平。相较现金,更青睐债券。[详情]

年内首次降准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年内首次降准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房贷利率要降? 文 | 张澍楠 6日,中国央行2020年第一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新年第一天,央行公告称,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自2019年来的四次降准中,央行通过三次全面降准及一次定向降准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除此之外,降准也为春节前市场资金面平稳提供支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短期看,此次降准是为释放流动性来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保证市场平稳。“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更容易出现资金的投放和回笼需求。”曾刚进一步称,今年春节较往年更早,流动性面临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增大,央行在月初就宣布降准是为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下阶段,全面降准仍有空间和必要,结合定向降准,预计还有2-3次降准空间。中信宏观称,此次降准时点和力度符合预期,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为总量政策的适度偏宽提供窗口机遇。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基调下,重申全年货币政策取向将是“价量并举”,1月数量先行,二季度有望迎来降息。 01 房贷利率要降?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张澍楠 摄 1月20日,央行将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业内普遍预计,本轮降准或影响新一期LPR报价小幅下调。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货币政策及金融环境的变动,对于LPR报价机制以及房贷利率等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包括降准在内的工具运用,对于货币流动性及利率等影响较为直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降准后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LPR有下调可能。与此同时,房地产银行贷款工作也会调整,这使得房贷利率和房贷成本或进一步降低,最终惠及购房者,也使今年3月存量浮动贷款转换定价方式的工作更好展开。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去年12月LPR没有继续调整,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求下,央行引导LPR下降的动力不减。通过降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引导今年1月份LPR继续调降可能也是较为恰当的方式。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未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或出现小幅下行走势,这意味着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运行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行的风险较小。温彬预计,新一期LPR 1年期报价为4.1%,5年期以上为4.75%。 02 “央妈”还有何后手? 值得注意的是,1月1日宣布降准信息后,一部分人认为是“放水”的信号。央行对此明确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为应对公开市场操作OMO到期、春节取现、缴税、地方债发行带来的资金缺口,除降准外,央行还会做什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央行特别强调了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下一步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1月5日,央行召开会议明确2020年七大工作重点,其中提到: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发挥多部门合力,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国海证券研报分析,春节前,可以关注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其他弥补流动性缺口的货币政策操作。[详情]

央行新年降准落地 8000亿元流动性6日起释放
央行新年降准落地 8000亿元流动性6日起释放

  原标题:降准落地 8000亿元流动性6日起释放 6日起,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000多亿元流动性开始释放。[详情]

新年首次全面降准1月6日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新年首次全面降准1月6日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原标题:新年首次全面降准今起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1月6日,央行新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如此大的红包,谁会从中受益?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 全面降准送出8000亿元大红包 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这是央行2019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此前,2019年1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2019年5月份,央行决定下调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农村信用社档次。2019年9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因地方专项债提前发行、春节前移以及缴税等因素,1月份流动性压力要显著高于往年。受2020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的影响,居民的大量提现需求也将前移,将会导致M0和库存现金在一月份环比大幅增加,导致银行间流动性趋紧。因此降低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 目标受益者:小微、民营企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据悉,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此次降准将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进而有助于稳增长。 △资料图:某证券公司交易大厅内的股民 间接受益者一:股市 从过往来看,降准往往会对股市构成利好。 受降准消息影响,1月2日,2020年首个交易日,A股喜迎开门红。三大股指高开高走,沪指涨逾1%,逼近3100点,创8个月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一度涨逾2%,双双创18个月新高。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此次降准呵护资金面,助力地方债发行,有利于经济企稳,并增强投资者信心,支撑权益市场中枢向上抬升,股票市场延续春季躁动行情概率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新年第一天降准,这会使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将明显推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和做多情绪,资本市场短期行情仍值得期待。 展望2020年股市,中信证券表示,2020年,A股盈利增速筑底后将稳步回升。在宏观经济决胜、资本市场改革、企业盈利回暖的大环境下,A股有望迎来2-3年的“小康牛”。 △资料图:在建的楼盘 间接受益者二:楼市 “降准不是为了房地产,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不过从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降准肯定能够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对于购房者按揭来说也能够相对获得平稳的信贷价格。 张大伟说,降准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楼市喘气,但难以避免楼市将有所获益。房地产不稳,经济很难实现稳增长。降准带来的资金平稳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2020年市场的确有再现企稳的小阳春的可能性。不过,2020年楼市走势主要看各地的房地产信贷额度与人才政策力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当前情况看,房地产市场的金融环境有望进一步宽松,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等领域,有助于带动更多银行贷款进入市场,对楼市的影响较为积极。 严跃进说表示,降准后市场上的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会使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可能会走低,进而降低购房成本。至少可以刺激1月份的房地产成交,这个时候也要警惕价格等出现上升的可能。 唐建伟表示,此次降准对房地产市场并无直接影响。当然整体市场流动性宽松后,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或也将有所改善。 △资料图:人民币 展望:今年还会降准吗?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全面降准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变,通过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置换短期高成本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流动性结构更加优化。 温彬认为,下阶段,全面降准仍有空间和必要,结合定向降准,预计还有2-3次降准空间。 唐建伟指出,从央行对于政策工具使用更加科学和稳健的角度预判,一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比较小。维持2020年央行将降准2-3次,每次0.5百分点,全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将下调25-30BP的判断。[详情]

媒体:降准周期难言结束 全面或结构性降准仍有可能
媒体:降准周期难言结束 全面或结构性降准仍有可能

  原标题:降准周期难言结束 □本报记者 张勤峰  新年首次降准今日实施,预计可一次性释放长期稳定流动性逾800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存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未来有望继续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这是2020年央行第1次降准,也是2018年以来央行第8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近年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出现持续系统地下调,是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过去一些年份,我国曾连续上调并执行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外汇快速流入,冻结过剩流动性。但历史上,我国也曾执行过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关键要看流动性供给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匹配。近年来随着外汇流入放缓,流动性供给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继续执行较高存款准备金率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央行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通过降准调节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降准并不影响基础货币的总量,而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结构,释放之前冻结的准备金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起到不扩张资产负债表就增加流动性供应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这有利于在保证合理流动性供应与避免过度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之间求得平衡。事实上,在刚过去的2019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为资金净回笼,全年流动性供应主要就是通过降准来保障的。 不仅如此,与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等工具相比,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更具普惠性、长期性、稳定性,低成本优势突出,操作也比较简便。存款准备金率实质是集量、价调节功能于一身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以降准为例,不仅提高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而且释放出的流动性成本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有助于市场利率下行。 综合考虑,在当前形势下,降准是逆周期调节的体现,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契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宏观调控取向,是调节流动性的合适选择。展望未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存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 一是降准必要性和空间依旧存在。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强调,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作为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继续降准依然存在可能性;且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较高,具备继续下调空间。 二是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融资结构的过程中定向降准仍有可为。近年来,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2020年工作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 三是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框架存在继续优化空间。2019年5月,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构建起“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新框架,从制度上激励了中小银行准确定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20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专注小微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合理推测,未来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料进一步完善,全面或结构性降准仍有可能,以促使流动性供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原标题: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房贷利率要降?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6日电 (张澍楠)6日,中国央行2020年第一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新年第一天,央行公告称,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自2019年来的四次降准中,央行通过三次全面降准及一次定向降准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降准也为春节前市场资金面平稳提供支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短期看,此次降准是为释放流动性来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保证市场平稳。“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更容易出现资金的投放和回笼需求。”曾刚进一步称,今年春节较往年更早,流动性面临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增大,央行在月初就宣布降准是为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下阶段,全面降准仍有空间和必要,结合定向降准,预计还有2-3次降准空间。 中信宏观称,此次降准时点和力度符合预期,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为总量政策的适度偏宽提供窗口机遇。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基调下,重申全年货币政策取向将是“价量并举”,1月数量先行,二季度有望迎来降息。 房贷利率要降?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张澍楠 摄 1月20日,央行将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业内普遍预计,本轮降准或影响新一期LPR报价小幅下调。 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货币政策及金融环境的变动,对于LPR报价机制以及房贷利率等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包括降准在内的工具运用,对于货币流动性及利率等影响较为直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降准后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LPR有下调可能。与此同时,房地产银行贷款工作也会调整,这使得房贷利率和房贷成本或进一步降低,最终惠及购房者,也使今年3月存量浮动贷款转换定价方式的工作更好展开。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去年12月LPR没有继续调整,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求下,央行引导LPR下降的动力不减。通过降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引导今年1月份LPR继续调降可能也是较为恰当的方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未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或出现小幅下行走势,这意味着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运行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行的风险较小。 温彬预计,新一期LPR 1年期报价为4.1%,5年期以上为4.75%。 “央妈”还有何后手?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值得注意的是,1月1日宣布降准信息后,一部分人认为是“放水”的信号。 央行对此明确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为应对公开市场操作OMO到期、春节取现、缴税、地方债发行带来的资金缺口,除降准外,央行还会做什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央行特别强调了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下一步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 1月5日,央行召开会议明确2020年七大工作重点,其中提到: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发挥多部门合力,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 国海证券研报分析,春节前,可以关注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其他弥补流动性缺口的货币政策操作。(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详情]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千亿资金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千亿资金在路上 房贷利率要降?

  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房贷利率要降?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6日电 (张澍楠)6日,中国央行2020年第一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新年第一天,央行公告称,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自2019年来的四次降准中,央行通过三次全面降准及一次定向降准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降准也为春节前市场资金面平稳提供支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短期看,此次降准是为释放流动性来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保证市场平稳。“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更容易出现资金的投放和回笼需求。”曾刚进一步称,今年春节较往年更早,流动性面临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增大,央行在月初就宣布降准是为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下阶段,全面降准仍有空间和必要,结合定向降准,预计还有2-3次降准空间。 中信宏观称,此次降准时点和力度符合预期,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为总量政策的适度偏宽提供窗口机遇。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基调下,重申全年货币政策取向将是“价量并举”,1月数量先行,二季度有望迎来降息。 房贷利率要降?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张澍楠 摄 1月20日,央行将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业内普遍预计,本轮降准或影响新一期LPR报价小幅下调。 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货币政策及金融环境的变动,对于LPR报价机制以及房贷利率等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包括降准在内的工具运用,对于货币流动性及利率等影响较为直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降准后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LPR有下调可能。与此同时,房地产银行贷款工作也会调整,这使得房贷利率和房贷成本或进一步降低,最终惠及购房者,也使今年3月存量浮动贷款转换定价方式的工作更好展开。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去年12月LPR没有继续调整,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求下,央行引导LPR下降的动力不减。通过降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引导今年1月份LPR继续调降可能也是较为恰当的方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未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或出现小幅下行走势,这意味着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运行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行的风险较小。 温彬预计,新一期LPR 1年期报价为4.1%,5年期以上为4.75%。 “央妈”还有何后手?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值得注意的是,1月1日宣布降准信息后,一部分人认为是“放水”的信号。 央行对此明确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为应对公开市场操作OMO到期、春节取现、缴税、地方债发行带来的资金缺口,除降准外,央行还会做什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央行特别强调了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下一步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 1月5日,央行召开会议明确2020年七大工作重点,其中提到: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发挥多部门合力,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 国海证券研报分析,春节前,可以关注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其他弥补流动性缺口的货币政策操作。[详情]

新年首次全面降准今起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新年首次全面降准今起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原标题:新年首次全面降准今起落地 8000亿红包谁会受益?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6日电(记者 李金磊)1月6日,央行新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如此大的红包,谁会从中受益?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全面降准送出8000亿元大红包 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这是央行2019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此前,2019年1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2019年5月份,央行决定下调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农村信用社档次。2019年9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因地方专项债提前发行、春节前移以及缴税等因素,1月份流动性压力要显著高于往年。受2020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的影响,居民的大量提现需求也将前移,将会导致M0和库存现金在一月份环比大幅增加,导致银行间流动性趋紧。因此降低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目标受益者:小微、民营企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据悉,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此次降准将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进而有助于稳增长。 资料图:某证券公司交易大厅内的股民。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间接受益者一:股市 从过往来看,降准往往会对股市构成利好。 受降准消息影响,1月2日,2020年首个交易日,A股喜迎开门红。三大股指高开高走,沪指涨逾1%,逼近3100点,创8个月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一度涨逾2%,双双创18个月新高。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此次降准呵护资金面,助力地方债发行,有利于经济企稳,并增强投资者信心,支撑权益市场中枢向上抬升,股票市场延续春季躁动行情概率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新年第一天降准,这会使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将明显推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和做多情绪,资本市场短期行情仍值得期待。 展望2020年股市,中信证券表示,2020年,A股盈利增速筑底后将稳步回升。在宏观经济决胜、资本市场改革、企业盈利回暖的大环境下,A股有望迎来2-3年的“小康牛”。 资料图。 在建的楼盘。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间接受益者二:楼市 “降准不是为了房地产,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不过从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降准肯定能够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对于购房者按揭来说也能够相对获得平稳的信贷价格。 张大伟说,降准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楼市喘气,但难以避免楼市将有所获益。房地产不稳,经济很难实现稳增长。降准带来的资金平稳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2020年市场的确有再现企稳的小阳春的可能性。不过,2020年楼市走势主要看各地的房地产信贷额度与人才政策力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当前情况看,房地产市场的金融环境有望进一步宽松,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等领域,有助于带动更多银行贷款进入市场,对楼市的影响较为积极。 严跃进说表示,降准后市场上的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会使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可能会走低,进而降低购房成本。至少可以刺激1月份的房地产成交,这个时候也要警惕价格等出现上升的可能。 唐建伟表示,此次降准对房地产市场并无直接影响。当然整体市场流动性宽松后,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或也将有所改善。 人民币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展望:今年还会降准吗?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全面降准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变,通过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置换短期高成本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流动性结构更加优化。 温彬认为,下阶段,全面降准仍有空间和必要,结合定向降准,预计还有2-3次降准空间。 唐建伟指出,从央行对于政策工具使用更加科学和稳健的角度预判,一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比较小。维持2020年央行将降准2-3次,每次0.5百分点,全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将下调25-30BP的判断。(完)[详情]

信用链条未修复?央行打出全面降准等组合拳降成本
信用链条未修复?央行打出全面降准等组合拳降成本

  原标题:信用链条未修复?央行组合拳如何降成本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那件让央妈、让许多人头疼的麻烦事似乎还在发生…… 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怎么那么难?全面降准,包括政策组合拳能否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202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宣布自1月6日起对金融机构全面降准0.5%,释放8000亿长期资金。 降准预期持续数日,银行从业者们认为,在元旦当天宣布全面降准似不寻常。股市投资者们则对这一新年“大礼包”分外期待。1月2日,上证综指以3066.34点高开,全日上涨1.15%,喜迎开门红。 此前几天,央行宣布切换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并且,在存款端,多家银行开始取消靠档计息产品;以及银保监会和央行共同发布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征求意见稿。 “这更像是一套组合拳。”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的对公客户经理林建平这样理解近期监管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央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决心彰明较著。作为北京一家股份行的对公客户经理,政策的动向也决定了林建平工作的方向。 央行规定,从1月1日起,新签订的贷款合同必须挂钩LPR。且在央行公告存款贷款切换之后,近期林建平所在行里通知做好衔接工作,合同文本、利率调整、受益计算等各项都在逐一进行中。关乎每一位贷款人的新政,相关业务将迅速展开。 为降低实体融资成本,2018年底以来,央行多次降准,实施了定向降准、TMLF、差异化准备金率等结构性货币政策。2019年8月,央行出台了新LPR机制,由18家报价行产生新的LPR,并逐步将贷款合同实现锚定LPR,打破贷款定价的隐形下限,引导贷款利率逐步下行。 “定向降准、降准等措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没有那么大。银行钱多了,资金成本下降了,但是银行手里钱多了,钱能不能出去?”林建平心里打鼓。 其实,“中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是扼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为此,在加紧推进各种制度性改革,以理顺传递机制的同时,中国还是有必要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告诉经济观察报。 元旦全面降准 全面降准来得正是时候。 1月1日下午,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此次降准,信号作用明显,央行指出新年伊始降准有利于对冲春节前现金需求,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更好引导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为何新年第一天降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2020年1月份中上旬大概有6000亿元左右的逆回购到期,临近春节资金的需求压力较大,企业缴税,银行缴准,重启地方政府债的发行,都会对流动性带来压力,通过降准可以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是对前期总理要求的具体落实,也可应对1月春节取现、地方债发行等对流动性的冲击,并助力银行1月较大量的信贷投放,支持经济稳增长。 廖志明说,1月也是普惠小微贷款定向降准考核期,考虑到2019年银行投放普惠小微贷款力度较大,预计将有更多的银行达到150BP优惠档,预计将额外释放一定的流动性。考虑到,春节取现对流动性的影响高达2万亿,预计央行还将采取MLF、28天逆回购等工具提供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次降准可减轻银行负债成本每年150多亿,对银行构成明显利好,可直接提升盈利增速约0.6个百分点。此外,降准利于经济更快企稳,资产质量有望改善,支撑银行股估值提升。”廖志明分析认为。 相比于降准货币政策来说,在银行工作的林建平看来,LPR影响更为深远。以前,基准利率变动频率小,不适合频繁调整,但是现在LPR每月报价一次,跟随市场资金丰裕程度调节。而且,从目前经济周期来看,利息总体是下降趋势,应该能传导到授信企业。 “降准表示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但是降低融资成本的话,还是需要LPR改革、或者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引导利率下行。”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同样指出。 王军说,从投向来讲,目前银行普遍面临优质资产缺乏的问题,需求不足,商业银行始终面临投放资产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2020年重点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补短板的领域会成为未来资产投放的重点。 贷款利率下降了吗? 现在,不妨将目光投向实体经济。 宁德时代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友文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了贷款利率的下降。从之前的基准利率上浮20%-30%,去年的利率已经变为在基准利率上浮5%-10%。 作为当地的资质较好的初创企业,他从国有四大行和本地银行都获得了比较好的资金支持。现在,卢友文也要准备将原先的贷款合同更换为挂钩LPR的合同了。“卢友文”们也许并不多,从央行披露的一般贷款平均利率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效果尚不明显。2018年9月,公布的一般贷款(即不包括票据贴现、个人住房贷款)的平均利率达到近年顶部6.19%,而后有所回落,在6%左右徘徊,未见持续下行。 尤其是2019年9月,一般贷款的平均利率较6月反弹2BP,主要是因为新发贷款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所致。如果剔除结构调整因素,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认为,估计同类贷款的利率也下行不多,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信用链条没有得到修复,资金的流向还是集中在头部的金融机构和头部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也是集中在头部相对较好的企业。“华南某城商行副行长对记者称。 在该副行长看来,银行间的资金是富裕的,从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走势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对中小银行来说,金融机构间的流动很不平衡。在央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下,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不仅没有下降,甚至是相对上升的,“比如大行成本下降20BP,中小银行只下降了5BP,所以负债成本相对是上升的。” 而中小银行曾是扶持当地小微企业的中间力量。相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该副行长认为,核心是融资难的问题,虽然目前利率已经明显降低了,但是很多银行也找不到核心投的资产,该得到支持的企业可能没有得到支持,比如大部分中小企业。 “大家给明星企业或者明星小微企业扎堆的情况,对他们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该副行长认为,对于部分不成熟或者没有报表的初创企业,在这方面也要加强政策扶持,比如引进担保基金等等。 疏通的本质 那么,怎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呢? 这在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看来,其不单纯是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传导的技术问题。“目前的宏观形势和体制下,不论是采用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不论是用哪个短期利率作为政策利率,不论银行用哪个利率作为定价基准,都会出现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的问题。” “这是我国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去杠杆措施的溢出效应以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非中性竞争体制三个问题叠加所导致的后果。”马骏认为。 而如何让实体企业更便宜的贷到款?这要从存、贷两方面分析。贷款定价的方法很多,王剑称,以最为典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为例,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定价,要考虑自身的负债成本、业务成本、风险成本、合理利润(资本成本),逐一相加而成。 从理想条件来讲,银行拿到钱的成本高,所以放出的贷款价格就高,由此来讲,银行负债利率刚性是导致贷款利率难降的主因,而存款利率刚性又是负债成本刚性的主因。 银行间市场利率无法有效传导至存款,存款利率又因为业内争抢而导致利率居高不下,王剑预计,政策当局不得不选择直接干预存款市场,控制存款成本成为了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的重点。而其中,抬高存款成本的“伪结存”、“智能存款”等品种,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于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利率传导的阻滞有几方面:第一,现在利率市场化更多的是贷款端的市场化,存款端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而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如果存款利率难以下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也难以降低。 第二,出于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流动性匹配率(LMR)等考核指标达标的考虑,商业银行倾向于为存款付出较同业资金更高的价格,这也影响了银行间流动性改善向存款端的传导。 面对阻滞,如何疏通?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考虑到银行负债端压力不断增大,存量浮息贷款定价锚转化过程中,需先解决银行负债端的难处,才能推动实质性降息。 比如,近期多家银行收到《关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靠档计息产品曾是各家银行“揽储神器”,主要是指定期类存款提前支取时不按活期利息计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档利率计息。 另外,针对部分理财产品,12月27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对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 作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办法》的配套制度,《通知》首次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进行了定义,并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产品监管标准保持一致。“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双向的,不是供给端单向的作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告诉记者。 刘晓春认为,现在看,更主要的是实体经济的需求问题。一是,正常企业需求不旺;二是,有流动性饥渴的,需求可能并不合理,有些可能正是需要出清的僵尸。这是一个矛盾。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可能更需要研究的是这对矛盾,不能就金融论金融。 利率市场化的逻辑 “锚是为了更好的固定船,但锚不能决定水位的高低。” 刘晓春强调,利率市场化,是让利率的浮动更好地反映市场的变化,不是让利率只降不升,换锚是为了更好的市场化。所以,不能把LPR和利率市场化看作是调降利率的政策工具。 王军认为,除了金融方面的努力,另外需要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按照竞争中性的原则公平竞争。“制造业等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价格还是非常高的。只有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成为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信贷支持的市场主体,才是推动LPR改革在微观基础领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林建平承认,自己更喜欢做大客户的业务。他说,从客观来讲,做一笔小微业务和做一笔大业务投入的人员、精力、流程等业务成本差不多,但是从规模和收益上差别比较大。 虽然国家鼓励普惠金融,但是他所在支行的小微业务的量增长不易;从比重和实际情况来说,还是大客户如部分央企、国企等比较多。“降准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一种表现,导致银行资金成本降低。至于能不能传导到企业身上,肯定有联系,但是不是必然的。”林建平告诉记者,从他业务方面来讲,比如现在存款端取消靠档利率,以前客户都要求靠档利率,人为抬高了银行资金成本。成本高了,贷款利率高了。 “比如以前资金比较充裕的大客户,存款多,想贷款也容易,银行从大客户拿到资金成本高,而贷款利率低,所以银行利润低。现在规范存款,为银行息差留出空间,也有利于银行把资金从传统大企业,慢慢往中小企业去转移。”他分析。 林建平说,现在新签订的贷款合同都是在LPR报价基础上加点定价,后续LPR下行的话,小微企业应该更受益的。 在郭于玮看来,2020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继续下行。一方面,央行宣布推动存量浮息贷款转变利率基准。我国金融机构存量贷款余额约150万亿,如果存量浮息贷款转变为按照LPR定价,一旦存量贷款换锚完成,实体经济付息负担将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目前MLF利率仍然高于同期限国有行和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MLF利率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与之挂钩的LPR也有望继续下行。 (应采访者要求,林建平为化名)[详情]

水皮谈2020年第一次降准:情理之中 预料之外
水皮谈2020年第一次降准:情理之中 预料之外

  水皮:降准迎来“开门红” 老船票能否登上新客船? 2020年的第一次降准比预期的要早一些。此前大家根据经验判断,春节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谁也没想到大过节的央行就突然宣布了,多多少少有些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感觉。 为什么说是情理之中呢? 因为降准不是什么秘密,总理李克强已经在不同场合作过类似的表态,市场其实预期圣诞前后就有举动,但是没有想到央行按兵不动,不按常理出牌,不过考虑到2019年1月4日李克强走访银行召集座谈会并且宣布降准的过往,这种安排均是正常的,没必要想太多。如果一定要作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两次宣布时间和实施时间不一样:第一次生效时差是20天,第二次生效时差是10天。而这一次生效时差是5天,一次比一次短,似乎也在说明,一次比一次更加紧迫。 这一次全面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在8000亿左右,按照央行的说法体现了逆周期调节,增加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150亿,中小银行可获1500亿规模投向小微民营企业,当然也有利于春节前现金投放形成对冲,保持流动性总体稳定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央行的解释是中规中矩的,中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都偏高,目前依然有13%,而中性相对应的应该在12%上下,所以,如果年内再次降准也是合理的、正常的。 降准首当其冲的反应来自股市,正是降准这一利好,让A股迎来了开门红。当天上证上涨1.15%,深成指上涨1.99%,创业板上涨了1.93%,上证是创下半年来的新高,而深圳指数均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坐实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春季躁动行情的期望。而事实上正是2019年初的降准引爆了当年的反弹行情,降准第二天,上证大涨0.72%,深圳涨1.58%,之后,上证从2440点一路狂飙到3288点,盘中涨幅超过34.75%,4月以后上证逐级回落,8月探底2733点;9月6日二次降准公布,当天上证指数涨0.84%,深成指涨1.82%,9月16日冲高3042点,此后也是逐级回落到11月底的2857点。 这一次降准之后,市场会不会重复此前的故事还有待观察,因为就在元旦同一天,A股的精神领袖贵州茅台发布的业绩预告让人大失所望。根据预测,茅台的年度增长15%左右,远低于一般希望的30%,甚至对于2020年也只作到10%增长的预告,茅台的董事长更是在贵州茅台大跌5%之后表态维持30%的长期增长是不现实,茅台的神话被无情打破,二天之间,股价由1188元直下1088元,跌去整整100元,市值蒸发1256亿,北上资金明显流出。贵州茅台在2019年初不过620元,年中一路上涨最高到1241.61元,一定程度上形成A股上涨的源动力,带领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伊利股份、美的电器、格力空调一众蓝筹指标股攻城拔寨,屡创新高,而今偃旗息鼓,谁再充当先锋,谁又号令三军,谁又扮演定海神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央行降准当然不是因为股市,作为逆周期调控的手段,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主要还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避免更大的失速,让调节的节奏拉长一点变缓一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L 型走势,拐点还没有出现,出现之后也不会立即形成V字型或W型再或许U型反弹,这一点正在形成共识,过去流动性的形成主要依赖外汇占款人民币投放,如今外汇储备相对稳定,相应的投放只能靠降准来补充,这和刺激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央行重申不搞“大水漫灌”,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水皮是相信的,希望大家也相信,说的是真的。[详情]

降准0.5%释放8000多亿 央行新年大礼包很实惠
降准0.5%释放8000多亿 央行新年大礼包很实惠

  降准0.5%释放8000多亿 央行新年大礼包很实惠 ■本报记者 孟俊莲 见习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2020年第一天,央妈“拿出”新年礼物。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1月6日起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一次降准。不过,此次降准范围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受降准鼓舞,1月2日,上证综指一鼓作气摸高3098.1点,后调整回落,当日收于3085.2点,涨幅1.15%。 稳货币 此次降准是否有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释放充足流动性 此次降准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是源于临近春节,市场资金需求量较大,且为实现“六稳”目标,2020年年初大量专项债和信贷将陆续投放,需要有资金支持。降准可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满足上述资金需求。 二是有利于缓解银行信贷供给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如降准通过向银行释放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银行资本金补充来源。 三是降准可维持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避免市场资金成本上升,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目的。 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整体上,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企业利润必然继续承压,此时降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刺激投资需求,是国内逆周期调控应有之意,也是货币政策保持短期需求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重要手段。本次降准市场整体已有一定预期,国内股市、债市受此影响或相对有限,但受益于近期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有所提升。 国金证券指出,元旦前后,央行降准的时间窗口打开,降准有两个维度:第一,春节前流动性面临多方面因素扰动,包括现金需求的增加、财政存款的增加以及TMLF到期因素的影响;第二,从价格角度看,准备金率的下调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机会成本,有利于银行信用的扩张。 巨丰投顾指出,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降准将为节前市场带来充裕流动性,有助于市场走强,银行板块将直接受益。 降息在路上? 在刚过去的2019年,央行先后已降准三次。 2019年1月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两次执行,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2019年5月15日,央行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此外,央行于2019年9月6日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19年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此次降准增加了商业银行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共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猪没挡住降息,也没挡住降准。2020年1月1日央行全面降准。利好经济,利好市场。我们在市场充满争议的时候,前瞻性鲜明提出:“经济形势严峻”“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该降息了”“该降准了”。 对于彼时的“降息”,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2019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多国央行纷纷降息应对,美联储2019年内连续三次降息,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回升,为央行降息打开了空间。 中金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CPI将处于高位,虽然逆周期政策亟须加码,但目前到2020年中货币放松的空间较为有限,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间政策宽松的步伐有望加快。[详情]

经济日报评论:降准不代表楼市金融环境放松
经济日报评论:降准不代表楼市金融环境放松

  原标题:降准不代表楼市金融环境放松 随着2020年首次全面降准落地,有观点认为,全面降准意味着房地产金融环境放松,会有大笔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完全站不住脚。 对于今年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019年12月23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这样的政策基调下,再来看今年的首次降准: 一是降准的力度适中,并不是“大水漫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在对冲掉元旦后陆续到期的6000亿元逆回购后,资金的净投放量有限。 二是降准的时点有选择,主要是为了缓解季节性紧张,提前释放流动性,让资金面平稳跨年。今年春节在1月份,而每年1月又是贷款投放的大月,这意味着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今年1月份对资金的需求较为集中,资金面容易紧张。因此,需要打好提前量,释放一定的流动性,避免因为流动性紧张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造成“钱紧”的局面。 三是降准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降准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降准当日就强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由此来看,降准主要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资成本,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因此,专家看来,在“房住不炒”和“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明确要求下,降准释放的资金被严控进入房地产领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为了继续保持“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的要求,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总体是偏紧的,尤其是对于银行以及部分社会融资方式对房地产的支持方面,有较为严格的管控,这种态势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即使是进一步降准,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也应该不会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市场,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近期,关于个人房贷的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也坚持了这一思路。央行将于2020年3月启动存量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工作,其中明确,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转换时点的利率水平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当前个人房贷利率水平总体将保持不变。即使在此之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水平有所下调,个人房贷(浮动利率)挂钩的5年期LPR的下行幅度也极为有限。2019年以来,5年期LPR仅下降了5个基点,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影响极小。总体来看,这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居民住房贷款利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无论是何种转换方式,转换后的房贷利率不得低于原有的利率水平,除非LPR下降(浮动利率)。这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在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有望下行的情况下,坚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也有助于控制上升较快的居民部门杠杆率。 因此,总体来看,降准不改“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更不会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降准不等于“大水漫灌”,更不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叠加房地产调控政策回归中性有助于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详情]

2020开年降准大礼包:瞄准实体经济 产业如何受益?
2020开年降准大礼包:瞄准实体经济 产业如何受益?

  原标题:2020开年迎降准大礼包!降准,怎样降得更精准?产业,如何受益? 昨天是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也是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迎来了一个开门红行情,直接原因就是央行送来的新年降准大礼包。 1月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从2020年1月6日起,也就是下周一,下调除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大约8000多亿元。 开年第一次降准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1月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解析。 “开年大礼包”  里面装的啥? 赵锡军:精准把握时机 保持流动性充裕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锡军:去年年初和今年年初,都进行了降准。但我觉得今年比去年要特殊一些,因为今年春节比较早,同时春节和元旦之间隔得比较近;另外,今年跟往年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在春节、元旦期间,企业、居民、个人或者单位,都会较多使用资金,是用钱高峰期,这是常规考虑,所以每年到了春节前后,元旦期间,都会有相应的资金方面的安排。 另外,1月份还是一个贷款比较多的月份,因为银行做生意,早放贷、早获益,企业做生意,早拿到资金,就能早做好企业规划。 王冠:时机有讲究 同步传递资金和信心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这次降准,应该说时机是很有讲究的。既是同步传递信心,当然也是在传递资金。我们从老百姓最通俗方式来说,过年不太好空手回家,总得封个红包,这是从居民端来说,需要大量的现金,从哪来?肯定是从银行取。 另外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今年1月份,要在农历新年之前定好计划,包括贷款计划、生产计划等等,也要考虑到整个一年的资金供应量。而从银行的角度来说,1月份还是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的高峰期,银行要给央行还钱。 各方面都要用钱,所以现在降准时机是很清晰的,选择在这时候很考究。而且从更大的全球视角来说,这是非常清晰、明确、高效的密周期操作,非常精准,整个货币供应更为灵活适度。 赵锡军:为实现2020年目标提供货币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锡军:时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钱怎么样从中央银行流向商业银行,再从商业银行流向我们的实体经济,流向企业端,流向居民端,这里面就是从龙头、阀门、渠道到田地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1月份开始做这件事情,就意味着我们有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 作为企业来讲,每年1月份都是开始一年进行安排的时候,有了比较充裕的资金进行支持,企业心里面就有数了,往后市场开拓、投资推进,企业可以从年初开始,而不是到年初不知道资金在哪,影响他的效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1月份降准是为往后整年提供一个很重要的货币环境。 瞄准实体经济 产业如何受益? 赵锡军:疏通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锡军:按照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比率来看,8000亿规模的释放量,大概有5万多亿的总额。这是可以通过乘数发挥贷款总的效益,当然是在用足的前提下。另外具体要看,就是商业银行拿到了这笔钱以后,是否有那么多的好项目。 另外,企业可能说我有项目,但是有可能这个项目回报率不是非常高,风险可能偏大,有的时候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的标准。所以这中间怎么样做好匹配,是很有讲究的。 央行的公告里说,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怎么样让商业银行跟客户能够有更好地对接,跟客户的项目有更好地对接,客户也能够找到很好的资金来源,这样匹配起来,才能够做好。我觉得目前是要通过疏通资金渠道,才能够让真正中央银行的政策传递到实体企业,传递到需要资金的这些企业去,提高效率,这个是目前要做的重要工作。 王冠:预期向好 A股有望迎来实体牛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降准这步棋,能从很多维度给企业注入资金和信心。1月2日是2020年第一个交易日,从股市表现来看,沪指一度站上3100点,收盘时候稍微下来一点,上涨了1个百分点以上;深成指上涨接近2个点,与此同时1月2日是放量成交,超过7500亿的成交量,我们现在总市值已经在60万亿左右,它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就是股民很直观地感受到了信心。与此同时,我们现在有3700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上升之后,对于这些已经上了市的企业来说,股票也能做更多的质押,这也是一种融资方式。 就在去年年底,已经落地的《证券法》,3月份开始生效了,今年注册制要大踏步地前进,企业其实未来有更多的直接融资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降准这一步棋的传导效应,并不仅仅是体现在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便利的维度上。 主播收评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 2020年的第一次降准,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开门红的这样一个积极反应,但是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实体企业能够最终给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我们共同期待。 [详情]

降准来袭 基金:春季躁动或提前
降准来袭 基金:春季躁动或提前

  原标题:降准来袭!基金:春季躁动或提前!后市盯紧这些板块 2020年的第一天,央行送了个开年红包!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对此,各大基金公司普遍认为降准符合市场预期,此举主要是为了对冲流动性缺口、配合新发行的专项债等。对于A股,降准无疑有助于春季行情的演绎,大金融以及周期板块值得期待。 降准符合市场预期 博时基金表示,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一季度经济有望企稳。 首先是对冲流动缺口,春节期间市场流动性需求较大,降准有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 其次,配合财政提前发力,第一季度经济有望企稳。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将配合新发行的地方债,起到稳基建的作用,经济从而有望企稳。 其三,利好市场,对于全面降准市场虽早有预期,但后续政策边际放松存在持续跟进的可能性,这或将利好风险资产表现。 招商基金也认为,此次降准的时点和力度均在市场预期范围内,是为落实上周一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等措施以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 而除了对冲春节流动性缺口以及配合专项债外,也有基金公司认为降准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长盛基金就表示,降准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此次降准也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态度,降准可以释放更多廉价资金,维持银行间资金利率低位,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大成基金称,央行本次降准综合考量了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利于维持银行间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小微、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由于市场对降准已有预期,有基金公司认为后续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仍值得期待。 汇丰晋信基金指出,预计1月流动性缺口或达3万亿左右,同时,1月份公开市场操作仍有8000亿元左右资金到期,而此次全面降准释放大约8000亿元的流动性,因此市场对于春节前的公开市场操作仍有所期待。 非银、周期板块两手抓 具体到A股,公募基金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称,央行元旦降准是牛市行情催化剂。根据经验,往往春季是市场做多了一个重要时间窗口,而这次降准无疑是行情的催化剂啊,将会进一步促进A股市场的大幅反弹。 大成基金也认为,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考虑上证综指刚成功突破前期盘整高点及中美商判持续向好的情况,央行降准无疑进一步推动股市做多热情。 近期,A股走势不俗,“春季躁动”也开始被不少机构提及。万家基金认为降准释放8000亿略超预期,股市春季躁动提前。 南方基金也表示,降准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刺激春季躁动行情。 从结构上看,降准首先利好大金融板块,除了券商以外,近期因存量贷款换锚而短期受挫的银行板块也有望迎来修复。 其次,刚刚召开的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去了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说法,也释放了短期稳增长政策边际宽松的信号,因此工业原材料、建材、地产等顺周期板块也有望受益。 从板块来看,招商基金补充称,随着经济悲观预期有望迎来修复窗口期,低估值周期性板块需要重点关注,其中重点推荐受益经济企稳和市场风险偏好上行的非银和周期板块,而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消息面催化的科技板块以及景气度转向上行的新能源板块和地产后周期产业链也值得择优参与。 天弘基金指出,元旦央行降准将为市场释放8000亿元资金,营造了宽松的资金面环境,提振了股票市场,证券、保险等大金融板块以及蓝筹板块后续有望继续迎来机会。 (绝对值 柯清俊)[详情]

全面降准释放资金8000亿:支持实体经济 降低融资成本
全面降准释放资金8000亿:支持实体经济 降低融资成本

  原标题:降了降了!支持实体经济 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20年首次降准,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专家表示,此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专家表示,此次降准实体经济将会明显受益,因此降准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个对于当前解决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是有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专家表示,全面降准并非大水漫灌。此次全面降准将有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维持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董希淼:这次降准虽然是全面降准,但这次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会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还是继续保持稳健,不是大水漫灌。[详情]

2020房贷利率规则已变 该归拢自己的资产了
2020房贷利率规则已变 该归拢自己的资产了

   来新浪理财大学,听冯仑讲《人人都该懂的实用房产指南》,带你轻松学懂房产知识,把握财富机会! 2020房贷利率规则已变,该归拢自己的资产了 来源:90度地产 2020年,所有按揭贷款定价,都从基准利率转到LPR。存量房贷切换时,大家可选固定利率,也可选“LPR+加点”。LPR短期内下行,估计届时多数会选“LPR+加点”,这也是央行推出这个改革的目的。选了LPR,意味着央行就可以通过手上的工具(MLF),调控存量房贷,以后你的月供每年会变一次。 其实,选择哪个,200万左右的房贷,月供差别也就在几十元,不必太在意。但是,背后的政策信号很重要:一是按揭“绝对低利率”的时代过去了,未来实体的贷款利率会不断下降,而按揭利率相对稳定的同时,呈现“一城一策”、“一年一变”的走势;二是,资金大规模流入地产的时代结束,房价绝不会再大幅上涨了,这时,就要关注房子的成本了,包括按揭成本。 所以,看大势、算大账,归拢自己的资产,该抛的就抛、该留的留。 1 凡是有房贷的人,都要注意了。近日,央行发布公告,从2020年3月1日起,银行要与2020年1月1日前签订的参考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进行协商。 你的房贷定价,有两个新选择:A,转换为固定利率,B,转换为以“LPR+加点”为定价基准的利率。 专业术语,有点拗口。什么意思?选项A,你选择固定利率,很可能就是现在执行的利率水平,以后不变了,直到按揭还清。 打个比方,你的贷款是2012年基准利率打85折贷到的。现在基准利率是4.90%,那么等额本息下你要按照4.165%(4.90*0.85)的利率支付月供,一直到贷款还清,这个利率不变啦。 选项B,你就选择“LPR+加点”的新浮动规则。2020年,“LPR+加点”的利率与你现在支付的利率是一样的。2021年1月1日,新一年的定价周期开启,LPR会根据最新一期的LPR,也就是2020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确定。整个2021年,你支付的房贷利率是“新LPR+加点”。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的房贷为基准利率上浮10%,则2019年执行的利率为5.39%(4.9%×(1+10%))。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若你和银行协商按“LPR+加点”转换,2020年将保持利率不变,加点为0.59(5.39%-4.8%=0.59%)。2020年执行利率是5.39%(4.8%+0.59%)。 而从2021年开始,0.59的这个加点就不会变了,但LPR会变,也就是“一年一变的LPR+不变的0.59”。 LPR怎么变?按照一年一个定价周期的原则,按照2020年12月份的LPR来定。显然,当那时的LPR下降,按揭利率就下降了,反之亦然。 LPR怎么定呢?就是按照MLF来定,而MLF是央行给商业银行借钱的资金成本。说白了,推出LPR,就是为了加强央行对于资金定价的控制,利率是个风筝,而MLF就是央行手中的那根线。 2 总之,你不能再选择基准利率了,也不会出现央行调整基准利率,然后你的按揭利率也跟着调整!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行政色彩浓厚的基准利率,被废掉了。废除基准利率,主要是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现在,除了按揭利率之外,消费贷款、企业贷款的利率,都市场化了,借贷双方自由商定。 之所以,按揭利率还保持管制下的低利率,就在于住房还是个公共品,按揭贷款涉及到广大百姓切身利益,涉及到楼市稳定,涉及到资产价格及金融风险等。总之,按揭利率不能放开,让银行和购房者自由协商。 所以,自2015年10月,4.90%的按揭基准利率一直未变过。但是,这几年利率市场化很快,银行资金来源利率,贷款利率都市场化了。比如,存款被各种各样的理财取代;贷款方面,以大家熟知的消费贷款为例,信用记录、抵押物、收入流水等差异很大,不同的人利率不同。 存量按揭沉淀大量资金,大概有30万亿,占银行贷款的1/5。基准利率不变,按揭贷款的月供就不会变化,但市场利率和银行的资金成本,却在频繁地变化。这样,可能对按揭还款人或银行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客观地反映资金的机会成本。所以,必须要让这部分存量贷款利率市场化。 还有一个背景要交代,现在国家一再强调,资金要“脱虚入实”,回归实体经济。也就是说,对于房地产,不再鼓励资金大规模进入了。所以,要驱赶资金进入实体,这就需要有一个政策抓手,可以调整存量房屋持有的成本,让你时时刻刻保持警觉,手上的房子,还值不值得持有? 有什么政策抓手?除了遥遥无期的房产税,按揭贷款利率就是一个有力工具,它可以调整你的持有成本。 3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2020年3月份开始,银行会找我协商。那么,我到底该选择固定利率,还是选择“LPR+加点”? 现在看,估计,大部分百姓不知道,“二选一”该倾向于哪个。这里,首先告诉大家的是,央行一再强调,楼市“稳字当头”,首先是稳预期。国家说了,预期不稳,地价和房价都稳不住。 所以,不管选哪个,至少2020年你的房贷利率不会变。“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长效机制,2021年变化幅度也不会很大,影响很小。比如,2019年11月20日,央行新一期LPR下降5个基点,据统计,2019年11月64个城市平均首套房月供额为5731元,相比10月减少区区31元。 所以,对于按揭贷款200万以下的人来说,选择固定利率,或“LPR+加点”,差别是非常小的。如果你的收入尚可,不必太在意每月多几十、少几十的差异。记住,凡是涉及百姓直接利益的政策,设计上都非常谨慎,绝不会出现选择A和选择B会出现巨大的利益差异的现象。 4 不过,业内一边倒地认为,大家应该选择浮动利率,因为央行已经开启降息周期了。而且,楼市开始触及顶部了,管理层对地产下滑的担忧大过上涨,高位不胜寒嘛!所以,才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未来,更多城市,楼市面临下行态势。由此推导,替代基准利率的LPR一定下降。 而且,未来经济将转入高质量增长。资源高投入、货币高发、投资高增长的模式行不通了,未来投资重点在数字化基建,比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资金密集型的传统基建少了。 同时,老龄化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厌恶风险。总之,未来货币需求减少,利率就会大趋势下降。 所以,LPR就会降低。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降低民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出LPR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因此,央行此次推出存量房贷定价切换,目的也是以利率下降的预期,激励大家选择“LPR+加点”,为未来通过LPR调控存量房,创造条件。 5 观点一边倒,估计,2020年3月启动定价切换时,大多数人会选择“LPR+加点”。不过,也要站在“一城一策”的角度看待。原来,基准利率一样,每个城市按揭基准利率差异不大,只是上浮幅度5%-10%的差异。 以首套房为例,如果选择四大国有银行,全国各地按揭利率的差异也就在5%左右。 因此,全国各地按揭成本差异并不大。但未来,调控要“一城一策”、“一时一策”。仿照西方的做法,利率就是最主要的工具。“LPR+加点”的模式下,央行调控MLF(货币市场化利率),间接调控了LPR(LPR在MLF上加点形成),并最终调控贷款利率。 未来,LPR的模式,就是要做到按揭利率上“一城一策”,创造调控的有效手段。 央行规定首套房、二套房的最低加点数(首套房不低于LPR,二套房不低于LPR+60个点);央行各地分支行,再行决定“二次加点数”。所以,这就会出现各个城市按揭利率可能大相径庭的现象。 比如,之前房价上涨较快的宁波,2019年10月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在LPR上分别加80点和105个点,月供增幅最大。比如,有12家银行停贷、房贷利率上浮幅度大的合肥,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利率在LPR上分别加点103和152。所以,选择“LPR+加点”,并不一定意味着月供就会减少。 另外,2021年有的城市“LPR+加点”可能会下降,有的城市“LPR+加点”可能会明显反弹。关键还在于,所在城市的楼市会如何变化。如果“LPR+加点”下降了,意味着楼市在下行,节约的利息也弥补不了资产的缩水;“LPR+加点”上升了,意味着房价反弹,多交点利息也没啥,毕竟资产增值了。 6 最关键的是,你脑子里要有一个清晰的画面。未来,1年期LPR(针对实体经济)会一降再降,5年期的LPR(针对楼市)基本稳定,有的城市会涨、有的城市会下跌。这样,1年期的LPR会与5年期的LPR形成一个“剪刀差”。即便利率大趋势下降,但相对实体经济,楼市的利率上升了。 如果出现这一画面,就意味着,过去那种“不管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按揭利率绝对低于实体利率”的不正常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了。“利率洼地”消失了,资金还会大规模流入楼市吗? 若资金支持不再了,高房价还能保得住吗?当然,我相信,现阶段国家还是求稳,楼市会有一个托的力量。 但未来呢?真不好说!资金不再大规模流入楼市,房价绝不可能再大涨了,这时候,就要计算持有成本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子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资产,在家庭中资产中占据80%左右的份额。所以,从基准利率到“LPR+加点”的变换,千万不要只盯着月供是少了几十元,还是多了几十元。要看清楚大势,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待政策,算大账,归拢自己的资产,该抛的就抛、该留的留。   [详情]

8000亿降准礼包惠及实体经济 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
8000亿降准礼包惠及实体经济 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

  原标题:8000亿元降准“礼包”惠及谁(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1月1日发布通知,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全面降准预计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元。专家指出,全面降准不等于“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改变,这对于经济面和资本市场都形成重大利好。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为何选在此时降准?降准出于哪些考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此次降准是为释放流动性来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保证市场平稳。“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更容易出现资金的投放和回笼需求。”曾刚说,“今年春节较往年更早,流动性面临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增大,央行在月初就宣布降准是为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 从中长期来看,降准能释放银行的中长期资金。曾刚认为,下调准备金率相当于将被冻结在银行账户上的一部分长期资金还给银行,一方面意味着银行可以做一些中长期的贷放,另一方面则相当于降低了银行的成本。“这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增强了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的能力,为稳增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另外,年初降准有助于满足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主体的资金需求,争取“开门红”。“由于今年稳增长的压力较大,因此各方面规划都会有从1月份开始发力的可能性,银行也有早投放早收益的习惯。从地方政府发债需求而言,一季度1月份可能也会开工很多的项目,从而导致对资金需求增大,这个时候降准有助于争取‘开门红’,为金融机构或地方政府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曾刚说。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明确,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曾刚指出,央行明确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强化对小微民营企业、对“三农”、对地方经济的支持,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过去一年,国家出台许多政策都在强化这点,其中包括定向降准、监管政策的引导、考核制度的改变等等。”曾刚说,“降准增强的是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总量降准的同时,也希望在结构层面上能够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小微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上来。” 去年年末,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出要在信贷考核和内部激励上下更大功夫,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曾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在监管政策方面、银行内部管理考核方面,将会有更加具体的针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政策出台。“总量的调整再叠加结构上政策的引导,降准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融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融资难的状况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 此次降准引发了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多方释放了对中国经济积极的预期。 路透社1日报道称,中国央行降准如期而至,8000亿元礼包呵护流动性,引导融资成本下行。分析师们认为,伴随此次降准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也有助于满足1月缴税、专项债发行、春节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需求。预计2020年针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有望小幅上行。 “中国央行为进一步贷款铺平道路”,德国《商报》1日报道称,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具有弹性。中国央行将使用几种货币政策工具和灵活的政策来维持流动性。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将给予银行更多的贷款余地,以提振经济。 中国股市也随之迎来大涨。曾刚认为,股市行情大涨,降准只是短期的直接原因。“股市行情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光是短期货币政策的刺激,更是由于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的方向中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决定了未来资本市场会得到越来越多政策的支持。”曾刚说,从国家层面来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核心内容就是优化融资结构,推动直接融资发展。而直接融资发展的核心就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强大的繁荣资本市场,是符合金融供给侧改革主体方向的。 全面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详情]

央行降准:1月资金面仍存扰动 关注后续流动性安排
央行降准:1月资金面仍存扰动 关注后续流动性安排

  原标题:1月资金面仍存扰动 关注央行后续流动性安排 来源:大众证券报  受降准消息影响,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节后首个交易日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5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和周二无逆回购到期,周三至周五分别到期1500亿元、2500亿元、1500亿元;无正回购和央票等到期。 随着春节临近,1月流动性将迎来扰动。“春节当月资金面波动会加大,2020年春节在1月,居民取现需求强,1月又是传统缴税大月,加上年初地方专项债可能提前发行,资金面存在较大缺口。”新时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刘娟秀认为,历年1月都是财政缴税大月,导致财政存款增加。 此外,刘娟秀指出,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地方债大规模发行,也会导致财政存款增多,不过,商业银行自有资金购买地方债导致的财政存款增加,是新创造的存款,并没有减少银行准备金,也就没有减少基础货币。2010年-2013年1月财政存款增量均值为3306亿元,考虑到名义GDP的增长以及增值税减税,2020年1月缴税引起财政存款增加的规模或高于330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额度1万亿元,要求各地确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见效。昨日,四川、河南迎来新年第一批地方债发行。其中,河南519亿元,四川356.71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省市披露2020年部分“提前批”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共计3034亿元,其中2293亿元1月发行。 “1月的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是常规的春节现金走款以及财政缴款对流动性的挤占;此外,利率债供给方面,地方债发行压力也主要集中在1月。”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现金走款是春节前后主要的流动性扰动,春节所在月现金走款缺口在15000亿左右;1月是财政缴款大月,财政缴款均值在6000亿元左右。综合来看,现金走款和财政缴款两项在1月将造成2万亿左右的流动性缺口。 实际上,通过统计最近五年春节所在月份DR007的变化幅度与波动率,资金面存在缺口不代表最终资金面会紧张,还要看央行的操作。 以2018年为例,央行为了满足春节提现、交税等需求,通过定向降准等方式维持流动性稳定,2018年2月资金面变化幅度与波动率都不大。对于专项债发行,2019年也出现了专项债发行节奏前倾,这是过去几年没有的,而2019年央行通过全面降准、OMO等方式维持春节前流动性稳定。 “每年春节前夕,缴税、资金到期、春节取现以及去年开始的地方债发行影响,资金缺口也都不小。从过往经验看,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缺口大小,而在于央行的态度。降准指向央行的宽松态度,还需关注央行后续的流动性投放,以及央行对流动性充裕的态度。”国盛证券研究所固收组的负责人刘郁亦认为。[详情]

马光远:开年第一天降准 2020年房地产市场不会太差
马光远:开年第一天降准 2020年房地产市场不会太差

  马光远:开年第一天降准,我谈谈对房地产意味着什么 ☞文 | 马光远 2020年开年第一天,央行就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按照央行的计算,这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央行同时指出这次降准的意义在于: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这次降准完全是在市场的预料之中,并非像一些专家喜滋滋的吹嘘“又预测对了”,这还真没啥预测的。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到2020年最最重要的地位,并且明确货币政策的选项是“灵活适度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央行将在开年会降准,释放流动性。说实话,这还真没啥需要预测的。但是,我必须要表扬一下央行。 过去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出台上,老是担心被市场“猜对”,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在政策出台的时间上经常“躲猫猫”。其实大可不必。 美联储过去多年的货币政策已经告别了过去格林斯潘的“神秘主义”,而是和市场良性互动,做到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在市场的预判之内,反而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这点,央行做的也不错。 当然,每一次降准之后,股市也好,中小企业也好,民营经济也好,房地产也好,都会觉得这事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从1月2日的股市表现看,确实实现了开门红,沪指逼近3100点。除了股市,大家当然最关注2020年楼市的动态。 虽然央行在解释开年降准的决定时,口口声声不离实体经济,但不可否认,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动,很难完全撇清和楼市的关系。 对于2020年房地产的走势,其实之前在很多文章中已经提及我的预测,包括: l 一、2020年房地产政策大概率放松,因为房地产自身已经完全降温,严厉调控的必要性已经不大。 特别是,2020年房地产最大的风险已经从过去的过快上涨转为下跌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上,调控的目的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仍然强调“房住不炒”的主基调(这个基调即使在房地产下跌需要救市的情况下也不会改变),但侧重点已经在强调“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强调“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上来。 l 二、在经历2018年到2019年两年多的量价调整之后,一线及部分热点城市的价格已经基本调整到位。 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在经历去年的价格明显调整之后,二手房的价格已经比较合理。昨天有人在微博问我北京房价已经下跌了30%,会何去何从。 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北京二手房房价下跌30%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但下降15%到20%具有普遍性。我2017年下半年呼吁高净值人士卖掉热点城市多余的房产的时候,多少人认为北京房价还会上涨,甚至一些人听信“京沪永远涨”的荒唐言论。 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上涨的东西,除了年龄! 2018年,有人造谣说我预测2019年全国房价要下跌30%,我没有做这种预测,我只是预判2019年一线和热点城市将“量价齐跌”。在经历两年的真正调整后,现在,我建议你们可以关注这些地方的房子了,价格,调整的差不多了。 l 三、2020年,三四线城市会进入真正的调整,即使“因城施策”的房地产政策大幅度放松调控,也很难挽救三四线城市的颓势。 需求已经超额释放,房价已经在阶段性高位,供给源源不断,人却在流失。因此,三四线城市将步之前一二线城市的后尘,进入真正的调整周期。 三四线城市买房子投资之门已经关闭,大可不用着急,除非价格品质非常合理的。至于五六线城市,我三年前就一再强调,价格已经到了历史天花板!不明白投资这些地方的房子的人是用什么脑袋思维的,我反正是看不懂。 在这次降准之后,以上几点预测不会改变。这次降准虽然和房地产没有直接关系,但货币政策和房地产的千丝万缕是不争的事实。 降准的目的就是强烈释放稳经济的信号,今年稳房地产是稳经济的要点之一,房地产不能在这个时候出问题,这是共识,无需赘言。 当然,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太差。 以2019年为例,尽管我们一再说“2019年是房地产市场最困难的一年”,虽然全年房地产调控达到了惊人的620次(接近平均每天调控2次),房企叫苦连连,超过500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但看看这一年的数据,好几个关键数据仍然创了历史新高: l2019年土地市场流拍连连,但全国土地出让金很有可能超过7万亿,再创新高; l全年住房销售预计在16万亿左右,超过了2018年的历史记录; l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全年维持在10%的两位数,这也是超过很多人的预期。 说明房地产这个行业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 2020年,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灵活”,房地产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但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房地产早已经告别了“舒适区”,行业正在进行着一次大的裂变,我说的“三个20%”虽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大概率成为事实。 房子做为最好投资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关于房子的图腾还会继续,房地产还会作为充当财富储藏的工具。预测房地产崩盘者大概还得继续坚持预测下去。  [详情]

央行降准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央行降准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增加银行稳定资金来源:降准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孟扬 2020年新年第一天,金融机构就收到了资金“大礼包”。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业内专家称,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降准在提供流动性增量支持、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一是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8000亿元;二是显著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此次降准节省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降准实施后,银行获得更多中长期资金,资金成本更低,有助于增强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有利于改善银行流动性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受春节、缴税、地方债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大额到期等因素影响,2020年1月份流动性缺口较大,市场早已普遍形成了1月份降准的预期。 “从银行业角度来看,降准有利于熨平银行因春节期间居民提现要求增多、‘开门红’信贷投放带来的资金需求压力上升以及地方专项债集中发行等。通常,每年的1月份都是银行信贷投放大月,当月的月均信贷投放通常约占全年16%。”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表示。 董希淼也持相同观点。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一般而言,春节之前银行体系现金投放的规模会超过往常,而且今年1月初将有大量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银行来说,因为‘早投放,早受益’,年初信贷投放往往较多,对资金需求量大。此次全面降准释放8000多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有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维持节前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银行在春节前后做好各项金融服务。” 业内专家在采访中还表示,新增的流动性不仅可以保持银行流动性充裕,而且通过降准而非MLF(中期借贷便利)给银行释放的流动性是永久性的,有助于改善银行的流动性预期,信号意义也更强。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有所降低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本次降准前已释放了充分的信号。 2019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 2019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强调,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降低融资成本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目标。在这一要求下,降低贷款利率,首先要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通过降准为银行提供更多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直接有效的一项措施。 “此次降准有利于增加银行稳定资金来源,进而降低金融体系的市场利率中枢资金成本。与上年年初不同,今年采用降准而不是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这意味银行资金的期限更长,不再受制于CRA机制下的到期需归还的压力,有利于增加银行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体系的市场利率中枢水平。”李佩珈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事实上,2018年以来,银行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这是银行体系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重要阻碍。此外,近两年来利率下行还面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仅针对新增贷款、地方隐性债务化解等诸多梗阻。 日前,人民银行宣布,自2020年3月1日起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将挂钩LPR。业内专家认为,叠加本次降准的效果,将有助于破除利率传递不畅的问题,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行。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1月20日,LPR将迎来最新一次报价,也是本次降准后的第一次报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伴随此次降准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1年期LPR报价有望恢复5个基点左右的下行态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新一期LPR报价会出现小幅下降,预计1年期LPR为4.1%,5年期以上为4.75%。 “逐步推进的切换,也就是所有相关贷款利率水平下降的过程,也是降低融资成本的举措,2020年社会融资成本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有利于银行精准“滴灌”民营小微 业内专家预计,此次降准除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外,还将增强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意愿,特别是推动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央行此次强调,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大中小银行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特别是中小银行进一步端正发展理念,回归本源、扎根本地、服务本土,加大对本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和本地居民的服务。”董希淼认为。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商业银行表示,2020年将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特别是将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领域倾斜。[详情]

央行8000亿降准打头阵 1月流动性投放料现组合拳
央行8000亿降准打头阵 1月流动性投放料现组合拳

  原标题:降准打头阵 1月流动性投放料现组合拳 □本报记者 张勤峰   1月2日,多达40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未获续做。分析人士认为,上年末财政大额支出抬高资金池“水位”,新年首次降准实施在即,可释放出约8000多亿元流动性。然而,考虑到春节前多因素形成的巨大资金需求,资金缺口依然存在。除了降准,1月显然还需额外流动性操作,公开市场逆回购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可期,央行或打出一套“组合拳”。 净回笼4000亿元 上年末大额财政支出与新年首日降准举措,让央行在面对2020年初公开市场逆回购集中到期时更显从容。央行1月2日宣布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当天到期的4000亿元央行逆回购全数实现自然净回笼。如此大规模的净回笼,为近一年罕见。 “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公告给出了不开展逆回购操作的理由。 专家指出,年末历来属于财政支出旺季,目前刚经历一轮财政库款集中拨付,银行体系资金池子“水位”明显提高。虽然月初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等会造成资金消耗,但还不足以撼动资金充裕的局面。何况,央行在新年首日便推出降准政策。 1月2日,银行间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全线走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下行82基点,跌破2%。此外,14天和21天期回购利率显著下行,双双降至2%附近,已处于最近半年最低水平。 “4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基本没激起一点波澜,隔夜资金减点很普遍。”一位市场交易人士称,在资金面轻松跨年之后,2020年首个交易日市场资金面宽松。 公开市场操作候场 按往年经验,年初资金面宽松格局至少可维持到1月上旬。2020年初的降准,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吸收冲击的能力,但要确保春节前流动性合理充裕,仅靠降准恐怕不够。 此次降准力度要小于2019年1月那次。2019年1月,央行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虽然都存在年初财税清缴的扰动,但这次形势有所不同:一是2020年地方债发行进一步提前;二是2020年春节在1月,2019年则在2月,春节前将处于现金投放高峰期。 央行预计6日降准可释放约8000多亿元资金。事实上,本月前6日就有60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且大概率不会续做,再考虑到年末存款基数变化对法定准备金缴存规模的影响,此次降准净释放的流动性有限。后续一旦税期高峰、节前备付高峰来临,流动性总量或快速下降,供求缺口依旧明显。这就需要央行适时开展别的操作,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市场对1月继续开展MLF操作的预期较高。2019年1月降准,附带了置换MLF的“条款”,当季度到期MLF均不再续做,这使得2020年第一季度没有MLF到期。第一季度,仅有1笔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在1月23日。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MLF作为政策利率的作用明显增强,保持MLF常态化操作尤其是在每月LPR报价前的操作较有必要。因此,本月继续开展适量MLF,既有助于对冲TMLF到期、增加节前流动性供应,也有利于发挥MLF利率对于LPR的引导,并保持2021年MLF到期的连续性。 除了MLF,也有必要开展适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着眼调节流动性边际变化,春节前操作、春节后到期,恰好可匹配春节前后流动性波动规律,有助于熨平流动性波动,且政策信号相对平缓,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春节前,14天、28天等期限的逆回购有用武之地。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预计,春节前央行可能会开展14天或28天逆回购操作,此外,月中可能会开展MLF操作,预计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也预计后续央行还将开展逆回购操作、新做MLF。 总的来说,春节前资金缺口客观存在,但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态度明确,可使用政策工具和手段也很多,春节前货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降准体现政策灵活适度 事实上,稍弱一些的降准力度,实际上为央行开展其他货币政策操作腾出了空间,这正是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体现。 专家认为,要真正做到对政策基调的准确把控,拿捏好政策操作节奏和力度,做到“适度”就很关键。 2019年以来,货币政策更多偏向稳增长,但有关方面始终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央行一直避免流动性过度充裕,体现了政策适度的要求,也给未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留下了空间。这或许也是本次降准只降0.5个百分点而不是1个百分点的原因所在。 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这一宏观背景,决定了未来货币政策仍有逆周期调节的空间,但期待流动性走向极度充裕的局面显然不符合实际。[详情]

央行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专家:推动信贷利率透明
央行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专家:推动信贷利率透明

  原标题:央行强调市场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专家建议推动信贷利率和费用透明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2020年伊始,央行就为市场献上一份“大礼”——2020年1月6日实施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逾8000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以来,央行关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表述有所演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和2019年第二季度例会针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表述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而在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和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变为“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在本次宣布降准时,央行强调,“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对于上述演进,中国民生银行研究员袁雅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主要释放出两点信号: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升到更重要层面,监管层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更加重视,将会采取更有力手段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二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要以市场化改革手段推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推动LPR运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此前市场化定价的主要堵点是银行贷款利率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而后者长期保持不变,这造成银行贷款利率无法跟随货币市场利率同步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8月份LPR改革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基础转向LPR,而LPR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招标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增强LPR引导银行贷款利率下行的有效性。 袁雅珵认为,当前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实现参考LPR定价,近期央行也已针对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部署了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向LPR的平稳转换。对于银行来说,应主动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配合推进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要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如何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王青认为主要发力点有三个:一是,继续加大新发放贷款LPR定价比例;二是,着力推动现有浮动利率贷款转向LPR定价,切实降低企业利息支出负担;三是,央行还应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LPR定价基础上加点幅度的监督考核,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防止商业银行通过提高信用风险溢价等方式,变相维持实际贷款利率,弱化LPR改革成果。 在袁雅珵看来,除了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力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妥推进LPR改革外,还应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调整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企等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资源倾斜,改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定向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资源精准对接小微、民企信贷投放,同时拓展小微、民企的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另外,还应支持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开拓资本补充渠道,缓解银行资本约束,释放信贷投放空间。[详情]

降准助小微融资 多管齐下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1公里
降准助小微融资 多管齐下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1公里

  原标题:降准释放8000亿助力小微融资多管齐下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各家银行正加大力度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利率,此次降准所带来的LPR利率下降预期,将有助于小微、民企实际融资成本跟进下降。 为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再出重磅政策。 1月1日,央行决定在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方面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逾8000亿元,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将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与此同时,此次降准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年,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不少小微企业与民企已感受到央行此次全面降准的红利。”一位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他所在的银行预计此次降准将令本月LPR下降5个基点,因此银行对部分优质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价较2019年12月下降了5-10个基点。 在他看来,此次降准能否更大幅度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还得看银行内部考核机制能否进一步“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降准持续降低小微、民企融资成本同时,央行等相关部门也在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加快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利率等措施,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持续降低小微、民企融资成本。 在多位银行人士看来,目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相当明显,若要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持续“畅通”,则需要财政政策予以更大力度的配合,包括加大减税降费与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减轻小微、民营企业经营压力,从而引导社会资金更积极地投向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否畅通,还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一位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记者分析说,若央行此次降准释放的逾8000亿资金无法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则可能会助长金融市场资产泡沫升温。 中小银行的“痛点” 随着各家银行正加大力度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利率,此次降准所带来的LPR利率下降预期,将有助于小微、民企实际融资成本跟进下降。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此次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并引导LPR利率在1月份可能下跌5个基点。 “今天我们与部分优质小微企业协商的新贷款利率,较2019年12月下降了5-10个基点。”上述城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之所以贷款利率降幅高于LPR本月降幅预期,主要原因是他所在的银行内部认为LPR利率下降,将吸引大量优质小微、民营企业寻求大型银行申请信贷,因此他们必须给予更大的贷款利率优惠力度“留住他们”。 他承认,这也给银行获取信贷利差收益构成更大的压力——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利率降幅高于LPR利率降幅,意味着银行内部不得不牺牲一定额度的信贷利差收益。此外,由于年初银行会投入大量信贷资金投向大型优质项目,若资金分流投向小微、民企项目,可能会导致整个信贷资产坏账风险率有所上升。所幸的是,银行高层力排众议,决定再额外拿出百亿信贷资金用于小微信贷,并且必须在一季度末之前悉数投放。 “现在这笔信贷资金能否如期投放完毕,最大的变数是各个分支机构对小微、民企的不良容忍度能否进一步趋宽。”他告诉记者。由于年底前部分小微、民企出现贷款逾期导致关注类贷款规模骤增,各地分支机构被要求将小微信贷不良率严控在3%以内,导致银行风控部门对小微、民企的放贷门槛悄然收紧。 甚至个别分行内部出台新规定,小微部门坏账额排名居前的数位客户经理将不再发放年终奖,若小微累计坏账额超过一定额度,客户经理的年终奖也将被暂缓发放,直到他追回相应比例的信贷坏账资金。此举也迫使不少小微部门客户经理抱着“不冒险”的心思,只服务当地最优质的小微、民企。 在这位城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看来,这背后,是城商行在服务小微、民企方面依然存在某些竞争劣势——由于城商行较高的存款获取成本推高了贷款利率,当地不少优质小微、民企更倾向前往大型银行寻求贷款,令城商行的小微企业信贷质量不算高,因此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或小微企业贷款逾期风险陡增时,银行内部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先收紧信贷风控门槛缓解坏账增加风险,令小微、民企信贷支持力度趋于下滑。 记者多方了解到,因此不少城商行农商行积极与地方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开展合作,通过坏账风险共担方式(银行与政府基金各承担50%信贷损失),加大对小微、民企的信贷支持力度。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多位城商行人士发现政府发起的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鉴于降低坏账损失风险的考量,同样更愿与大型银行开展合作,且服务对象更多聚焦具有高新技术竞争力且形成稳健业务收入的小微、民营企业,令其服务涵盖面同样受到不小的限制。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面对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微、民企过程所遇到的阻力,央行等相关部门也在多管齐下梳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比如在央行支持下,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收账款票据化,通过激发产业链核心企业签发票据的积极性,提高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提升产业链企业票据支付的便捷性,进而缓解整个产业链长尾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通过投资票据的形式向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 一位参与应收账款票据化业务的股份制银行票据部门交易主管表示,当前应收账款票据化令不少行业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得到提升。具体而言,不少产业链长尾端小微、民企从下游企业获得的货款资金周期,从原先的1个月拉长至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导致它们资金压力大幅增加,而银行又担心下游企业付款违约,不大敢给予它们相应的经营性贷款,反而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制造了人为的“阻力”,但随着应收账款票据化,这些长尾端小微企业一方面能以更低的票据贴现成本获得融资,缓解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资金周转率获得提升,大幅改善经营压力。 “目前应收账款票据化要进一步普及,最大的痛点,在于近期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遭遇债券违约风波,令银行风控部门担心产业链核心企业资金风险,不大敢对他们开出的应收账款票据给予贴现,导致下游小微、民企融资难度再度增加。”上述股份制银行票据部门交易主管解释。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多家银行一方面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基于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从而规避大型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提升银行票据贴现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券商投行部门开展合作,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发行债券或登陆科创板进行融资,解决核心企业资金风险。 “不过,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应收账款抵押质押登记流程的简便化、标准化与规范化,构建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从而打破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提升更多银行给予信贷支持的积极性,进一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后一公里。”这位股份制银行票据部门交易主管说。[详情]

经参头版:全面降准意在支持实体经济
经参头版:全面降准意在支持实体经济

  原标题:全面降准意在支持实体经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人民银行1日宣布,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符合预期,有助于保持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 此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2019年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成都时,表示“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12月31日,央行公告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为1月降准埋下了伏笔。在2020第一天,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 一般而言,春节之前银行体系现金投放的规模会超过往常,而且今年1月初将有大量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银行来说,“早投放,早受益”,年初信贷投放往往较多,对资金需求量大。此次全面降准释放8000多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有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维持节前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银行在春节前后做好各项金融服务。 2019年以来,央行频频通过逆回购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流动性进行适时适度调节。而降准在提供流动性增量支持、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信号意义也更强。此次降准一方面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另一方面显著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增强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帮助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预计2020年全年还会有1-2次降准。但央行将更多通过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传导路径,推动贷款利率下行,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央行强调,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现金投放形成对冲,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预计2020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基调,加大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灵活适度,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多重目标中寻找平衡。新的一年,货币政策将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稳增长;二是更强调结构性、定向性调整,不搞大水漫灌;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积极稳妥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宏观杠杆率。 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事关就业、民生和经济发展大局。应该看到,中小银行负债来源渠道较窄且成本高,影响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央行强调,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大中小银行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特别是中小银行要进一步端正发展理念,回归本源、扎根本地、服务本土,加大对本区域中小微企业和本地居民的服务。 下一步,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及再贴现、再贷款等,为中小银行流动性提供更多增量支持,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同时,继续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或提高担保品折扣率,为中小银行获取流动性支持提供更大便利。公开市场业务可进一步适度向优质中小银行放宽准入,以便获取较低成本负债。总之,要完善制度安排,从体制机制上消除阻碍中小银行发展的不利因素,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详情]

开年8000亿元降准“礼包”将惠及谁?
开年8000亿元降准“礼包”将惠及谁?

  原标题:开年8000亿元降准“礼包”将惠及谁?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开年8000亿元降准“礼包”将惠及谁? 新华社记者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0年开年送上全面降准“大礼包”,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为何选择年初降准?谁将在此轮降准中获益?今年货币政策走向会否改变?这些问题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1日对外宣布,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人民银行称,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 专家表示,全面降准符合市场预期,可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有利于提振投资者市场信心。 面对开年“大礼包”,市场给出了热烈响应。2日是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受利好消息刺激,沪深两市双双高开,沪深股指涨幅双双超过1%,两市成交则大幅放大至7500亿元以上。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085.20点,涨幅为1.15%;深证成指收报10638.82点,涨幅达到1.99%;创业板指数涨1.93%至1832.74点。 业内人士指出,从短期看,全面降准可以满足春节期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要。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鉴于1月份有6000亿元逆回购陆续到期,叠加缴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等因素,岁末年初市场流动性压力较大,降准释放的资金可以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 2019年1月4日,人民银行同样实施了全面降准,当时出于与春节前现金投放节奏相适应的考虑,分两次降准1个百分点,有效确保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 在全面降准消息发布后,2日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均有所下行。2日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和7天利率分别为1.4436%、2.433%,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行25.04个和30.4个基点;14天利率为2.334%,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行57.1个基点。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资金来源成本下降,将激励银行在给实体经济贷款中下调利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降准还能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来源,以对接年初银行信贷季节性投放“旺季”。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业出于“早放贷早收益”的考虑,年初会加大信贷投放,对资金需求量大。全面降准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显著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增强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那这8000多亿元资金将如何落地,又将惠及哪些群体? 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 董希淼认为,当前中小银行进一步端正发展理念,扎根本地、服务本土,加大对本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和本地居民的服务。但中小银行负债来源渠道较窄且成本高,影响了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和能力,通过降准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虽是全面降准,但央行明确希望银行将新增信贷投入到小微、民企等重点领域,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投放仍将保持审慎态度。 那么,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唐建伟表示,此次降准对冲1月到期逆回购后,净投放资金有限,表明全面降准也并非“大水漫灌”,当前货币政策稳健的态度没有发生改变。降准之后,预计央行仍会通过其他工具投放短期资金以平抑市场波动。 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详情]

万家基金:降准释放8000亿略超预期 股市春季躁动提前
万家基金:降准释放8000亿略超预期 股市春季躁动提前

  万家基金:降准与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点评 事件:2020年1月1日,央行公告称,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1月1日,央行发布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声明。 点评: 1.核心观点:本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上周末降准落空后,市场普遍预计会推迟到本周末或者下周末降准。降准一方面是在LPR存量改革条件下适当补偿银行利益,另一方面是稳增长、配合专项债发行以及维护春节前流动性稳定等意图。 央行在1日发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上明确表示,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这意味着未来一个季度宽货币、降成本的导向非常清晰。整体来看,本次降准以及央行最新表态都传递了进一步宽松信号,有利于股市债市表现,维持股市春季躁动,债市震荡偏强的观点。 2.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8000亿,略超市场预期。 2020年1月1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本次降准是对“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表态的落实。上周末降准落空后,市场普遍预计会推迟到本周末或者下周末降准。 3.央行降准有三个意图:一是在LPR存量改革条件下适当补偿银行利益,本次降准有利于缓解推动存量贷款用LPR计价所带来的市场层面的压力。二是稳增长、配合专项债发行。专项债发行在即,流动性存在缺口,此时降准有利于体现“六稳”和年初开门红的需求。三是维护春节前流动性稳定等意图,春节前亦存缺口,这也是市场此前普遍预期1月降准的原因。 4.促进实际利率明显下降。 央行在1日发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上明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显示一个阶段货币政策导向仍然十分清晰,可能存在进一步宽松信号。 5.流动性预期充分,维持股市春季躁动债市震荡偏强观点。当前宏观环境整体有利于股市,一是12月PMI为50.2,继续超市场预期,经济企稳迹象显现,二是9月以来央行连续释放降准降息信号,三是中美贸易协议达成,本月可能会签署协议。我们维持11月底12月初提出的股市春季躁动提前观点。债市预计以震荡为主,一方面,央行宽松导向清晰,年初配置力量较强,另一方面,经济预期修复风险资产上涨也构成了一定牵制。因此预计利率震荡偏强。[详情]

星石投资:对权益资产锦上添花 更进一步降准降息可期
星石投资:对权益资产锦上添花 更进一步降准降息可期

  降准为“开门红”锦上添花,更进一步降准降息仍值得期待 星石投资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将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今天股市迎来开门红,上证综指上涨1.15%,创业板上涨1.93%。 此次降准前期市场已经预期比较充分了,其核心在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填补年初的短期资金缺口。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正如星石投资2020年度策略《产业加速升级,成长股长期牛市来临》中判断,我们认为未来更进一步的降准降息仍然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预计2020年1月或是CPI的高点,更大规模的降准降息或许会避开通胀较高的时段;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的制约解除,货币政策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预计国内将加速跟进宽松。 落到资本市场投资方面,近期市场环境对权益资产相对友好,此次全面降准落地对于权益资产应该是锦上添花,权益资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此次全面降准,带动无风险利率下行,有助于提振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此外,相对而言,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成长股更为受益;我们依旧维持成长股长期牛市来临的判断。 后续货币政策研判:未来更进一步的降准降息仍然值得期待 此次降准其实已经有所预期:首先,前期决策层已经多次释放将通过降准、定向降准等举措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信号;而且1月是资金到期高峰期、企业缴税高峰期以及专项债集中发行高峰期,需要需保持银行间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而且此次降准还有望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对冲LPR存量贷款换锚对银行的影响。 关于未来货币政策,如星石投资2020年度策略《产业加速升级,成长股长期牛市来临》中的判断,预计2020年1月或是CPI的高点,更大规模的降准降息可能会避开通胀较高的时段;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的制约解除,货币政策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预计国内将加速跟进宽松。 (1)预计2020年1月份或是CPI的高点,其后逐季回落,对货币政策的约束逐渐解除。  2019年通胀走高,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但是,目前来看,随着多项稳定猪价及猪肉供给措施的出台,猪肉存栏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猪肉价格也有所回落。我们判断,受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我们判断1月份通胀可能还会有所上行,成为全年的高点;降准降息可能会避开通胀较高的时段。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0年经济发展将是“稳字当头”,“稳增长”也是题中之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也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并且,目前中外利差仍然处于相对高位,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仍在120bps以上,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外部空间也是存在的。 因此,随着未来通货膨胀的制约解除,更大力度的降准降息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预计届时国内货币政策会加速跟进宽松。 对权益资产锦上添花,成长股更为受益 近期,市场环境对权益资产相对友好,此次全面降准,对于权益资产而言应是锦上添花,权益资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权益资产的DDM定价模型,分子端和分母端均有明显改善: 分子端(企业盈利)来看:  2019年12月PMI数据超过市场预期,并且数据显示内外部需求均有所改善,12月国内新订单指数录得50.2%,连续两个月高于荣枯线;新出口订单50.3%,较11月提升0.5个百分点;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信号初现,经济的改善未来会逐步传导到企业盈利上。 并且,从库存周期来看,目前企业库存已经基本见底,企业逐步进入主动补库存的阶段。 分母端(风险偏好+无风险利率)来看:  近期,中美双方已经就贸易问题达成第一阶段的协议文本;昨日,特朗普在社交网站上披露称,第一阶段协议将在1月15日正式签署,协议正式签署之后,将访问中国并开启第二阶段的谈判。对于贸易摩擦,我们判断,202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在大选结束之前,贸易摩擦大概率是缓和的,外部贸易环境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也明显回升。 此次全面降准,带动无风险利率下行,有助于提振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并且,相对而言,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成长股更为受益;我们依旧维持成长股长期牛市来临的判断。[详情]

南方基金评降准:有望提振市场情绪 刺激春季躁动行情
南方基金评降准:有望提振市场情绪 刺激春季躁动行情

  南方基金重大政策点评——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 事件回顾: 1月1日,央行发布通知,将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事件点评: 整体来看,此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一方面,总理近期在四川调研时即表态,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等多种措施;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提前释放流动性,以对冲年初节前的流动性压力,以及存量贷款换锚带来的影响。叠加12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已经净投放的金额,跨年及节前流动性较充足,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刺激春季躁动行情。 投研观点: 权益方面,从结构上看,降准首先利好大金融板块,除了券商以外,近期因存量贷款换锚而短期受挫的银行板块也有望迎来修复。其次,刚刚召开的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去了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说法,也释放了短期稳增长政策边际宽松的信号,因此工业原材料、建材、地产等顺周期板块也有望受益。 固收方面,债券市场对1月降准已经预期充分,降准影响有限。目前债市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资金面宽松和配置力量强劲,短期来看,这两个因素依然没有改变,债券市场仍将保持偏强走势。但目前资金面和配置需求已经较高,预计后期边际上将有所转向,需提防债市出现调整。[详情]

博时基金评降准:弥补流动性缺口 利好风险资产表现
博时基金评降准:弥补流动性缺口 利好风险资产表现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1月1日对外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对此,博时宏观表示,首先是对冲流动缺口,春节期间市场流动性需求较大,降准有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1月面临春节提前的取现需求、专项债发行提前、缴税等因素影响,仍存在流动性缺口,未来仍可以关注流动性对冲政策出台。其次,配合财政提前发力,Q1经济有望企稳。2020年地方债已提前至1月,具体发行时间点亦早于去年。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将配合新发行的地方债,起到稳基建的作用,经济从而有望企稳。其三,利好市场,对于全面降准市场虽早有预期,但后续政策边际放松存在持续跟进的可能性,这或将利好风险资产表现。[详情]

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降准?对权益资产相对友好
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降准?对权益资产相对友好

  如何解读央行全面降准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摘要 当前,经济基本面初步企稳、宏观政策仍维持稳增长基调,而外部贸易摩擦短期不再恶化,处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权益资产都相对友好的阶段。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全面降准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A:央行本周三宣布,从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本次全面降准将向金融体系释放8000多亿元的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考虑到央行近期货币政策立场偏宽松叠加弥补流动性缺口和为专项债发行创造良好环境的客观需要,我们认为本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降准与近期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的立场一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后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从此前的“松紧适度”转为“灵活适度”,实际上是赋予了货币政策更大的相机抉择的空间,在经济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基调其实更偏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态度边际也更为积极,在银行间资金面已经超季节性宽松的情况下,继续在公开市场进行大规模净投放,近期银行间各期限资金利率均处于往年同期较低水平。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的立场较为明确。 央行在当前时点降准,也符合弥补流动性缺口和为专项债创造良好流动性环境的客观需要。由于春节时间较早且叠加缴税因素,今年1月本身流动性缺口就比较大:从历史情况看,春节前取现需求约为1-1.5万亿,缴税方面保守估计可能也会对流动性有6000-8000亿元的影响,单就这两项来看今年1月就有超过约2万亿的流动性缺口。另外,今年专项债额度已经提前下发,按照“早发行,早使用”的原则,1月份专项债发行可能再度提速,客观上也需要一个较为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来降低专项债发行成本。 往后看,本次降准将释放约8000亿元的长期流动性,考虑到1月份的流动性缺口较大,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并不足以弥补缺口,以近期央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来看,春节前央行大概率还是会继续通过MLF和OMO等公开市场操作继续投放流动性以维持节前资金面平稳。虽然本次降准的时间点和力度都不可谓超预期,但是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接近底部、部分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已现好转的情况下,本次降准释放了监管层短期仍将继续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基调的信号。当前,经济基本面初步企稳、宏观政策仍维持稳增长基调,而外部贸易摩擦短期不再恶化,处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权益资产都相对友好的阶段。[详情]

重阳投资:春节前大概率继续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
重阳投资:春节前大概率继续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

  如何解读央行全面降准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重阳问答 重阳资产 摘要 当前,经济基本面初步企稳、宏观政策仍维持稳增长基调,而外部贸易摩擦短期不再恶化,处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权益资产都相对友好的阶段。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全面降准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A:央行本周三宣布,从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本次全面降准将向金融体系释放8000多亿元的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考虑到央行近期货币政策立场偏宽松叠加弥补流动性缺口和为专项债发行创造良好环境的客观需要,我们认为本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降准与近期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的立场一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后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从此前的“松紧适度”转为“灵活适度”,实际上是赋予了货币政策更大的相机抉择的空间,在经济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基调其实更偏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态度边际也更为积极,在银行间资金面已经超季节性宽松的情况下,继续在公开市场进行大规模净投放,近期银行间各期限资金利率均处于往年同期较低水平。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的立场较为明确。 央行在当前时点降准,也符合弥补流动性缺口和为专项债创造良好流动性环境的客观需要。由于春节时间较早且叠加缴税因素,今年1月本身流动性缺口就比较大:从历史情况看,春节前取现需求约为1-1.5万亿,缴税方面保守估计可能也会对流动性有6000-8000亿元的影响,单就这两项来看今年1月就有超过约2万亿的流动性缺口。另外,今年专项债额度已经提前下发,按照“早发行,早使用”的原则,1月份专项债发行可能再度提速,客观上也需要一个较为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来降低专项债发行成本。 往后看,本次降准将释放约8000亿元的长期流动性,考虑到1月份的流动性缺口较大,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并不足以弥补缺口,以近期央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来看,春节前央行大概率还是会继续通过MLF和OMO等公开市场操作继续投放流动性以维持节前资金面平稳。虽然本次降准的时间点和力度都不可谓超预期,但是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接近底部、部分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已现好转的情况下,本次降准释放了监管层短期仍将继续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基调的信号。当前,经济基本面初步企稳、宏观政策仍维持稳增长基调,而外部贸易摩擦短期不再恶化,处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权益资产都相对友好的阶段。 [详情]

央行新年降准支持增长:并非大水漫灌 稳健政策不变
央行新年降准支持增长:并非大水漫灌 稳健政策不变

  原标题:境外媒体:中国央行新年降准支持增长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 境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从银行系统释放8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150亿美元)来支持经济,在2020年的第一天发出支持增长的信号。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日报道,根据央行网站上的通知,该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给实体经济提供充足资金。 另据路透社1月1日报道,中国央行1月1日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报道介绍,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详情]

央行释放8000亿元资金 全面降准将有效提升市场信心
央行释放8000亿元资金 全面降准将有效提升市场信心

  原标题:释放8000亿元资金!全面降准将有效提升市场信心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那么此次降准对市场影响如何呢? 投资评论员吴煊表示,大盘受到消息刺激高开,应该说几无悬念。人民银行此次在元旦当天宣布降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同时会向整个市场当中注入约8000亿元的资金,这8000亿元资金也可以有效地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 另外一方面,对于整个降准来说,它的实施的时间节点要略早于市场之前的普遍预期,这样可能会极大地提升市场的投资信心。在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是顺利站上3050点。所以借助这个消息,大盘大概率会出现一个高开,同时大盘的加速上扬的势头有望形成。所以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 同时全面降准之后,定向降准的预期也会进一步的升温。这对大盘后续也会形成一个利好持续的预期强化过程。[详情]

专家:央行降准对经济面和资本市场都形成重大利好
专家:央行降准对经济面和资本市场都形成重大利好

  来源:深圳商报  原标题:央行新年首日降准 记者 陈燕青 2020年第一天,央行就放了一个大招:从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东北证券此前研报指出,因地方专项债提前发行、春节前移以及缴税等因素,1月流动性压力要显著高于往年。受2020年春节提前至1月的影响,居民的大量提现需求也将前移,将会导致M0和库存现金在1月份环比大幅增加,导致银行间流动性趋紧,因此,降低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根据统计,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11次降准(包括定向降准)。降准之后的30天,股市只有2次下跌,其余均上涨。2019年1月4日宣布降准后,上证指数次日上涨0.72%。2019年9月6日降准后,沪指次日上涨0.84%,随后冲高回落。 如何看待此次降准对股市、债市的影响?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降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刺激投资需求,是国内逆周期调控应有之意,也是货币政策保持短期需求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重要手段。不过,对于本次降准市场已有一定预期,国内股市、债市受此影响或相对有限,但受益于近期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有所提升。”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降准意味着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这对于经济面和资本市场都形成重大利好。这次降准无疑是行情的催化剂,将进一步促进A股的大幅反弹。”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认为,此次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态度,降准可以释放更多资金,维持银行间资金利率低位,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详情]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估值和基本面迎机会 关注三主线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估值和基本面迎机会 关注三主线

  银行|稳信用的优选:降准点评 中信证券研究 文丨肖斐斐 冉宇航 彭博 流动性支持下预计一季度银行资产投放积极,将奠定全年增长基础。经济稳增长和货币宽松预期下,银行板块估值和基本面的“预期差”将带来投资机会。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降准保障年初流动性平稳过渡。 与往年相比,今年年初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①信贷投放高峰;②专项债发行节奏可能提前(此前市场预期一季度发行约1万亿,1月发行量存在超预期可能);③春节提前至1月;④交税因素。因此央选择全面降准并于1月6日起即开始实施,从短期看意在稳定市场流动性。 ▍普降释放长期资金,改善货币条件、助力金融机构宽信用。 央行此次降准将释放约8000多亿长期资金,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从投向来看除了专项债以外,监管仍继续引导金融机向中长期贷款、民营和小微金融等领域倾斜,预计银行也将在审慎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资金投放。而此次央行选择全面降准而非定向降准,推测可能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经较低,额外降准的空间有限(如当前县域农商行准备金率7-10%,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村镇银行为6-7%,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为6%)。 ▍推测降准对银行息差利好。 央行公告中提到此次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 成本每年约 150 亿元,静态测算将提升银行业 2020 年净息差约 0.5BP。近日监管要求银行停止办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并逐步压缩该类业务存量,有助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压力,对冲存量贷款 LPR切换带来的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 ▍四季度货政委例会召开,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宽松空间。 央行货政委四季度例会公告与三季度相比,对经济的判断是“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且删除了“保持战略定力”和“把控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述。我们认为,央行近期宽松主要在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下阶段重点在于: 1)价的方面,“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要求下,在利率传导机制(LPR 切换)逐渐完善后,同时在通胀预期稳定后,开始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2、3 季度 MLF 到期量较大是窗口期,预测全年调降幅度在10-30BPs); 2)量的方面,此次例会尤其提到要“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中小银行聚焦 主责主业”,针对中小微主体的融资支持可能仍将是重点工作,在“不搞大水漫灌”背景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策略。 流动性支持下预计一季度银行资产投放仍保持积极,奠定全年增长基础。经济稳增长和货币宽松预期下,银行板块估值和基本面的“预期差”将带来投资机会,投资组合上:①绝对收益资金建议重点关注招商银行等高增长公司;②相对收益资金可配置预期差较大的南京银行并关注杭州银行,另择机组合配置低估值的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上海银行;③对于长线资金,从配置价值角度关注大行和邮储银行。[详情]

中金:一文看懂央行降准的影响
中金:一文看懂央行降准的影响

  来源: 中金点睛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估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市场对本次降准并非没有预期。鉴于到节前季节性流动性缺口及1月起地方债发行均需要适量的资金支持,春节前降准符合我们预期。往前看,我们认为,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尤其是考虑到对冲中小银行去杠杆及“非标”资产回表紧缩效果的政策需要。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估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宣布,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1]。  市场对本次降准并非没有预期,尤其在李克强总理近期讲话后。春节前降准符合我们预期——鉴于到节前季节性流动性缺口及1月起地方债发行均需要适量的资金支持。 2019年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2]。市场对于近期降准已经有一定的预期。 鉴于春节长假前通常会面临1万亿元以上流动性缺口(而今年春节较早)、并且1月2日起大规模地方债发行将启动,且发行安排仍可能遵循2019年“前高后低”的走势,2020年初银行体系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需要央行进行流动性对冲。我们在2019年11月初发布的2020年年度展望报告中就已经预测[3],2020年春节前有一次降准的可能。 往前看,我们认为,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尤其是考虑到对冲中小银行去杠杆及“非标”资产回表紧缩效果的政策需要。 正如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所阐释的[4],“非标”资产的回表导致需缴准的银行负债比例上升,削弱了降准释放流动性的有效性。因此,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可能有必要将名义准备金率下调至“常态化”水平以下,以冲抵“非标”回表对信贷周期的紧缩压力、支持货币派发。 从节奏上而言,2020年地方债发行工作可能将于1月2日启动,而2019年1月社融基数较高[5],为了维持调整后社融增速大体平稳,2020年初需要较大规模的信贷和地方债(一般债或专项债)投放,此次降准在季节性方面也符合“规律”。 往前看,我们认为,如果增长在近期降准后出现更为明确的企稳回升迹象,则短期内降准的节奏可能暂缓。此外,为配合地方债的发行、并且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2020年1月LPR报价小幅下调的概率也比较高。 央行降准对行业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银行 我们测算降准将提高上市银行净息差1.0bp,正面影响利润+0.8%。按照3Q19存款数据测算,假设释放资金用于贷款投放,我们测算得降准提升上市银行净息差1.0bp,其中,平安、南京、光大、宁波、贵阳、招行等由于贷款定价因素净息差提升幅度较大,在1.2-1.5bp;对应提升上市银行净利润0.8%,其中,对平安、光大等银行正面影响幅度更大。 信用条件环境改善,有利于中资银行资产负债表修复。目前市场经济企稳预期升温,信用条件也有望继续改善,我们认为以上因素有望继续推动银行重估,再次重申重估核心逻辑在于资产负债表修复,而非净息差扩张。我们预计上市银行盈利增长稳定,投资者对于PPOP增速的要求有望降低。目前中资银行正处于一轮结构性不良出清周期,我们认为优质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持续,而部分银行业绩可能受信用成本拖累,个股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中资银行估值/仓位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经济企稳预期有望推动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兑现。 有色金属、建材 央行再迎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积极政策信号。2019年9月以来,我们观察到多重积极政策信号的释放,积极政策下建材板块和有色板块需求预期和估值亦得到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此次降准有望缓释节前流动性缺口,同时有利于1月起地方债顺利发行,也意味着稳增长信号的进一步强化。 市场盈利预期及风险偏好有所改善,降准有望进一步提振估值。4Q19旺季以来,受益于暖冬赶工和竣工改善,水泥、玻璃等板块下游需求及价格涨幅显超市场和我们预期,叠加2020年供给端格局有望偏紧,我们观察到市场对建材、有色品类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有所改善,预期降准有望进一步提振板块估值: ► 1)水泥板块:从历史复盘来看,我们认为积极政策信号对水泥板块估值提振较为明显;同时,我们预期2020年水泥需求受稳健的地产建安和区域战略带动的重点项目支撑,仍有2%左右同比增幅,行业均价、吨毛利仍将维持高位水平,优质区域龙头业绩仍有超预期空间。 ► 2)玻璃及消费建材:我们认为,流动性改善有利于强化市场对竣工提速的预期,看好2020年有望受益竣工回暖的后周期建材龙头(主要受益品类:玻璃、消费建材)。同时,随着精装房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我们预期建材采购流量有望持续向头部地产商集采市场集中,主要受益品类包括防水、建筑涂料、管材等,我们看好享受B端集采红利的消费建材龙头中期成长性。 ► 3)铜:我们预期铜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有望受益于全球宏观预期整体改善;此外地产竣工改善,亦有望明显提振房地产、家电相关铜需求,叠加全球矿产铜供应增长空间有限(我们预期2020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仅2%),我们看好2020年铜价中枢提升,利好板块估值。[详情]

中信证券明明: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明明: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原标题:中信证券明明: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来源:明晰笔谈 原标题:2020年,什么时候降息? 摘要 【中信证券明明: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全面降准落地揭开货币政策新年序幕,将有利于1月LPR下行、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从稳增长和降成本的角度而言,货币政策都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无论从效果还是政策空间而言,仍有降息的必要。我们预计,年初央行将进一步下调MLF和OMO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明晰笔谈) 报告要点 全面降准落地揭开货币政策新年序幕,将有利于1月LPR下行、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从稳增长和降成本的角度而言,货币政策都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无论从效果还是政策空间而言,仍有降息的必要。我们预计,年初央行将进一步下调MLF和OMO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降准落地符合预期,揭开货币政策新年序幕。从总量上看,此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一定程度上弥补春节前后的流动性缺口,相较2019年初降准,本次降准力度并不弱。考虑普惠金融定向降准、MLF/TMLF操作规模及当前资金面,本次降准力度彰显货币宽松意图。结合今年财政政策提前发力、专项债发行前置、春节到期前后同业存单到期集中等因素,后续预计还将开展逆回购、新作MLF等。 降成本仍然是货币政策目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再到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直至央行新年第一天宣布全面降准,表明了2020年货币政策仍然以降成本、逆周期、稳增长为主要目标。此外,本次降准也加大了对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降准有助于1月LPR报价下行,但对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的引导效果有限。本次全面降准类似于2019年9月全面降准,预计本次降准降低资金成本有助于1月LPR下行至多5bp。一般贷款加权利率是降成本的主要指标之一,从2018年以来的数次降准效果来看,降准对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的引导效果十分有限,背后可能的原因在于:(1)存量贷款占比仍然较大,LPR下行仅能影响新增贷款利率下行;(2)贷款期限结构拉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被动上行。 要进一步降成本,加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切换至LPR、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目前降成本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LPR下行难;第二是中长期贷款增速预计将继续回升。2019年9月贷款利率小幅下行说明了LPR机制改革的效果,2020年央行要求银行抓紧完成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向LPR切换,为进一步降低存量贷款的成本铺路搭桥,也有助于LPR下行对贷款利率的引导。而降成本的核心问题还是需要落到LPR下行上来,而要引导LPR下行,需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压低负债成本。无论从基本面稳增长角度还是降成本角度,货币政策都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而无论从效果还是政策空间而言都支持降息的落地。 债市策略:央行以全面降准揭开新年序幕,但没有明显超预期成分,能维持流动性环境的合理充裕,短端利率继续下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长端利率下行。然而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宽松并不局限于降准,在降成本任务加重、降准空间逐渐逼仄的背景下,降息的必要性增强、制约逐步解除,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我们坚定看好年初利率债的表现,随着政策空间打开,10年国债将走向3%的“第一阶段”目标。在当前时点,建议把握预期差带来的配置机会。 正文 利率自11月降息过后快速下行并转为震荡走势,近期工业企业利润、PMI等软数据持续示好、周期股继续走强,但债券市场的情绪并没有受明显压制,长端利率在降准预期以及资金利率和短端利率的带动下也有一定幅度下行。但对于明年开年的债市,此前市场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大部分市场观点并不看好年初的债市表现,昨天央行元旦宣布降准,如何看待后续的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势? 降准落地符合预期,揭开货币政策新年序幕 从总量上看,此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一定程度上弥补春节前后的流动性缺口。《债市启明系列20191227——1月流动性展望》中对1月份资金到期规模、春节期间现金需求、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等流动性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粗略估计1月份流动性总缺口约3.2万亿,需要央行进一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MLF以及降准操作对冲资金缺口。本次央行全面降准释放8000亿元左右资金,在一定程度可以弥补部分春节期间的流动性缺口。 相较2019年初降准,本次降准力度并不弱。和去年春节分两次降准1个百分点相比,从流动性投放层面看并不逊于往年。2019年1月份分两次全面降准超市场预期,但是从实际的流动性释放规模来看,2019年初降准包含三个部分:两次降准释放资金1.5万亿-置换一季度MLF到期1.2万亿+1月下旬TMLF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约5000亿元=8000亿元,与本次降准释放8000多亿元资金基本相当。 考虑普惠金融定向降准、MLF/TMLF操作规模及当前资金面,本次降准力度彰显货币宽松意图。从到期量上,2019年1月资金缺口较2020年1月多1000亿左右,若考虑2020年年初地方债发行较2019年1月有所增长,总资金缺口基本持平。但从结构上,2019年中短期资金到期压力大,尤其是逆回购、MLF和国库现金定存到期资金达1.3万亿,远远高于2020年1月份8575亿元的自然到期资金规模。2019年流动性投放规模还包括了1月底TMLF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口径调整带来的资金投放,若排除这部分2019年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净投放仅仅3000亿元。 此外,2019年9月份全面+定向降准后,流动性总量已经处于较为充裕的水平,DR007中枢趋于下行,元旦前资金利率较往年明显偏低、隔夜资金最低触及1%以下。因此,本次降准力度在总体资金释放规模上并不逊于2019年。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次降准从无降准预期到产生预期再到预期落空,直到降准落地的过程中,至少说明了货币政策仍然是宽松取向,结合今年财政政策提前发力、专项债发行前置、春节到期前后同业存单到期集中等因素,后续预计还将开展逆回购、新作MLF等。 降成本仍然是货币政策目标 政策对降成本和稳增长诉求较大。从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进一步降成本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稳增长为主、加强逆周期调节,到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再到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再到元旦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中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直至央行新年第一天宣布全面降准,表明了2020年货币政策仍然以降成本、逆周期、稳增长为主要目标。 此外,本次降准也加大了对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 降准过后还有降息吗? 在新年第一天全面降准就落地,但超预期部分较少,而市场更加关注的还是11月开启降息周期后,下一次降息什么时候到来。我们认为2020年货币政策的主线是逆周期和降成本,而在经历了两年的数量宽松后降成本效应并不明显,降息的必要性仍在而制约逐步接触,后续降息操作仍将继续。而从降息时机上看,降成本任务紧迫,降息宜早不宜迟。 降准有助于1月LPR报价下行,但对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的引导效果有限。一般贷款加权利率是降成本的主要指标之一,从2018年以来的数次降准效果来看,降准对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的引导效果十分有限。2019年9月底一般贷款加权利率较2017年底上行16bp,相对于区间最高点2018年9月底有23bp的下行空间。本次全面降准类似于2019年9月全面降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9月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成为9月LPR下行5bp的原因之一。预计本次降准降低资金成本有助于1月LPR下行至多5bp。 LPR下行幅度并不等同于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下行幅度。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96%,比 6 月上升 0.02个百分点,在8月推出LPR改革并推广、LPR连续两个月下行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并未下行反而上行,而从9月贷款利率加减点区间整体较 8 月有所下移说明LPR下行已经引导了整体的利率水平下行,在这个前提上来看,7月、8月贷款利率环比应该是有所提升的,背后可能的原因在于:(1)存量贷款占比仍然较大,LPR下行仅能影响新增贷款利率下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难以随LPR同比例下行;(2)在贷款利率脱钩贷款基准利率、与LPR挂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贷款利率的上行,背后是贷款基准利率之上的风险溢价走阔;(3)8月贷款期限结构拉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被动上行。 目前降成本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LPR下行难;第二是中长期贷款增速预计将继续回升。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已经累计下行16bp,但实际上除了9月降准和11月降息外,LPR仅仅在改革后首月主动报价下行6bp,在银行负债成本刚性的背景下LPR下行难度大。另一方面,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建相关贷款等由于期限长,本身利率偏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尤其强调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加之年初财政政策发力、基建相关贷款规模预计也将上行,将使得年初降成本的任务更重。 要进一步降成本,加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切换至LPR、进一步引导LPR下行。2019年9月贷款利率小幅下行说明了LPR机制改革的效果,2020年央行要求银行抓紧完成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向LPR切换,为进一步降低存量贷款的成本铺路搭桥,也有助于LPR下行对贷款利率的引导。而降成本的核心问题还是需要落到LPR下行上来,而要引导LPR下行。 需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压低负债成本。在银行负债成本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难有动力大幅压缩净息差,甚至LPR报价都难以进一步下行。因而央行在9月底进行了全面降准、于11月小幅下调MLF操作利率,都实现了进一步压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LPR进一步下行的效果。本次全面降准也将有助于引导LPR下行。另一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要求“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 从稳增长的角度,年初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大,降准后仍有降息必要。市场前期普遍看好明年的制造业补库行情,但我们认为,制造业库存周期自发回暖的动力不强。预计年初基建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地产投资增速读数将明显放缓,且难以带来制造业的有效投资需求,年初制造业基数效应较明显,节奏上一季度可能会成为全年低点。此外,预计今年进出口规模均有所扩张,但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存在增长压力,出口可能前低后高。年初投资底、库存底待验证,经济下行压力促使政策进一步宽松。 降息的制约也在逐步解除。(1)近期农业部介绍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出栏环比回正,猪肉价格逐步受到控制,后续价格上涨幅度可能低于预期,而下跌速度可能超预期,通胀对货币政策的约束更小。(2)相比全球政策利率而言,中国央行降息幅度最小,而中美政策利差仍然处于高位;而相较而言经过两年数次降准后,中国准备金率下降的空间相对降息空间显得更小,后续降息更值得期待。此外,美联储明年降息概率降低,若考虑货币政策内外协调,降息也宜早不宜迟。 总体而言,无论从基本面稳增长角度还是降成本角度,货币政策都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而降息无论从效果还是政策空间而言都支持降息的落地。降息存在必要性、政策制约逐步解除,时机则宜早不宜迟,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债市策略 央行以全面降准揭开新年序幕,但没有明显超预期成分,能维持流动性环境的合理充裕,短端利率继续下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长端利率下行。然而更重要的是,当前市场对于明年一季度债市的预期颇为纠结,对于明年经济和库存周期的判断也存在分歧。我们始终坚定认为当前软数据的向好并不是周期强劲回暖的依据,而明年年初经济二次探底、货币宽松推动利率将下行。货币政策宽松并不局限于降准,在降成本任务加重、降准空间逐渐逼仄的背景下,降息的必要性增强、制约逐步解除,不排除年初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我们坚定看好年初利率债的表现,随着政策空间打开,10年国债将走向3%的“第一阶段”目标。在当前时点,建议把握预期差带来的配置机会。 [详情]

五问央行元旦降准:“预防式”宽松的起点?
五问央行元旦降准:“预防式”宽松的起点?

  五问央行元旦降准:“预防式”宽松的起点?——货币金融Q系列之三 降准背后反映了货币政策基调发生了什么变化?2020年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可以期待? 摘要 一问:当前央行货币政策总基调到底是什么? 2019年大部分时间央行货币政策实际操作有限,全球比较,我国货币政策基调显得“中性偏紧”。 2020年元旦降准,考虑到通胀因素和经济中的积极现象,我们理解为——类似美联储insurance cut——的“预防式”宽松周期。 这也意味着政策基调从“中性偏紧”的立场向着“中性偏宽松”方向转变。 二问:为何此时政策基调有所转向,并进行“预防式”宽松? 主因或是2020年要保“小康底”对政策的约束越来越强。另外,当前经济企稳的力量可能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问:此次降准,对经济和市场影响几何? 流动性方面: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支持专项债发行,春节流动性需求和年后企业缴税需求。但实际上仍然不够,我们测算总流动性需求或达2.8万亿元。 经济方面:此次降准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传导,降低银行成本。央行表示部分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资本市场方面:有利于资本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股票市场延续春季躁动行情。 四问: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有哪些信号? 未来政策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要灵活适度,货币政策或多样化,更加依附于经济数据;二是进一步推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推进贷款挂钩LPR或是202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三是推进中小银行改革。 五问:2020年货币政策可能有哪些操作? 货币政策将更加依赖于经济数据,2020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更大。预计2020年或“预防式”降息(MLF、LPR)2-3次来降低融资成本,并可能再降准一次来对冲资管新规等对流动性冲击。 正文 2019年1月1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完全符合我们预期: 我们在2019年12月16日的报告《2020年1月流动性缺口或达2.8万亿,或需1次降准对冲》中提出,2020年1月因现金、专项债等,流动性缺口或较大,需一次降准对冲。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预期确认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变化?后续央行还可能如何做?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问:当前央行货币政策总基调到底是什么?有何变化? 在通胀即将高企、经济中积极现象增多的背景下,央行依然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从2019年“中性偏紧”向“中性偏松”的转变,“预防式”的宽松周期或开启。 实际上,2019年央行货币政策与全球其他央行比,可以说是中性偏紧。比较主要经济体,中国央行的确宽松力度不大,除了日本、英国的央行外,就算中国央行“定力”最强。与中国GDP下行0.4个百分点相同的巴西,其央行降息3次,共150bp;南非,降息1次,共25bp(图1)。 在1月通胀即将进一步上行,而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向好迹象局势下,央行依然选择降准,而不是更多的MLF、OMO等工具来投放流动性,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有所调整,向“中性”甚至“偏松”方向转变。 二问:为何此时政策基调有所转向,并进行“预防式”宽松? 实际上,当前经济已经出现了小幅企稳的迹象。当前经济数据中不少指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主要在生产端。中国和全球PMI都略有回升,其中新增订单与库存比例触底反弹,表明制造业在筑底积蓄动能。与调查数据相呼应的是,工业增加值、企业盈利开始略有加快,铁路货运量、发电量、贷款中长期比例也在改善。具体工业品中,钢材、冰箱、玻璃、乙烯、纯碱等生产也在近几个月明显加快。另外,建筑、产业升级链条的行业开始出现加库存的迹象,这些行业约占整个制造业(近40个行业)的15-20%。我们国泰君安经济领先指标也在11月份有所好转。 但是,在如此情况下,央行依然选择全面降准而非其所钟爱的MLF、OMO工具,对货币政策基调进行微调,可能原因有二: (1)在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2020年要保“小康底”对政策的约束越来越强: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9次提“稳”,因此逆周期政策方向不变,小康底”决定了政策一切求稳。 (2)经济企稳迹象虽然越来越明显,但可能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需求端的数据有待观察和验证。投资方面,房地产新开工近期有所转弱,似乎土地投资下滑的影响开始发酵;基建投资仍然在低位徘徊,大家对其期望很高,但数据不断令人失望。消费方面,社会零售名义值近期有所回升,但实际值却表现不佳,尤其是汽车,一直表现疲软,市场对其企稳的预期一再落空。总之,需求端的改善仍然有待验证。 三问:此次降准,对流动性、经济和市场影响几何? 影响1:流动性方面,释放资金8000多亿,支持节前流动性需求。 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支持专项债发行,春节流动性需求和年后企业缴税需求。但这些资金仍不足以对冲1月份的流动性缺口。1月除了现金需求约15000亿元外(见报告《2020年1月流动性缺口或达2.8万亿,或需1次降准对冲》),有2575亿的TMLF到期及6000亿的逆回购到期,另外,目前已有四川、河南、浙江、云南等省份公布将在1月份就进行专项债的发行。因此,我们认为1月份仍有可能进行逆回购、TMLF等操作配合满足流动性。 影响2:经济方面,降低银行成本,增强货币传导能力,缓解小微、民企融资。 央行表示,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影响3:资本市场方面,有利于资本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债券市场保持平稳,股票市场延续春季躁动行情。 此次降准呵护资金面,助力地方债发行,有利于经济企稳,并增强投资者信心,支撑权益市场中枢向上抬升,股票市场延续春季躁动行情概率大。 四问: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从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看,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要灵活适度,货币政策或多样化,更加依赖经济数据;二是进一步推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推进贷款挂钩LPR将是202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三是推进中小银行改革(表1)。 (1)灵活适度,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政策节奏将更加依赖经济数据 在201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后续货币政策定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我们认为,这实际是重回2015年末的提法,预示着货币政策将更加看经济数据的脸色:数据持续恢复,则货币政策操作有限;而一旦下行压力再启,货币政策将很快进行反应。 (2)进一步推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推进贷款挂钩LPR 在2019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央行提及后续政策重点之一是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三季度的例会上,这句话没有出现。而此前,央行超出市场预期及其原计划的推进了存量贷款合同与LPR挂钩,可以看出其降低社融成本的决心。 (3)进一步推进中小银行业务回归本源 在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出,要“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今年以来,包商银行事件爆发,短期看,对中小银行存单发行等负债端融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化解中小银行同业扩张过快的风险,推动其业务回归本源。而中小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又尤为重要。 五问:2020年货币政策可能有哪些操作? 货币政策将更加依赖于经济数据,2020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更大。预计2020年或“预防式”降息(MLF、LPR)2-3次来降低融资成本,并可能再降准一次来对冲资管新规等对流动性冲击。 我们判断,后续货币政策或随着经济短期波动而呈现高频化灵活操作。而目前看,虽短期内经济有企稳迹象,但2020年下半年仍存下行压力:2020年面临着美国大选,将为中美贸易关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此外,2019年房地产土地成交下滑显著,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尚能靠竣工支撑,下半年或因土地而存在下行压力。因此,央行操作或仍有“预防式”宽松空间。 从时点看,上半年通胀制约下,降息空间或为1次。下半年,在通胀中枢回落下叠加经济不确定性加大,货币政策的降息空间或达2次。 另外,2020年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年份,虽然可能有些再度延期的可能,但不少中小银行的去杠杆和非标资产回表压力较大,仍然需要流动性支持。我们认为2020年下半年或需降准(包括定向降准)1次。 表1:货币政策例会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详情]

降准投放8000亿 可以应对流动性缺口吗?
降准投放8000亿 可以应对流动性缺口吗?

  降准投放8000亿,可以应对流动性缺口吗? 来源:郁言债市 摘  要 关注央行后续流动性安排,资金缺口大小并非关键 预计1月地方债净发行在5000亿以内,缴税对流动性的影响约7000-9000亿,春节取现需求在1.5万亿左右,合计近3万亿。不过每年春节前夕,缴税、资金到期、春节取现都存在,资金缺口也都不小。从过往经验看,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缺口大小,而在于央行的态度。 降准指向央行的宽松态度,我们还需关注央行后续的流动性投放,以及央行对流动性充裕的态度。需要关注12月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在1-2月是否延续,而这很大程度上还将取决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最长货币宽松周期,来自周期和趋势维度的双重理解 全面降准,从周期维度体现了逆周期调节。从同比、环比两个维度来看,本次降准都维持了此前的宽松力度,有助于对冲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 从趋势维度来看,本次降准周期远超前三轮,隐含着稳定宏观杠杆率。其内在逻辑是,对于稳杠杆而言,既要稳住分子端的债务,也要稳住分母端的经济增长。稳增长需要宽货币,定向宽信用也需要以宽货币作为基础。 货币宽松周期可能还会延续1年。中国通过控制增量、化解存量的方式积极应对地方债务。2018-2020作为债务化解的前3年,货币适度宽松提供的较低利率环境支撑了经济,同时可以为化解债务、防风险提供保障。 宽松预期兑现,利率行情关注短端利率是否继续向下突破 货币宽松周期下,至少我们不必对长端利率持悲观态度。短期内利率行情能否向下突破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短端利率能否维持低位,甚至继续向下突破。这取决于银行降准之后,是否维持较大的流动性投放数量。二是即将发布的12月、四季度经济数据是否明显超预期。 风险提示: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关注央行后续流动性安排,资金缺口大小并非关键 1月份地方债发行和春节叠加,资金缺口可能超出往年,但资金缺口并非关键。本次降准幅度为0.5%,净投放资金8000亿。预计1月地方债净发行在5000亿以内、缴税对流动性的影响约7000-9000亿,春节取现需求在1.5万亿左右,合计近3万亿。看似8000亿不足以弥补资金缺口,但每年春节前夕,缴税、资金到期、春节取现以及去年开始的地方债发行影响,资金缺口也都不小。从过往经验看,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缺口大小,而在于央行的态度。 从近几年央行春节前的安排来看,2017年TLF、2018年CRA和定向降准、2019和2020全面降准,伴随货币宽松周期,货币工具的覆盖面有所扩大。表面来看,2019年降准和普惠金融降准释放资金量不及2018年,但实际上2019年春节前后的流动性较2018年更为充裕,原因在于央行还通过逆回购、MLF等投放来补足流动性缺口。 因而关键在于央行后续的资金投放力度。降准指向央行的宽松态度,我们还需关注央行后续的流动性投放,以及央行对流动性充裕的态度。回顾2019年,除年初、6-7月某银行接管期间和12月之外,其余多数时间内,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也在试图避免流动性过度充裕。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12月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在1-2月是否延续,而这很大程度上还将取决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最长货币宽松周期,来自周期和趋势维度的双重理解 全面降准,从周期维度体现了逆周期调节。本次降准幅度为0.5%,不及去年同期的1%,但去年同期是降准置换MLF使得净投放资金量受限,两次净投放资金量均为8000亿。并且本次宽松力度也与2019年三季度的降准0.5%持平。因而从同比、环比两个维度来看,本次降准都维持了此前的宽松力度,有助于对冲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趋势维度来看,本次降准周期远超前三轮,隐含着稳定宏观杠杆率。我们早在2019年1月7日的报告《时来易失,赴机在速》中就曾强调“本轮降准周期可能超出前三轮,因为稳杠杆和稳增长都需要宽货币”,目前已经得到验证。其内在逻辑是,对于稳杠杆而言,既要稳住分子端的债务,也要稳住分母端的经济增长。紧货币既要增加分子偿还的利息,又要拖累分母的经济增速,因而紧货币与稳杠杆天然冲突。并且稳增长也需要宽货币,由于资管新规限制了金融机构表外信用创造渠道,因而,定向宽信用也需要以宽货币作为基础。 货币宽松周期可能还会延续1年。站在全球维度,美联储2019降息3次、欧央行降息1次,均难以承受货币收紧的代价。根源就在于高杠杆率对货币政策形成反制,但美联储和欧央行对于高杠杆率束手无策。相比之下,中国通过控制增量、化解存量的方式积极应对地方债务初显成效。2020作为债务化解的第3年,可能仍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化解债务、防风险提供保障。 宽松预期兑现,利率行情关注短端利率是否继续向下突破 货币宽松周期下,至少我们不必对长端利率持悲观态度。回顾四季度行情,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经验,债市表现跟着央行走。央行11月调低MLF和逆回购利率5bp,是货币宽松信号的再次清晰化。此次降准是货币宽松的又一次确认,接下来需要关注的央行何时再度调低MLF和逆回购利率,根据TMLF和MLF的利差,预计MLF和逆回购利率可能还会下调10bp。如央行继续调低MLF和逆回购利率,将进一步打开长端利率的下探空间。 货币宽松符合预期,短期内利率行情能否向下突破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短端利率能否维持低位,甚至继续向下突破。这取决于银行降准之后,是否维持较大的流动性投放数量。目前降准不足以弥补流动性缺口,央行可能继续投放逆回购和MLF。二是即将发布的12月、四季度经济数据是否明显超预期。12月CPI维持4.5%左右的可能性较大,PPI因基数反弹,四季度不变价GDP可能6.0-6.1%,预计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可控。 风险提示: 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