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仪式

视频直播

二次上市

京东集团在香港挂牌高开5.75% 最新市值7386亿港元
京东集团在香港挂牌高开5.75% 最新市值7386亿港元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18日  09:20
京东暗盘上涨7%:打新中签率10% 顺势拿下港股“吸金王”
京东暗盘上涨7%:打新中签率10% 顺势拿下港股“吸金王”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6月17日  18:55
京东暗盘收涨5.9%报239.4港元 一手净赚670港元
京东暗盘收涨5.9%报239.4港元 一手净赚670港元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17日  18:33
近40万投资者认购冻资2800亿 京东港股认购超阿里小米网易
近40万投资者认购冻资2800亿 京东港股认购超阿里小米网易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17日  08:00
京东公开发售获认购178.9倍 每股发售价为226港元
京东公开发售获认购178.9倍 每股发售价为226港元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17日  07:05
京东全球发售1.33亿股 在香港上限定价236港元
京东全球发售1.33亿股 在香港上限定价236港元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07:32
京东上限价格较美股溢价3.2% 预留超过1300亿孖展额度
京东上限价格较美股溢价3.2% 预留超过1300亿孖展额度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07:39
京东:美国若无法检查审计情况 公司或从美股退市
京东:美国若无法检查审计情况 公司或从美股退市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11:11
京东最高筹资逾40亿美元 公开发售回拨机制最高为10%
京东最高筹资逾40亿美元 公开发售回拨机制最高为10%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10:30
京东:6月8日上午9点开始香港公开发售 6月18日上市
京东:6月8日上午9点开始香港公开发售 6月18日上市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07:36
京东入场费11919港元 公开发售占比5%可予重新分配
京东入场费11919港元 公开发售占比5%可予重新分配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8日  07:39
京东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已递交初步招股书
京东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已递交初步招股书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06月05日  07:26
刘强东身家872亿元 在港股上限价格较日前美股溢价8%
刘强东身家872亿元 在港股上限价格较日前美股溢价8%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5日  18:52
传京东6月11日定价 将于“618”购物节挂牌上市交易
传京东6月11日定价 将于“618”购物节挂牌上市交易

新浪港股|2020年06月05日  10:20
一文读懂京东二次上市:公司不差钱 刘强东存关键人风险
一文读懂京东二次上市:公司不差钱 刘强东存关键人风险

新京报|2020年06月05日  14:36
一张图看懂京东2020第一季度业绩:营收1462亿超预期
一张图看懂京东2020第一季度业绩:营收1462亿超预期

新浪港股|2020年05月15日  17:52
京东据报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料集资逾265亿港元
京东据报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料集资逾265亿港元

新浪港股|2020年04月29日  07:33

最新新闻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经济观察报 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再到香港,“今天,我们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徐雷说,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作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 6月18日,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京东集团总部A座大厦内,一面巨大的铜锣架在舞台中央。 作为京东的17岁生日,今年庆祝的方式不同往年,牵动京东人的,除了零点那一刻跳动的交易数字,还有这一天,京东回归港交所二次上市。 京东人眼中的京东零售CEO徐雷,酷爱摇滚,平素总是一身休闲装扮,当他以正装现身,便意味着出席场合的重要性。 18日上午9时许,徐雷身穿黑色笔挺西装,搭配银色条纹领带,出现在敲钟现场后,顿时舞台上热闹了起来。只见他时而双手插兜,时而背手身后,笑容挂在脸上,并与现场的同事、合作伙伴及投资人代表们合影留念。 尽管热闹中少了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的声音,但徐雷却不忘提及,“特别感谢刘总,不仅仅因为他战略的格局和超前的眼光,更是因为他赋予了整个管理团队最大的信任”。 记者看到,包括徐雷在内,由京东现任CFO许冉、原任CFO黄宣德、京东CSO廖建文、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等京东集团核心管理层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也在上市现场首次亮相。 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再到香港,“今天,我们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徐雷说,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作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 荣归 6月18日上午9时30分,徐雷与6位员工及客户代表走上台,挥锤敲锣。它的股票代号为“9618”,这个数字被京东认定为自己的幸运数字,开盘交易,股价即涨至239港元/股,较发行价226港元涨幅达5.75%。 以京东公开的数据可知,这次它面向全球募集的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而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后,又可额外募资净额45.08亿港元。这使得京东直接赶超网易,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募资金额最高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再看京东市值,港股市值一度冲至7300亿港元,美股也在900亿美元上下变动。与之前曾经跌破300亿美元相比,此时无疑是京东的“高光”一刻,一个月前的深夜,刘强东洋洋洒洒写下6000字的内部信,忆起京东的成长之路——22年前,从中关村三尺柜台内创业,17年前,从线下被迫转型电子商务,6年前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如今,作为这一巨头的缔造者,刘强东并不避讳谈及年轻的京东及“迷失”的过去,“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 早在2014年赴美IPO前,华兴资本就开始“陪跑”京东。如今又再次推动京东二次上市。 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负责人王力行,在读过刘强东的内部信后感叹,“(京东)现在活得比较明白了。”在他看来,如今的京东既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还懂得去夯实,甚至在合纵连横中能将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走过少年莽撞,又摆脱了青春期的烦恼,在17岁即将迈向成人礼前,“京东是谁?”刘强东在内部信中发问,他试图让外界看到,京东“正放下小我”,走在从“大”到“伟大”的蜕变中。 在华菁证券常务副总经理魏山巍看来,京东是顺应了整个中概股群体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众多中概股出于安全、贴近消费者市场、引入包括国内投资人在内的优质股东,改善股东结构,都在筹备或者已经启动二次上市。” 魏山巍认为,香港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近年来频繁推进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关于二次上市改革后的便利性,对于诸多中概股具有吸引力。”而此番京东选择回港上市恰逢其时。 重公司 京东在此次提交的招股书中写到,此次回港募资净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一个月前,刘强东内部信首次提出“京东是谁”,他从创始人的角度复盘了京东从何而来,又将走向哪里。期间,他还对京东集团的战略定位加以更新,“我们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与之相匹配的新使命是,“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作为刘强东身边的“谋士”,廖建文觉得,“倒推近三年发生的事情”,就能理解京东使命的迭代不是突然想到的。 2017年的年会上,刘强东在结尾演讲中强调,京东未来十二年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这已经在将技术本身提到了战略高度。”不过,廖建文认为,彼时京东坚持的使命为“科技引领生活”,过于聚焦相对TO C的零售业务,而今,“一路走来,我们想将零售与技术放在同一个起点上。” 京东走到线上时,相较亚马逊、当当等垂直电商,廖建文将它称之为“后来者”,但它之所以能“走出去”上市,甚至成长为一个巨头,其根本原因在于,“京东在电商行业内做垂直一体化的事情,这是一个重资产的模式。”相较彼时大多电商都在强调轻资产,京东反其道而行,“我们前端在线上,后端做物流供应链”。 “目的是什么?”廖建文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给出了答案:零售行业的核心并非交易环节,其本质是成本、效率和体验,而京东过去多年来在做的事情,就是使之优化,换句话说,这就是京东新使命中提及的“高效”。 写就《创京东》一书的前媒体人李志刚,曾思考京东在一众“轻”交易的公司里特立独行做“重”公司的背后价值逻辑,一番深度采访后他意识到,“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里,重公司的价值越来越高。” 李志刚对行业的未来趋势作出预测:谁对线下供应链的参与越深,涉及更多的动态交易,对价格体系的改造就更深,使供需双方的关系更加高效,谁就越有话语权。 在廖建文的眼里,行业早已进入了下半场——产业互联网阶段,一路走来,京东也不再是那个只专注改变零售行业的企业,“零售沉淀下了数据及供应链资源,我们可以用以改变其他相关产业。”这也是为何京东会早早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如今经过时间检验,廖建文认为,京东对行业终局的判断没有错。 今天,内容电商、视觉电商、网红直播等在场景端出现,零售行业变得碎片化、分布式明显,“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在廖建文看来,京东过去从电商场景到仓配送一体化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这一业态变化,“航空母舰开不到小河里面。” 于是,京东又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我们把一体化的链条主动切开,物流开放、供应链能力开放,让零售基础设施去赋能其他碎片化的零售场景。”廖建文一句话道破了京东近来的一系列动作。 5月27日,京东零售与快手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通供应链路,并深入在精准营销方面有所共建。 5月28日,京东又通过可转债券的方式与国美结成资本联盟,背后的战略合作引人关注,双方将在联合采购、营销、物流及服务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合作。 大象起舞 “陪跑”京东的9年时间里,王力行最大的感受是,“京东这些年总是习惯去做一些初看很笨重的事情。”他举例称,像京东自建物流仓配体系、发力全品类布局等,“但长期看却是有价值的。” 对于京东近来的合纵连横,王力行惊喜得发现,“京东虽然已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但是也会跳舞。” 这一佐证就是5月份京东与国美达成的战略合作。采访中,王力行向记者复盘了京东与国美结盟。年初,王力行团队接下了帮国美寻找战略合作方的案子。在拼多多入局后,局外人往往会习惯性地想,“京东何苦还要再做这件事?”但王力行看到的是,“京东更关心自己和国美究竟有没有协同?”一番思考后,王力行团队配合京东推进战投国美一事,不到一周时间,双方完成交割。 项目完成后,王力行收到一条廖建文发来的消息,“总的来说,大家在格局上面会想得更不一样了。”谈及“格局”二字,王力行觉得现如今的京东更能把视野放宽,不会局限在竞争角力中,“他们的自信明显提升了。” 廖建文形容京东是一个“长跑者”。在所有逻辑围绕“流量”进行用户、业务增长时,京东却做起了物流这样的重资产,甚至把钱投入其中,“物流一干就是十多年”,这样一场“豪赌”,尽管外界看不懂、不理解,但京东还是坚持跑了下来。 记者从京东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中看到,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了730多个仓库,整体仓储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 做物流久未盈利,这让京东在过去屡遭诟病。看似“费力不讨巧”,却在2020年疫情黑天鹅突袭时,让京东逆势飞了起来。 从1月21日至3月31日期间,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7000万件,不止局限于国内,从世界各地发往湖北的应急和生活物资,其承运超万吨。 廖建文认为,从结果导向来看,京东基于零售搭建起的供应链体系和底层数据框架,自我验证跑通后正变得开放“共享”。 向外行走 “贯穿京东发展历程的,无非是京东对供应链的打造和体系升级。”在富途证券投研团队看来,基于过去几年里持续在供应链上的投入,京东树立起了一条技术支撑的护城河。 “我们既有航空母舰,也有小舰队。”廖建文如是比拟当下京东的开放逻辑,他认为从一体化走向开放,是一种意识的挑战。 京东与快手合作打通供应链闭环后,后者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商平台,而交易带来的流量最终也不再回到京东。但廖建文说到,用户在快手平台上看直播“想挑什么货就挑”,而京东只做供应链、履约服务。 “这才是京东真正从垂直一体化模式,走向赋能与开放。“在廖建文看来,从快手开始,能看出京东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 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京东当下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然变化。 除了与阿里巴巴、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巨头对垒,电商市场蛋糕,正被抖音、快手,等新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富途证券投研团队告诉记者,如今电商渗透率在持续提升,京东回港上市,虽进一步让其优势和定位表现得清晰化,但要应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其供应链体系及物流等构建起的竞争优势仍待突出。 谈及京东将会面临的新可能,魏山巍认为,回港二次上市短期内不会给它带来重大影响和变化,甚至由于多了一个上市地,“会带来一些附加的工作量。” 可以预知的是,京东会因为更贴近消费者市场上,“其资本、经营、甚至投资者关系等各个层面,都会出现长远影响和变化。” 刘强东称京东是一个“逐梦者”,他希望“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17岁的京东,在成人礼前率先面临着意识和组织的挑战,“从一体化走到一体化的开放”。 京东开普勒团队则是担负着走出去赋能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负责人陆寅宏接受记者采访时屡次提及集团的定位,她认为背后反映出的关键词就是“开放”二字。 在她看来,京东能与快手等产业合作伙伴联盟,其长线逻辑是,“将分散场景中的用户,通过直播平台、社区、工具类应用聚焦起来,凭借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去降低用户的决策和购买成本,使体验和效率变得更高效。” 如今的京东,走出迷茫,告别单打独斗,17岁的它,更懂得对内反思,开放共享,向外行走,心有野望。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6月20日 13:49
京东赴港上市再度坐实"618"IP 六年时间就赢在一件事
京东赴港上市再度坐实

  本报记者 许 洁 对于“618”这个“IP”,京东用自己的股票代码再一次坐实了。 6月18日,忙于“618”年中购物节“决战之日”的京东,在自己的办公楼下举行了一个简洁的“云敲锣”仪式。锣声之后,港股代码为9168的京东股票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相比于此前已经赴港二次上市,确有很多人记不住股票代码的阿里和网易不同,京东对于“618”的在意和打造,可见一斑。 另一个与18巧合是,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首次上市时,是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18家公司。彼时,京东以30.9亿美元的融资额创出中国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融资纪录。 时隔6年,京东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总计募集资金298亿港元(不行使超额配股权的情况下),也刷新了港交所2020年至今的融资纪录。 6月18日收盘,京东股价报收于234.4港元/股,较226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3.72%,当日成交额达到70亿港元,与腾讯控股共同成为当日港股主板的两大主力。 京东的两个重要春节 上市仪式上,敲锣的一共有7个人,除了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之外,其他6人都是“生面孔”。但是,随着对他们的介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6人当中,除了客户代表外,有3人是京东的员工,分别是坚守抗疫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疫情期间坚持给“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李华斌;疫情以来不分昼夜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 这三位京东一线员工的背后,是22万忙碌至今的京东人,是2020年国人最应该感谢的“逆行者”。 “尽管就在现在,北京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风险,但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的步伐,集团全体员工都在全力以赴稳定价格、保障供给、抗击疫情。”徐雷在上市致辞中表示。 两次上市之间,京东跨越了两个意义迥异的春节。 2014年1月30日农历除夕,京东正式宣布拟赴美上市。同日,联想集团宣布,拟斥资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门。IT圈同时发生的两件大事,瞬间成为春晚之外的大新闻。彼时,谁也不知道,以京东启动上市发轫,2014年成为了中国新经济公司最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一年,达内科技、猎豹移动、途牛网、聚美优品、智联招聘、迅雷、联众、迪信通、天鸽互动、科通芯城、畅捷通、创梦天地、神州租车、阿里巴巴、一嗨租车、陌陌、蓝港互动、飞鱼科技等公司相继赴美、赴港上市。 蛇吞象或快鱼吃慢鱼的戏码也是层出不穷,除了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外,微软收购诺基亚、唯品会收购乐蜂网、腾讯入股大众点评、阿里入股优酷、携程入股同程、阿里入股恒大,腾讯入股58同城…… 6年时间很长,也很短。时至今日,当京东二次上市时,上述名单中的很多公司已成为“仲永”,而当初“傻大黑粗”、不被看好的京东,却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丑小鸭》。 6年时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人民币增长8.3倍至5769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人民币增长48倍至107.5亿元人民币,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8.23倍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13倍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从3.3万人增长6.67倍至22万多人……正是这些数字,奠定了京东二次上市的基础。 机会主义还是长期主义? 尽管今天的京东,业务布局已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等多个领域,但归根结底,京东只赢在了一件事,那就是供应链。目前,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此次赴港上市募集的298亿港元,依旧是“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6年间,京东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不是没有过头脑发热。好在,在供应链方面,京东一直没有停步,最终实现了对冲。 今年5月19日深夜,刘强东发表了一封题为“京东是谁”的全员信。在这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刘强东坦言,“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业务上,一度欲望代替了逻辑。我们被太多机会所吸引,什么都想做,但能力却未必支撑,甚至有时候商业逻辑还没有想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例如我们在创新业务上走得太急太猛,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我们总是很容易担心错过了什么机会,但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机会主义。”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今年年初,京东正式确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战略定位,5月份,京东又再次将其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改变社会面貌,与整个世界实现共生发展,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最终,我们期望京东能够成为一家全球最受信赖的公司。”徐雷在上市致辞中表示。 截至6月18日14点,京东“618”销售额已突破2392亿元人民币。去年6月18日全天,累计下单金额为2015亿元人民币。一个新的纪录正在创造中。[详情]

证券日报 | 2020年06月19日 07:46
“6·18”开门红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大卖”
“6·18”开门红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大卖”

   6月18日,京东在北京举行庆祝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的“云敲锣”仪式 新华社图 ⊙记者 温婷 ○编辑 全泽源 6月18日,17岁的京东登陆港交所,代码为“09618.HK”,开盘价239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3港元,涨幅为5.75%,当日成交额高达70亿港元。公司此次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 同日,京东“6·18”大促也迎来开门红,6月18日14个小时的下单金额同比增长33%,京东物流不到16个小时的出库单量超过去年全天。截至记者发稿前,京东平台的成交额仍在不断刷新纪录。从港股上市“大卖”到“6·18”销售的火爆,技术驱动下的京东“提速换挡”,迎来了二次腾飞。 六年惊人扩张 京东木已成林 在18日的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响京东在港上市锣声。同日,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包括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首席财务官许冉、前首席财务官黄宣德、首席战略官廖建文、首席合规官李娅云、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等。而京东核心管理层梯队的建成也标志着京东生态组织架构的日趋稳定。 此次赴港二次上市,距离京东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了6年。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至22万多人。 市场、业绩、影响力的增长为京东加码技术创新增加了底气。根据招股书,京东计划募资投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徐雷表示。 “6·18”大促彰显技术驱动后劲 同日,京东“6·18”大促也迎来开门红。从6月1日0点到6月18日凌晨00:00:17,京东累积下单金额已经突破2019年18天创下的2015亿元纪录。而2019年“6·18”突破2018年的纪录是在18日上午9:49。提前近10个小时实现年度超越,代表着这个京东“6·18”更为强劲的增速和影响力。 不仅如此,今年“6·18”京东还有很多新玩法,开始2分钟,京东直播带货额破亿元。截至6月18日14时,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而2019年截至14时的下单金额是1795亿元,由此估算的同比增幅达到33%,这是京东公布大促金额以来,成长速度最高的一次。 成交额创纪录的背后,云、AI、物流等技术的投用彰显了京东持续增长的后劲。今年“6·18”期间,京东核心业务实现全面上云。与此同时,京东智联云的AI技术为客户创造多元购物体验,NeuHub平台京东内部+外部累计调用量,较去年“6·18”累计调用量增长200倍,智能情感客服、内容审核、智能写作、物流大件外呼等智能化应用大规模、系统性、全流程部署在京东购物流程中,调用量指数级增长。 同样是基于技术的演进,得益于京东物流“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六线城市配送订单的增长是一线城市增幅的150%,24小时达正在常态覆盖更多边远地区。此外,通过大数据预测,京东物流本地仓满足率大幅提升,在大促开始前已经把商品部署在各级各类仓储中,帮助商品及时出库,尤其针对依旧受到疫情影响的地区,也提前完成商品部署。基于这一前置仓储模式,今年“6·18”当天,全国22个城市均在20分钟内全部完成了第一单配送。其中,乌鲁木齐首单用时仅8分21秒。 截至18日收盘,京东港股报234港元/股,总市值约7231亿港元。技术驱动下的京东正在“提速换挡”,而港股上市的成功可能只是开始。根据京东此前向港交所提交的申请豁免,京东能在3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这意味着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板块都存在独立上市预期,而相应子公司的估值均已达到数十亿美元级别。[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20年06月19日 06:32
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原标题: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18日,伴随“618购物狂欢节”,京东集团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京东本次二次上市发行价为226元/股。6月18日,京东集团(9618.HK)盘前竞价上涨7%,报242港元/股;开盘价上涨5.75%,报239港元/股;收盘时上涨3.54%,报234港元/股,当日成交额也创下70亿港元,与腾讯控股(0700.HK)共同成为当日港股主板的两大主力。 公告显示,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新股“吸金王”,募资额排名第二名的是另一只回归的中概股网易243亿港元。 据悉,一部分京东二次上市打新的投资者在上市交易第一天开盘便卖出获利了结。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长期持有,建议投资者不必急于卖出,近期港股股价波动比较大,并且近期京东美股在一季度强劲的业绩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价上行的趋势已经形成。 打新“吸金王” “中概股回归是近期的热点,包括京东回归也受到了很多资金的关注,这些中概股回归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多数都是明星公司,可以关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认为,对于中概股的打新,应该立足于基本面及估值综合考虑,最好相对高的安全边际,买入后长期持有。如果是纯粹的新股套利,则应当第一天冲高卖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大量机构和投资人参与了京东的打新。事实上,仅在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近300亿港元,募资额为今年香港市场第一名。 那么,那批最早投资港股的打新资金怎么样了? “京东最终定价226港元,较前一日美股60.98美元折价4.36%。鉴于京东折价幅度高于网易和阿里,这吸引了一部分投资者在开盘便卖出获利,目前看京东上市首日表现要弱于阿里(+6.6%)和网易(+5.69%)。”6月18日,老虎证券对记者表示。 老虎证券给记者简单地算了一下账,如果投资者在开盘高点239港元卖掉,收益率为5.75%,每手可赚650港元(未剔除手续费);如果投资者持有到尾盘233港元卖出,打新收益率仅为3%,剔除手续费后,基本上不赚钱。 “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应急于卖出,一方面港股上市前几日受投机性资金的影响,股价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近期京东美股在一季度强劲的业绩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价上行的趋势已经形成——按最新美股62.01美元计算,对应的港股价格为240港元,较最新港股还有3%左右的溢价。”老虎证券表示,“我们认为美股走势更能反映出京东中长期的增长潜力,最终两个市场的股价会趋于一致。” 事实上,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很关注京东回归,未来会配置中概股回归这类优质股票。随着优质中概股加入各个股票指数,主动资金和被动资金也会陆续增加配置。 “618”情结 6月18日是京东的主场的喜庆日子,它既是京东的生日,也是由京东开启的全民和电商的“618购物狂欢节”。 而2020年6月18日,京东登陆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 上市仪式上,京东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今年“618”数据大屏,从2020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14时,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超过去年“618”大促18天2015亿元的纪录。 京东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京东实现净收入分别为3623亿元(人民币,以下同)、4620亿元、5769亿元。2017年及2018年,京东持续业务经营净亏损1900万元和28.01亿元,2019年持续业务扭亏,实现经营净利润118.9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其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约为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3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则约为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亿元略有下降。 京东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介于1800亿元至195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0%-30%。 曾饱受质疑的“京东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营模式;二是自建物流。 同样是电商平台,京东打造了“618”,阿里打造了双11。但当阿里开枝散叶,渐成商业帝国,京东却连年亏损,直到2019年Q1才转亏为盈。 二者的核心商业逻辑不同。业内有人比喻,淘宝更像是线上版的义乌小商城,而京东可以类比为线上版的沃尔玛超市。 大多数义乌小商城的商品来自各个商家,而市场只需给商家提供“摊位”,收取租金,更容易赢利。而沃尔玛的商品更多是自营,即自己进货,自己销售,赚的是买卖间的差价。 与阿里不同,京东自营商品、自建仓储、自建物流,走上“即时配送”之路。当京东将仓储和物流覆盖全国各地,订单量足够大,规模效应下京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由于基本面改善,再加上京喜增长、疫情受益、美股反弹等因素,今年京东股价大涨。6月17日,京东集团(JD.O)的美股收盘报62.01美元,上涨1.69%,达到历史高位。较年初股价上涨76.01%,市值为958亿美元。 京东这种模式后劲仍被看好。 对于京东集团(JD.O)的美股,第一上海证券近期给出的目标价是68.00美元,买入评级。理由是,京东商城及物流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优质的履约能力,虽然短期内部分产品销量受影响,但长期来看将加速电商渗透率及公司用户数量增长。 对于京东集团-SW(9618.HK)的港股,中泰国际证券给出的评级为“申购”。理由是,由于公司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未来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京喜小程序及公司与快手的战略合作可为公司拓展下沉用户市场增长空间。此外考虑公司来港上市后,未来有机会纳入恒指、港股通、其他亚洲指数及内地投资者更加熟悉公司等因素,都将会激发未来股价涨幅。[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6月19日 01:03
6600亿京东的新“战争”
6600亿京东的新“战争”

  来源:首席科创官 作者 |  戴鄂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6月18日是京东的店庆日,也是电商界的狂欢日,选择这一天在香港挂牌二次上市,别有一番用意。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则注意到,今年22岁的京东,终于结束了自己“烧钱狂奔”的岁月,收获121.84亿元净利润的同时,也收获了6601.84亿元的市值。 不过,自身取得突破的京东,正在面临一场全新的行业战争:除了“猫狗之战”的宿命,后起之秀拼多多,虽然看似与京东定位不同,但其客户群体,与京东“下沉”战略天然重合,一场龙争虎斗不可避免; 跨界而来,高举“无边界”大旗的巨头美团,则已在即时配送等领域与京东体系形成直接竞争,面对其9221.22亿元的体量,以及同样强大的朋友圈,这场边界之争,京东并不能稳操胜券。 还有星火燎原的千万带货主播,对电商们来说,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需要高超的平衡术。 回港二次上市,对京东来说,是新起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6月18日,在京东店庆这天的上午九点,京东集团(9618.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截至收盘,股价234港元/股,上涨3.54%,对应市值7231港元(约6601.84亿元人民币)。 而在大洋彼岸,京东股价62.01美元/股,较昨日上涨了1.69%。 今年最大港股IPO 6月17日公告显示,此次京东集团(9618.HK)香港公开发售总计获得39.6万份有效申请,合计认购11.896亿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认购665万份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近180倍。 来源:京东集团公告 扣除相关费用后,按照发售价每股226港元计算,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297.71亿港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京东集团将获得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45.08亿港元。到目前为止,京东问鼎了今年最大港股IPO。 来源:京东集团公告 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 6年的时间,京东的交易额从约3000亿元攀升至超过2万亿元,市值从26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900亿美元。 作为京东灵魂人物的刘强东,在全球发售完成后仍然持有京东集团14.1%的股权,折合市值约1040亿港元。此外,作为最大的外部股东,腾讯仍然将持有京东集团17.1%的股权,沃尔玛将持有公司9.4%的股权。 来源:京东集团招股书 融资“烧钱”,裂变壮大 走过了22年的奋斗史,经历了6年资本市场的检验之后,此次京东集团回港二次上市亮点不少,其中之一是2019年扭亏为盈,其后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速度。 2019年京东获得了121.84亿元的净利润,全年营业收入为5768.88亿元,同比增长24.86%,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量增长至3.62亿。 今年一季度,京东集团总营收达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4.8%。2020年3月份,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 京东2020年一季度净收入来源(来源:公司财报) 此外,京东集团还认为它的二季度营收将加速增长,理由是“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强控制使京东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则让京东可以及时且不中断地交付订单”。 根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京东已经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零售商,在3C、家电等高客单价的品类处于领先地位,在食品、家居、化妆品和医疗产品等消费者更看重商品质量的品类也取得了领先地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至2019年中国是第二大零售市场,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市场规模相当。然而中国前20大的零售企业整体市场份额仅有19%,远远小于美国的50%。 中国高速增长但是极其分散的零售市场对于京东而言也是巨大的增长空间,不过目前国内零售业可匹敌的对手渐少,京东的目标变得更大。5月19日京东提出了“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豪言。 22年京东发展的裂变史,就像一部不断融资和“烧钱”收购的电影,大咖云集、情节丰富: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 2004年1月,刘强东决定推出自营模式网站,这是全新起点。 2014年3月,京东集团收购了腾讯的电商业务和资产,并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及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向京东开放了移动应用程序微信及移动QQ的显著入口,实现了强强联合。 当年的5月22日,京东成为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的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代号“JD”。 2016年4月,京东完成了与达达集团的交易,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成立新达达。京东集团以京东到家的资产、业务资源以及2亿美元换取新达达约47.4%的股份。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京东仍然是达达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仍在45%以上。 2016年6月,京东宣布与沃尔玛建立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京东收购1号店市场平台资产所有权,沃尔玛收购京东5%的股份,双方同意在若干不同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国内的电子商务及全渠道计划。 2017年4月,以“烧钱”闻名的京东物流成立。2018年2月,京东物流获第三方融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当时京东集团出让了京东物流约19%股份,仍然是控股股东;同时,京东集团成立了京东智能产业发展(拥有、开发及管理京东的物流设施及其他地产物业)以支持京东物流及其他第三方。2018年6月,Google LLC(谷歌)根据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京东集团投资5.5亿美元。 2017年6月,京东数科完成重组,京东集团收到143亿元人民币现金,经济收益为142亿元人民币。 2019年2月,京东智能产业发展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共同成立核心基金,总募集额超过人民币48亿元。京东集团担任普通合伙人,并作为有限合伙人承担核心基金总资本的20%。 2019年11月,京东集团医疗子公司京东健康与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A系列优先股融资,总额为9.31亿美元,按全面摊薄基准计,占京东健康13.5%的所有权。 除内生性增长、引入战略投资之外,京东也进行了对外战略投资、收购及合作并签署协议。 从上图可以看出,京东的投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与自身业务高度相关的永辉超市、爱回收,也有中国联通此类国企混改机遇。 不断扩张的京东,不再只是一家纯粹的零售商。在港股IPO招股书中,京东对自己的使命做了更新——“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这意味着京东打算从“零售商”转变为更具包容性的“技术公司”。 此次香港二次上市,京东集团计划将把募集资金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具体来说,包括营运系统、物流技术、整体研发能力等方面。 来源:京东集团招股书 只不过,这是否会开启京东新一轮的烧钱狂奔? 并且,随着拼多多这一后起之秀的迅速崛起,以及更多巨头的攻城掠地,京东依旧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毕竟,截至2020年6月18日,美团市值1.01万亿港元(合9221.22亿元人民币),甩开了京东不少。 而号称“无边界”扩张的美团,旗下即时配送等越来越多的业务,已经开始了与“京东系”的直接竞争。 规模增长,如何“下沉”? 面对新的挑战,京东给出的答案似乎是市场“下沉”。 6月8日,在香港招股启动的当天,京东召开了发行投资者电话会议。 在问答环节,“发力下沉市场”的话题被问到的次数最多。京东连续多个季度以来的70%新增用户来自3-6线城市,2020年一季度下沉市场GMV销售额超过50%,“下沉”初见成效。 当下,京东通过多渠道、多场景、多品类展开下沉市场战略,通过线上平台引流,线下实体门店宣传以及定位细分市场的京喜平台多维度进行客户拓展。 作为“下沉”的重要平台,京喜得到的关注是最多的。 京东表示:“京喜会从不同产业带中招募商家,提供优质的白牌商品。京喜有自己的APP,在微信生态有一级入口和小程序。微信一级入口对京喜是一个非常大的天然流量来源,另外在App和小程序上能够进行有效用户的转化和留存。京喜的定位是差别于主站平台的补充平台,市场投入上不会进行大额补贴,尽量会利用天然流量。” 对于京喜上的商家选择问题,京东回答说:“主要是第三方的模式,京东不太会干预平台上的流量分配,如果商家需要流量也会做广告投放。京东并不急于变现平台的流量,目前有一些变现,但更多以自然竞争为主。” 此外,近日京东高层频频亮相直播平台,比如零售集团CEO徐雷卖房,徐雷牵头与快手合作,也是“下沉”的重要手段。 京东在电话会议上介绍说:“京东与快手合作进行互补,快手提供流量,京东提供较好的履约体验,二者共赢。直播是最近比较新鲜的事物,京东持开放的态度,京东的高管也自己亲自去做直播。京东会尝试多种方向,自己平台本身也开直播,也乐于与其他第三方平台建立合作。” 当然,在下沉市场,不可避免会与拼多多为代表的“友商”正面交锋。对此,京东方面也是信心满满,称高品质的用户体验仍然是京东的竞争力所在。 京东表示:“京东的不同品类有不同的下沉市场策略。比如家电品类,会更多跟厂商的合作,通过家电专卖店去下沉。家电专卖店一方面提升下沉市场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其次,京喜平台会通过社交营销进行推广,很多下沉市场用户购买高客单价商品会更偏好京东平台,因为我们的质量有保证,能够提供对应的安装和售后。接下来希望引导下沉市场用户购买更多高频次、低客单价的商品。” 但很显然,能够在阿里、京东两大线上巨头,以及更多线下商超的缝隙之中异军突起,拼多多必然有着其过人之处,何况如今的拼多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曾经的二分天下,已然呈三足鼎立之势,要想在其大本营有所作为,要有信心,更得有实力。 国内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新一轮争霸战已经打响,你看好618挂牌的京东港股吗?欢迎评论留言。[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6月18日 18:01
京东徐雷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京东徐雷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2020年6月18日,是京东的喜庆日子,这一天京东集团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敲响赴港上市锣声。 北京京东总部的这面上市铜锣,是由专门给港交所制锣的河北老艺人手工定做,重200.618公斤,据说花费了20多万元。就在此前几天的6月11日,网易也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丁磊敲的锣是花了3000块人民币买的。 京东,也进入了职业经理人的“二代目”时代。 一、造节者赢 在2020年3月4日的《京东财报里的三个秘密:徐雷,物流和广告,京喜》文章里,我曾讲到: 虽然京东徐雷在“理论高度、组织行为、业绩表现”上都可圈可点,但接班人这件事非同小可,光会说,或者光会做,都不行,还得会正确表达。 从6.18的京东二次上市仪式看,徐雷的表达是令刘强东满意的。 至此,阿里集团和京东集团,都已经完成了“二代目”交接。 有趣的是,张勇和徐雷,这两位中国电商巨擘的二代目,都是“节日制造人”。 2009年,时任淘宝商城CEO的张勇,在看到美国“黑色星期五”大促后受到启发,在陆兆禧支持下,复制出了淘宝的“双11”购物节。 “双11”如此成功,以致于6年以后的2015年,张勇接替了陆兆禧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并在2019年接班马云,成为新一任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2014年,时任京东副总裁的徐雷,则在每年例行的店庆促销“红六月”备战会上,提出仿效“双11”,把“618”主题突出,形成一个与“双11”分庭抗礼的新的消费符号。 “618”如此成功,以致于6年以后的2020年,徐雷成为京东集团二次上市的敲钟人。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徐雷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刘强东接班人。 从2009年造节,到2019年接班,阿里的张勇走了十年。 从2009年加入,到2020年接班,京东的徐雷也走了十年。(2012-2013徐雷离开京东,在优购网担任CMO) 不会制造节日的经理人,不是好经理人! 二、守正者生 今天这个618的日子,是很值得怀念的。 早前我有篇文章,叫《权力的游戏:太子传奇》,简要分析了历史上太子继位的尴尬原因:“上不让位、手足相残、母后临朝”。 去年,即2019年的618,中国电商三巨头逐鹿中原的操盘手,分别是34岁的蒋凡、39岁的黄峥和40多岁的徐雷。 去年618的主题热点,是某电商平台用各种手段逼迫商家“二选一”,引得拼多多和京东纷纷呼吁有关部门强力干预。 可惜的是,今年没有了“二选一”的热闹可围观。 徐雷忙着京东二次上市敲钟,沉浸在辞旧迎新、再创新高的喜悦里。 黄峥带领着拼多多在资本市场狂奔,6月16日一度市值突破千亿美元,超过了京东。 而某电商平台,则刚刚熬过了“正妻斗小三”热点,又迎来了P8技术专家的“私人助理”热点,自顾不暇。 “宇宙最强公关团队”闭嘴,难得清静的祥和节日。 你好,618! 三、善战者存 在京东的二次上市仪式现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他们是京东核心管理层,也标志着京东集团领军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达到新高度。 京东在路演中透露,未来的主要策略有: 1)发力下沉市场:京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下沉市场的客户,增加他们的购物粘性和复购率。 2)建立全渠道零售体系:线上线下相融合是未来零售行业的趋势,京东聚焦在打造系统能力,与沃尔玛、达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京东的线上线下融合能力。 3)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从2018年开始开放对外部客户的服务,到目前为止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京东物流2019年二季度接近盈亏平衡点,预计2020年亏损将进一步收窄。 4)不同品类间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京东根据品类不同的发展特性及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制定。 徐雷给京东零售定下的主基调是“有质量的加速增长”。“不成长便退场,加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但是摆在徐雷面前的挑战,不可轻视。 1、拼多多: 市值接近千亿美元的拼多多,已经不再是电商市场的追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今年拼多多不仅首次直接以百亿补贴参与了618的角逐,还在积极布局物流体系“极兔”,与国美合作加强大家电业务,连续推出直播、拼小圈、快团团等战略级产品。 目前拼多多APP月活数5.9亿,已经超过了手机淘宝,这是移动电商分水岭的标志,是京东要面对的头号对手。 2、天猫淘宝: 作为中国电商的最大巨头,阿里天团继续是横亘在所有玩家面前的大山。 尤其是其母公司拥有各种“翻云覆雨”“指鹿为马”的能力,对于京东的业务团队的人性忍耐度,是极大考验。 3、美团点评: 刚刚市值过万亿的美团点评,是最近十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新势力之一。 经过小试牛刀,美团的酒店间夜数就已经和携程这样的老资格达到平起平坐,这样的战果绝对会刺激美团向电商腹地进入。 2020年最受期待的新闻,也许就是美团电商的高光登场,这对于京东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4、字节跳动: 已经有确切的消息,字节跳动成立了电商部门,统筹旗下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的电商业务。京东刚刚和快手形成的亮点,马上就要面对抖音+N 的挑战了。 5、自己: 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于京东自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回事,谋篇布局、调兵谴将则是另一回事,不管是组织建设还是业务能力,徐雷都要很快证明,且长期证明其整合驾驭能力。 尾声: 5月19日深夜,刘强东发了一封题为“京东是谁”的公开信。在这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他承认京东上市之后经历了相当长的迷茫期,表现在什么都在学习竞争对手,被太多机会吸引,能力却未必支撑;投资很多项目,但仍然习惯于自己做,强控制,很多投后的融合并不成功。 在“京东是谁”这封内部信中,刘强东说,“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机会主义。” 拼购、生鲜、直播、下沉、到家、供应链、金融科技、大健康等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名词里,究竟哪个才是真正属于徐雷的机会?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6月18日 17:46
17年后,京东再造618
17年后,京东再造618

   题图 | IC photo 当疫情和618再次相遇,刘强东难免又想起17年前的夏天。在今年5月19日,京东老员工的内部信中,他写道: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03年,那一年北京非典肆虐。还在中关村的线下店卖光磁产品的京东不得不关闭实体商铺。为了应对生意的困难,万般无奈下,2004年京东转型进入了电商领域,多媒体网正式开通。” 17年后,京东已经从一个在疫情下弱不禁风、被动转型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中国电商企业的一个标杆,是拥有完善供应链体系、能够第一时间向疫区输送关键物资的世界500强,也是能够在困难时向国家主动贡献力量的企业公民。 伴随京东诞生的618购物节,也从自娱自乐的京东店庆,变成了全民热议,全行业参与的大型嘉年华。 作为成熟的京东,十七年后,刘强东强调要重新认识“我们是谁?”。而作为618节日的主人,京东也正在重新思考618是什么,它除了打折购物,还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别的意义? 熟悉而陌生的618 曾经对于消费者来说,618及齐名的双十一,不仅是捡便宜的机会,同时也往往是最考验其数学能力的时刻。大量搭配使用的优惠券,需要消费者精巧计算,才能真正拿到实惠。 这是电商一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商家与平台既需要用优惠吸引流量,引发关注。同时又要量力而为,摊薄成本。因此种种饥饿营销的方式,一时甚嚣尘上。 这种熟悉的618营销场景,在这些年悄然迎来变化。今年的618尤其明显,在京东,很难看到过去复杂的优惠折扣机制,取而代之是“简单粗暴”。 比如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百亿消费券,具体而言就是京东“618”将提供超过2亿件的五折商品,包括电脑数码、家电、日用消费品、美妆、家居家装产品以及服饰等商品,甚至还有超千套房源低至五折起拍、618元的体检套餐、最低四折的旅游景点门票等等,折扣得很直接。 是京东和商家变得不努力了吗?事实上,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的618,对于电商商家和平台来说,可能变得更为重要。如果说过往618是狂欢,那么今年,对于许多商家来说,则是为了求生,会更迫切的需要藉由618,打开销路,重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但过往的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当下。在需求端,消费者已经疲惫于过往电商的玩法,他们需要新鲜的场景以及更有吸引力的商品,来建立购买预期,并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 这也就是电商行业老生常谈,却始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人、货、场的重构,究竟如何兑现? 而通过今年的618,可以明确地看到,京东为其开出的药方是:“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共赢。如此,一个熟悉而陌生的618,在2020诞生。 引进来,走出去 在“引进来”方面,京东基于海量的消费者和商家数据,形成销售洞察,正在与商家合力,将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以消费者需求目标为中心的C2M反向定制转移,从生产产品推销给用户变成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再通过京东平台完整的供应链和营销工具,形成从后端物流到前端直播等精准货品推介,最终形成销售链条上的供需良性循环。 比如说,截至今年6月10日,由京东独家定制、独家专供的荣耀智慧屏X155英寸一跃成为京东618电视品类累计单品销量、成交额排名第一的双冠王,荣耀智慧屏X165英寸斩获京东618电视品类65英寸成交额冠军。 而在6月11日,华为中国区总裁鲁勇的重磅“加盟”引发了京东“总裁直播”的带货高潮,尤其在京东打造的华为专属服务政策、福利优惠等多重加持下,华为电脑数码再次引起巨大反响。 无独有偶,早在6月1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和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3C家电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就同时空降京东直播间,为京东庆生的同时以“总裁CP”的身份大胆玩跨界,短短2小时就做到了销售额破亿。 而在不断将商家引入京东生态圈的同时,京东也将自己的触角,更广泛地伸向了线上,伸向线下,也伸向世界。 5月27日,京东零售和快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行供应链方面的深入合作。而合作也立刻在618活动期间落地,6月15日,双方就宣布打造“双百亿补贴”,并将在6月16日开始首场促销活动“京东快手品质购物专场”。 京东零售将数码3C等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快手用户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则无需跳转至京东平台,物流、售后都可在小店内完成。 藉由快手,京东准确地切入到短视频和直播生态之中,不仅顺应了当下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习惯,而且提供了更平顺的购物体验。 另一方面,京东也意识到,无论线上多么热闹,线下渠道提供的真实购物体验感,依然是线上购物无法比拟的。而此前在线下的广泛布局,成为了京东的杀手锏。 包括从大型生鲜超市7FRESH,到连锁的五星电器,再到最小的京东便利店,都可以看到京东在618期间丰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门店通过直播、小程序以及兴趣社交群,将线下购物和线上相连。而这种全链路的体验,也带来了良好效果。 只在5月30日至6月1日的这3天,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重庆店总进店人数比上月同期提升了300%,成交额超过2000万元,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京东整体的线下业态也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对线上形成了反哺。 与此同时,京东在世界范围内的业务扩展,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今年京东618首日,京东国际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50%,从2020年至今,京东国际有超过400个品牌同比增速超过200%。其中雅培、美赞臣、AHC等产品原先只有京东国际自营售卖渠道,更是看到京东国际强大的消费市场后,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为中国消费市场投入更多资源。 这一切,造就了一个略显不一样的618,其身上带着京东一贯以来的朴实,却暗含着随中国消费市场转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零售的边界被打破之后,京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企业自身变革。这场变革有过痛苦,有过迷茫,它曾隐藏在618的热闹之下,又在如今的618中厚积薄发。 不止于零售 直到2019年11月,京东给自己的定位,还是“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公司”。不过,时针转至2020年,这一定位中的关键词“零售”,已悄然转变为“供应链”。 而变革的动力就是技术。2017年,刘强东曾经喊出:“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2018年下半年,京东进入“至暗时刻”,创新业务太急太猛,却没有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没能优化行业成本效率。管理上,大企业病、傲慢、山头主义等问题开始出现,公司正在失去活力。 而改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京东迅速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SDC)、战略执行委员会(SEC)、HR委员会(HRC)、财务委员会(FC)、技术委员会(TC)。并且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业务六条线进行了梳理。 而技术的突破,成为了一切改变的底座。京东也针对技术做了一系列架构调整:去年12月,京东将云计算、AI、IoT业务进行重组,成立云与AI事业部。之后不久,京东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今年3月,京东云与AI事业部正式对外启用京东智联云品牌,周伯文任总裁。 这意味着,京东的技术体系化组织架构,正在一步步成型。如今京东技术委员会下设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周伯文任主席,颜伟鹏和曹鹏任常务副主席。 “过去,除To C商品和线下店铺属于技术支持的‘一等公民’,其他都是‘二等公民’。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针对业务的共性需求,系统地给予支持而非打补丁式支持。” 颜伟鹏道出了京东曾经在技术层面的缺失,而京东的中台战略,也应运而生。两年过去,周伯文在一次采访中,托出了背后的成果: 在京东零售、物流等多个子集团业务中台向前演进的过程中,京东围绕技术给出的调整是,搭建全集团共建共创共享的T-PaaS(Technology PaaS,技术平台即服务),它属于京东技术中台的核心。 在中台建设的支持下,京东零售的技术创新开始变得更加容易。例如,京东通过AI算法优化自动化广告投放,在提升广告效果和相关性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通过AI技术,京东可以为广告主提供包括智能广告创意、智能广告出价、智能广告定向等功能在内的一站式广告服务。 可以说正是因为京东拥有了这套技术底座,其原本所具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才能再一次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而618中吸引消费者的种种,才得以呈现。 比如,京东在618中将联合众多品牌商家带来千亿优惠的巨幅让利,而品牌商家也将为京东用户投入近1000条专属生产线涉及家电、生鲜、运动等多种品类。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但在京东系统的协调下,变得举重若轻。 再比如,作为原本已经是京东最强项的物流,在618中又将迎来升级。在保障“城市群半日达”的同时,全面升级千县万镇及农村送达时效,88%行政区县可实现24小时达。而实现这一点,也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高效运转。 618向来就是京东集团上下的试炼场,只有经过了618才是合格的京东人,也只有经过了618,才是合格的京东技术和业务。而伴随着两年多的变革,618也再次见证了崭新的京东: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618作为后疫情时代第一个消费节日,也成为零售行业、甚至包含制造企业的整个产业生态的回血战场。 京东在618开放日上对外展示了数据大屏,18日下午两点,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3%。这是京东公布大促金额以来,成长速度最高的一次,不仅代表着京东沿着高速成长的轨道极速前进,也是中国消费市场全面回暖的侧影。 新的京东,新的618 同样在那封给老员工的内部信中,刘强东五次提到了“成为”这个字眼,也完整地解释了“京东是谁?”这个基本问题: 成为对技术投入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 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公司。 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和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成为别人的一部分,共生、互生、再生。 成为基础设施。 而在618这天回看,京东在这五个方面,都初见雏形。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其研发投入更是远超收入增速。京东国际也已经成为最受国外厂商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之一。而京东的物流、供应链整合以及营销能力,也日渐成为了许多商家的基础设施。 刘强东还提到了实现京东远景的三个关键词:技术、高效、可持续。其最终目标,是真正的去实现服务对象的降本增效,而服务对象,既包括商家,也包括消费者,包括直播平台和线下门店,甚至是曾经的竞争对手。 5月28日晚间,国美零售公告,京东1亿美元认购国美可转债。京东战略投资了曾经的对手。国美零售认为,运用京东平台资源及优势,可令公司加快线上社区渗透,及在数字和实体领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时代变了,中国的电商不再是暗无天日的零和博弈,相比于恩怨,京东更希望通过开放自身的能力,让行业得到发展,将蛋糕做大,与世界连接。 而在这种背景之下,京东作为618的最早发起者,也更早的开始重塑618整个节日的价值:它正在变成类似于国外“黑色星期五”的购物日,除了商品有折扣,这一天还消费者还能形成独特的习惯和文化,无论线上线下,都能与家人、朋友一起,以最舒适的方式来购物。 对于许多商家而言,618也从曾经“二选一”霸王条款,以及库存压力的煎熬中逐渐释放了出来,在京东的帮助下,以更加轻盈、有弹性的方式,来面对这场购物欲的释放。 17年的618,见证着京东的不变:略显理想主义,试图用一己之力来改变消费体验和商业环境。 但618也见证着京东的改变:从价格战和草莽中抽身出来,变得更加专业和理性,更有大局观,从敢打敢拼的毛头小伙,变成了能够思考中国电商发展,对整个中国商业环境拥有共情的成年人。 今年6月8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当日上午九时开始在香港公开发售,并于6月11日定价,6月18日上午九时正式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交易。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敲响赴港上市锣声。 其股票代号是:9618。代表着京东的生日,亦代表着京东的幸运日。 特别策划[详情]

虎嗅APP | 2020年06月18日 17:36
京东正式登陆港股:拿下年内最大IPO 刘强东却没上台
京东正式登陆港股:拿下年内最大IPO 刘强东却没上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在“618购物节”狂欢之际,京东正式登陆港股! 今日,京东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226港元,代码“9618.HK”。公司此次发行1.33亿股,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新股发行,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 在京东回港上市的仪式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亲自敲钟,刘强东并未上台。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京东或成为港股年内最大IPO 获179倍超额认购 6月18日,京东(9618.HK)开盘涨5.75%,报239港元/股,总市值一度达7432.62亿港元。但盘中一度下跌至229.4港元/股,截至发稿,京东集团报236港元/股,上涨4.42%,最新总市值为7293亿港元。成交额44.7亿港元,换手率为14.27%,振幅为4.6%。 京东当前总市值在互联网行业中排第4位,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点评。 据京东在港交所公告,京东获认购合共11.89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倍。根据京东集团此前在招股书中所设定的回拨机制,将部分国际发售股份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由此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提升到12%。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按照每股发售股份的发售价226.00港元计算,京东集团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港股年内最大IPO。此次香港公开发售将冻结资金达到2807.6亿港元,这一金额将超出2018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网易的冻结资金规模。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京东表示拟将该等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我们的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京东2019年收入5769亿元 活跃用户重回双位数增长 2019年及第四季度京东集团主要核心业绩指标超过预期,重回增长轨道。 据招股书显示,过去六年,京东市值增长3.1倍,净收入增长8.3倍,净利润增长48倍,年度活跃用户增长8.2倍,自由现金流增长8.3倍。 2019年,京东集团实现总收入5769亿元人民币(约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达到118亿元人民币(约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594%;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从2018年的1.6%提高到2.5%。2019年自营业务的商品收入创新高,为5107亿元(734亿美元)。 分类别来看,2019年收入中商品收入贡献的比重最高,为88.5%;其次为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分别占比57%、31.5%,而物流及其他服务仅占总收入的4.1%。 另外京东集团GMV在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人民币大关,全年达到20854亿元人民币(约2996亿美元)。与2018年1.68万亿元的GMV相比,京东2019年的GMV增长了24%。 目前,京东员工数量已超22万。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89个城市运营超过7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为1690万平方米。 在股权结构方面,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持有京东14.7%的股权,腾讯持股17.8%,沃尔玛持股9.8%。刘强东投票权为78.4%,腾讯为4.6%,沃尔玛为2.5%。 京东、网易打新收益PK 中概股巨头相继回归香港市场,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到打新盛宴中。 6月17日,京东公布配售结果,超额认购178.9倍,定价226港元。尽管发行价高于网易,但投资者对京东的认购热情不减。根据配发结果公告,京东在香港一共获得39.6万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1.896亿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0倍。经过重新分配后,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12%,一手中签率为10%。 从各种数据来看,京东认购十分火爆。若按截至发稿股价235港元/股计算,不计手续费,中签者每手可赚900港元。 反观6月11日香港上市的网易,网易发行价123港元,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4倍认购,面向散户投资者的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360.53倍认购。上市首日,网易股价盘中一度上涨9.9%,总市值突破4600亿港元,首日收盘价1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7%,总市值4458亿港元。按收盘价130港元计算,不计手续费,中签者每手可赚700港元。 另还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京东的中签截图。 大家在“618购物节”花掉的钱,在打新中赚回来了吗? 京东618引爆全民消费激情 下单金额已超2285亿元 京东618购物节迎来高潮!今日在京东上市仪式上公布,“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已超2284.6亿元。 6月18日0点刚过,京东发布了2020年京东618全球年中好物节战报。京东超市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另有超过3000件单品在京东超市累计成交额破百万元。 在家电方面,31秒电视成交额破亿元,2分钟空调成交额破5亿元。30分钟内戴森吸尘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70%,10分钟内智能屏AI音响销量同比增长12倍。 另外,5G手机销量不到1分钟便突破万台,华为再次领跑,10分钟内成交额同比暴增300%,苹果成交额仅5秒破亿,高端美妆产品在10分钟内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开场5分钟,营养保健成交额破千万。 同时,快递速度也创新高,乌鲁木齐第一单仅用8分21秒便送送到消费者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今年京东618打造了全渠道消费场景,同时带来了保值换新、以旧换新、30天无忧试用以及即时配送手机最快1小时达等优质服务。战报数据显示,前10分钟,使用以旧换新服务的用户量同比增长560%;通过京东手机即时配送服务,首单华为nova 7 SE 5G手机仅用了10分钟就送到了用户的手中;618期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商家开通了0元试用服务,支持这一服务的商品超过一万款。 强强联手 京东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 近期京东资本运作频繁,此前,京东与快手宣布战略合作,6月16日,“快手京东双百亿补贴”正式落地,数据显示当天支付金额达14.2亿。针对在快手销售的京东商品,在京东原有“超级百亿补贴”基础上,快手将针对手机、数码家电、美妆、酒水等重点品类进行额外补贴,实现“双百亿补贴”。而快手用户无需任何跳转就可在快手内买到这些“双百亿”补贴商品。 作为快手616品质购物节期间最重磅的活动之一,“快手京东双百亿补贴专场”是快手616品质购物节的收官之作。在16日活动结束后,快手将上线“百亿补贴”专属频道,实现“双百亿补贴”常态化运营。 5月28日,京东斥资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公告显示,国美向京东发行1亿美元可换股债券,初步股份转换价为每股1.255港元,较国美零售5月28日收盘价及截至5月27日前5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37.91%。 此次京东集团与国美零售达成战略合作,是继国美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平台之后,双方在合作上的进一步深化。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彼此多年沉淀的线上线下优势,实现更加高效的协同和商品供应链的整合互补,并将在物流配送安装服务上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合作开展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业务等。 中泰国际表示,京东自营B2C电商模式,为3C市场龙头。对于产品流方面,不论从商品品质、价格保障、配送速度和售后服务方面,京东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尤其是在高客单价的3C产品领域。另外,自建物流体系强大,用户使用体验出色,不过其下沉用户市场渗透尚未打开。对于估值水平而言, 20年公司动态市盈率约为45.47倍、市销率约为0.87倍,综合考虑电商、传统零售商同业估值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京东此时处于合理偏低位置。由于公司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未来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 长城证券表示,中概股纷纷回归为港股市场注入新活力,短期内有望提振港股吸引力。对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增大资金募集规模,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的地缘性风险。 [详情]

中国基金报 | 2020年06月18日 12:43
618京东在香港市场“大促” 总市值接近7300亿港元!
618京东在香港市场“大促” 总市值接近7300亿港元!

  继网易之后,京东集团(9168.HK)选择在618大促当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为今年以来募资规模最大新股。首个交易日,京东集团股价高开5.7%,市值一度冲至7385亿港元。 京东集团港股今日分时走势图 机构认购热烈 根据昨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开发售数据显示,公司此次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彭博数据显示,京东上市集资规模创出今年全球第二高位,年初在A股上市的京沪高铁以43亿美元暂列全球第一。 京东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将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对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机构认购的反应是挺火的,他们主要是通过申请国际配售來参与,而京东的国际配售,获得了逾10倍的超额认购。就后市走势,叶尚志判断市场目前是处于偏高水平,回调的話,估计京东也将有强势回整的可能,也是可以逐步吸纳的配置时机。 京东回港上市是继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京东集团第二次上市。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长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长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长至22万多人。目前,京东集团集团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业务布局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多个领域。 在6月18日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集团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响京东集团赴港上市锣声。 徐雷表示,17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带领十几名员工毅然关闭了线下门店,开启了京东集团的创业历程;17年后,面对新冠疫情,京东集团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保障民生供应、运输应急物资和高科技抗疫的生力军。两场疫情折射出的是京东的成长和变化:从创业企业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公民,从电子商务的探路者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从零售到物流再到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 截至发稿,京东涨3.98%,报235港元,京东港股总市值约7262亿港元。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刘强东财富净值为135亿美元,排名在前的中国“富豪”还有马化腾、马云、黄峥、王卫、丁磊、张志东等人。 618大战中概股新高 今年618是疫情后首个电商大促,相比往年意义不同,促销力度空前。 今年618促销季,京东集团、天猫等推百亿补贴。京东集团较往年优惠力度最大,今年京东集团618带来“超级百亿补贴”,同时联合众多品牌商家带来千亿优惠。京东集团更在港股上市仪式上公布,京东集团618累计下单金额已超2284.6亿元。 配合电商促销的狂热,是相关股票的支线飙升。周三(6月17日)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收跌逾170点。拼多多涨超6%,京东集团涨1.7%,双双创历史新高。 美股京东股价走势图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股价已超224美元/股,较3月23日的年内最低价169.95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32%。京东集团美股最新股价62美元/,较3月16日的年内最低价32.70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89.6%。 拼多多股价徘徊在82美元/股,较3月16日的年内最低价30.20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158%。美团股价站上172港元/股,较3月19日的年内低价70.10港元/股,累计涨幅已达145%。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指出,这次疫情下首个电商大促,无论从商品品类、用户规模、参与商家、补贴等方面力度都大。随着疫情逐渐控制,这一段时间积蓄的消费欲望会集中释放。但是由于用户的消费需求、就收入空间就这些,因此6·18可能会迎来一波“恢复性消费”,但不会出现大量囤货。618大促消费只是弥补此前一段时间的压抑心理。 中概股回归香港如火如荼 6月12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并对红筹及特殊架构企业发行做了针对性安排。对中概股和未上市企业而言,到底是赴港还是选A?目前来看,香港虽然受到修例风波影响,但是港股IPO市场依旧如火如荼。 自2018年香港市场大刀阔斧改革IPO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符合资格的中资及国际公司在港二次上市、对尚未赢利企业开了绿灯,香港市场的投资者也对新经济持更为开放的态度。过去两年来,共近90家新经济公司成功在港上市,累计集资逾3000亿元,当中有越来越多是回流的中概股。 一位从事境外上市业务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相比美国市场,香港市场有天然的优势。从受众群体来讲,当中概股回归香港市场,加上沪深港通,它会获得中国内地资金的支持力度更大。 2019年,港交所再次登上全球IPO集资金额榜首,对于今年港股IPO规模,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早前透露,今年将会是港股IPO重大的一年,无论是“回归”的中概股,还是来港上市的新挂牌公司,都将陆续有来。 虽然香港去年以来风波不断,但香港作为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却日益稳固。叶尚志表示,目前香港局势有逐步穩下來的趨勢,資金流入也帶動了港匯在近日走強觸及強方保證。這可能是受到中概股來港二次上市的觸發,也不排除是對A股以及科創板的前期部署。 6月初李小加在网志中指出,过去几十年,香港之所以能够华丽转身成为一大国际金融中心,依靠的关键就是“一国两制”带来的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与作用角度看,香港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资本市场,也是美国与西方在亚洲时段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无论美国做什么,它都不会改变一个事实:香港仍然会是中国最国际化、最自由、最开放的市场。这样的香港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符合世界的利益。 迎接更开放的A股市场 安永统计显示,过去8年在纳斯达克及纽交所上市的共有72家中概股公司实行了私有化,其中34家为信息技术行业公司,私有化主要原因包括:中美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卖空报告引起的对中概股的普遍不信任;美国监管法规及信息披露要求趋严,导致公司上市成本上升。 事实上,过去两年来,共近90家新经济公司成功在港上市,累计集资逾3000亿元,当中有越来越多是回流的中概股。阿里巴巴、网易、京东后,还有更多等待回归的中概股正在路上。 A股市场未来如何改革才能吸引中概股回归?就在昨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为迎接中概股回归,应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牵头,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联合国内头部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加强与中概股公司高层的沟通,开辟“绿色通道”,探索科创板吸收美股中概股回流机制。 科创板启动,创业板改革落实,都在提升中概股回A的吸引力。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必然方向。 6月18日举行的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切实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 同时,易会满表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开放是现代经济体系和成熟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详情]

e公司 | 2020年06月18日 12:42
京东下单金额达2284.88亿元 超越去年双11和“618”
京东下单金额达2284.88亿元 超越去年双11和“618”

  新浪港股讯 在上市庆祝仪式现场,京东618数据大屏显示,今年京东6·18大促的累计GMV(6月1日至今)已达约2284.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双11的GMV2044亿元人民币,以及去年6·18的2015亿元人民币。 [详情]

新浪港股 | 2020年06月18日 11:41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京东归来:从纽约到香港,敲锣的那一刻,京东人在想什么 经济观察报 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再到香港,“今天,我们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徐雷说,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作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 6月18日,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京东集团总部A座大厦内,一面巨大的铜锣架在舞台中央。 作为京东的17岁生日,今年庆祝的方式不同往年,牵动京东人的,除了零点那一刻跳动的交易数字,还有这一天,京东回归港交所二次上市。 京东人眼中的京东零售CEO徐雷,酷爱摇滚,平素总是一身休闲装扮,当他以正装现身,便意味着出席场合的重要性。 18日上午9时许,徐雷身穿黑色笔挺西装,搭配银色条纹领带,出现在敲钟现场后,顿时舞台上热闹了起来。只见他时而双手插兜,时而背手身后,笑容挂在脸上,并与现场的同事、合作伙伴及投资人代表们合影留念。 尽管热闹中少了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的声音,但徐雷却不忘提及,“特别感谢刘总,不仅仅因为他战略的格局和超前的眼光,更是因为他赋予了整个管理团队最大的信任”。 记者看到,包括徐雷在内,由京东现任CFO许冉、原任CFO黄宣德、京东CSO廖建文、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等京东集团核心管理层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也在上市现场首次亮相。 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再到香港,“今天,我们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徐雷说,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作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 荣归 6月18日上午9时30分,徐雷与6位员工及客户代表走上台,挥锤敲锣。它的股票代号为“9618”,这个数字被京东认定为自己的幸运数字,开盘交易,股价即涨至239港元/股,较发行价226港元涨幅达5.75%。 以京东公开的数据可知,这次它面向全球募集的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而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后,又可额外募资净额45.08亿港元。这使得京东直接赶超网易,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募资金额最高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再看京东市值,港股市值一度冲至7300亿港元,美股也在900亿美元上下变动。与之前曾经跌破300亿美元相比,此时无疑是京东的“高光”一刻,一个月前的深夜,刘强东洋洋洒洒写下6000字的内部信,忆起京东的成长之路——22年前,从中关村三尺柜台内创业,17年前,从线下被迫转型电子商务,6年前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如今,作为这一巨头的缔造者,刘强东并不避讳谈及年轻的京东及“迷失”的过去,“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 早在2014年赴美IPO前,华兴资本就开始“陪跑”京东。如今又再次推动京东二次上市。 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负责人王力行,在读过刘强东的内部信后感叹,“(京东)现在活得比较明白了。”在他看来,如今的京东既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还懂得去夯实,甚至在合纵连横中能将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走过少年莽撞,又摆脱了青春期的烦恼,在17岁即将迈向成人礼前,“京东是谁?”刘强东在内部信中发问,他试图让外界看到,京东“正放下小我”,走在从“大”到“伟大”的蜕变中。 在华菁证券常务副总经理魏山巍看来,京东是顺应了整个中概股群体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众多中概股出于安全、贴近消费者市场、引入包括国内投资人在内的优质股东,改善股东结构,都在筹备或者已经启动二次上市。” 魏山巍认为,香港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近年来频繁推进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关于二次上市改革后的便利性,对于诸多中概股具有吸引力。”而此番京东选择回港上市恰逢其时。 重公司 京东在此次提交的招股书中写到,此次回港募资净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一个月前,刘强东内部信首次提出“京东是谁”,他从创始人的角度复盘了京东从何而来,又将走向哪里。期间,他还对京东集团的战略定位加以更新,“我们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与之相匹配的新使命是,“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作为刘强东身边的“谋士”,廖建文觉得,“倒推近三年发生的事情”,就能理解京东使命的迭代不是突然想到的。 2017年的年会上,刘强东在结尾演讲中强调,京东未来十二年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这已经在将技术本身提到了战略高度。”不过,廖建文认为,彼时京东坚持的使命为“科技引领生活”,过于聚焦相对TO C的零售业务,而今,“一路走来,我们想将零售与技术放在同一个起点上。” 京东走到线上时,相较亚马逊、当当等垂直电商,廖建文将它称之为“后来者”,但它之所以能“走出去”上市,甚至成长为一个巨头,其根本原因在于,“京东在电商行业内做垂直一体化的事情,这是一个重资产的模式。”相较彼时大多电商都在强调轻资产,京东反其道而行,“我们前端在线上,后端做物流供应链”。 “目的是什么?”廖建文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给出了答案:零售行业的核心并非交易环节,其本质是成本、效率和体验,而京东过去多年来在做的事情,就是使之优化,换句话说,这就是京东新使命中提及的“高效”。 写就《创京东》一书的前媒体人李志刚,曾思考京东在一众“轻”交易的公司里特立独行做“重”公司的背后价值逻辑,一番深度采访后他意识到,“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里,重公司的价值越来越高。” 李志刚对行业的未来趋势作出预测:谁对线下供应链的参与越深,涉及更多的动态交易,对价格体系的改造就更深,使供需双方的关系更加高效,谁就越有话语权。 在廖建文的眼里,行业早已进入了下半场——产业互联网阶段,一路走来,京东也不再是那个只专注改变零售行业的企业,“零售沉淀下了数据及供应链资源,我们可以用以改变其他相关产业。”这也是为何京东会早早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如今经过时间检验,廖建文认为,京东对行业终局的判断没有错。 今天,内容电商、视觉电商、网红直播等在场景端出现,零售行业变得碎片化、分布式明显,“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在廖建文看来,京东过去从电商场景到仓配送一体化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这一业态变化,“航空母舰开不到小河里面。” 于是,京东又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我们把一体化的链条主动切开,物流开放、供应链能力开放,让零售基础设施去赋能其他碎片化的零售场景。”廖建文一句话道破了京东近来的一系列动作。 5月27日,京东零售与快手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通供应链路,并深入在精准营销方面有所共建。 5月28日,京东又通过可转债券的方式与国美结成资本联盟,背后的战略合作引人关注,双方将在联合采购、营销、物流及服务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合作。 大象起舞 “陪跑”京东的9年时间里,王力行最大的感受是,“京东这些年总是习惯去做一些初看很笨重的事情。”他举例称,像京东自建物流仓配体系、发力全品类布局等,“但长期看却是有价值的。” 对于京东近来的合纵连横,王力行惊喜得发现,“京东虽然已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但是也会跳舞。” 这一佐证就是5月份京东与国美达成的战略合作。采访中,王力行向记者复盘了京东与国美结盟。年初,王力行团队接下了帮国美寻找战略合作方的案子。在拼多多入局后,局外人往往会习惯性地想,“京东何苦还要再做这件事?”但王力行看到的是,“京东更关心自己和国美究竟有没有协同?”一番思考后,王力行团队配合京东推进战投国美一事,不到一周时间,双方完成交割。 项目完成后,王力行收到一条廖建文发来的消息,“总的来说,大家在格局上面会想得更不一样了。”谈及“格局”二字,王力行觉得现如今的京东更能把视野放宽,不会局限在竞争角力中,“他们的自信明显提升了。” 廖建文形容京东是一个“长跑者”。在所有逻辑围绕“流量”进行用户、业务增长时,京东却做起了物流这样的重资产,甚至把钱投入其中,“物流一干就是十多年”,这样一场“豪赌”,尽管外界看不懂、不理解,但京东还是坚持跑了下来。 记者从京东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中看到,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了730多个仓库,整体仓储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 做物流久未盈利,这让京东在过去屡遭诟病。看似“费力不讨巧”,却在2020年疫情黑天鹅突袭时,让京东逆势飞了起来。 从1月21日至3月31日期间,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7000万件,不止局限于国内,从世界各地发往湖北的应急和生活物资,其承运超万吨。 廖建文认为,从结果导向来看,京东基于零售搭建起的供应链体系和底层数据框架,自我验证跑通后正变得开放“共享”。 向外行走 “贯穿京东发展历程的,无非是京东对供应链的打造和体系升级。”在富途证券投研团队看来,基于过去几年里持续在供应链上的投入,京东树立起了一条技术支撑的护城河。 “我们既有航空母舰,也有小舰队。”廖建文如是比拟当下京东的开放逻辑,他认为从一体化走向开放,是一种意识的挑战。 京东与快手合作打通供应链闭环后,后者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商平台,而交易带来的流量最终也不再回到京东。但廖建文说到,用户在快手平台上看直播“想挑什么货就挑”,而京东只做供应链、履约服务。 “这才是京东真正从垂直一体化模式,走向赋能与开放。“在廖建文看来,从快手开始,能看出京东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 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京东当下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然变化。 除了与阿里巴巴、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巨头对垒,电商市场蛋糕,正被抖音、快手,等新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富途证券投研团队告诉记者,如今电商渗透率在持续提升,京东回港上市,虽进一步让其优势和定位表现得清晰化,但要应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其供应链体系及物流等构建起的竞争优势仍待突出。 谈及京东将会面临的新可能,魏山巍认为,回港二次上市短期内不会给它带来重大影响和变化,甚至由于多了一个上市地,“会带来一些附加的工作量。” 可以预知的是,京东会因为更贴近消费者市场上,“其资本、经营、甚至投资者关系等各个层面,都会出现长远影响和变化。” 刘强东称京东是一个“逐梦者”,他希望“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17岁的京东,在成人礼前率先面临着意识和组织的挑战,“从一体化走到一体化的开放”。 京东开普勒团队则是担负着走出去赋能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负责人陆寅宏接受记者采访时屡次提及集团的定位,她认为背后反映出的关键词就是“开放”二字。 在她看来,京东能与快手等产业合作伙伴联盟,其长线逻辑是,“将分散场景中的用户,通过直播平台、社区、工具类应用聚焦起来,凭借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去降低用户的决策和购买成本,使体验和效率变得更高效。” 如今的京东,走出迷茫,告别单打独斗,17岁的它,更懂得对内反思,开放共享,向外行走,心有野望。 [详情]

京东赴港上市再度坐实"618"IP 六年时间就赢在一件事
京东赴港上市再度坐实

  本报记者 许 洁 对于“618”这个“IP”,京东用自己的股票代码再一次坐实了。 6月18日,忙于“618”年中购物节“决战之日”的京东,在自己的办公楼下举行了一个简洁的“云敲锣”仪式。锣声之后,港股代码为9168的京东股票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相比于此前已经赴港二次上市,确有很多人记不住股票代码的阿里和网易不同,京东对于“618”的在意和打造,可见一斑。 另一个与18巧合是,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首次上市时,是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18家公司。彼时,京东以30.9亿美元的融资额创出中国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融资纪录。 时隔6年,京东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总计募集资金298亿港元(不行使超额配股权的情况下),也刷新了港交所2020年至今的融资纪录。 6月18日收盘,京东股价报收于234.4港元/股,较226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3.72%,当日成交额达到70亿港元,与腾讯控股共同成为当日港股主板的两大主力。 京东的两个重要春节 上市仪式上,敲锣的一共有7个人,除了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之外,其他6人都是“生面孔”。但是,随着对他们的介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6人当中,除了客户代表外,有3人是京东的员工,分别是坚守抗疫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疫情期间坚持给“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李华斌;疫情以来不分昼夜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 这三位京东一线员工的背后,是22万忙碌至今的京东人,是2020年国人最应该感谢的“逆行者”。 “尽管就在现在,北京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风险,但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的步伐,集团全体员工都在全力以赴稳定价格、保障供给、抗击疫情。”徐雷在上市致辞中表示。 两次上市之间,京东跨越了两个意义迥异的春节。 2014年1月30日农历除夕,京东正式宣布拟赴美上市。同日,联想集团宣布,拟斥资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门。IT圈同时发生的两件大事,瞬间成为春晚之外的大新闻。彼时,谁也不知道,以京东启动上市发轫,2014年成为了中国新经济公司最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一年,达内科技、猎豹移动、途牛网、聚美优品、智联招聘、迅雷、联众、迪信通、天鸽互动、科通芯城、畅捷通、创梦天地、神州租车、阿里巴巴、一嗨租车、陌陌、蓝港互动、飞鱼科技等公司相继赴美、赴港上市。 蛇吞象或快鱼吃慢鱼的戏码也是层出不穷,除了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外,微软收购诺基亚、唯品会收购乐蜂网、腾讯入股大众点评、阿里入股优酷、携程入股同程、阿里入股恒大,腾讯入股58同城…… 6年时间很长,也很短。时至今日,当京东二次上市时,上述名单中的很多公司已成为“仲永”,而当初“傻大黑粗”、不被看好的京东,却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丑小鸭》。 6年时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人民币增长8.3倍至5769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人民币增长48倍至107.5亿元人民币,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8.23倍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13倍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从3.3万人增长6.67倍至22万多人……正是这些数字,奠定了京东二次上市的基础。 机会主义还是长期主义? 尽管今天的京东,业务布局已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等多个领域,但归根结底,京东只赢在了一件事,那就是供应链。目前,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此次赴港上市募集的298亿港元,依旧是“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6年间,京东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不是没有过头脑发热。好在,在供应链方面,京东一直没有停步,最终实现了对冲。 今年5月19日深夜,刘强东发表了一封题为“京东是谁”的全员信。在这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刘强东坦言,“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业务上,一度欲望代替了逻辑。我们被太多机会所吸引,什么都想做,但能力却未必支撑,甚至有时候商业逻辑还没有想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例如我们在创新业务上走得太急太猛,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我们总是很容易担心错过了什么机会,但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机会主义。”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今年年初,京东正式确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战略定位,5月份,京东又再次将其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改变社会面貌,与整个世界实现共生发展,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最终,我们期望京东能够成为一家全球最受信赖的公司。”徐雷在上市致辞中表示。 截至6月18日14点,京东“618”销售额已突破2392亿元人民币。去年6月18日全天,累计下单金额为2015亿元人民币。一个新的纪录正在创造中。[详情]

“6·18”开门红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大卖”
“6·18”开门红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大卖”

   6月18日,京东在北京举行庆祝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的“云敲锣”仪式 新华社图 ⊙记者 温婷 ○编辑 全泽源 6月18日,17岁的京东登陆港交所,代码为“09618.HK”,开盘价239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3港元,涨幅为5.75%,当日成交额高达70亿港元。公司此次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 同日,京东“6·18”大促也迎来开门红,6月18日14个小时的下单金额同比增长33%,京东物流不到16个小时的出库单量超过去年全天。截至记者发稿前,京东平台的成交额仍在不断刷新纪录。从港股上市“大卖”到“6·18”销售的火爆,技术驱动下的京东“提速换挡”,迎来了二次腾飞。 六年惊人扩张 京东木已成林 在18日的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响京东在港上市锣声。同日,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包括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首席财务官许冉、前首席财务官黄宣德、首席战略官廖建文、首席合规官李娅云、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等。而京东核心管理层梯队的建成也标志着京东生态组织架构的日趋稳定。 此次赴港二次上市,距离京东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了6年。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至22万多人。 市场、业绩、影响力的增长为京东加码技术创新增加了底气。根据招股书,京东计划募资投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徐雷表示。 “6·18”大促彰显技术驱动后劲 同日,京东“6·18”大促也迎来开门红。从6月1日0点到6月18日凌晨00:00:17,京东累积下单金额已经突破2019年18天创下的2015亿元纪录。而2019年“6·18”突破2018年的纪录是在18日上午9:49。提前近10个小时实现年度超越,代表着这个京东“6·18”更为强劲的增速和影响力。 不仅如此,今年“6·18”京东还有很多新玩法,开始2分钟,京东直播带货额破亿元。截至6月18日14时,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而2019年截至14时的下单金额是1795亿元,由此估算的同比增幅达到33%,这是京东公布大促金额以来,成长速度最高的一次。 成交额创纪录的背后,云、AI、物流等技术的投用彰显了京东持续增长的后劲。今年“6·18”期间,京东核心业务实现全面上云。与此同时,京东智联云的AI技术为客户创造多元购物体验,NeuHub平台京东内部+外部累计调用量,较去年“6·18”累计调用量增长200倍,智能情感客服、内容审核、智能写作、物流大件外呼等智能化应用大规模、系统性、全流程部署在京东购物流程中,调用量指数级增长。 同样是基于技术的演进,得益于京东物流“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六线城市配送订单的增长是一线城市增幅的150%,24小时达正在常态覆盖更多边远地区。此外,通过大数据预测,京东物流本地仓满足率大幅提升,在大促开始前已经把商品部署在各级各类仓储中,帮助商品及时出库,尤其针对依旧受到疫情影响的地区,也提前完成商品部署。基于这一前置仓储模式,今年“6·18”当天,全国22个城市均在20分钟内全部完成了第一单配送。其中,乌鲁木齐首单用时仅8分21秒。 截至18日收盘,京东港股报234港元/股,总市值约7231亿港元。技术驱动下的京东正在“提速换挡”,而港股上市的成功可能只是开始。根据京东此前向港交所提交的申请豁免,京东能在3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这意味着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板块都存在独立上市预期,而相应子公司的估值均已达到数十亿美元级别。[详情]

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原标题:京东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动资本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18日,伴随“618购物狂欢节”,京东集团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京东本次二次上市发行价为226元/股。6月18日,京东集团(9618.HK)盘前竞价上涨7%,报242港元/股;开盘价上涨5.75%,报239港元/股;收盘时上涨3.54%,报234港元/股,当日成交额也创下70亿港元,与腾讯控股(0700.HK)共同成为当日港股主板的两大主力。 公告显示,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新股“吸金王”,募资额排名第二名的是另一只回归的中概股网易243亿港元。 据悉,一部分京东二次上市打新的投资者在上市交易第一天开盘便卖出获利了结。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长期持有,建议投资者不必急于卖出,近期港股股价波动比较大,并且近期京东美股在一季度强劲的业绩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价上行的趋势已经形成。 打新“吸金王” “中概股回归是近期的热点,包括京东回归也受到了很多资金的关注,这些中概股回归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多数都是明星公司,可以关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认为,对于中概股的打新,应该立足于基本面及估值综合考虑,最好相对高的安全边际,买入后长期持有。如果是纯粹的新股套利,则应当第一天冲高卖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大量机构和投资人参与了京东的打新。事实上,仅在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近300亿港元,募资额为今年香港市场第一名。 那么,那批最早投资港股的打新资金怎么样了? “京东最终定价226港元,较前一日美股60.98美元折价4.36%。鉴于京东折价幅度高于网易和阿里,这吸引了一部分投资者在开盘便卖出获利,目前看京东上市首日表现要弱于阿里(+6.6%)和网易(+5.69%)。”6月18日,老虎证券对记者表示。 老虎证券给记者简单地算了一下账,如果投资者在开盘高点239港元卖掉,收益率为5.75%,每手可赚650港元(未剔除手续费);如果投资者持有到尾盘233港元卖出,打新收益率仅为3%,剔除手续费后,基本上不赚钱。 “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应急于卖出,一方面港股上市前几日受投机性资金的影响,股价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近期京东美股在一季度强劲的业绩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价上行的趋势已经形成——按最新美股62.01美元计算,对应的港股价格为240港元,较最新港股还有3%左右的溢价。”老虎证券表示,“我们认为美股走势更能反映出京东中长期的增长潜力,最终两个市场的股价会趋于一致。” 事实上,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很关注京东回归,未来会配置中概股回归这类优质股票。随着优质中概股加入各个股票指数,主动资金和被动资金也会陆续增加配置。 “618”情结 6月18日是京东的主场的喜庆日子,它既是京东的生日,也是由京东开启的全民和电商的“618购物狂欢节”。 而2020年6月18日,京东登陆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 上市仪式上,京东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今年“618”数据大屏,从2020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14时,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超过去年“618”大促18天2015亿元的纪录。 京东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京东实现净收入分别为3623亿元(人民币,以下同)、4620亿元、5769亿元。2017年及2018年,京东持续业务经营净亏损1900万元和28.01亿元,2019年持续业务扭亏,实现经营净利润118.9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其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约为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3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则约为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亿元略有下降。 京东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介于1800亿元至195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0%-30%。 曾饱受质疑的“京东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营模式;二是自建物流。 同样是电商平台,京东打造了“618”,阿里打造了双11。但当阿里开枝散叶,渐成商业帝国,京东却连年亏损,直到2019年Q1才转亏为盈。 二者的核心商业逻辑不同。业内有人比喻,淘宝更像是线上版的义乌小商城,而京东可以类比为线上版的沃尔玛超市。 大多数义乌小商城的商品来自各个商家,而市场只需给商家提供“摊位”,收取租金,更容易赢利。而沃尔玛的商品更多是自营,即自己进货,自己销售,赚的是买卖间的差价。 与阿里不同,京东自营商品、自建仓储、自建物流,走上“即时配送”之路。当京东将仓储和物流覆盖全国各地,订单量足够大,规模效应下京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由于基本面改善,再加上京喜增长、疫情受益、美股反弹等因素,今年京东股价大涨。6月17日,京东集团(JD.O)的美股收盘报62.01美元,上涨1.69%,达到历史高位。较年初股价上涨76.01%,市值为958亿美元。 京东这种模式后劲仍被看好。 对于京东集团(JD.O)的美股,第一上海证券近期给出的目标价是68.00美元,买入评级。理由是,京东商城及物流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优质的履约能力,虽然短期内部分产品销量受影响,但长期来看将加速电商渗透率及公司用户数量增长。 对于京东集团-SW(9618.HK)的港股,中泰国际证券给出的评级为“申购”。理由是,由于公司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未来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京喜小程序及公司与快手的战略合作可为公司拓展下沉用户市场增长空间。此外考虑公司来港上市后,未来有机会纳入恒指、港股通、其他亚洲指数及内地投资者更加熟悉公司等因素,都将会激发未来股价涨幅。[详情]

6600亿京东的新“战争”
6600亿京东的新“战争”

  来源:首席科创官 作者 |  戴鄂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6月18日是京东的店庆日,也是电商界的狂欢日,选择这一天在香港挂牌二次上市,别有一番用意。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则注意到,今年22岁的京东,终于结束了自己“烧钱狂奔”的岁月,收获121.84亿元净利润的同时,也收获了6601.84亿元的市值。 不过,自身取得突破的京东,正在面临一场全新的行业战争:除了“猫狗之战”的宿命,后起之秀拼多多,虽然看似与京东定位不同,但其客户群体,与京东“下沉”战略天然重合,一场龙争虎斗不可避免; 跨界而来,高举“无边界”大旗的巨头美团,则已在即时配送等领域与京东体系形成直接竞争,面对其9221.22亿元的体量,以及同样强大的朋友圈,这场边界之争,京东并不能稳操胜券。 还有星火燎原的千万带货主播,对电商们来说,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需要高超的平衡术。 回港二次上市,对京东来说,是新起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6月18日,在京东店庆这天的上午九点,京东集团(9618.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截至收盘,股价234港元/股,上涨3.54%,对应市值7231港元(约6601.84亿元人民币)。 而在大洋彼岸,京东股价62.01美元/股,较昨日上涨了1.69%。 今年最大港股IPO 6月17日公告显示,此次京东集团(9618.HK)香港公开发售总计获得39.6万份有效申请,合计认购11.896亿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认购665万份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近180倍。 来源:京东集团公告 扣除相关费用后,按照发售价每股226港元计算,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297.71亿港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京东集团将获得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45.08亿港元。到目前为止,京东问鼎了今年最大港股IPO。 来源:京东集团公告 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 6年的时间,京东的交易额从约3000亿元攀升至超过2万亿元,市值从26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900亿美元。 作为京东灵魂人物的刘强东,在全球发售完成后仍然持有京东集团14.1%的股权,折合市值约1040亿港元。此外,作为最大的外部股东,腾讯仍然将持有京东集团17.1%的股权,沃尔玛将持有公司9.4%的股权。 来源:京东集团招股书 融资“烧钱”,裂变壮大 走过了22年的奋斗史,经历了6年资本市场的检验之后,此次京东集团回港二次上市亮点不少,其中之一是2019年扭亏为盈,其后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速度。 2019年京东获得了121.84亿元的净利润,全年营业收入为5768.88亿元,同比增长24.86%,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量增长至3.62亿。 今年一季度,京东集团总营收达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4.8%。2020年3月份,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 京东2020年一季度净收入来源(来源:公司财报) 此外,京东集团还认为它的二季度营收将加速增长,理由是“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强控制使京东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则让京东可以及时且不中断地交付订单”。 根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京东已经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零售商,在3C、家电等高客单价的品类处于领先地位,在食品、家居、化妆品和医疗产品等消费者更看重商品质量的品类也取得了领先地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至2019年中国是第二大零售市场,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市场规模相当。然而中国前20大的零售企业整体市场份额仅有19%,远远小于美国的50%。 中国高速增长但是极其分散的零售市场对于京东而言也是巨大的增长空间,不过目前国内零售业可匹敌的对手渐少,京东的目标变得更大。5月19日京东提出了“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豪言。 22年京东发展的裂变史,就像一部不断融资和“烧钱”收购的电影,大咖云集、情节丰富: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 2004年1月,刘强东决定推出自营模式网站,这是全新起点。 2014年3月,京东集团收购了腾讯的电商业务和资产,并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及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向京东开放了移动应用程序微信及移动QQ的显著入口,实现了强强联合。 当年的5月22日,京东成为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的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代号“JD”。 2016年4月,京东完成了与达达集团的交易,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成立新达达。京东集团以京东到家的资产、业务资源以及2亿美元换取新达达约47.4%的股份。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京东仍然是达达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仍在45%以上。 2016年6月,京东宣布与沃尔玛建立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京东收购1号店市场平台资产所有权,沃尔玛收购京东5%的股份,双方同意在若干不同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国内的电子商务及全渠道计划。 2017年4月,以“烧钱”闻名的京东物流成立。2018年2月,京东物流获第三方融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当时京东集团出让了京东物流约19%股份,仍然是控股股东;同时,京东集团成立了京东智能产业发展(拥有、开发及管理京东的物流设施及其他地产物业)以支持京东物流及其他第三方。2018年6月,Google LLC(谷歌)根据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京东集团投资5.5亿美元。 2017年6月,京东数科完成重组,京东集团收到143亿元人民币现金,经济收益为142亿元人民币。 2019年2月,京东智能产业发展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共同成立核心基金,总募集额超过人民币48亿元。京东集团担任普通合伙人,并作为有限合伙人承担核心基金总资本的20%。 2019年11月,京东集团医疗子公司京东健康与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A系列优先股融资,总额为9.31亿美元,按全面摊薄基准计,占京东健康13.5%的所有权。 除内生性增长、引入战略投资之外,京东也进行了对外战略投资、收购及合作并签署协议。 从上图可以看出,京东的投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与自身业务高度相关的永辉超市、爱回收,也有中国联通此类国企混改机遇。 不断扩张的京东,不再只是一家纯粹的零售商。在港股IPO招股书中,京东对自己的使命做了更新——“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这意味着京东打算从“零售商”转变为更具包容性的“技术公司”。 此次香港二次上市,京东集团计划将把募集资金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具体来说,包括营运系统、物流技术、整体研发能力等方面。 来源:京东集团招股书 只不过,这是否会开启京东新一轮的烧钱狂奔? 并且,随着拼多多这一后起之秀的迅速崛起,以及更多巨头的攻城掠地,京东依旧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毕竟,截至2020年6月18日,美团市值1.01万亿港元(合9221.22亿元人民币),甩开了京东不少。 而号称“无边界”扩张的美团,旗下即时配送等越来越多的业务,已经开始了与“京东系”的直接竞争。 规模增长,如何“下沉”? 面对新的挑战,京东给出的答案似乎是市场“下沉”。 6月8日,在香港招股启动的当天,京东召开了发行投资者电话会议。 在问答环节,“发力下沉市场”的话题被问到的次数最多。京东连续多个季度以来的70%新增用户来自3-6线城市,2020年一季度下沉市场GMV销售额超过50%,“下沉”初见成效。 当下,京东通过多渠道、多场景、多品类展开下沉市场战略,通过线上平台引流,线下实体门店宣传以及定位细分市场的京喜平台多维度进行客户拓展。 作为“下沉”的重要平台,京喜得到的关注是最多的。 京东表示:“京喜会从不同产业带中招募商家,提供优质的白牌商品。京喜有自己的APP,在微信生态有一级入口和小程序。微信一级入口对京喜是一个非常大的天然流量来源,另外在App和小程序上能够进行有效用户的转化和留存。京喜的定位是差别于主站平台的补充平台,市场投入上不会进行大额补贴,尽量会利用天然流量。” 对于京喜上的商家选择问题,京东回答说:“主要是第三方的模式,京东不太会干预平台上的流量分配,如果商家需要流量也会做广告投放。京东并不急于变现平台的流量,目前有一些变现,但更多以自然竞争为主。” 此外,近日京东高层频频亮相直播平台,比如零售集团CEO徐雷卖房,徐雷牵头与快手合作,也是“下沉”的重要手段。 京东在电话会议上介绍说:“京东与快手合作进行互补,快手提供流量,京东提供较好的履约体验,二者共赢。直播是最近比较新鲜的事物,京东持开放的态度,京东的高管也自己亲自去做直播。京东会尝试多种方向,自己平台本身也开直播,也乐于与其他第三方平台建立合作。” 当然,在下沉市场,不可避免会与拼多多为代表的“友商”正面交锋。对此,京东方面也是信心满满,称高品质的用户体验仍然是京东的竞争力所在。 京东表示:“京东的不同品类有不同的下沉市场策略。比如家电品类,会更多跟厂商的合作,通过家电专卖店去下沉。家电专卖店一方面提升下沉市场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其次,京喜平台会通过社交营销进行推广,很多下沉市场用户购买高客单价商品会更偏好京东平台,因为我们的质量有保证,能够提供对应的安装和售后。接下来希望引导下沉市场用户购买更多高频次、低客单价的商品。” 但很显然,能够在阿里、京东两大线上巨头,以及更多线下商超的缝隙之中异军突起,拼多多必然有着其过人之处,何况如今的拼多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曾经的二分天下,已然呈三足鼎立之势,要想在其大本营有所作为,要有信心,更得有实力。 国内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新一轮争霸战已经打响,你看好618挂牌的京东港股吗?欢迎评论留言。[详情]

京东徐雷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京东徐雷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2020年6月18日,是京东的喜庆日子,这一天京东集团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敲响赴港上市锣声。 北京京东总部的这面上市铜锣,是由专门给港交所制锣的河北老艺人手工定做,重200.618公斤,据说花费了20多万元。就在此前几天的6月11日,网易也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丁磊敲的锣是花了3000块人民币买的。 京东,也进入了职业经理人的“二代目”时代。 一、造节者赢 在2020年3月4日的《京东财报里的三个秘密:徐雷,物流和广告,京喜》文章里,我曾讲到: 虽然京东徐雷在“理论高度、组织行为、业绩表现”上都可圈可点,但接班人这件事非同小可,光会说,或者光会做,都不行,还得会正确表达。 从6.18的京东二次上市仪式看,徐雷的表达是令刘强东满意的。 至此,阿里集团和京东集团,都已经完成了“二代目”交接。 有趣的是,张勇和徐雷,这两位中国电商巨擘的二代目,都是“节日制造人”。 2009年,时任淘宝商城CEO的张勇,在看到美国“黑色星期五”大促后受到启发,在陆兆禧支持下,复制出了淘宝的“双11”购物节。 “双11”如此成功,以致于6年以后的2015年,张勇接替了陆兆禧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并在2019年接班马云,成为新一任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2014年,时任京东副总裁的徐雷,则在每年例行的店庆促销“红六月”备战会上,提出仿效“双11”,把“618”主题突出,形成一个与“双11”分庭抗礼的新的消费符号。 “618”如此成功,以致于6年以后的2020年,徐雷成为京东集团二次上市的敲钟人。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徐雷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刘强东接班人。 从2009年造节,到2019年接班,阿里的张勇走了十年。 从2009年加入,到2020年接班,京东的徐雷也走了十年。(2012-2013徐雷离开京东,在优购网担任CMO) 不会制造节日的经理人,不是好经理人! 二、守正者生 今天这个618的日子,是很值得怀念的。 早前我有篇文章,叫《权力的游戏:太子传奇》,简要分析了历史上太子继位的尴尬原因:“上不让位、手足相残、母后临朝”。 去年,即2019年的618,中国电商三巨头逐鹿中原的操盘手,分别是34岁的蒋凡、39岁的黄峥和40多岁的徐雷。 去年618的主题热点,是某电商平台用各种手段逼迫商家“二选一”,引得拼多多和京东纷纷呼吁有关部门强力干预。 可惜的是,今年没有了“二选一”的热闹可围观。 徐雷忙着京东二次上市敲钟,沉浸在辞旧迎新、再创新高的喜悦里。 黄峥带领着拼多多在资本市场狂奔,6月16日一度市值突破千亿美元,超过了京东。 而某电商平台,则刚刚熬过了“正妻斗小三”热点,又迎来了P8技术专家的“私人助理”热点,自顾不暇。 “宇宙最强公关团队”闭嘴,难得清静的祥和节日。 你好,618! 三、善战者存 在京东的二次上市仪式现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他们是京东核心管理层,也标志着京东集团领军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达到新高度。 京东在路演中透露,未来的主要策略有: 1)发力下沉市场:京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下沉市场的客户,增加他们的购物粘性和复购率。 2)建立全渠道零售体系:线上线下相融合是未来零售行业的趋势,京东聚焦在打造系统能力,与沃尔玛、达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京东的线上线下融合能力。 3)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从2018年开始开放对外部客户的服务,到目前为止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京东物流2019年二季度接近盈亏平衡点,预计2020年亏损将进一步收窄。 4)不同品类间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京东根据品类不同的发展特性及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制定。 徐雷给京东零售定下的主基调是“有质量的加速增长”。“不成长便退场,加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但是摆在徐雷面前的挑战,不可轻视。 1、拼多多: 市值接近千亿美元的拼多多,已经不再是电商市场的追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今年拼多多不仅首次直接以百亿补贴参与了618的角逐,还在积极布局物流体系“极兔”,与国美合作加强大家电业务,连续推出直播、拼小圈、快团团等战略级产品。 目前拼多多APP月活数5.9亿,已经超过了手机淘宝,这是移动电商分水岭的标志,是京东要面对的头号对手。 2、天猫淘宝: 作为中国电商的最大巨头,阿里天团继续是横亘在所有玩家面前的大山。 尤其是其母公司拥有各种“翻云覆雨”“指鹿为马”的能力,对于京东的业务团队的人性忍耐度,是极大考验。 3、美团点评: 刚刚市值过万亿的美团点评,是最近十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新势力之一。 经过小试牛刀,美团的酒店间夜数就已经和携程这样的老资格达到平起平坐,这样的战果绝对会刺激美团向电商腹地进入。 2020年最受期待的新闻,也许就是美团电商的高光登场,这对于京东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4、字节跳动: 已经有确切的消息,字节跳动成立了电商部门,统筹旗下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的电商业务。京东刚刚和快手形成的亮点,马上就要面对抖音+N 的挑战了。 5、自己: 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于京东自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回事,谋篇布局、调兵谴将则是另一回事,不管是组织建设还是业务能力,徐雷都要很快证明,且长期证明其整合驾驭能力。 尾声: 5月19日深夜,刘强东发了一封题为“京东是谁”的公开信。在这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他承认京东上市之后经历了相当长的迷茫期,表现在什么都在学习竞争对手,被太多机会吸引,能力却未必支撑;投资很多项目,但仍然习惯于自己做,强控制,很多投后的融合并不成功。 在“京东是谁”这封内部信中,刘强东说,“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机会主义。” 拼购、生鲜、直播、下沉、到家、供应链、金融科技、大健康等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名词里,究竟哪个才是真正属于徐雷的机会?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详情]

17年后,京东再造618
17年后,京东再造618

   题图 | IC photo 当疫情和618再次相遇,刘强东难免又想起17年前的夏天。在今年5月19日,京东老员工的内部信中,他写道: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03年,那一年北京非典肆虐。还在中关村的线下店卖光磁产品的京东不得不关闭实体商铺。为了应对生意的困难,万般无奈下,2004年京东转型进入了电商领域,多媒体网正式开通。” 17年后,京东已经从一个在疫情下弱不禁风、被动转型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中国电商企业的一个标杆,是拥有完善供应链体系、能够第一时间向疫区输送关键物资的世界500强,也是能够在困难时向国家主动贡献力量的企业公民。 伴随京东诞生的618购物节,也从自娱自乐的京东店庆,变成了全民热议,全行业参与的大型嘉年华。 作为成熟的京东,十七年后,刘强东强调要重新认识“我们是谁?”。而作为618节日的主人,京东也正在重新思考618是什么,它除了打折购物,还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别的意义? 熟悉而陌生的618 曾经对于消费者来说,618及齐名的双十一,不仅是捡便宜的机会,同时也往往是最考验其数学能力的时刻。大量搭配使用的优惠券,需要消费者精巧计算,才能真正拿到实惠。 这是电商一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商家与平台既需要用优惠吸引流量,引发关注。同时又要量力而为,摊薄成本。因此种种饥饿营销的方式,一时甚嚣尘上。 这种熟悉的618营销场景,在这些年悄然迎来变化。今年的618尤其明显,在京东,很难看到过去复杂的优惠折扣机制,取而代之是“简单粗暴”。 比如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百亿消费券,具体而言就是京东“618”将提供超过2亿件的五折商品,包括电脑数码、家电、日用消费品、美妆、家居家装产品以及服饰等商品,甚至还有超千套房源低至五折起拍、618元的体检套餐、最低四折的旅游景点门票等等,折扣得很直接。 是京东和商家变得不努力了吗?事实上,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的618,对于电商商家和平台来说,可能变得更为重要。如果说过往618是狂欢,那么今年,对于许多商家来说,则是为了求生,会更迫切的需要藉由618,打开销路,重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但过往的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当下。在需求端,消费者已经疲惫于过往电商的玩法,他们需要新鲜的场景以及更有吸引力的商品,来建立购买预期,并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 这也就是电商行业老生常谈,却始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人、货、场的重构,究竟如何兑现? 而通过今年的618,可以明确地看到,京东为其开出的药方是:“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共赢。如此,一个熟悉而陌生的618,在2020诞生。 引进来,走出去 在“引进来”方面,京东基于海量的消费者和商家数据,形成销售洞察,正在与商家合力,将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以消费者需求目标为中心的C2M反向定制转移,从生产产品推销给用户变成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再通过京东平台完整的供应链和营销工具,形成从后端物流到前端直播等精准货品推介,最终形成销售链条上的供需良性循环。 比如说,截至今年6月10日,由京东独家定制、独家专供的荣耀智慧屏X155英寸一跃成为京东618电视品类累计单品销量、成交额排名第一的双冠王,荣耀智慧屏X165英寸斩获京东618电视品类65英寸成交额冠军。 而在6月11日,华为中国区总裁鲁勇的重磅“加盟”引发了京东“总裁直播”的带货高潮,尤其在京东打造的华为专属服务政策、福利优惠等多重加持下,华为电脑数码再次引起巨大反响。 无独有偶,早在6月1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和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3C家电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就同时空降京东直播间,为京东庆生的同时以“总裁CP”的身份大胆玩跨界,短短2小时就做到了销售额破亿。 而在不断将商家引入京东生态圈的同时,京东也将自己的触角,更广泛地伸向了线上,伸向线下,也伸向世界。 5月27日,京东零售和快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行供应链方面的深入合作。而合作也立刻在618活动期间落地,6月15日,双方就宣布打造“双百亿补贴”,并将在6月16日开始首场促销活动“京东快手品质购物专场”。 京东零售将数码3C等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快手用户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则无需跳转至京东平台,物流、售后都可在小店内完成。 藉由快手,京东准确地切入到短视频和直播生态之中,不仅顺应了当下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习惯,而且提供了更平顺的购物体验。 另一方面,京东也意识到,无论线上多么热闹,线下渠道提供的真实购物体验感,依然是线上购物无法比拟的。而此前在线下的广泛布局,成为了京东的杀手锏。 包括从大型生鲜超市7FRESH,到连锁的五星电器,再到最小的京东便利店,都可以看到京东在618期间丰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门店通过直播、小程序以及兴趣社交群,将线下购物和线上相连。而这种全链路的体验,也带来了良好效果。 只在5月30日至6月1日的这3天,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重庆店总进店人数比上月同期提升了300%,成交额超过2000万元,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京东整体的线下业态也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对线上形成了反哺。 与此同时,京东在世界范围内的业务扩展,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今年京东618首日,京东国际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50%,从2020年至今,京东国际有超过400个品牌同比增速超过200%。其中雅培、美赞臣、AHC等产品原先只有京东国际自营售卖渠道,更是看到京东国际强大的消费市场后,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为中国消费市场投入更多资源。 这一切,造就了一个略显不一样的618,其身上带着京东一贯以来的朴实,却暗含着随中国消费市场转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零售的边界被打破之后,京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企业自身变革。这场变革有过痛苦,有过迷茫,它曾隐藏在618的热闹之下,又在如今的618中厚积薄发。 不止于零售 直到2019年11月,京东给自己的定位,还是“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公司”。不过,时针转至2020年,这一定位中的关键词“零售”,已悄然转变为“供应链”。 而变革的动力就是技术。2017年,刘强东曾经喊出:“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2018年下半年,京东进入“至暗时刻”,创新业务太急太猛,却没有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没能优化行业成本效率。管理上,大企业病、傲慢、山头主义等问题开始出现,公司正在失去活力。 而改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京东迅速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SDC)、战略执行委员会(SEC)、HR委员会(HRC)、财务委员会(FC)、技术委员会(TC)。并且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业务六条线进行了梳理。 而技术的突破,成为了一切改变的底座。京东也针对技术做了一系列架构调整:去年12月,京东将云计算、AI、IoT业务进行重组,成立云与AI事业部。之后不久,京东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今年3月,京东云与AI事业部正式对外启用京东智联云品牌,周伯文任总裁。 这意味着,京东的技术体系化组织架构,正在一步步成型。如今京东技术委员会下设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周伯文任主席,颜伟鹏和曹鹏任常务副主席。 “过去,除To C商品和线下店铺属于技术支持的‘一等公民’,其他都是‘二等公民’。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针对业务的共性需求,系统地给予支持而非打补丁式支持。” 颜伟鹏道出了京东曾经在技术层面的缺失,而京东的中台战略,也应运而生。两年过去,周伯文在一次采访中,托出了背后的成果: 在京东零售、物流等多个子集团业务中台向前演进的过程中,京东围绕技术给出的调整是,搭建全集团共建共创共享的T-PaaS(Technology PaaS,技术平台即服务),它属于京东技术中台的核心。 在中台建设的支持下,京东零售的技术创新开始变得更加容易。例如,京东通过AI算法优化自动化广告投放,在提升广告效果和相关性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通过AI技术,京东可以为广告主提供包括智能广告创意、智能广告出价、智能广告定向等功能在内的一站式广告服务。 可以说正是因为京东拥有了这套技术底座,其原本所具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才能再一次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而618中吸引消费者的种种,才得以呈现。 比如,京东在618中将联合众多品牌商家带来千亿优惠的巨幅让利,而品牌商家也将为京东用户投入近1000条专属生产线涉及家电、生鲜、运动等多种品类。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但在京东系统的协调下,变得举重若轻。 再比如,作为原本已经是京东最强项的物流,在618中又将迎来升级。在保障“城市群半日达”的同时,全面升级千县万镇及农村送达时效,88%行政区县可实现24小时达。而实现这一点,也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高效运转。 618向来就是京东集团上下的试炼场,只有经过了618才是合格的京东人,也只有经过了618,才是合格的京东技术和业务。而伴随着两年多的变革,618也再次见证了崭新的京东: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618作为后疫情时代第一个消费节日,也成为零售行业、甚至包含制造企业的整个产业生态的回血战场。 京东在618开放日上对外展示了数据大屏,18日下午两点,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3%。这是京东公布大促金额以来,成长速度最高的一次,不仅代表着京东沿着高速成长的轨道极速前进,也是中国消费市场全面回暖的侧影。 新的京东,新的618 同样在那封给老员工的内部信中,刘强东五次提到了“成为”这个字眼,也完整地解释了“京东是谁?”这个基本问题: 成为对技术投入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 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公司。 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和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成为别人的一部分,共生、互生、再生。 成为基础设施。 而在618这天回看,京东在这五个方面,都初见雏形。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其研发投入更是远超收入增速。京东国际也已经成为最受国外厂商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之一。而京东的物流、供应链整合以及营销能力,也日渐成为了许多商家的基础设施。 刘强东还提到了实现京东远景的三个关键词:技术、高效、可持续。其最终目标,是真正的去实现服务对象的降本增效,而服务对象,既包括商家,也包括消费者,包括直播平台和线下门店,甚至是曾经的竞争对手。 5月28日晚间,国美零售公告,京东1亿美元认购国美可转债。京东战略投资了曾经的对手。国美零售认为,运用京东平台资源及优势,可令公司加快线上社区渗透,及在数字和实体领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时代变了,中国的电商不再是暗无天日的零和博弈,相比于恩怨,京东更希望通过开放自身的能力,让行业得到发展,将蛋糕做大,与世界连接。 而在这种背景之下,京东作为618的最早发起者,也更早的开始重塑618整个节日的价值:它正在变成类似于国外“黑色星期五”的购物日,除了商品有折扣,这一天还消费者还能形成独特的习惯和文化,无论线上线下,都能与家人、朋友一起,以最舒适的方式来购物。 对于许多商家而言,618也从曾经“二选一”霸王条款,以及库存压力的煎熬中逐渐释放了出来,在京东的帮助下,以更加轻盈、有弹性的方式,来面对这场购物欲的释放。 17年的618,见证着京东的不变:略显理想主义,试图用一己之力来改变消费体验和商业环境。 但618也见证着京东的改变:从价格战和草莽中抽身出来,变得更加专业和理性,更有大局观,从敢打敢拼的毛头小伙,变成了能够思考中国电商发展,对整个中国商业环境拥有共情的成年人。 今年6月8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当日上午九时开始在香港公开发售,并于6月11日定价,6月18日上午九时正式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交易。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敲响赴港上市锣声。 其股票代号是:9618。代表着京东的生日,亦代表着京东的幸运日。 特别策划[详情]

京东正式登陆港股:拿下年内最大IPO 刘强东却没上台
京东正式登陆港股:拿下年内最大IPO 刘强东却没上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在“618购物节”狂欢之际,京东正式登陆港股! 今日,京东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226港元,代码“9618.HK”。公司此次发行1.33亿股,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新股发行,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 在京东回港上市的仪式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亲自敲钟,刘强东并未上台。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京东或成为港股年内最大IPO 获179倍超额认购 6月18日,京东(9618.HK)开盘涨5.75%,报239港元/股,总市值一度达7432.62亿港元。但盘中一度下跌至229.4港元/股,截至发稿,京东集团报236港元/股,上涨4.42%,最新总市值为7293亿港元。成交额44.7亿港元,换手率为14.27%,振幅为4.6%。 京东当前总市值在互联网行业中排第4位,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点评。 据京东在港交所公告,京东获认购合共11.89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倍。根据京东集团此前在招股书中所设定的回拨机制,将部分国际发售股份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由此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提升到12%。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按照每股发售股份的发售价226.00港元计算,京东集团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港股年内最大IPO。此次香港公开发售将冻结资金达到2807.6亿港元,这一金额将超出2018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网易的冻结资金规模。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京东表示拟将该等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我们的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京东2019年收入5769亿元 活跃用户重回双位数增长 2019年及第四季度京东集团主要核心业绩指标超过预期,重回增长轨道。 据招股书显示,过去六年,京东市值增长3.1倍,净收入增长8.3倍,净利润增长48倍,年度活跃用户增长8.2倍,自由现金流增长8.3倍。 2019年,京东集团实现总收入5769亿元人民币(约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达到118亿元人民币(约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594%;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从2018年的1.6%提高到2.5%。2019年自营业务的商品收入创新高,为5107亿元(734亿美元)。 分类别来看,2019年收入中商品收入贡献的比重最高,为88.5%;其次为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分别占比57%、31.5%,而物流及其他服务仅占总收入的4.1%。 另外京东集团GMV在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人民币大关,全年达到20854亿元人民币(约2996亿美元)。与2018年1.68万亿元的GMV相比,京东2019年的GMV增长了24%。 目前,京东员工数量已超22万。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89个城市运营超过7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为1690万平方米。 在股权结构方面,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持有京东14.7%的股权,腾讯持股17.8%,沃尔玛持股9.8%。刘强东投票权为78.4%,腾讯为4.6%,沃尔玛为2.5%。 京东、网易打新收益PK 中概股巨头相继回归香港市场,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到打新盛宴中。 6月17日,京东公布配售结果,超额认购178.9倍,定价226港元。尽管发行价高于网易,但投资者对京东的认购热情不减。根据配发结果公告,京东在香港一共获得39.6万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1.896亿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0倍。经过重新分配后,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12%,一手中签率为10%。 从各种数据来看,京东认购十分火爆。若按截至发稿股价235港元/股计算,不计手续费,中签者每手可赚900港元。 反观6月11日香港上市的网易,网易发行价123港元,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4倍认购,面向散户投资者的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360.53倍认购。上市首日,网易股价盘中一度上涨9.9%,总市值突破4600亿港元,首日收盘价1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7%,总市值4458亿港元。按收盘价130港元计算,不计手续费,中签者每手可赚700港元。 另还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京东的中签截图。 大家在“618购物节”花掉的钱,在打新中赚回来了吗? 京东618引爆全民消费激情 下单金额已超2285亿元 京东618购物节迎来高潮!今日在京东上市仪式上公布,“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已超2284.6亿元。 6月18日0点刚过,京东发布了2020年京东618全球年中好物节战报。京东超市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另有超过3000件单品在京东超市累计成交额破百万元。 在家电方面,31秒电视成交额破亿元,2分钟空调成交额破5亿元。30分钟内戴森吸尘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70%,10分钟内智能屏AI音响销量同比增长12倍。 另外,5G手机销量不到1分钟便突破万台,华为再次领跑,10分钟内成交额同比暴增300%,苹果成交额仅5秒破亿,高端美妆产品在10分钟内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开场5分钟,营养保健成交额破千万。 同时,快递速度也创新高,乌鲁木齐第一单仅用8分21秒便送送到消费者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今年京东618打造了全渠道消费场景,同时带来了保值换新、以旧换新、30天无忧试用以及即时配送手机最快1小时达等优质服务。战报数据显示,前10分钟,使用以旧换新服务的用户量同比增长560%;通过京东手机即时配送服务,首单华为nova 7 SE 5G手机仅用了10分钟就送到了用户的手中;618期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商家开通了0元试用服务,支持这一服务的商品超过一万款。 强强联手 京东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 近期京东资本运作频繁,此前,京东与快手宣布战略合作,6月16日,“快手京东双百亿补贴”正式落地,数据显示当天支付金额达14.2亿。针对在快手销售的京东商品,在京东原有“超级百亿补贴”基础上,快手将针对手机、数码家电、美妆、酒水等重点品类进行额外补贴,实现“双百亿补贴”。而快手用户无需任何跳转就可在快手内买到这些“双百亿”补贴商品。 作为快手616品质购物节期间最重磅的活动之一,“快手京东双百亿补贴专场”是快手616品质购物节的收官之作。在16日活动结束后,快手将上线“百亿补贴”专属频道,实现“双百亿补贴”常态化运营。 5月28日,京东斥资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公告显示,国美向京东发行1亿美元可换股债券,初步股份转换价为每股1.255港元,较国美零售5月28日收盘价及截至5月27日前5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37.91%。 此次京东集团与国美零售达成战略合作,是继国美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平台之后,双方在合作上的进一步深化。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彼此多年沉淀的线上线下优势,实现更加高效的协同和商品供应链的整合互补,并将在物流配送安装服务上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合作开展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业务等。 中泰国际表示,京东自营B2C电商模式,为3C市场龙头。对于产品流方面,不论从商品品质、价格保障、配送速度和售后服务方面,京东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尤其是在高客单价的3C产品领域。另外,自建物流体系强大,用户使用体验出色,不过其下沉用户市场渗透尚未打开。对于估值水平而言, 20年公司动态市盈率约为45.47倍、市销率约为0.87倍,综合考虑电商、传统零售商同业估值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京东此时处于合理偏低位置。由于公司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未来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 长城证券表示,中概股纷纷回归为港股市场注入新活力,短期内有望提振港股吸引力。对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增大资金募集规模,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的地缘性风险。 [详情]

618京东在香港市场“大促” 总市值接近7300亿港元!
618京东在香港市场“大促” 总市值接近7300亿港元!

  继网易之后,京东集团(9168.HK)选择在618大促当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为今年以来募资规模最大新股。首个交易日,京东集团股价高开5.7%,市值一度冲至7385亿港元。 京东集团港股今日分时走势图 机构认购热烈 根据昨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开发售数据显示,公司此次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彭博数据显示,京东上市集资规模创出今年全球第二高位,年初在A股上市的京沪高铁以43亿美元暂列全球第一。 京东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将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对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机构认购的反应是挺火的,他们主要是通过申请国际配售來参与,而京东的国际配售,获得了逾10倍的超额认购。就后市走势,叶尚志判断市场目前是处于偏高水平,回调的話,估计京东也将有强势回整的可能,也是可以逐步吸纳的配置时机。 京东回港上市是继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京东集团第二次上市。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长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长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长至22万多人。目前,京东集团集团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业务布局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多个领域。 在6月18日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集团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响京东集团赴港上市锣声。 徐雷表示,17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带领十几名员工毅然关闭了线下门店,开启了京东集团的创业历程;17年后,面对新冠疫情,京东集团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保障民生供应、运输应急物资和高科技抗疫的生力军。两场疫情折射出的是京东的成长和变化:从创业企业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公民,从电子商务的探路者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从零售到物流再到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 截至发稿,京东涨3.98%,报235港元,京东港股总市值约7262亿港元。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刘强东财富净值为135亿美元,排名在前的中国“富豪”还有马化腾、马云、黄峥、王卫、丁磊、张志东等人。 618大战中概股新高 今年618是疫情后首个电商大促,相比往年意义不同,促销力度空前。 今年618促销季,京东集团、天猫等推百亿补贴。京东集团较往年优惠力度最大,今年京东集团618带来“超级百亿补贴”,同时联合众多品牌商家带来千亿优惠。京东集团更在港股上市仪式上公布,京东集团618累计下单金额已超2284.6亿元。 配合电商促销的狂热,是相关股票的支线飙升。周三(6月17日)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收跌逾170点。拼多多涨超6%,京东集团涨1.7%,双双创历史新高。 美股京东股价走势图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股价已超224美元/股,较3月23日的年内最低价169.95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32%。京东集团美股最新股价62美元/,较3月16日的年内最低价32.70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89.6%。 拼多多股价徘徊在82美元/股,较3月16日的年内最低价30.20美元/股,累计涨幅已达158%。美团股价站上172港元/股,较3月19日的年内低价70.10港元/股,累计涨幅已达145%。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指出,这次疫情下首个电商大促,无论从商品品类、用户规模、参与商家、补贴等方面力度都大。随着疫情逐渐控制,这一段时间积蓄的消费欲望会集中释放。但是由于用户的消费需求、就收入空间就这些,因此6·18可能会迎来一波“恢复性消费”,但不会出现大量囤货。618大促消费只是弥补此前一段时间的压抑心理。 中概股回归香港如火如荼 6月12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并对红筹及特殊架构企业发行做了针对性安排。对中概股和未上市企业而言,到底是赴港还是选A?目前来看,香港虽然受到修例风波影响,但是港股IPO市场依旧如火如荼。 自2018年香港市场大刀阔斧改革IPO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符合资格的中资及国际公司在港二次上市、对尚未赢利企业开了绿灯,香港市场的投资者也对新经济持更为开放的态度。过去两年来,共近90家新经济公司成功在港上市,累计集资逾3000亿元,当中有越来越多是回流的中概股。 一位从事境外上市业务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相比美国市场,香港市场有天然的优势。从受众群体来讲,当中概股回归香港市场,加上沪深港通,它会获得中国内地资金的支持力度更大。 2019年,港交所再次登上全球IPO集资金额榜首,对于今年港股IPO规模,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早前透露,今年将会是港股IPO重大的一年,无论是“回归”的中概股,还是来港上市的新挂牌公司,都将陆续有来。 虽然香港去年以来风波不断,但香港作为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却日益稳固。叶尚志表示,目前香港局势有逐步穩下來的趨勢,資金流入也帶動了港匯在近日走強觸及強方保證。這可能是受到中概股來港二次上市的觸發,也不排除是對A股以及科創板的前期部署。 6月初李小加在网志中指出,过去几十年,香港之所以能够华丽转身成为一大国际金融中心,依靠的关键就是“一国两制”带来的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与作用角度看,香港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资本市场,也是美国与西方在亚洲时段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无论美国做什么,它都不会改变一个事实:香港仍然会是中国最国际化、最自由、最开放的市场。这样的香港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符合世界的利益。 迎接更开放的A股市场 安永统计显示,过去8年在纳斯达克及纽交所上市的共有72家中概股公司实行了私有化,其中34家为信息技术行业公司,私有化主要原因包括:中美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卖空报告引起的对中概股的普遍不信任;美国监管法规及信息披露要求趋严,导致公司上市成本上升。 事实上,过去两年来,共近90家新经济公司成功在港上市,累计集资逾3000亿元,当中有越来越多是回流的中概股。阿里巴巴、网易、京东后,还有更多等待回归的中概股正在路上。 A股市场未来如何改革才能吸引中概股回归?就在昨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为迎接中概股回归,应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牵头,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联合国内头部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加强与中概股公司高层的沟通,开辟“绿色通道”,探索科创板吸收美股中概股回流机制。 科创板启动,创业板改革落实,都在提升中概股回A的吸引力。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必然方向。 6月18日举行的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切实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 同时,易会满表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开放是现代经济体系和成熟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详情]

京东下单金额达2284.88亿元 超越去年双11和“618”
京东下单金额达2284.88亿元 超越去年双11和“618”

  新浪港股讯 在上市庆祝仪式现场,京东618数据大屏显示,今年京东6·18大促的累计GMV(6月1日至今)已达约2284.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双11的GMV2044亿元人民币,以及去年6·18的2015亿元人民币。 [详情]

华兴资本:京东来港二次上市具标志性 料有更多中概股回归
华兴资本:京东来港二次上市具标志性 料有更多中概股回归

  新浪港股讯 6月18日消息,京东(09618)今日正式挂牌,华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帐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并为京东带来大量优质的长仓、对冲基金投资人。 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包凡表示,华兴资本早在2011年就与京东集团携手,全方位支持公司完成首次上市发行及各大子公司的分拆和私募融资等交易,非常荣幸参与并见证京东集团二次上市这一重要里程碑,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负责人王力行表示,京东集团香港二次上市是中概股回归母国市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预计下半年香港市场将有更多的二次上市及新股发行活动,华兴将持续为优质新经济公司回归母国市场提供资本市场服务。[详情]

刘强东缺席云敲锣仪式 李小加现身并恭喜京东加入港交所
刘强东缺席云敲锣仪式 李小加现身并恭喜京东加入港交所

  新浪港股讯 6月18日消息,京东集团(09618)今日正式挂牌,股价高开5.8%,报239元。京东创办人兼主席刘强东未有现身今早的云敲锣上市仪式,但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致辞表示,坚信京东与香港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又感谢所有客户的信赖及支持、感谢20多万名京东员工的汗水和付出,以及感谢股东和合作伙伴们的包容和陪伴。 他续指,京东的使命是让世界变得高效和可持续,站在新的起点,集团唯有继往开来,不懈努力。 港交所(0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以及一众职员亦现身,欢迎及恭喜京东加入港交所。[详情]

京东港交所挂牌 中概股何去何从?
京东港交所挂牌 中概股何去何从?

  新浪港股讯 6月18日,继阿里、网易之后,京东将作为第三个回港上市公司在港交所正式挂牌。 由瑞幸事件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持续发酵,美参议院火速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概股“归国潮”已成趋势。 中概股公司如何完善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商业模式、股权架构合规管理?A股、港股、科创板或完全私有化,中概股公司应如何抉择?分分合合大势之下,存在怎样的投资机会? 6月18日,华盛证券投行业务总经理汤章亮在财新云会场,邀请叶翔(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香港证监会公众股东委员会委员)、赖佑明(51Talk前CFO)一起,将中概股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一一剖析,展开一场最深入最直接的专业对话。 目前是中概股赴港上市的时机 财新:应如何看待中概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叶翔:在美国监管收紧的背景下,不符条件的中概股确实有退市的风险。但从如今的情况分析,退市所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香港市场的体量已足够大,可以说目前是中概股赴港上市的一个时机。 汤章亮:哪个市场更适合中概股,核心还在“适合”两个字。 一个企业选择到哪个市场上市,没有最优选,只有最合适的选择。如果企业业务全球化,选美股会更好,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至今无法替代。如果企业主要做中国本土化业务,选港股和科创板更合适。 财新: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趋势会持续多久?同时如何平衡各类投资者之间的配比? 汤章亮:这个趋势大概会持续半年至一年左右。 如果一个股票都是长期投资人,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量很少,没有流动性。这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果公司后期考虑其他的资本运作,比如增发,还有类股权的发行,比如可转债,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支撑。 所以,公司得保证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基本盘的主体分配,还是要让机构来持有,他们会更懂公司的业务,给予更长期的支持。 财新:最近有媒体梳理,满足港股上市的中概股有37个,还有200多个不满足要求。对于在美国市场的中概股,还能做些什么? 赖佑明:三年后,如果PCAOB的问题没解决,中概股只能退市,再找市场上市,也许是国内A股、科创板,或者香港。 公司还是要聚焦自己的业务,业务做好,估值上升,选择方案就多。业务做不好,现在想的方法都是临时的,最后都是无效的。 港交所上市对中概股来说更高效、便捷、低成本。因为港交所的上市门槛相对内地更低,包容性更强,国际化程度更高,再加上头部公司陆续回归港股,估值和股价表现亮眼,起到了示范效应。 最有效的审计方法不是PCAOB,而是“吹哨人”机制 财新:中概股公司应如何完善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商业模式、股权架构等方面的合规管理? 赖佑明:公司治理有三个很重要的角色: 第一个是CEO。如果其没有公司治理的概念,很难长期在中概股立足,尤其是当业务下滑,股票承压的时候,没有办法承担压力。 第二个是CFO。除了财务工作,一个优秀的CFO必须熟悉如何进行内部风险控制。 第三是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需要高频地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尤其是CFO,还要与公司外部审计师沟通,帮助公司更合规。 财新: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上市公司需连续三年满足PCAOB的监管标准才能免于退市,应如何看待? 赖佑明: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仔细程度和尽职程度,不亚于美国四大。 从保护投资人的角度看,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PCAOB,而是“吹哨人”机制。如果对吹哨人设立大额的奖金制度,瑞幸事件早就被揭发了。 如果PCAOB不允许中概股登陆美股,美国的投资人不一定会到港股投资,会损失投资机会。 在三年的窗口期内,相信中美双方会协商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PCAOB监管,还是“吹哨人”机制,中概股公司的高管需要具有正确的公司治理理念,并在内部梳理出清晰的审计架构,从外部引入独立第三方,加强合规管理,以免被资本市场处罚,或遭做空机构攻击。 回归A股需要时间,港股上市更高效可控 财新:关于吸纳更多海外上市主体回归A股,监管层陆续出台了一些办法,但还是有一些困难,应如何看待? 汤章亮:第一个难点是,国内上市要求高,而且没有先例。 对于A股市场,尤其是主板,条件较高,有盈利要求。中概股里有很多偏互联网和科技型的公司,未必都是盈利的。另外,中概以及海外架构的公司,都是同股不同权,这在A股是没有的,因为国内证券法规定是同股同权。 科创板从条例里看,是允许红筹架构、VIE架构的企业上市。科创板开了个口子,有了第一个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华润微电子,但它是内资架构,并非是红筹或者VIE。如果是红筹或者VIE,同时又是同股不同权,理论上还没有先例。 对很多公司的布局来说,前途光明,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协调。 相对来说,港股市场则相对成熟,没有太多限制,是一条比较可控的路径。 以前人们的印象是,A股估值高,港股估值低。实际上,如果单看科技股,港股并不比A股低。所以,公司应该优先选择估值不低、上市时间表更可控的路径,那就是上港股。 我相信,监管未来会允许这样架构的公司完成上市,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另一个难点是,如果红筹或VIE架构的公司上市后,外资股东如何退出?外资基金的募资如何实现跨境,给海外的投资者分红?这不是证监会能独立决定的,需要和外管局协商。这个过程还在推进中,但是需要一定时间。 问:如果中概股想回归A股,外资股东的问题如何解决? 赖:以前有国外上市的公司拆除VIE架构,把钱还给投资人,再回国内募资的先例。第一,这个过程耗时比较长。第二,在外汇上存在问题,国外投资者退出是否顺畅。第三,税务问题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完善处理。 目前,中概股首选香港上市。未来,A股由于法规限制以及需要跨部门协商,还需要时间转型,但大方向是会允许中概股上科创板。 中概股三年后未必会退市美股,但会回归港股 财新:从短期和长期预测,未来中概股的大概发展趋势如何?短期是一年,长期是三至五年。 叶翔:短期应该是很看好的,港股可借此机会增加新经济的成分。 中长期也是相对乐观的,中美双方的政治氛围应该是会逐渐趋缓,所以预测也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中概股可能三年之后也许不会退市。 汤章亮:短期中概股还是会维持目前的状况,不少公司出于自身融资需求会回归港股市场。 中长期偏悲观一些,毕竟中美已不在蜜月期。未来,如果公司想有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首选香港,如果业务都在国内,就选择A股或者科创板,美国反而会变成相对次要的选择。 赖佑明:短期来看,目前应该已有不少公司公开递交了,还有更多中概股公司还是想继续赴美上市。 长期预测比较乐观,中美双方的监管长期看应该是总体一致的,PCAOB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应该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我预测,长期来说,中国的中小型公司还是会往美国上市。 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会回归港股,将会改变香港资本市场的构成,生物科技等新经济公司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流动性和融资。这会给全球投资者带来香港市场处于牛市的预期,吸引更多基金、投资者、ETF等进入香港市场,有利于其良性发展。 港股是这次风波的最大受益者 作为上市公司、曾经的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代表,三位在此次线上会议中深入剖析了中概股在美股面临的挑战,以及回归港股、A股的前景。总体来说,大家对中概股的未来抱着乐观态度。 无论采取哪种合规方式,全球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需要的是优质的中国资产。虽然中概股目前在美国市场陷入被动,但仍然会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对象。目前看来,港股应该会是这次风波最大的受益者。 根据港交所2018年修改的二次上市规则,首先是必须在纽交所或伦交所等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两年保持良好合规记录,其次是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 据媒体统计,包括网易在内,目前有37中概股满足港交所上市条件,名单如下: 目前已经传出有回港上市消息的中概股有:拼多多、携程、好未来、新东方。 目前回港上市的中概股大多采用港股发行份额占总市值5%的比例,对于已具备回港资格的中概股,他们是否会加重港股的比例,还需要继续观察。[详情]

京东今日正式在港上市:募资300亿创年内之最 刘强东身家水涨船高
京东今日正式在港上市:募资300亿创年内之最 刘强东身家水涨船高

   6月18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代号为“9618”,此次发售了1.33亿股A类普通股。 刘强东缺席敲钟现场。受疫情影响,京东正式登陆港交所的仪式将安排在京东的总部,京东零售CEO徐雷等高管出现在现场参与“云敲钟”仪式。在18日上市仪式现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也首次集体亮相。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称:“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京东上市首日开盘涨5.75%报239港元,截至记者发稿,京东涨3.81%报234.6港元,按此计算,京东港股总市值约7000亿港元。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刘强东财富净值为135亿美元,排名在前的中国“富豪”还有马化腾、马云、黄峥、王卫、丁磊、张志东等人。 18日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响京东赴港上市锣声。 京东集团方面人士介绍,员工代表分别是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给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快递员李华斌;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还有受京东平台商家王珂;京喜产业带商家陈卓越;以及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支书顾路红。 募资300亿港元,创年内港交所新股之最 6月17日早间,京东集团发布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其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已经超越网易(09999.HK/NTES.US),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此前,网易通过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09亿港元。 认购结果显示,京东在此次招股中,认购人数达39.7万,超越了网易的37.1万认购人数,成为今年最多人认购的新股。此外,京东公开发售冻资超2800亿港元,超过了此前沛嘉医疗-B的2600亿冻资额。 据京东配发公告称,本次认购合共1,189,655,500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6,650,000股的约178.90倍。由于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超过100倍,因此将部分国际发售股份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由此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提升到12%。因此,京东赴港上市筹资共计297.71亿港元。 这也意味着,京东已经成为今年认购人数最多、集资总额最大、冻资额最高的港股新股。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在2014年5月上市美国纳斯达克。目前,是在美上市的市值规模第三大中概股。今年6月5日,京东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开始在港二次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京东将通过继续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例如智能定价及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渠道智能零售平台)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的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 一手中签率10%,暗盘交易大涨 6月17日晚间,京东集团就已在港股暗盘悄然开始了交易。据悉,当晚富途暗盘开报248港元,最终收报242.6港元,较招股价涨7.35%。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京东二次上市的公开配售申购人数高达39.61万,一手中签率10%,投资者打新收益每手可赚780港元(剔除手续费),总市值7466.34亿港元,成交额7668.2万港元。 与此同时,京东美股股价也在盘前迎来上涨。截至6月18日今晨盘后京东美股涨幅1.69%,收于62.01美元,目前京东在港上市新股发售价定为226港元,较此前的最高定价低10港元,折合成美股为58.32美元/ADS,这意味着目前美股股票有约6%的溢价。 当年京东赴美上市时,对自身的定位是“国内自营电商平台”,如今经过近六七年的发展,其在战略上已经改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富途证券投研团队认为,这表明京东将深度挖掘自身在供应链上的优势。但无法忽视的是,京东目前面临着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新的竞争对手,国内电商竞争环境也比过去更加变幻莫测。 有券商分析人士建议:“在电商业务上,京东应当拥抱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等新的玩法和新的竞争环境,充分利用好和快手的战略合作机会,守住基本盘;在供应链上,则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硬件基础和电商数据的积累,通过供应链能力对外输出,摊薄自身物流成本,实现更高的应力能力。” 评级机构标普表示,正值中国企业于美国上市可能受限之时,京东集团在香港二次上市将有助扩大其资金渠道,并认为此次上市对京东的债务杠杆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京东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435亿元,上市所筹资金将再扩大京东的净现金余额,不过,标普称,“评级上调更可能来自于京东通过提升产品多元化和利润率来增强其竞争地位而非降低债务杠杆。” 上市前刘强东密集卸任旗下京东物流、数科高层职务 虽然资本市场的行动如火如荼,但是工商信息显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密集卸任京东旗下公司高层职务。 天眼查监测的工商信息变更显示,今年以来,刘强东已经卸任了京东旗下超过60家公司的高层职位,尤其是集中卸任了京东物流、京东数科相关公司职务。 具体来看,今年4月2日京东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和总经理,徐雷接任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今年2月27日,京东数科的运营主体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接任法定代表人,京东CHO余睿接任董事长。本周以来,刘强东再卸任天津京东启正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廊坊京东吉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廊坊京东冠马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广东京东云锦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及昆明京东云科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京东重新上市做准备,这次上市的京东不再是纳斯达克那样的集团整体上市,而是以京东(商城)主体为核心的增发上市。目前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已经完成独立。”有市场人士如此分析,而一直以来,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也被传有望独立上市。 不过,尽管日常的管理职务卸任了,但从股权来看,刘强东对京东仍牢牢握有话语权。根据此前招股书,刘强东持有京东15.1%的股权,腾讯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8%、为最大股东,沃尔玛持股9.8%;与此同时,刘强东投票权为78.4%,腾讯为4.6%,沃尔玛为2.5%。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京东增发股份二次上市,有望带来京东集团市值上升,而刘强东持有15%股权也有望水涨船高,未来个人身家或能逼近马云。[详情]

徐雷称京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和徐雷一起敲锣的都有谁
徐雷称京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和徐雷一起敲锣的都有谁

  新浪港股讯 6月18日消息,京东香港定价226港元,近40万人认购,中签率10%,冻资2807亿港元,公司价格较美股价格折让4.39%。今日京东在香港挂牌,股价高开5.75%,市值7386亿港元,位列港股第15大市值公司。在互联网行业中排第4位,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点评。在京东集团回港上市庆祝仪式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成员集体亮相。 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18日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徐雷共同敲响京东赴港上市锣声。 他们是坚守抗疫最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疫情最严重期间给“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李华斌;疫情以来不分昼夜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还有受益于京东平台优势逆势增长,并热心公益捐赠的京东平台商家王珂;京喜产业带商家陈卓越在京喜“出口转内销”扶持政策下迅速摆脱疫情影响;及和京东紧密合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支书顾路红。 徐雷在演讲中称,今天也是京东17周岁的生日,17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刘强东带领十几名员工关闭了线下门店,开启了京东的创业历程。17年后,在新冠疫情之下,京东也成为了保障民生供给、高科技抗疫的生力军。两场疫情折射出了京东成长和变化:从创业企业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公民,从电子商务探路者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企业,从零售到物流、到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从北京到纽约,再从纽约到香港。“今天,京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徐雷感慨,此时此刻,最想感谢的是京东所有的客户,他们对京东充满了信赖,宽容京东的不完美,包容京东的不成熟。“还要感谢所有的股东和合作伙伴,他们与我们一起坚守长期价值,共同发展,彼此帮扶。”徐雷还特别对刘强东表达了感谢,不仅因为其战略格局和超前眼光,也因为他赋予管理团队最大的信任和舞台。 同时,徐雷表示,要感谢全集团20多万名员工和家属,用拼搏和奋斗引领企业的踏浪而行。“当然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无数个人和企业追逐梦想和成就自我的机遇。”徐雷进一步表示,希望在京东及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能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效和和可持续。“未来,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改变社会面貌,与整个世界实现共生发展,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最后,我们期待京东能够成为全球一家最受信赖的公司。”徐雷说道。[详情]

京东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未来或分拆多家子公司独立上市
京东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未来或分拆多家子公司独立上市

   2020年至今港股最大的新股发行项目。 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时间6月18日早间,京东正式以“9618”为交易代码在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同时也为自己的第十七个“618购物”献上了一份大礼,发行价为每股226港元。 京东今日开盘上涨5.75%,市值超7200亿港元。 京东此次在香港上市共公开发售1.33股股份,原计划国际发售1.26亿股A类普通股,香港公开发售665万股A类普通股,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相当于2股A类普通股。 鉴于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约178.90倍超额认购,京东将香港发售部分的数目回拨至12%,即1596万股;而国际发售部分则获约11.35倍,最终发售数目为1.17亿股。 以每股226港元的发行价计算,京东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297.71亿港元,成为2020年至今港股最大的新股发行项目。 “技术、高效、可持续”为新使命关键词 长期以来,京东以“电商第二极”的姿态位于国内互联网的舞台中央。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从24,000多家供应商采购商品;同期;京东线上电商平台的第三方商家超过27万。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达到了2.925亿、3.053 亿和3.620亿。 基于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种类丰富的正品行货、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根据《财富》按收入统计的全球500强排行榜,京东确实早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 不过在今年5月19日晚间,在京东即将迈入17岁之际,京东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通过全员信公布了京东的新使命——“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刘强东提到,“京东作为连接产、消两端的互联网公司,拥有扎实的供应链体系和数据基础,有机会也有责任积极主动地拥抱下一个智能时代。” “2020年,京东已正式更新了集团战略定位:京东集团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代表了集团要将供应链的优势发挥放大,并应用于产业的场景中,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社会效率。”刘强东称。 谈及对未来的展望时,刘强东表示,京东的业务发展在以技术为基石,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体验的同时,开放自身的能力,成为基础设施,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社会效率。 未来数年或将拆分多家子公司独立上市 而之所以京东拥有如此底气去向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转变,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先决条件无疑就是京东物流。 2007年,京东就做出了投资并自建遍布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战略决策。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区县,包括遍布89个城市、累计总建筑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的700多个仓库,包括京东物流技术开放平台所管理的仓库面积。同期,京东拥有由132,200多名配送人员和43,700多名仓储员工组成的团队。 鉴于京东物流运营效率的逐步提升,履约费用呈下降趋势,进而改善盈利能力等种种乐观情形,其独立IPO的传言甚嚣尘上。 2019年年末,路透社报道称,京东物流已与多家银行就潜在IPO进行初步讨论,募资规模预计为80至100亿美元,公司整体估值或达到300亿美元,最快2020年下半年香港或美国上市。 毫无疑问,作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京东自营配送服务覆盖全国99%的人口,超过90%的自营订单可24小时内送达,京东物流的独立IPO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京东物流并不是唯一一个拥有独立上市可能性的业务。 除早已独立运营的京东数科外,京东健康同样具有不错的上市前景。2019年11月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健康已完成10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PEChina Fund、中金资本、霸菱亚洲等,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 京东集团副总裁辛利军在任职京东健康CEO数天后即对外表示,“关于什么时候上市,我们没有时间表,但是肯定会的。” 此外,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披露,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已于4月24日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并成为工业品领域内估值最高的公司。 综上来看,京东目前已坐拥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和京东工业品四家各垂直赛道的“独角兽”企业。 京东在此次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及,其将继续探索不同业务的持续融资需求,并可能在三年期间内考虑将一项或多项相关业务于香港联交所分拆上市。 或许,相隔一周先后带领网易和京东完成在港二次上市的丁磊、刘强东,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又一家上市公司。[详情]

赴港二次上市 京东如何改造京东?
赴港二次上市 京东如何改造京东?

  原标题:【深度】赴港二次上市,京东如何改造京东? 记者 | 周伊雪 编辑 | 文姝琪 2018年底,京东零售20多名核心高管离开北京,远赴广东肇庆,连开了一场三天三夜的会。这在京东历史上属于首次。参加这场会议的人无不心情沉重。当时,京东种种内外部矛盾集中爆发,股价接近破发,员工们士气低落,对于未来方向感到迷茫。 主持这场会议的是京东零售CEO徐雷,他刚刚接过这个职位不到5个月。开场前,他让经营分析部门列了一组数据,让高管们看看京东现金流还剩多少(2018年京东自由现金流为-79亿元),用户口碑是怎么在几年内步步下滑的。 “再这样下去,哥几个别干了。”徐雷说了一句狠话。 会议讨论非常激烈,徐雷后来回忆,在确立经营理念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字,所有人围在屏幕旁生生争论了45分钟。”这次会议最终形成了很多框架性决议,追求有质量的增长,前中后台组织架构划分都成为京东在随后一年调整中的方向指引。 找到方向的京东逐渐走出最黑暗的日子,并迎来数年来状态最好的时候。近一段时间,京东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新高,从2019年初至今上涨200%。2019年全年京东净营收5769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从2018年的亏损25亿元升至2019年盈利122亿元。 用创始人刘强东的话说,经历这次危机后,成立17年的京东完成了成人礼。 6月18日,京东在港交所实现二次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300亿美元。公开发售阶段受到市场追捧,超购近180倍,冻资约2850亿港元(约合368亿美元),成为今年最多人认购的新股。其挂牌首日开涨逾5%,市值达7432亿港元。 权力交接 “京东和阿里都完成了一二代的交接班。”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说。 刘强东的存在感正在逐渐减弱,过去一年中,这个变化显著地发生在京东的业务层面。2019年初,刘强东在致员工信中表示自己未来会将重点放在组织、人才和战略等方面。 光大证券分析师范佳瓅认为,京东在2014年至2018年进入了战略迷茫期,京东高管连续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无界零售”、“RaaS零售即服务”等多项布局思路,却在一个又一个新概念中迷失了战略定位。 高管层面亦承认过自己的摇摆。 5月19日深夜,刘强东发了一封题为“京东是谁”的公开信。在这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他承认京东上市之后经历了相当长的迷茫期,表现在什么都在学习竞争对手,被太多机会吸引,能力却未必支撑;投资很多项目,但仍然习惯于自己做,强控制,很多投后的融合并不成功。 京东的调整首先从改变组织架构开始。 2019年初,刘强东宣布京东推行“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转型的重点在于集团总部从管理型总部变为战略型总部,更关注战略布局。运营职能则下沉至各个业务板块。在这种调整思路下,业务板块成为独立的作战军团,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更多业务管理者参与到重大项目决策执行中。 2018年7月,当时的京东集团CMO徐雷临危受命成为京东零售首任轮值CEO。几个月后,“轮值”两个字悄悄消失了。如今,占京东集团总营收九成以上的京东零售有了更多徐雷的色彩。徐雷喜欢穿潮牌,爱好足球和摇滚乐。今年5月份,在徐雷主导下,京东零售进行品牌升级,沿用多年的“多快好省”换成了“不负每一份热爱”。 近一年,京东在企业治理上也逐渐更规范化。自2019年10月开始,刘强东频繁卸任京东旗下数十家公司的高管职位,包括京东数科的运营主体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京东云计算全资子公司等运营主体的高管职位。 最近京东的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也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由徐雷接任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 去年11月,接任京东零售CEO一年后,界面新闻曾问徐雷,刘强东有什么变化?徐雷的感受是,现在更能聊事儿了,以前对他更多是对老板的敬畏。 在明尼苏达事件发生后,京东集团董事会中一条不同寻常的规定曾引起投资者的关注。章程中规定,在刘强东不在场的情况下,京东董事会不得举行正式会议,除非他自己回避。当时有投资机构认为,公司治理已是京东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此次在香港二次上市,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沟通时,刘强东也释放出改变的信号。 京东表示计划在下次股东大会上修改公司章程,刘强东已知会公司,希望今后无论他是否出席,董事会均可以在超过半数董事出席的情形下召开。“刘强东乐意做出改变来化解股东的误解。” 聚焦 在“京东是谁”这封内部信中,刘强东说,“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机会主义。” 2018年底,市场对于京东的质疑曾达到顶峰。一家知名投资机构负责新零售的合伙人曾对界面新闻说,“京东太可惜了,有微信九宫格那样好的资源,却没有抓住拼购的机会。”当时普遍的声音是,京东的文化刚性,缺乏创新,对市场趋势的变化反应不够快。 拼多多靠拼团模式在微信群内迅速爆发,给多年来似乎格局已定的电商领域带来新的变数。成立不到三年,年度GMV就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而达到这个数字,京东用了十年。 但与外部声音不同的是,在京东管理团队看来,当时京东更严重的问题反而是创新(业务)太多了。 徐雷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他担任京东零售CEO之后,首先做的就是高管集体投票,关停并转一批项目。“做了无数项目,说某某市场多大,我们必须进,但这个市场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哪些能力能占到这个市场,能占100亿还是1000亿?” 徐雷随后在多个场合表示,京东要有质量的增长。有质量的增长是看综合指标,有价值的指标比如用户粘性、ARPU值,用户复购,非良性的比如某个品类增长是强亏损拉动,但是规模起来之后不能改观的,就是不可逆转的亏损。京东不会追求非良性的指标。 为了在微信生态内对抗拼多多,京东推出社交电商“京喜”,并在2019年11月将京喜接入微信一级入口。 但是,期待京喜在短期内复制拼多多奇迹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在京东当前的战略思路下,不会在自身能力不占优势的领域投入过多资源。京东仍然关注下沉市场,但不会单独依靠京喜,而是京东主站、京东极速版、京喜以及京东在线下的体系协同下沉。 多年来,京东一直在3C和家电品类上做到市占率第一,但这两项品类正在面临行业性的增速放缓。京东押注的下一个增长引擎是快消生鲜等品类。 4月底,京东零售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整合原来的消费品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冯轶被任命为新事业群的负责人,向京东零售CEO徐雷汇报。此前冯轶是消费品事业部(京东超市)负责人。 一位京东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刘强东和徐雷在内部都表达过,大商超事业群未来要成为零售业务第一大群的期望。 快消和生鲜属于高频、刚需的品类,能有效拉动平台用户活跃度,阿里已在这个品类上发起猛烈进攻。近期阿里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这个项目成为阿里巴巴CEO张勇关关注的1号项目。 一位零售行业资深从业者对界面新闻分析称,线上超市是京东领先,但对线下存量市场的整合才是今后的重头戏。在生鲜零售领域,京东与永辉的合作以及自营的7FRESH都进展缓慢。相比之下,阿里在这方面走得更靠前,除了一直在迭代中的盒马,还进入大润发做淘鲜达的整合。虽然财务数字表现一般,但已经踩过坑有很多经验积累。 更重要的是,这项调整还关乎京东零售发展“全渠道”的战略。整合进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的几个事业部中,京东超市主要面向线上C端消费者,新通路事业部则面向线下的经销商体系,7FRESH是京东在生鲜领域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尝试的项目。 整合前,各个渠道之间相对割裂。冯轶说,京东没有用全渠道视角去整合渠道资源,也没有整合自己的供应链。她告诉界面新闻,在与品牌商交流的时候曾询问对方,相比友商,京东最大的价值什么?对方的回答是“整合”。徐雷交给她的目标,也是在事业群内进行全渠道供应链中台的建设与整合。 整合带来的挑战也很大。从人数上看,从消费品事业部到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冯轶所统领的业务人员规模从700多人扩张至5000人。另外,原先各个事业部独立发展,整合成事业群后,工作范围和流程需要重新梳理,肯定会碰到困难。 成为大商超事业群负责人后,冯轶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参与大大小小的会议,以求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她告诉界面新闻,在京东新的组织文化中强调开放和包容,各个组织都要站高一层思考,将公司全渠道发展的战略落地,就能够克服一些小团体的思想。 走出封闭 对于流量与零售的关系,京东的思路也正在发生变化。 5月27日,快手与京东零售正式宣布战略合作。在这项合作中,京东为快手提供自营商品,快手小店的店主进行选品,快手用户可以直接在快手平台(不跳转京东)完成购买,并享受京东的配送、售后等服务。 “这对京东来说是非常大的改变。”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对界面新闻说,“过去京东在做流量平台触达的时候,业务部门有很强的冲动,希望流量最终回来,在京东上完成交易闭环。但现在变了,京东的定位是提供供应链和履约服务。在与快手的合作中,京东从中心化电商平台走向了开放。” 这样的思维转变原因部分在于,京东终于承认自己对流量的把握力不从心。“京东在社交玩法、短视频直播上确实比较弱势。”一位京东集团高管对界面新闻说。 互联网分析师裴培认为,京东始终无法利用好微信的庞大社交流量。对内容电商(包括不限于直播电商)等新趋势的响应速度也很缓慢。总之,京东是一家零售色彩多于互联网色彩、自营色彩多于平台色彩,内向色彩多于外向色彩的公司。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十多年前成百上千家电商混战,更具互联网属性、更擅长运营流量的当当、凡客、麦考林等都曾风光一时。最终的结果是只有阿里和京东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从决定自建物流开始,京东就不是一家典型互联网公司。 在廖建文看来,流量一直在流动,赌流量平台,可遇不可求。十年前流量来自于搜索,逐渐到社交,再到直播。“谁能知道十年后微信会在哪里?我不认为会有永久的流量,因为人的兴趣、技术都在发生变化。能够支撑零售商走远的永远是供应链能力,我认为这才是行业的根本核心。” 这十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零售场景变得碎片化。淘宝、京东等中心化电商仍然占据主流,但小程序、短视频、直播、图文内容像蚂蚁搬家,一步步蚕食中心化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 今天京东最大的挑战在于零售碎片化的趋势,“两万个网红,每个网红做到一个亿,就是两万亿交易额(2019年京东平台GMV约两万亿)。”廖建文说,但反过来,网红们没有能力构建京东多年来沉淀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而后者是京东的长板。 对于零售碎片化的趋势,京东的应对方法是将原来的一体化链条切开,开放自身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去服务其他碎片化零售场景。廖建文做了个比喻,京东主站是航空母舰,京喜等创新项目以及与其他流量平台的合作是各种小舰队,小舰队靠京东的基础设施来链接各种碎片化前端。与快手就是在基于这种战略思考下的合作。 徐雷也在近日表示,除了国美、快手,未来京东还会有线上线下多种类型的合作伙伴。京东未来将围绕供应链能力进行开放赋能,从封闭的垂直一体化转向垂直一体化开放。 股价的触底回升是资本市场对京东过去一年多来业绩增长、组织变革、战略调整的认可。但京东还绝非能够高枕无忧。 在用户数上,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人,超过京东3.8亿。两天前,拼多多盘中市值一度超过千亿美元。近几个月来,拼多多与京东的市值一直不相上下,持续胶着。 冯轶对界面新闻说,不管是新对手还是老对手,京东看也不看。看,对方做得好的可以学,不看,京东相信成本、效率、体验这三个恒定的商业本质。 “成本、效率、体验”是刘强东从创业以来一直信奉的商业哲学。在各类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涌现之后,这种思路在内部一度被动摇。现在看来,经历过一轮动荡与反思之后,京东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落回到了这三个词上。[详情]

京东徐雷:相信公司与香港 都有更美好的未来
京东徐雷:相信公司与香港 都有更美好的未来

  新浪港股讯 6月18日消息,京东香港定价236港元,近40万人认购,中签率10%,冻资2807亿港元,公司价格较美股价格折让4.39%。昨日京东暗盘收涨5.93%,今日京东在香港挂牌,股价高开5.75%,市值7386亿港元。 京东零售集团行政总裁徐雷在虚拟上市仪式中致辞表示,今次来港上市,主因相信公司与香港,都有更美好的未来。公司使命是为了让世界变得高效及可持续,以后会继往开来、不懈努力。[详情]

京东香港上市:市值超900亿美元 刘强东有78.4%投票权
京东香港上市:市值超900亿美元 刘强东有78.4%投票权

  来源微信公众号:雷帝触网 雷帝网 雷建平 6月18日报道 在一年一度的京东618店庆之日,京东集团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根据昨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开发售数据显示,公司此次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 京东今日在港股开盘价为239港元,较发行价5.75%;以开盘价计算,京东市值超过950亿美元。当前,阿里、京东、拼多多正在中国上演电商三国杀。 在腾讯、阿里巴巴两强之外,中国互联网正形成一批新一线互联网巨头,分别是美团、字节跳动、京东和拼多多,当然,由于成立的时间还不长,新一线互联网巨头中的拼多多还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18日上市仪式现场,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徐雷共同敲响京东赴港上市锣声。 他们是坚守抗疫最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疫情最严重期间给“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李华斌;疫情以来不分昼夜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 还有受益于京东平台优势逆势增长,并热心公益捐赠的京东平台商家王珂;京喜产业带商家陈卓越在京喜“出口转内销”扶持政策下迅速摆脱疫情影响;及和京东紧密合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支书顾路红。 主打有质量的加速增长 在经历了2018年的低谷后,京东自2019年以来增长开始提速。 财报显示,京东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3623.32亿元、4620.2亿元、5768.88亿元;京东集团2017年、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元、-28亿元及118.9亿元。 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亿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4.8%,这一增速较上一季度的18.6%再次提速。 在相对淡季的行业背景下,京东新增超过2500万活跃购买用户。从移动端用户数来看,2020年3月,京东移动端日活跃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增长46%。 京东核心管理团队 在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淡出的这一年多时间,京东零售CEO徐雷带领京东进入了最好的状态。 上市仪式现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他们是京东核心管理层,也标志着京东集团领军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达到新高度。 徐雷给京东零售定下的主基调是“有质量的加速增长”。“不成长便退场,加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徐雷称,京东零售继续拓展全渠道的合作伙伴,并开展技术、产品、营销和供应链创新,要在下沉新兴市场再造一个京东零售。 这一次的京东618店庆上,京东也开足了火力,这其中最典型的合作是,京东零售与快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零售供应链、品牌营销和数据能力共建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新生态。 根据协议,京东零售通过供应链合作的方式把京东零售优势品类提供给快手平台,双方共建优质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快手用户可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无需再次跳转,并能享受京东物流配送和售后等服务。 除了与快手的合作,京东自身也持续各种直播,徐雷也亲自上场直播带货。 4大策略:发力下沉市场 建立全渠道体系 京东在路演中透露,未来的主要策略有: 1)发力下沉市场:京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下沉市场的客户,增加他们的购物粘性和复购率。 京东通过多渠道,多场景,多品类展开下沉市场战略,通过线上平台引流,线下实体门店宣传以及定位细分市场的京喜平台多维度进行客户拓展。 京东连续数个季度来自下沉市场新用户在新增用户中占比接近70%,一季度下沉市场GMV销售额超过50%,下沉市场策略初见成效。 2)建立全渠道零售体系:线上线下相融合是未来零售行业的趋势,京东聚焦在打造系统能力,与沃尔玛、达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京东的线上线下融合能力。 同时大商超事业群也发力于全渠道零售体系的营建,中国商超市场规模较大但玩家分散的格局给予京东整合与发展的空间,促进企业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及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商超领域的市占率。 此外,一年多来,京东连续投资五星电器、迪信通、联想来酷等企业,还买1亿美元国美零售可转债,并针对不同场景打造出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数码专卖店等业态。 3)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从2018年开始开放对外部客户的服务,到目前为止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京东物流2019年二季度接近盈亏平衡点,预计2020年亏损将进一步收窄。 京东能提供仓配一体解决方案,帮助第三方商家实现仓库管理和存货管理,提升其运营效率,使得京东物流区别于国内其他物流公司,获得差异化优势。 2020年6月8日,京东物流宣布,2020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创新仓储模式,提升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 同时,京东物流将加快供应链、快递、冷链等业务下沉,服务产业带、农产品上行。 根据该计划,京东物流今年拟投用亚洲一号达到12座,全部面向二到五线城市,新建扩建城市仓和转运仓13座,加快快递进镇进村,大力推广云仓模式、厂仓合一、店仓合一等等创新业态,实现京东物流和品牌商物流资源共享,将商品布局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京东物流还将为全国22个重点产业带提供标准服务网络之外的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专门服务最先一公里上行的物流基建。 4)不同品类间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京东根据品类不同的发展特性及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制定。 对于成熟品类要求略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业绩增长,提供稳定的盈利;对于部分品类降低利润要求以快速占领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部分仍在早起探索阶段的业务并不进行过大的投资,跑通模式后再进行复制。 未来京东将会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把资源有效集中在高回报或者能与核心业务产生巨大协同效应的项目上。 据介绍,2019年京东零售由CFO牵头成立了建设委员会,用来评估所有创新项目投资的预期收益和关键运营指标。 该计划让京东可以把资源分配给与零售核心业务相关度最高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带来极高的投资回报。对于相关性较低的项目京东要么直接退出,要么采取分阶段的投资策略,在大量投资前充分验证其模式的可行性。 京东称,在严格财务纪律下做出此类选择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也正因为如此,京东得以更加专注于主流核心业务,并且对投资进行了更好的规范。 京东的目的不是停止投资未来,而是把资源有效集中在高回报或者能与核心业务产生巨大协同效应的项目上。 2019年下半年京东进一步将该计划升级为创新计划,以更好的财务纪律促进持续创新,其中“物竞天择”项目获得了年度创新奖。 这种商业模式通过与线下合作伙伴的合作降低京东消费品订单中超重物品和大件物品的单位履约成本,也提高了全渠道大商超市事业群相关产品的盈利性。 刘强东有78.4%投票权 京东内部也在不断变迁,继拆分出京东金融后,2018年2月,京东物流获25亿美元的融资,该等第三方投资者按全面摊薄基准合共持有京东物流约19%股份,而京东仍为京东物流的控股股东。 2018年6月,谷歌根据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 2019年2月,京东智能产业发展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共同成立核心基金,总募集额超过48亿元。 2019年11月,京东医疗子公司京东健康与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A系列优先股融资,总额9.31亿美元,按全面摊薄基准计,占京东健康13.5%的所有权。 2020年5月,京东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签署A轮融资协议,京东工业品投后估值已超2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此次交易总融资金额预期为2.3亿美元,占京东工业品完全稀释后的股份比例为10.7%。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73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 此外,在首只物流地产基金(核心基金)完成后,2020年1月,京东物流地产集团(京东物产)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合作共同成立了第二只物流地产基金(核心基金二期)。 核心基金二期将从京东物产收购部分现代化物流仓储基础设施,涉及资产规模为46亿元。预期京东将于2020年下半年收回这一交易所获得的大部分资金。 当前,京东董事包括刘强东、刘炽平、黄明、谢东萤、许定波。 截至2020年2月29日,京东股权结构 截至2020年2月29日,刘强东直接持股为15.1%,还拥有的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的投票权,刘强东共有78.5%的投票权。 腾讯持有17.8%股权,及4.6%的投票权,为京东第一大股东。沃尔玛为京东第三大股东,持股为9.8%,拥有2.5%的投票权。 京东计划在下次股东大会上修改公司章程,其中包括:一、每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以加强和股东的沟通;二、刘强东也知会公司,希望今后无论他是否出席,董事会均可以在超过半数董事出席的情形下召开。[详情]

京东“衣锦还乡”二次上市 不再“躁动和叛逆”
京东“衣锦还乡”二次上市 不再“躁动和叛逆”

  来源:TechWeb.com.cn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618年中购物节,也是疫情后的首个大型消费节日,而京东作为这场节日的缔造者, 除了在交易数据上创造新高之外,还在成立22周年之际,达成了二次上市的成就。 北京时间6月18日,京东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继阿里巴巴和网易之后,第三个“回家”的中概股公司。根据京东昨天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 相比较第一次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京东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从曾经的互联网新贵成长为了国内零售市场的巨头,也从一家电商平台演进为一家技术公司。 这一次,京东“衣锦还乡”,手握297亿港元,不再躁动和叛逆,除了实现技术立本的使命之外,还将与阿里和拼多多展开新一轮的比拼。 获178.9倍认购 暗盘收涨7.35% “知道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但是也没太多的关注,毕竟最近618太忙了,分不了心”,一位京东员工告诉TechWeb。相比较阿里和网易,京东选择在香港上市的日子比较特殊,和公司的周年庆是同一天。虽说是喜上加喜,但是估计某些部门要忙坏了。 和上面这位京东员工的表现相反,京东此次赴港上市,依旧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即便网易早一星期先招股和敲钟。 根据京东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上市全球发行1.33亿股,发行价每股226港元,于6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开始交易,股票代号HK9618。其中,公开发售阶段京东集团获178.9倍认购,分配至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596万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约12%。 国际发售方面,京东获超额认购约11.35倍,分配给国际发售承配人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17亿股A类普通股,相当于全球发售(超额配股权行使前)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88%。 同时,数据显示,京东集团此次公开发售无论从吸引投资者数量、冻结资金金额,还是募集资金规模上,均创下了港股今年以来的新高。可见,京东此次赴港上市受到的关注度之高。 而在昨天的暗盘交易中,京东的表现也较为不错,收涨7.35%报242.6港元,成交9087.66万港元,总市值7497亿港元。 相比较下,截至美股周三收盘,京东股价微涨1.69%,报收于62.01美元,按1ADS等于2股计算,美股折算成港股市场价格为240.3港元/股,较港股发行价溢价6.33%,不过要低于昨日暗盘交易价格。 按照美股最新收盘价来看,今天上市后京东港股股价可能不会有夸张的涨幅,但是打新的收益率应该还算可以。另外,借助618当天购物节的助推,京东市值很有可能就在近几个交易日后破千亿美金,也算是实现了6年来的小目标,而作为“接班人”的徐雷,估计也可以向刘强东交差了。 二次上市的京东 这次有何不同? 疫情的影响,加上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让中概股在大洋彼岸备受争议,一些符合条件的公司似乎都在筹划着回港上市。对于京东来说,回港上市,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可以借助港交所获得更多投资者的支持。 距离京东第一次在纳斯达克上市,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在这六年时间里,京东跌落谷底过,也重新崛起创下新高过。相比较六年前,京东此次上市的底气更足,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之外,还带着京东金融、京东物流以及京东健康三个“小兄弟”一起来敲钟。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业务板块的估值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会独立上市。 根据京东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已经向港交所申请豁免,以便能在三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同时,京东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有任何关于在港交所潜在分拆上市的时间或具体计划,但公司将继续探索不同业务的持续融资需求,并可能在三年期间内考虑将一项或多项相关业务于香港联交所分拆上市。 多面开花的同时,相比较六年前,京东的铠甲也更坚硬,全年营收已从2013年的69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568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4740万增至3.87亿,市值也从当初刚上市的260亿美元上涨到现在的超900亿美元。并且,京东一直被诟病的盈利问题,也在这六年时间里不断改善。 从招股书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京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商品以及服务方面,其中商品销售虽然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但是毛利却不高。而近年来,京东也在调整收入体系,服务收入占比也在逐渐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占比超10%。服务营收占比的提升,也让京东整体毛利润得到增长。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京东2019年毛利润为844.2亿元,同比增长28%,毛利率达到14.6%的新高,净利润为1.9%,也是过去六年以来的新高。六年时间,京东在用一个个数据告诉投资者,自己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 除了在数字上的变化之外,这次上市,京东在对自己的定位上也发生了改变,从一家B2C电商平台转变为技术为本的企业。在上个月的老员工日上,刘强东发布内部信,再次对外表达了京东对技术的追求和渴望,称京东集团的新使命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起于零售,成于电商,这是大部分人对于京东的第一印象。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零售电商之间也有区别,传统的零售平台更多的只在意人、货、场三个方面。但是,对于互联网零售平台来说,光有前三者还不够,还需要有技术在底层的支撑,尤其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底蕴更为重要。 其实,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京东一直在推进内部技术的升级和发展。只是,在此次刘强东“官宣”之前,京东的技术更多的是在后台为业务线提供着支持。三年前,刘强东还发出过对技术的呐喊,明确提出了技术转型战略。当时,刘强东还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希望用12年的时间把第一个12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纯粹的技术公司,一个充满着智慧的集团。 根据京东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成为对技术投入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另外,在招股书中,京东还再一次强调,自己正从一家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不差钱的京东正式上岸 新一轮的比拼正式开始 六年时间,京东用数据告诉外界其商业模式能够走通,此次登陆港交所,则算是真正“上岸”。不过,在看到京东股价接连创下新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此前京东走过的弯路,这点刘强东也没有避讳,在公开信中也是直接指出京东此前犯过的错误。 “业务上一度欲望代替了逻辑”、“管理上京东也遭遇了内部瓶颈”,这是刘强东对京东青春叛逆期时候的反思。 2018年,可以说是京东的至暗时刻,内部管理问题加上外部业务上的问题,将京东推上风口浪尖,其股价更是跌至低点。好在的是,后续一系列的内外调整,让京东重新走上正轨。只是,这一调整在当时颇受争议。比如优化10%的高管、调整快递员薪酬体系,引来很多网友的吐槽。但最后的数据则证明,京东当时的调整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也让京东的整个管理体系更为清晰。刘强东也在逐渐放权,自己则投入到组织建设中,更好的掌控京东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近年来京东的调整可以看出,集团对于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其实是在拆解过去一体化的大体系,让各条业务线更明晰,针对性更强,使其处于模块化的状态,管理起来也更为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从现金流看,京东并不差钱,此时选择赴港上市,也让很多人产生了疑问。根据最新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京东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共计751亿元。这一数字相比较拼多多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比阿里,则是显得有些不足。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拼多多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425.75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为55.27亿元;阿里巴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应收托管资金则为3459.82亿元。 在招股书中,京东明确提出,这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从2019年的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到,只有研发的费用率还在提高,可见京东的技术之路未来还要花很多钱。 另外,在电商主战场上,京东此前市值多次被拼多多超过,而且用户数上和阿里以及拼多多的差距也较大,因此在各家都在砸钱补贴的阶段,京东不能掉队,商品的质量固然最重要,但消费者对于价钱的敏感度也不能忽略。此次京东正式登陆港交所,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也将在下沉市场以及补贴上展开新一轮的比拼。 就像刘强东说的那样,京东已经不是那个初生牛犊,也不再是一个躁动的叛逆者。对于京东来说,此次回港上市,既是一次衣锦还乡和重新出发,也是一次被外界重新审视和估值的机会。[详情]

618、上市两不误 京东港股开门红
618、上市两不误 京东港股开门红

  来源微信公众号:资本侦探 作者|舷歌、小军 编辑:周楷 在二次上市的助推下,今年京东的“618”热闹更超往常。 作为今年在香港二次上市最受关注的标的之一,京东在投资市场上热度相当高:6月17日,京东配售结果显示,超额认购178.9倍,公开发售超过39万人申请,最终一手中签率10%,定价226港元,股票代码正是“9618”。 从正式上市前一天的个别暗盘交易情况来看,京东也相当被投资者所看好:京东的股价一度高开10%,最终收市价格也涨了7%以上,较美股溢价近3%。 而在上市首日,京东也是不负众望,开盘价239港元,较发行价高开5.75%,走势强劲。 不过,上市首日亮眼的开盘表现只是一个起点。京东在港股市场上的长期发展能否延续当下强劲的势头,还是要回归几个更为本质的问题:京东为何要在香港二次上市?京东的二次上市又会对京东自身的发展,及接下来的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京东对未来的布局判断又是否足以支撑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上市六年 从互联网新贵到零售巨头 要讨论京东为何在港股二次上市,还是要先把视线拉回到京东六年前在美首次上市的时点。 2013年,京东全年净收入693亿元,Non-GAAP净利润2.24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4740万。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以19美元的发行价计算,彼时京东的市值仅为260亿美元。 短短6年之后,京东净收入已经增长了8.3倍,NonGAAP净利润增长48倍,用户数增长7.6倍。而市值也从260亿美元增长至了超800亿美元,增幅达3倍以上。 京东美股上市以来股价表现 (图源:雪球) 这样的业绩高速增长背后,六年时间白驹过隙,无论是京东,还是京东所处的行业、所服务的用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4年,国内的网上零售额只有不到3万亿元,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刚刚超过10%;现在,国内的网上零售额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占到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接近了26%。 但与此同时,6年后国内的网上零售额的增速却已经从50%降到了16%,在今年前四个月受到疫情的影响甚至一度降到了1.7%。 电商渗透率快速增长,但行业整体增速下降——这正是当下电商行业所面对的大背景。 不过,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与商业环境中,京东的表现依旧算是可圈可点: 京东2019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5768.9亿元人民币,是2013年销售收入的5倍还要多;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高达42.3%,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二级市场对京东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自今年以来京东股价连创新高,目前已稳定的站在900亿美元之上。 很显然,资本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有明显的印迹可循,对于初创公司主要看中增长,而对于成熟公司则在关注增长的同时看中稳定的盈利输出。 京东在这方面其实是个典型,除了在营收方面方面保持了高速增长以外,在2019年一通快准狠的操作后,被市场长期以来诟病的盈利能力不稳定,也明显有了提升。 从数据上来看,京东2019年取得毛利润84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毛利率也达到历史最高的14.6%,连续六年实现毛利正向提升。而公司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则全年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达到107.5亿,净利润率为1.9%,为过去6年来最高。 在这个方面,已上市的头部互联网企业中能排在京东前面的已经不多了。 京东降本提效、转变战略措施的效果是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相应的业绩也回到了快速增长轨道上。 根据最新的一季报,京东2020一季度营收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市场预期;经调整净利润为30亿元,上年同期为33亿元;调整后每ADS收益为1.98元,市场预期为0.75元。 从营收增速的变化来看,京东的增长趋势虽然相比此前有所放缓,但考虑到疫情对电商行业冲击明显,其取得20.7%的增长已属不易。 用户数量方面,京东的增长也相当可观:2019年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长至3.62亿,环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新增2760万,单季新增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创下过去12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户中超过七成来自三至六线城市;2019年12月,京东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较2018年同期增长41%;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达3.874亿,环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大幅增长超2500万,较去年同期的3.105亿增长24.8%,净增加超过7600万,创行业淡季(Q1和Q3)单季用户绝对值增长新高。2020年3月,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6%。 京东在疫情之下仍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以及供应链能力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季度国内疫情处于爆发最严重的时期,国内第三方物流行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只有京东、顺丰、中国邮政等物流公司仍坚持在一线,而这也保证了京东的商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用户。 这可谓是曾经被外界视为“拖累”京东集团盈利的自建物流的高光时刻。而这背后,是京东长期以来对自建物流体系相当大手笔的投入。 在2014年2月,京东在全国34个城市运营82个仓库,仓储总面积仅为130万平方米;而截至到2019年末,京东在全国89个城市运营超过7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为1690万平方米。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京东运营的仓库数量增长了8.5倍,仓储总面积增加了13倍。 数量增长之余,京东仓库的智能化水平也一直在提升。从招股书里可以看到,截至目前,京东已经运营了25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并投用了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园区。在研发投入方面,京东在2013年全年技术研发费用9.6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已达到146.2亿元,6年期间增长超过14倍。 京东凭借围绕行业基础设施的重投入,为自身打造出了一条坚固的护城河,反倒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通过业绩表现说明了过去这些“苦活”“累活”的价值,以及这部分资产对京东“反脆弱”能力的意义。 而在经历了互联网高速发展期之后,如何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挖掘增长潜力,则是观察京东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线索。 二次上市 特殊时期的必然之举 从近期的业务表现与战略调整来看,京东对在当下的电商市场格局中,下一步该如何走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这也是京东在这个时间点上选择二次上市的内驱动力。 招股书披露,京东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二是,投资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可靠服务;三是,投资及提升整体研发能力。 技术是下一个阶段互联网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也必然是京东花钱的重点。 从京东近期对外发声也不难看出京东以“技术”立身的思路。2020年初,刘强东就曾在全员信中提出,京东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不久前,京东也正式刷新了使命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京东选择大力投入技术也在情理之中。 从宏观视角来看,当前,网上零售额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接近了26%;同时,网上零售额的增速却已经从50%降到了16%,在今年前四个月受到疫情的影响甚至一度降到了1.7%。 前方,线上零售想要渗透到剩余的四分之三零售份额中,已经越来越艰难;后方,过去十年间支撑起线上零售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衰退,网上零售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市场竞争必然回归到刘强东此前所说的零售市场的三个要素“用户体验、成本、效率”之中,而在如今的成熟市场环境下,技术显然是在这三个竞争要素中的重中之重。 开始向剩余四分之三的零售市场份额渗透的京东,需要通过技术的“软实力”对供需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匹配,从而重构许多行业的价值链。对技术的投入更形象的来说就是对未来的投入。 京东智能化的仓储物流中心 而从趋势来看,京东的技术与服务价值也正在凸显。招股书中也提到,基于原有的供应链、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基础,京东已经将自己部分技术能力产品化,甚至已经开始基于这部分产品获得营收。 比如说,京东旗下的开普勒技术服务平台能够为利用第三方流量的合作伙伴提供零售服务,而2018年4月建立的智能供应链平台NeuHub,则能为各大企业、创业公司以及各级政府提供从计算资源、模型算法到平台应用的一站式全流程智能供应链服务等等。 这部分技术服务的营收对京东整体业务的贡献也随着京东对技术的持续提升而持续增加。2019年,京东净服务收入662亿元,占净收入的比重为11.5%,而2016年同期,这两个数值分别为225亿元和8.6%,增长趋势显著。 所以,京东为了长期的技术投入而融资的目的和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了,那么选择赴港二次上市对京东的募资需求又意味着什么? 上市对企业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融资和价值认定。大体量的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扩张、投资、并购等方面有很高花费,地主家也需要储备余粮,通过二次上市,再次融资扩大现金流,对任何一家企业都很有诱惑力。 与港股、A股的同类型企业相比,美股上市企业的市盈率相对较低,二次上市有利于市场对企业进行价值重估。而且在持续改革下,港交所对于新经济公司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同时,这也是美股上市企业分散风险的自然操作。年初以来,瑞幸事件的出现使得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多家中概股也频频在市场上遭到做空机构的狙击。 对于企业而言,出于保障日常经营的需求,也必然要采取一定的风险防御手段,避免股价的大幅波动阻碍企业的稳定发展。 不过,从长期来看,企业赴港二次上市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港股持续改革、A股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为新经济公司们在母国市场上市提供了前提条件。像是港交所推行上市制度改革,放开对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限制,为互联网企业赴港上市创造条件。 对回港二次上市的企业,港交所在申请流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企业上市申报时可以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 可申请豁免披露部分财务信息; 企业可采用秘密申请程序。 港交所的一系列举措目的明确,就是要吸引新经济公司进入香港的资本市场。限制放开之后,港股市场的活力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并逐渐培养了新经济圈层、氛围及专业投资人。这些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就为企业赴港二次上市奠定了基础。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回港更接近母市场,也将迎接更多更懂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像对京东来说,面对更懂理解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格局与趋势的投资人,更有利于京东面向未来做更坚决的投入。 就市场本身来说,不仅是中概股们需要通过二次上市再次融资,港交所也需要大型企业的IPO来刺激市场,巩固自身的业务地位,这也是港交所为中概股二次上市大开方便之门的原因所在。 从市场表现来看,双方也确实是各不辜负,阿里巴巴从去年11月在港股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了23.75%,网易在上周登陆港股之后,股价也已经上涨了4.45%。 而在港交所敲锣后的京东,乘着“618”的势头,或许也将成为港股市场上投资者新的宠儿。[详情]

港股年内最大IPO来了:京东募资近300亿港元 暗盘大涨6%
港股年内最大IPO来了:京东募资近300亿港元 暗盘大涨6%

   如何规避投资陷阱,轻松玩转港股?来新浪理财大学,听《港股入门:如何找到下一个腾讯?》,10节课带你快速入门,寻找绝佳优绩股!618全场冰点价,最高直降300元>>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港股年内最大IPO来了:京东募资近300亿港元 暗盘大涨6%  财联社6月18日讯,京东即将在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代号HK9618。 京东成立的日子恰好在1998年6月18日,“618购物节”最早也是由京东发起的周年庆活动。 据京东在港交所公告,京东获认购合共11.89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倍。根据京东集团此前在招股书中所设定的回拨机制,将部分国际发售股份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由此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提升到12%。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按照每股发售股份的发售价226.00港元计算,京东集团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297.71亿港元,成港股年内最大IPO。此次香港公开发售将冻结资金达到2807.6亿港元,这一金额将超出2018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网易的冻结资金规模。 昨日,根据辉立证券和耀才证券等两大交易场数据,京东港股于昨晚暗盘交易相当活跃。京东暗盘收涨近6%,报239.4港元,一手净赚670港元。 市场评论称,从暗盘交易和正式挂牌表现的关联性来看,京东港股今日高开的概率较大。 京东此次赴港上市由美林美银、瑞银、中信证券作为主承销商,这距离其首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已过去6年时间,期间京东的营业创收上涨8倍以上,市值翻3倍之多。根据《财富》按收入统计的全球 500 强排行榜,京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本次618京东在首日的14个小时内,成交额同比增长了74%。 标准普尔认为,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将对京东的债务杠杆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近期国际投行和评级机构纷纷对京东给出偏积极的报告,也助推京东美股的热度。在美股市场,京东(JD.US)周三收涨1.69%,报62.01美元。按1ADS等于2股计算,美股折算成港股市场价格为240.29港元/股,相对港股发行价存在6.32%的溢价。 长城证券评论,中概股纷纷回归为港股市场注入新活力,短期内有望提振港股吸引力。对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增大资金募集规模,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的地缘性风险。[详情]

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原标题: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6月18日,17岁的京东即将登陆港交所,代码为9618,发行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6年的时间,京东的交易额从约3000亿元攀升至超过2万亿元;市值从26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900亿美元。数字背后,京东战略转变折射出更多内涵。 招股书显示,京东计划募资投向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其中,“技术创新”作为关键词,诠释着京东“一家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并正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全新定位。随着京东香港上市的成功,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与实体经济的合作中,已从“输血者”变为“造血者”。 从“618”看“9618”蝶变 “618”这个数字对于京东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22年前的6月18日,刘强东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在中关村海开市场摆下了第一节柜台;17年前的6月18日,已经转型电商的京东将这一天确定为店庆日。 从那一年的6月18日开始,京东的店庆日逐步壮大成为一场覆盖整个消费领域的全民年中购物热潮。特别是今年疫情后的特殊背景下,京东618在首日的14个小时内,成交额就同比增长了74%。 然而,从转型电商到技术立业,618也是京东17年蝶变的缩影。如果说17年前的618让人们认识并认可了电商的消费模式,那么从今年618的消费数据来看,京东已经成为以供应链为突破口,成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降本提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京东已经在积极利用智能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帮助上游制造企业洞悉市场,降低商品通路成本,从而使企业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使消费者更便利快捷地获得品质商品和服务。 以C2M反向定制为例,今年6月1日至4日,京东C2M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2.6倍,特别是在手机、家电等3C产品线上表现突出,受益者包括惠普、海信、海尔、松下等主流厂商。与传统新品研发路径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并且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投入持续加码 从17年618的历史演进不难看出:京东正在从一家零售平台,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转型。如上所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大数据等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新品和C2M反向定制产品,就是京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中,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也从内部效率提升转向对外开放赋能。 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达47.8%,充分体现了京东对于技术投入的重视。目前,京东集团研发体系的员工数突破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专利申请量超过3651件。无论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第一阵营。 同时,高技术投入占比也开始反哺京东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对比纳斯达克上市后的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全年营收为1150亿元,同比增幅为66%。随着2017年“技术”年的提出,财报披露的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等两大块)占比从2017财年的约8.4%上升到2019财年的11.5%。其中,净服务收入中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35.5%,明显高于2017年的16.8%和2018年的27.0%。与此同时,京东2019年的净营收增幅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水平。通过技术服务“提速换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 荣膺港股IPO吸金王 6年前,当京东把一家中国电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的时候,开启了京东作为中国最大零售企业的进阶之路。6年之后,刘强东为港交所带回了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同时为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投下了“信心票”。 6月17日早间,京东集团发布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其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京东在香港地区及国际发售方面均获得超额认购,其中香港联交所上市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178.90倍的超额认购。这也意味着,京东将超越网易,成为今年港股IPO的“吸金王”。同日,京东美股站上61.28美元的历史高位,总市值突破900亿美元。 过去的3年间,京东集团仅上市公司部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资金就超过330亿元。而赴港上市的成功也为京东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截至目前,京东已经搭建了一套以智能云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体系和人才队伍,技术投入同时也带动了广告营销、物流履约等取得实质性的降本增效。 不仅如此,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之下,京东的技术能力得到全面展现,在社会各界抗疫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疫情发生后,京东利用自身的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能力,快速发布了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服务全国15000家客户,平台累计提供物资总量超过6.6亿件。 赴港上市助推京东二次腾飞 市值在变、业绩在变,京东的企业文化却仍保持初心。在京东,有一个著名的“三毛五理论”,就是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要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正是依靠这种朴素的信念,京东改变了渠道与品牌之间的利益零和博弈关系,已成为全球2600多家超亿元品牌和数十万个商家的最大增量场。 今年年初,京东更新战略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就在半个月前,刘强东6000字的内部公开信讲述了京东当下的梦想: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二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京东的使命也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经历了一系列的战略、组织、文化变革之后,京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近日透露,得益于京东不间断运营能力的保障,大量品牌、商家在京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绩。今年1-4月,京东平台上有572个品牌下单金额过亿,其中180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230个品牌下单金额过3亿;有151个品牌下单金额过5亿。 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涌现出一大批“京东概念股”,他们因为与京东合作实现了新的增长,从而备受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让人期待的是,赴美上市的6年间,京东已经从一家电商企业逐步发展为零售、物流、数科三驾马车齐驱,并孵化出健康、保险、工业品等一大批融入垂直行业的技术服务体系;从坐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成为技术引领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创造红利的全新经济体。 “我相信未来5年,我们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会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成为我们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强东此前曾表示。当然,京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上市,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不止是做大规模,而是瞄准了更大的行业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CIS)[详情]

你618在京东花掉的钱 能在港股赚回来吗?
你618在京东花掉的钱 能在港股赚回来吗?

   多数投资者还来不及为错失网易而懊恼,又可以摩拳擦掌冲向新战场。考虑到现在正值618购物狂欢节,幸运的投资者没准还能把在京东平台花掉的钱,通过投资的方式赚回来。 作者:曲 奇 编辑:原 野 2020年,被广为追捧的两个低风险投资方式分别是——A股打新可转债以及港股打新股。 进入6月,港股打新迎来一波高潮。6月11日,网易港股二次上市还没过去多久,6月18日,港交所又要迎来京东赴港二次上市。 多数投资者还来不及为错失网易而懊恼,又可以摩拳擦掌冲向新战场。考虑到现在正值618购物狂欢节,幸运的投资者没准还能把在京东平台花掉的钱,通过投资的方式赚回来。 京东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代码为9618,发行价为226港元,扣除承销费和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约298亿港元,6月18日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有望创下2020年港股年内最大募资规模。 短短半个月内,网易、京东接连在香港上市,百度、携程、新东方等公司也纷纷被传出将启动香港上市计划。可以预见的是,在明星中概股的示范效应下,港交所接下来可能会迎来一波中概股回家热潮——在美股市场摸不着道的中国投资者,终于不用再为看不懂英文而烦恼了。 1 网易打新每手赚700,京东呢? 6月11日网易在香港二次上市刚过去一周,港股又将迎来京东的二次上市。 巨头回归,投资者更关注能否参与到打新盛宴中。 港股打新不同于A股,A股有涨停板设置,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的机率极低,而港股打新,却有一定的破发风险存在。 4月23日至6月3日期间,在港股新上市的14家公司中,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有3家,其余11家均以上涨收盘,其中RITAMIX首日涨幅达176%。总体来看,港股打新只要选好标的,赚钱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对于网易、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就更无需担心港股打新的破发风险。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参与打新后能否中签。 先看看网易的打新情况。 网易发行价123港元,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4倍认购,面向散户投资者的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360.53倍认购。上市首日,网易股价盘中一度上涨9.9%,总市值突破4600亿港元,首日收盘价1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7%,总市值4458亿港元。按收盘价130港元计算,不计手续费,中签者每手可赚700港元。 京东本次发行价226港元,据港媒报道,京东公开发售部分超39万人认购,较网易多2万人认购,尽管发行价高于网易,散户对京东的认购热情不减。按网易首日的走势来推算,而且又恰逢京东618购物狂欢节的高潮期,京东首日表现值得期待。 打新之外,京东也是一个优质的投资标的。2019年京东实现全年盈利,向市场证明了盈利能力,2020年疫情初期,京东依靠强大的自营体系,证明了特殊时期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 2020年以来,美股市场波动极大,京东股价涨幅却已经超过70%。截至6月16日收盘,京东股价60.98美元,总市值942亿美元。 2 京东走向盈利 2014年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市值约260亿美元,如今京东已经发展成一家市值900亿美元上下的巨头公司。 2014年到2019年,京东净收入从1150亿元增长至5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1%,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速。京东的收入结构主要分为产品销售收入、服务及其他收入两大类,两种收入各有优势。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理解为京东自营商品收入,包括3C家电收入和一般商品收入,是京东打造品牌口碑和用户体验的基石。2019年,产品销售收入5107亿元,同比增长22.7%,在净收入中占比88.5%。 服务及其他收入又可分为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及其他收入,主要靠京东为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获得收入。这块业务相对自营业务来说,毛利率高、成长空间大,是京东毛利润的主要贡献者。2019年,平台服务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44.2%,在净收入中占比达到11.5%,而2014年平台服务收入仅占5.6%。 随着平台服务收入占比逐渐提高,京东毛利率稳步提高,从2014年的11.6%增长至2019年的14.6%。 2019年京东有一个关键词是——盈利。 过去市场经常会有质疑京东盈利能力的声音,去年京东做出了回应。2019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人民币,为122亿元,净利润率1.9%,皆为6年来最高。 盈利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源于毛利率持续提升,提高平台服务收入占比,另一方面是源于运营效率改善,控制成本释放利润空间。 京东的综合费用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履约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这里面占大头的是履约费用,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支付处理等费用。自建物流是京东与其他电商平台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帮助京东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自建物流也加重了京东的成本。 2007年获得首轮融资后,京东决定自建物流。这在当时是个具有争议性的决定,因为物流投入大,赚的是辛苦钱,并不划算。不过,在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中,京东自建物流的供应链优势凸显,尤其是在疫情初期,京东物流以高效率撑起了城市的生命线。 京东在2019年的履约成本370亿元,同比增长15.6%,履约费用率6.4%,相比2018年下降0.5个百分点。履约费用率的下降,表明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开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截至2019年末,京东物流在全国共运营了70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库总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 履约费用外,京东其他费用也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京东营销费用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5.6%,行政费用为54.9亿元,同比增长5.8%,研发费用为146亿元,同比增长20.7%,均低于24.9%净收入增速。 2019年京东综合费用率为13.8%,比2018年的14.8%下降了1个百分点。 通过开源和节流,京东在2019年实现了全年盈利。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京东可以成为港股市场上的“香饽饽”。 3 示范效应下的回归加速 其实,从京东账面来看,京东并不是一家缺钱的公司,2019年京东持续经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近195亿元;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合计近400亿元,较年初增加了25亿元。 那么,手有余粮的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又是为了什么呢? 首先是条件允许了,以前阿里巴巴因为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无法在香港上市。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改革,首次允许了同股不同权、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寻求在港进行二次上市的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上市。改革后,美团、小米接连在香港上市,港交所也迎来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的回归。 不过,港交所针对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也设置了一些门槛,可保留现行VIE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但需达到以下要求:市值大于400亿港币;或市值大于100亿港币且最近1个财年盈利不少于10亿港币;2017年12月15日前在合资格交易所上市。目前符合条件的中概股仅有20余家。 去年阿里巴巴回归后,中概股并没有密集的被传出将赴港上市。但随着今年瑞幸自认造假,导致中概股形象整体受损,5月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了一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该法案的核心是,如果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因证券发行人采用了不受PCAOB监管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而无法审计特定报告,则证券发行人必须作出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证明;如果PCAOB连续三年无法审查发行人的会计师事务所,则该股票将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PCAOB数据显示,其无法审计财务数据的公司中,超过95%聘用了中国的审计公司。 网易、京东的招股书中均提到,如果《法案》正式通过,美股价格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甚至可能被退市。目前《法案》仅是草案,离正式立法尚有一段距离,但《法案》的公布加大了中概股的风险因素,中概股需要Plan B,为日后可能日益趋严的监管政策做好准备,港股上市是一个方案。 而且长期以来,中概股整体一直饱受美国市场偏见,因监管缺失,中概股经常是海外做空机构重点研究的对象,即便如新东方一样,做空报告最终被证伪,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公司形象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海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除了阿里、京东等少数巨头公司能获得合理估值外,更多的中概股估值偏低。 而香港市场能给予公司比美股更高的估值,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有利于市场对公司进行价值重估。此外,香港市场离本土更近,有利于内地投资者对京东、网易等公司进行投资,也能帮助公司降低美国政府层面对中概股打击的风险因素。 除了上述避险因素,对企业自身来说,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可以改善企业现金流,合理调配资金。对京东而言,可以将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投入,提升用户体验,抓住5G、云计算等“新基建“的发展机遇。 根据恒指公司的新规定,未来京东还有机会被纳入恒生指数,这无疑会提升京东等新经济公司的流动性,进而带来价值重估。 2020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在如今的时点,京东回港二次上市,也会为其他公司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港交所已经打开大门,中概股回归潮汹涌而至。对港交所、公司,是共赢;对投资者,则是一次又一次从时代获取红利的机遇。 [详情]

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

  原标题: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京东家电专卖店分店618期间开业气氛热烈,当日销售额超过30万。 京东物流廊坊亚一大件智能立库618期间启用,空调出货量暴涨300%,履约时效不降反升。 京东七鲜超市618期间门店火爆。 618期间,京东超体店里消费者在平衡车专区踊跃体验产品。 6月18日,17岁的京东即将登陆港交所,代码为9618,发行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6年的时间,京东的交易额从约3000亿元攀升至超过2万亿元;市值从26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900亿美元。数字背后,京东战略转变折射出更多内涵。 招股书显示,京东计划募资投向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其中,“技术创新”作为关键词,诠释着京东“一家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并正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全新定位。随着京东香港上市的成功,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与实体经济的合作中,已从“输血者”变为“造血者”。 从“618”看“9618”蝶变 “618”这个数字对于京东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22年前的6月18日,刘强东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在中关村海开市场摆下了第一节柜台;17年前的6月18日,已经转型电商的京东将这一天确定为店庆日。 从那一年的6月18日开始,京东的店庆日逐步壮大成为一场覆盖整个消费领域的全民年中购物热潮。特别是今年疫情后的特殊背景下,京东618在首日的14个小时内,成交额就同比增长了74%。 然而,从转型电商到技术立业,618也是京东17年蝶变的缩影。如果说17年前的618让人们认识并认可了电商的消费模式,那么从今年618的消费数据来看,京东已经成为以供应链为突破口,成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降本提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京东已经在积极利用智能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帮助上游制造企业洞悉市场,降低商品通路成本,从而使企业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使消费者更便利快捷地获得品质商品和服务。 以C2M反向定制为例,今年6月1日至4日,京东C2M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2.6倍,特别是在手机、家电等3C产品线上表现突出,受益者包括惠普、海信、海尔、松下等主流厂商。与传统新品研发路径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并且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投入持续加码 从17年618的历史演进不难看出:京东正在从一家零售平台,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转型。如上所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大数据等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新品和C2M反向定制产品,就是京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中,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也从内部效率提升转向对外开放赋能。 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达47.8%,充分体现了京东对于技术投入的重视。目前,京东集团研发体系的员工数突破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专利申请量超过3651件。无论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第一阵营。 同时,高技术投入占比也开始反哺京东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对比纳斯达克上市后的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全年营收为1150亿元,同比增幅为66%。随着2017年“技术”年的提出,财报披露的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等两大块)占比从2017财年的约8.4%上升到2019财年的11.5%。其中,净服务收入中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35.5%,明显高于2017年的16.8%和2018年的27.0%。与此同时,京东2019年的净营收增幅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水平。通过技术服务“提速换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 荣膺港股IPO吸金王 6年前,当京东把一家中国电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的时候,开启了京东作为中国最大零售企业的进阶之路。6年之后,刘强东为港交所带回了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同时为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投下了“信心票”。 6月17日早间,京东集团发布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其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京东在香港地区及国际发售方面均获得超额认购,其中香港联交所上市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178.90倍的超额认购。这也意味着,京东将超越网易,成为今年港股IPO的“吸金王”。同日,京东美股站上61.28美元的历史高位,总市值突破900亿美元。 过去的3年间,京东集团仅上市公司部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资金就超过330亿元。而赴港上市的成功也为京东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截至目前,京东已经搭建了一套以智能云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体系和人才队伍,技术投入同时也带动了广告营销、物流履约等取得实质性的降本增效。 不仅如此,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之下,京东的技术能力得到全面展现,在社会各界抗疫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疫情发生后,京东利用自身的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能力,快速发布了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服务全国15000家客户,平台累计提供物资总量超过6.6亿件。 赴港上市助推京东二次腾飞 市值在变、业绩在变,京东的企业文化却仍保持初心。在京东,有一个著名的“三毛五理论”,就是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要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正是依靠这种朴素的信念,京东改变了渠道与品牌之间的利益零和博弈关系,已成为全球2600多家超亿元品牌和数十万个商家的最大增量场。 今年年初,京东更新战略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就在半个月前,刘强东6000字的内部公开信讲述了京东当下的梦想: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二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京东的使命也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经历了一系列的战略、组织、文化变革之后,京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近日透露,得益于京东不间断运营能力的保障,大量品牌、商家在京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绩。今年1-4月,京东平台上有572个品牌下单金额过亿,其中180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230个品牌下单金额过3亿;有151个品牌下单金额过5亿。 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涌现出一大批“京东概念股”,他们因为与京东合作实现了新的增长,从而备受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让人期待的是,赴美上市的6年间,京东已经从一家电商企业逐步发展为零售、物流、数科三驾马车齐驱,并孵化出健康、保险、工业品等一大批融入垂直行业的技术服务体系;从坐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成为技术引领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创造红利的全新经济体。 “我相信未来5年,我们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会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成为我们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强东此前曾表示。当然,京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上市,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不止是做大规模,而是瞄准了更大的行业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CIS)[详情]

京东二次“敲钟”上市募资近300亿港元
京东二次“敲钟”上市募资近300亿港元

  原标题:京东二次“敲钟”上市募资近300亿港元 京东集团将于6月18日在香港二次上市,发行价定为每股226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将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45.08亿港元。这会成为港交所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募资额。招股书显示,京东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如果说以国美零售、高鑫零售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和以恒隆、太古为代表的大型商业地产,代表了港股零售业的上一个时代。那么,以京东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零售商则开启了港股零售板块的一个全新时代。 □本报记者 吴科任 杨洁  规模持续壮大 克制盈利心态 京东如今赴港二次上市距离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已有6年时间。6年间,京东已经从一家电商企业逐步发展为零售、物流、数科三驾马车齐驱,并孵化出健康、保险、工业品等一大批“独角兽”的技术服务企业。 京东赴美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2013年三季度末,京东活跃用户为3580万,在全国运营82家仓库,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而此次港股上市京东招股书显示,2020年一季度,京东活跃用户增至3.87亿,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 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积淀。6年间,京东对盈利始终保持克制心态,最关注的也始终是能否为用户、行业、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即便我们有能力获取更多的利润,也要把利润让给用户和合作伙伴。”刘强东曾表示,这是维护行业的健康,也是保护各方都能够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内可持续地发展。 在京东,有一个著名的“三毛五理论”,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要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正是依靠这种朴素的信念,京东改变了渠道与品牌之间的利益零和博弈关系,成为全球2600多家超亿元品牌和数十万个商家的最大增量场。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近日透露,得益于京东不间断运营能力的保障,大量品牌、商家在京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绩。今年1-4月,京东平台上有572个品牌下单金额过亿元;其中180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230个品牌下单金额过3亿元,有151个品牌下单金额过5亿元。 突破零售边界 全面向技术转型 6年前,当京东把一家中国电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的时候,开启了京东作为中国最大零售企业的进阶之路。6年之后,京东回到港交所上市,已经成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京东构筑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是逐步走向组件化、产品化、平台化、生态化,带领着京东突破零售业的边界,延伸向更多的产业。 技术在京东扮演的角色也从内部效率提升转向对外开放赋能。京东已经在积极利用智能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帮助上游制造企业洞悉市场,降低商品通路成本,从而使企业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使消费者更便利快捷地获得品质商品和服务。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大数据等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新品和C2M(用户直连制造)反向定制产品,是京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京东C2M通过交叉分析,精准预判潜在消费需求,挖掘具有畅销潜力的新品特征,并以此反推上游供应商和品牌商研发新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传统方式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67%。 徐雷曾透露,目前京东平台上基于C2M模式开发的游戏本和家电占比都已高达40%。可以看出,京东在C2M领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开发能力,并通过C2M模式催生了众多贴合消费者需求、甚至引领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类,比如游戏本、高性能轻薄本、带鱼屏等。今年京东“618”开场半小时内,轻薄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188%,其中京东C2M的惠普战66系列成交额环比增长21倍。 过去3年,京东集团仅上市公司部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资金就超过330亿元,持续的技术投入也让京东集团深受裨益。目前,京东集团研发体系的员工数突破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专利申请量超过3651件。 “618”情结 京东选择6月18日在香港上市,并且将港股的代号定位9618,是因为这个日期对京东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22年前的这一天,刘强东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在中关村海开市场摆下了第一节柜台;17年前的6月18日,已经转型电商的京东将这一天确定为店庆日。现在,“618”已经成为一场覆盖整个消费领域的全民年中购物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今年京东“618”在首日的14个小时内,成交额就同比增长74%。 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京东也在承担起对消费者和中小商家等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6月13日,京东对外表示,已经协调各品牌供应商,充分保障北京市民的米面粮油、肉蛋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给,目前各类商品货源充足,消费者无须抢购囤货。京东称,平台始终坚持源头直采,通过厂家直送、产地直发来保障民生消费品质和安全。目前,京东所有生鲜类商品均从正规渠道进货,检疫手续100%齐全。 为与品牌商、中小商家等合作伙伴共同面对经营困难,尤其是短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京东在疫情期间不仅主动、大幅缩短向供应商的结款周期,还向供应商提前预付大量的货款,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也较去年同期缩短5.7天。 此外,疫情期间,京东与湖北省政府展开合作,承建其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同时,京东智联云推出“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这一平台涵盖包含政府、医疗机构等在内的超过15000个客户,平台提供物资总量超过6.6亿件,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详情]

京东暗盘上涨7%:打新中签率10% 顺势拿下港股“吸金王”
京东暗盘上涨7%:打新中签率10% 顺势拿下港股“吸金王”

  京东暗盘上涨7%,打新中签率10%,顺势拿下港股“吸金王”…刘强东:要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创 罗曼   继网易之后,京东(9168.HK)将于明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为今年以来募资规模最大新股。 “吸金王”明日上市,暗盘涨逾7% 今日京东发布的配售结果公告显示,京东此次在港发行1.33亿股,每股定价226港元,每手50股,一手中签率10%,抽40手(2000股)可稳获1手。公开发售阶段京东超购近178倍,国际配售获大幅超额认购。 由于京东美股每一股ADS等于两股A类普通股,即1拆2,按照美股最新收盘价60.98美元计算,港股的价格为236.3港元,最终定价较之折价4.36%。 富途暗盘高开9.7%,截至收盘涨幅7.3%,投资者打新收益每手可赚780港元(剔除手续费),目前总市值7466.34亿港元,成交额7668.2万港元。 公告显示,京东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新股“吸金王”,募资额排名第一。据悉,京东所募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半个月前,刘强东在内部公开信中同样提及京东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业,二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赴港上市,聚焦技术,无疑是京东迈向下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截至2019年底,技术服务收入已经占到集团收入的12.3%。 “我相信未来5年,我们的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成为我们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强东表示。 刘强东身家132亿美元 根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实时数据,刘强东最新身家132亿美元(约人民币924亿元),排名中国富豪榜18位,全球富豪榜121位。 自建物流构筑护城河 招股书显示,2019年,京东净收入5769亿元,Non 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07.5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达3.62亿。回到京东上市前,数据显示,2013年,京东全年净收入693亿元,Non GAAP净利润2.24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4740万。 上市6年时间,京东营业净收入增长8.3倍,Non GAAP净利润增长48倍,用户数增长7.6倍,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3.62亿,线上电商平台拥有超过27万的第三方商家。 而到了2020年Q1,京东活跃用户达到3.87亿,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 “优秀的购物体验,及时而可靠的交付”这是2014年京东登陆纳斯达克时强调的最大核心优势,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京东投入大量资金自建物流体系。 中泰国际分析师于浩樑表示,目前京东物流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大陆行政区县几乎100%覆盖,88%区县可以实现24小时送达。 2020年一季度,在电商平台纷纷受制于物流履约问题时,京东物流的正常运营让京东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就表示,疫情期间京东老用户的回流较为明显,京东新用户的主动访问和主动购物都在提升。 在这一态势下,京东对物流业务的投资仍在继续。而有消息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亦有上市计划。此外,京东物流还与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多种超市杂货及其他生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按需配送服务。招股书显示,目前京东持有达达集团47.4%的股权比例,为第一大股东;沃尔玛持股比例为10.8%。达达集团将于美国时间6月5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这也意味着京东的资本版图再添重要一员。 有望纳入港股通,获得更多资金认可 今年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告称,同意纳入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选股范畴,恒生指数公司将在今年8月份的季检中对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实施变动。 近期,恒生指数公司再次发布声明称,其将取消恒生综合指数和其他相关指数里同股不同权成份股的整体比重10%的上限,这一变动将在2020年8月份指数评估完成时开始实施。 而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是成为港股通标的的关键因素,这就意味着阿里、网易、京东可以获得更多资金认可,从而提升市场估值,流动性。 中泰国际分析师余浩樑表示,由于京东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此外,上市后有机会纳入恒生指数、港股通、其他亚洲指数及内地投资者更加熟悉公司等因素,都将会激发未来股价涨幅。[详情]

标普:京东上市扩大资金渠道 对债务杠杆有正面影响
标普:京东上市扩大资金渠道 对债务杠杆有正面影响

  新浪港股讯 6月17日消息,评级机构标普表示,正值中国企业于美国上市可能受限之时,京东集团(09618)在香港二次上市将有助扩大其资金渠道,并认为此次上市对京东的债务杠杆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截至今年3月31日,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435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市所筹资金将增加该金额,但评级上调更可能来自于京东通过提升产品多元化和利润率来增强其竞争地位,而非降低债务杠杆。 标普预计,京东将上市所筹资金用于供应链技术,预测该公司2020年资本支出约150亿元。受惠于过去投资自有物流系统,新冠疫情期间京东的配送服务未被中断,公司希望将其供应链基础设施应用到更多业务中,包括零售和客户服务。 标普此前预测2020年京东的债务杠杆率为零,香港上市将再扩大京东的净现金余额,虽然其资本支出较高,但京东录得自由支配现金流盈余,2019年该公司自由支配现金流为157亿元。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自由支配现金流将减少至10-50亿元,但相信未来两年内京东应能保持净现金水平。[详情]

京东集团-SW一手中签率10% 最终定价226港元
京东集团-SW一手中签率10% 最终定价226港元

  新浪港股讯 6月17日,京东集团-SW(09618)配售结束。配售招股价不超过236港元,最终定价226港元,每手11300港元。 其中,公开配售申购人数396096名,一手中签率10%,认购倍数约178.9倍。 国际配售申购人数未披露,认购倍数约11.35倍。[详情]

京东二次上市募资297亿港元 在港发售获逾178倍超购
京东二次上市募资297亿港元 在港发售获逾178倍超购

  6月17日,京东集团发布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此次在港二次上市,京东称,经扣除承销费用及其他预计费用,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按照每股发售价226港元计算,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297.71亿港元。 若超额配股权系数获得行使,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为45.08亿元。 此次在香港公开发售,京东介绍,公司共接获396096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1.9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倍。由于超额认购达到百倍以上,京东根据将国际发售部分的931万股发售股份重新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因此香港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达到1596万股,占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12%。 国际发售部分,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17亿股,相当于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88%。国际发售获得11.35倍的超额认。 京东预期A类普通股将在6月18日上午开始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买卖,股份代号为9618。 根据业已披露的招股书,京东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详情]

京东今日暗盘交易明日上市 定价226港元一手中签率约1成
京东今日暗盘交易明日上市 定价226港元一手中签率约1成

  据香港经济日报,京东(09618.HK) 公开发售部分一手中签率约一成, 中签人数约1.5万人。公开发售有超过39万人申请。其中,一手认购人数约15.4万人。京东香港上市价定于226港元,将于明日(6月1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随着京东集团美股屡创新高,即将于“6.18”在香港挂牌的京东也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 京东招股之所以受到热捧,其主要股东腾讯控股(00700.HK)在背后“撑腰”,被认为是很关键的因素。京东拥有近4亿活跃用户,然而微信和Wechat合共有超过12亿活跃用户,这让投资者对京东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在京东披露的招股书当中,也详细说明了跟腾讯的合作形式。 业内人士认为,“腾讯系”的企业,包括美团点评-W(03690.HK)和拼多多(PDD)等都有类似的模式,腾讯庞大的用户群基础是支撑其投资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过跟新股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腾讯和美团的高管减持,让人对“腾讯系”前景产生一定的担忧。 超12亿微信活跃用户“撑腰” 京东在招股书中向投资者阐述的故事,是微信和Wechat超过12亿的活跃用户,对京东的支撑,第一大股东腾讯跟京东开展的合作,而京东自身的活跃用户则逼近4亿大关。 招股书披露,上市前京东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腾讯为京东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17.8%,投票权为4.6%;刘强东持股14.7%,投票权为78.4%,仍是京东掌舵手;沃尔玛股权占比9.8%,投票权为2.5%。 腾讯在中国提供各类互联网服务,包括通信、社交、网络游戏、数字内容、广告、支付及云服务。腾讯拥有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根据一季报,截至2020年3月31日,腾讯的微信及WeChat平台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02亿。 京东招股书则称,年度活跃用户数由2019年3月31日的3.1亿增加24.8%至2020年3月31日的3.87亿。2020年3月的手机每日活跃用户较2019年3月增长46%。 “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腾讯在其移动应用微信和移动QQ为我们提供显著入口,并向我们提供流量和其他关键平台的支持,帮助我们从腾讯庞大的移动用户群生成移动用户流量,提升客户的移动购物体验。双方同意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包括移动相关产品、社交网络服务、会员系统和支付解决方案。”京东招股书如是说。 早在2014年3月10日,京东就与腾讯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5月10日,京东与腾讯续签战略合作协议,自2019年5月27日起为期三年。 2019年,京东与腾讯合作的广告业务产生佣金服务收入2.88亿元,向腾讯提供服务及销售商品收入3.99亿元以及自腾讯购买合共22.22亿元的广告资源和支付处理服务。 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2020年5月发出全员信,宣布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转型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公司,并将供应链的优势发挥放大,并应用于产业的场景中,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社会效率。” 而供应链恰好是京东募集资金的发力方向。 发力供应链 京东着眼于供应链方面的投资。 京东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京东将通过继续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例如智能定价及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渠道智能零售平台)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的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区县,包括遍布89个城市、累计总建筑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的700多个仓库,包括京东物流技术开放平台所管理的仓库面积。此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拥有由13.22万名配送人员和4.37万名仓储员工组成的团队。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京东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可将一整条供应链效应发挥最大效率,未来也有可能分拆京东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关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上市后有机会纳入恒生指数、港股通、其他亚洲指数及内地投资者更加熟悉公司等因素,都将会激发未来股价涨幅。 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理想的现金流,也是京东受到投资者热捧的原因之一。 2019年京东的净利润为118.9亿元,而2018年为净损失28.01亿元。变动主要是由于总收入的增幅(24.9%)超过各种开支增幅。另一方面,2019年出售开发物业收益为38.85亿元,而2018年为零;其他净额由2018年的收益9500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收益53.75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方面,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268.56亿元、208.81亿元和247.81亿元。 今天下午16:15,京东也将进行港股暗盘交易,独角兽早知道(ID:iponews)也会持续更新京东的香港二次上市进程。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详情]

近40万投资者认购冻资2800亿 京东港股认购超阿里小米网易
近40万投资者认购冻资2800亿 京东港股认购超阿里小米网易

  据6月17日港交所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京东集团(9618.HK)此次香港公开发售总计获得396,096份有效申请,合计认购1,189,655,500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认购6,650,000份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近180倍。 根据京东集团此前在招股书中所设定的回拨机制,由于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超过100倍,因此将部分国际发售股份分配至香港公开发售,由此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从5%提升到12%。 按照此前确定的香港公开发售每股最高236.00港元计算,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将冻结资金达到2807.6亿港元,这一金额将超出2018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网易的冻结资金规模。 根据京东集团的最新公告显示,此次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均已确定为每股226.00港元,在扣除全球发售应付的承销费用及其他预计费用后,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297.71亿港元。倘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公司将获得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45.0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集团此次公开发售无论从吸引投资者数量、冻结资金金额,还是募集资金规模上,均创下了港股今年以来的新高。京东集团的此次赴港上市,也再次点燃港股投资者对于技术创新企业的热情。[详情]

京东:香港上市面向散户部分获178.9倍认购
京东:香港上市面向散户部分获178.9倍认购

  新浪港股讯 6月17日消息,京东在港交所公告,将通过香港IPO净筹资297.71亿港元。香港上市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178.9倍认购。[详情]

京东公开发售获认购178.9倍 每股发售价为226港元
京东公开发售获认购178.9倍 每股发售价为226港元

  新浪港股讯 6月17日消息,京东集团-SW(09618)发布公告,发行1.33亿股,发售价定为每股发售股份226.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每手50股,预期6月18日上市。 根据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获超额认购。公司合共接获39.61万份提出的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1.90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5万股的约178.90倍。香港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已增加至1596万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超额配股权行使前)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12%,分配予香港公开发售11.93万名获接纳申请人。 国际发售初步提呈的发售股份获超额认购,相当于国际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约11.35倍。分配给国际发售承配人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17亿股A类普通股,相当于全球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88%(行使超额配股权前)。[详情]

京东超39万人认购 中签率约10%中签人数约1.5万人
京东超39万人认购 中签率约10%中签人数约1.5万人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经济日报,京东(09618.HK) 公开发售部分一手中签率约一成, 中签人数约1.5万人。公开发售有超过39万人申请。其中,一手认购人数约15.4万人。京东香港上市价定于226港元。[详情]

京东公开发售获39.7万人捧场超网易 成为三料新股王
京东公开发售获39.7万人捧场超网易 成为三料新股王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昨日截止认购的京东公布,将以每股226港元定价,较其美国存托股票(ADS)周三收市价有约4%折让,集资300.58亿港元。据悉,其公开发售部分获39.7万散户入飞追捧(网易认购人数为37.1万人),录得超购近180倍,冻资约2850亿港元,不但成为今年最多人认购新股,更一举夺得今年集资王及冻资王宝座,成为三料新股王。[详情]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定价226港元 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
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定价226港元 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

  |资讯撬动新资本| 京东IR页面文件披露,京东在港上市最终定价为226港元/股,全球发行1.33亿股。在不扣除承销费和发行费用的情况下,此次全球发行给公司带来的总收益预计约为300.58亿港元。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香港经济日报,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按回拨机制,京东公开发售股份部分将会由占今次发行规模5%,增加至12%。 时隔整整6年,17岁的京东迎来第二次上市 6月5日,京东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港交所已披露了京东此次招股书,其中美国银行、瑞银和中信里昂证券是联席保荐人。 京东在港上市发行价定为226港元,全球发行1.33亿股,募资额度为300.58亿港元,股票代码为“9618”,将于6月1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如果京东成功上市,将成为港交所第四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亦是继阿里之后第二家在美国、香港同时上市的电商公司。 早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在内部信中提到,京东使命将由原来的“科技引领生活”变更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他特别强调,希望新使命能承载京东未来在产业互联网可能发挥的价值,暗示京东或将在产业互联网上有所布局。 业绩几何? 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26.19% 京东二次上市的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公司总收入分別为3623亿元、4620亿元和5769亿元,近三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6.19%。同期,京东的活跃用户数分別为2.925亿、3.053亿及3.62亿。 京东的收入主要由自营商品销售和服务业务组成。2017年至2019年,京东自营业务的商品收入分別为3318亿元、4161亿元及5107亿元,而平台及广告服务、物流及其他服务的服务收入分別为305亿元、459亿元及662亿元。 京东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请多项豁免,并透露京东或在三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不过,京东强调,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有任何关于在港交所潜在分拆上市的时间或具体计划,但公司将继续探索不同业务的持续融资需求,并可能在三年期间内考虑将一项或多项相关业务于香港联交所分拆上市。 目前京东旗下有四个独角兽公司,分别为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和京东工业品,其中京东健康去年正式拆分并完成A轮融资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70亿美元;京东工业品在今年完成2.3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亿元。 刘强东投票权达78.4% 若其缺席将无法召开董事会 与阿里、美团、小米一样,京东此次赴港上市亦是“同股不同权”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的普通股分为A类和B类,其中A类普通股的持有人享有一股一票,而B类普通股持有人则是一股二十票,而且B类普通股可随时转化为A类普通股,但A类普通股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转化为B类普通股。此外,如果B类普通股的持有人将股票转让,被转让的B类普通股将自动转化为相应的A类普通股。 目前京东董事会共有5名成员,分别为刘强东、腾讯总裁刘炽平、康奈尔大学教授黄明、前蔚来汽车CFO谢东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许定波。其中,刘强东为董事局主席,刘炽平为执行董事、黄明、谢东萤与许定波为独立董事。 在招股书中,京东多次提示了关于刘强东作为京东“关键人”的风险。招股书披露,根据京东目前的组织章程细则,只要刘强东仍为公司董事,董事会将无法在无刘强东参与的情况下达成法定人数。 截至目前,刘强东实际拥有京东78.4%的总表决权,其中包括代表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行使的5.1%总表决权。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是京东高管的员工持股平台,刘强东为该公司的代表。 缘何二次上市? 融资将用于供应链、物流等技术 京东目前尚未披露此次上市的融资规模,不过其在招股书中称,所得到的融资金额将分别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一系列关键的运营系统(例如智能定价及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渠道智能零售平台)、物流技术和整体研发能力。 从现金流情况看,京东目前并不缺钱。京东一季报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共计751亿元,同比增长16.4%。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的长期债务责任总额为101亿元(14亿美元),包括本金总额10亿美元的无担保优先票据以及公司根据10亿美元定期及循环信贷安排提取的4.5亿美元。今年1月,京东发行了本金总额10亿美元的无担保优先票据,并于4月提取10亿美元定期及循环信贷安排剩余的5.5亿美元。 由于在疫情期间主动向供应商提出支援,京东一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负30亿元。京东CFO黄宣德在一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现金流目前能够满足公司的底线,预计随着利润的逐渐提升,公司的现金流会进一步的改善。财报显示,京东在第一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降至51.7天,同比减少5.7天,这意味着京东给供应商的结款时间有所缩短。[详情]

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 公开发售将触发12%回拨机制
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 公开发售将触发12%回拨机制

  新浪港股讯 6月12日消息,京东(9618)昨日截止认购,公司在香港发行价定为每股226港元,与美股周三收市价60.7美元相比,港股定价约折让3.9%。在港公开发售募集约301亿港元(39亿美元),有望成为年初至今的第二大IPO。 另有消息指,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按回拨机制,若超购达100倍,公开发售股份部分将由原本的5%增至12%。 与此同时,港交所(0388) 也宣布京东挂牌当日(6月18日)提供期货、期权、窝轮权证及沽空等产品,与京东股份相关的衍生权证可于该股上市当日挂牌。彭博数据显示,京东上市集资规模创出今年全球第二高位,年初在A股上市的京沪高铁以43亿美元暂列全球第一。[详情]

港交所:京东上市当天推出期货期权合约及列入可卖空名单
港交所:京东上市当天推出期货期权合约及列入可卖空名单

  新浪港股讯 6月12日消息,京东定价226港元,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四)宣布,将于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在2020年6月18日上市时,推出下列产品和措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以下相关产品将于同日在香港交易所的市场上市:京东期货及期权将于2020年6月18日京东上市日同日推出。 香港交易所已通知发行商,与京东股份相关的衍生权证可于该股份在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上市当日挂牌。 京东股份于2020年6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后,将于同日纳入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名单。[详情]

吸金300亿:全球第二大IPO来了 首日即可卖空
吸金300亿:全球第二大IPO来了 首日即可卖空

  原标题:吸金300亿!全球第二大IPO来了,首日即可卖空! 来源:中国基金报 见习记者 文景 6月11日,京东香港IPO募集301亿港元,成为今年全球规模第二大IPO,此次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港股定价较ADR高4.1%。京东成功在港上市后,将成为港交所第四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亦是继阿里之后第二家在美国、香港同时上市的电商公司。然而就在同一日,市场曝出刘强东再卸任京东旗下3家贸易公司高管职务。 京东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6月18日上市可卖空操作 据彭博社消息,中国电商平台京东通过在香港发行股票募集了300.58亿港元(39亿美元)。据悉,京东将1.33亿股新股的发行价定在每股226港元。按京东ADR 6月10日晚收盘折算,港股招股价仍溢价达4.1%。 按照39亿美元计算,京东在香港的上市将成为今年全球规模第二大的上市活动,仅次于今年1月份京沪高铁创下的43亿美元记录。美国银行、瑞银集团和CLSA都是京东香港上市的联合保荐方。 京东在港上市,认购期为6月8日至6月11日,6月11日定价,股票将于6月18日开始交易,这一日期也恰逢该公司一年一度的最大618线上购物节。 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此次京东公开发售超购近180倍。按回拨机制,京东公开发售股份部分将会由占今次发行规模5%,增加至12%。所谓回拨机制,即指在同一次发行中采取网下配售和上网发行时,先初始设定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数量,然后根据认购结果,按照预先公布的规则在两者之间适当调整发行数量。 此外,香港交易所6月11日同时宣布,将于京东上市日向投资者提供期权、期货、做空等多项产品选择。以下相关产品包括: (1)京东(09618)期权合约,若相关股票成功上市,新股票期权将于 2020 年6月18日 (“开始交易日”)同日推出。京东股票期权的持仓限额为任何一个市场方向内所有月份未平仓合约合计均不得超越50000张。 (2)京东衍生权证上市 香港交易所已通知发行商,与京东股份相关的衍生权证可于该股份在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上市当日挂牌。有关京东权证的详情请参阅相关发行商的通告。 (3)京东股份纳入认可卖空指定证券名单 京东股份于2020年6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后,将于同日纳入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名单。 京东“去刘强东化”层层推进 继今年4月2日,京东的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出现工商信息重大变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后, 6月11日,再次曝出刘强东卸任京东旗下3家贸易公司高管职务。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刘强东卸任京东旗下3家贸易公司高管职务,包括成都京东楠苑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昆山京东尚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京东科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此外,卸任上述三家公司职位的不止刘强东一个人,还有张雱,张雱卸任了上述3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天眼查数据显示,6月以来,刘强东已退出多家公司高管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退出投资人之列。 股权结构方面,目前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持有京东15.1%的股权,腾讯持股17.8%,沃尔玛持股9.8%。刘强东投票权为78.4%,腾讯为4.6%,沃尔玛为2.5%。 其实在京东内部,“去刘强东化”早从2018年年底开始推进。 2018年12月21日晚间,京东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这次调整被称为京东史上规模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京东商城被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新成立了平台运营业务部、拼购业务部,整合生鲜事业部并入7 Fresh;同时,徐雷被推到台前,任轮值CEO,京东内部三大事业群从向刘强东汇报,改为向徐雷汇报。 受明州事件影响,刘强东行事越发低调,去年一年似乎更是“深居简出”,接连缺席众多重磅活动。首先是2019年年初的京东商城年会,作为历届年会主讲者的刘强东首次缺席,由京东商城CEO徐雷主阵,接着年中最为重要的618购物节也同样缺席。 一个月京东美股涨幅38%“碾压”亚马逊 美国时间6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历史上首次突破1万点。数据显示,自5月7日纳指首次突破9000点起至今,京东的股价从43.97美元一路冲至60.7美元,涨幅超过38%,而同期亚马逊的涨幅仅为11.5%。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以来,京东的股价不断创出新高,截至目前的整体涨幅已经超过70%,在整个中概股中表现出色。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京东仍旧实现了20.7%的收入增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也达到了24.8%,移动端的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对于二季度,京东给出了收入增长20%-30%的预期指引。 “京东在用户增长、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以及第二季度的强劲收入指引方面全面领先,增强了我们对其作为中国最大零售商的领导地位的信心。”高盛分析师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这一判断将推动市场对收入增长的预期继续上升,利润增长的可预测性提高。 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各大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京东的目标价,其中瑞银证券将目标价从53美元上调至67美元。 618活动已全面开启,成绩单亮瞎眼 京东618再次激起了人们购物欲,从运动装备到时尚服饰、从护肤美妆到智能家居,京东成绩单简直亮瞎眼。 截至6月1日下午14:00 ,京东618首日成交额同比增长74%,1日全天下单金额过亿品牌数量达40个。1日当天低线城市单量增长明显,六线城市配送单量增幅是一线城市的1.36倍。带电品类、食品生鲜、家居日用等全面增长。一度受疫情影响的大家电反弹相当明显,其中以中部、南部省份最为突出,广西、江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区成交额同比均以100%左右的幅度增长。 京东618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一线市场,塑身美体相关商品占比增速达80%;小镇消费者爱靠“健腹轮”、“甩脂机”等器材锻炼身材,六线市场相关商品占比增速达20%;化妆品方面,口红成交额同比增幅达71%;在京东618上,爽肤水、精华、乳液、眼霜等成交额同比增幅均达90%。此外,瑜伽圈、瑜伽拉力带中男性消费者成交额同比增幅分别达97% 和 79%。智能马桶成交额同比增长240%,垃圾处理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40%。城市自行车、电动车成交额同比增幅分别达75% 和 57%。 不单单在生活用品方面,京东销售飙升。6月11日,京东工业品交出融资后首份618成绩单,首周成交额同比增长315%。京东618期间,数千家品牌齐聚京东工业品,其中不乏各个行业最头部的玩家,例如电气化领域的施耐德、德力西以及ABB,个人防护领域的3M,叉车领域的林德,照明领域的海洋王等。 未来还有哪些中概股回归? 继网易、京东在香港成功二次上市后。百度、好未来、新东方等在内 19 家中概股企业被曝符合二次上市条件,或企业内部正研讨是否推进二次上市。 兴业证券报告表示,下半年港股市场或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据测算,截至5月底,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48家,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港股市场总市值的35%及A股总市值的17%。除去已经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网易和京东,剩余中概股公司市值约为9000亿美元,如二次上市按照发行5%股份计算,将从市场上募资约450亿美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TMT行业占比接近70%,是中概股最主要构成。港交所对中概股回归较一般上市规则不设更严苛条件。相较而言,一批市值大、在原交易所成交活跃以及新经济属性的公司,是有潜力回归的中概股。 鹏华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尤柏年表示,大多数中概股采用了离岸架构体系,过去这些公司在美国上市,融资优势相对较大;现在港交所有了互联互通机制,进入港股通以后还可以吸引内地投资者,这点是在美国上市所不具备的优势。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若要参与境外不同市场的投资,难度较大,可以选择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进行投资。 具体来看,根据中概股回归的阶段性机会,QDII基金均可以完整参与。其中,受益最多的基金产品,当属互联网主题的QDII基金。 近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今年可能会在港交所上市。今年将是IPO的重要一年,这其中既包括来自中国的超大规模IPO,也包括很多从美国回流的企业。他重点强调了其中包括科技公司。他表示,在香港首次或二次上市将使这些公司更接近其主要客户群。目前美国政策收紧,而我们已经从根本上对上市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我们变得更加灵活。 纳斯达克交易所最近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出台了限制措施,这将使一些中国公司更难在纳斯达克上市,也使一些已挂牌的中概股萌生第二上市计划。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认为,中概股的回归将使港股公司更多元化,行业市值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潜在回归的中概股集中在科技、互联网、消费等领域,将提升“新经济”公司在港股市场的比例。此外,扩容港股市场也将有助于提高其作为融资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中概股的回归有助于活跃港股,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参与交易,从而巩固香港在全球股权融资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无论网易、京东,或未来可能二次上市的百度,均是在美股主战场之外,新开辟了第二个市场。在香港第二地上市是在特殊时期下的选择,可以通过在港挂牌让内地投资者更容易参与交易,由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犹存,还会有更多互联网企业选择在香港第二上市。新增加一个市场,不但分担了美股市场的风险,形成对冲,还增加了融资机会,扩大融资渠道,保证企业现金流充沛,战略可持续发展。[详情]

京东在港上市最终定价226港元 拟筹资300.58亿港元
京东在港上市最终定价226港元 拟筹资300.58亿港元

  新浪港股讯 6月11日,京东(JD.US)将发行1.33亿股A类普通股,在港上市最终定价为226港元/股(合每ADS58.32美元),预计筹资约300.58亿港元。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9618”,将于2020年6月18日于港交所正式挂牌。 公司已向国际承销商授予超额配股权(可于2020年6月11日至此后30天行使),以发售价额外发行最多1995万股A类普通股。 美国银行, 瑞信和里昂证券是全球配售的联席保荐人和联席全球协调人。中银国际, 建银国际, 华兴资本, 工银国际和杰富瑞集团为联席全球协调人。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核心技术,以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同时提高运营效率。[详情]

传京东IPO定价226港元 较美股折让3.8%
传京东IPO定价226港元 较美股折让3.8%

  新浪港股讯 据外电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京东(09618)告知潜在投资者将把香港IPO发行价定在每股226港元左右水平。按此计算,将集资300.58亿元。 据新浪港股测算,根据招股书,京东有25.26亿股A类股,4.5088亿B类股,A类股一股一票,B类股一股20票。据此,公司总股本为29.7688亿股,也就是14.8844亿ADS。目前京东每ADS为60.7美元,折合1股30.235美元(折合235港元),本次京东定价226港元,相当于折让3.8%。 京东发行1.33亿股股份,其中5%公开发售,95%国际发售,每股发售价将不超过236元,集资最多313.88亿元。每手50股,入场费11918.91元。 股份将于6月11日定价,6月18日上市。 京东预计集资所得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 另外,网易今日(09999)挂牌,开报133元,较招股价123元,高8.1%,现报133.3元,升8.37%,成交额32.84亿元。[详情]

京东孖展截飞录748亿港元超购46倍 有客户几千万现金押注
京东孖展截飞录748亿港元超购46倍 有客户几千万现金押注

  新浪港股讯 据港媒报道,来港第二上市的京东(09618)周三(10日)孖展截止认购,并将于周四(11日)中午“截飞”。综合11间券商数据,合共累计为其借出748.6亿港元孖展额,相当于公开发售集资15.694亿元计,超额认购逾46倍。 其中,辉立累计借出188亿元,耀才借出142亿元,而致富更借爆仓。致富证券董事及证券业务主管郭家安透露,周三客户以现金认购反应踊跃,参考同类股份的分配结果,“抽40至50手才稳中1手”。若以孖展认购,计及借贷成本,投资回报不算高,故有客户“以现金几千万落飞”,以节省借贷利息。 他形容,“抽中一手同中六合彩差不多”,若投资者未能赶及以孖展认购,又没有大额资金,不妨小注认购“博个彩。 散户担心于锁资期内,京东美股表现或有波动。不过,熟悉市场人士认为,即使京东美股下跌,但京东首挂表现不会差,“保荐人及包销商点都会托住个价”。[详情]

京东最新孖展认购累计653亿港元 超购41.6倍
京东最新孖展认购累计653亿港元 超购41.6倍

  新浪港股讯 6月10日消息,今截孖展认购,累计孖展额达653.2亿港元,以公开招股部分佔15.69亿港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约41.6倍。综合多家券商意见,认为京东招股反应慢热,因美股相对港股招股价便宜,投资者观望气氛浓厚。京东ADR于美股靠稳,以昨晚(9日)收市折算港股为227.93港元,港股招股价仍溢价达3.5%。[详情]

京东、网易回港上市 为什么是港股不是A股?
京东、网易回港上市 为什么是港股不是A股?

  原标题:京东、网易回港上市,为什么是港股不是A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0日电(谢艺观)面对美国对中国企业越攥越紧的管制和港交所敞开的怀抱,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开始走上回家路。继去年阿里巴巴回港上市后,网易、京东近日确定赴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现回港上市潮 20年前,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敲响了上市钟声,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20年时间,网易股价从首日收盘的2.63美元攀升至逾400美元,市值现超500亿美元。20年后,网易上市的钟声将在港交所响起,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 网易6月2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网易在港交所主板新发行17148万股普通股。6月7日,网易最终发售价确定为每股123.00港元。以此计算,网易香港上市的募资规模在210.92亿港元。待港交所批准后,股份预期将于6月11日在港交所主板以股份代号9999开始交易。 比网易稍慢一步,6月8日,京东在港交所发布公告,8日上午9时开始香港公开发售1.33亿股份,最高公开发售价为每股236港元,预期6月11日定价,6月18日上午九时正式在港交所交易,股份代码为9618。 不仅是网易、京东,百度、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等中概股陆续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5月21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我们确实很关注美国在不断收紧对中概股公司的管制,我们内部也在不断研讨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当然包括比如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 而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则对回港二次上市予以否认。拼多多发言人表示,公司现金流健康,截至目前的资金储备和收入增速足以让“百亿补贴”持续多年,所以暂无任何二次上市计划。拼多多近年在美股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截至6月8日收盘,年初以来,拼多多股价累涨94.29%,市值一度超过京东,是百度的两倍,被机构频频增持。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目前满足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资格的企业除了京东、网易外,还包括百度、好未来、58同城、陌陌、新浪、携程等头部公司。 网易、京东为何回港上市? 网易披露的文件中给出了答案:倘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由美国众议院通过及经美国总统签署,可能会令投资者对受影响发行人(包括网易)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网易的美国存托凭证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若网易未能及时满足法案施加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检查要求,可能会从纳斯达克除牌。 京东在6月8日发布的招股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美国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其中规定,任何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计要求,将禁止该公司的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尽管距离法案落地,还需经历众议院通过、美国总统签字等流程,但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从2019年开始,美国对中概股限制政策就开始持续加码,导致本身在美国受歧视的中概股步履维艰。 “美国对中概股日益加强的监管政策使中概股备受歧视,问责法案无疑表明了其对中概股愈加强监管的态度。”潘向东称,“另外,瑞幸财务造假除了会为其自身带来比较严重的法律后果外,还影响了中概股在美国的声誉。” 自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丑闻后,中概股中好未来、爱奇艺、跟谁学等遭做空机构狙击。 日前,国内科技公司赴美上市的“首选地”——纳斯达克交易所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请了关于修订上市规则的提议。提议中主要包括三点:如果对公司的审计质量存在疑问,有可能对这类公司采取更严格的上市标准;要求来自限制性市场的拟上市公司募资额至少2500万美元或者上市之后市值的四分之一;限制性市场公司管理层需满足在美国上市公司有相关经验等附加要求。 “企业回港上市能够募集资金。相较于在美国遭遇‘狙击’,股价大幅波动,回港也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广东凡德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尊德告诉中新网记者,另外,有阿里成功案例在前,在资金追捧的情况下,股价会有短时间的一个上涨动力。 港交所为中概股敞开大门 “今年将是首次公开发行(IPO)重要的一年,包括来自中国的超大规模IPO,很多是我们称之为从美国回流的企业。”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表示。 李小加表明,佷多有意来港上市的美国上市中概股,已具备香港上市的条件,包括科技公司。“目前美国的氛围变得不那么友好了,而我们已经从根本上对上市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我们变得更加灵活。” 在港交所IPO政策改革前,由于受港交所对公司治理和双重股权架构等要求的限制,许多中国公司选择了赴美上市。例如,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 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明确在港进行上市时,可保留现行VIE架构及不同投票权。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为港股上市规则修改后首家以“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成为继小米集团之后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也将优化港股行业结构,提升‘新经济’公司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港股是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若未来更多优质美股中概股回归,将明显抬升港股整体估值;同时也能增强港股交易活跃度。”广发证券表示。 受中概股回归潮等影响,进入6月份,港股表现持续强势,恒生指数重回25000点,成功实现“七连阳”。 为什么不是回A股? 2015年前后回归的中概股,如360、完美世界、巨人网络、暴风科技等,多数选择回到A股。为什么这一轮中概股不是选择回A股? 广发证券分析,一方面,股权结构复杂、外资股东占比较高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若存在VIE架构,中概股采用“双重上市/第二上市”回归A股也面临一定限制。 “VIE结构”是很多企业为了赴美上市采取的一种模式,指境外上市实体在境内设立全资子公司,该全资子公司并不实际开展主营业务,而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运营实体的业务和财务,使该运营实体成为上市实体的可变利益实体。同股不同权主要指企业可发行具有不同程度表决权的两类股票,以使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表决权。 “科技和新兴消费类公司在港股享有高估值溢价,这对在美中概股非常具有吸引力。另外,港股国际化程度高,近半数投资者来自海外,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从而投资风格偏重长期价值。”海通证券分析。(完)[详情]

刘强东的两个梦想
刘强东的两个梦想

   “刘强东要带着‘新梦想’登陆香港了。” 来源:鹿鸣财经 文|金德路 6年后,当京东再一次敲响上市开锣声的时候,刘强东脑海中应该会回想起很多过往片段。 除了那个在20多年前在中关村踌躇满志叫卖光盘的小子,还有那个12年前为了融资一夜白头的年轻创业者,更有6年前带领京东登上纳斯达克西装革领的新锐成功企业家。 当然,对于京东的二次上市来说,他脑海中最不能缺席的肯定是近几年的艰难岁月,尤其是2018年的难忘时光。 股价表现就能直接反映,京东2018年所面临的阿喀琉斯之踵。从近50美金的股价直线滑落到20美金以下,市值缩水过半,上市几年以来的所有努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被资本市场所抹平。 当市场都在为京东捏一把汗的时候,正如早年融资和行业激烈竞争所面临的窘境一样,京东再次上演了逆袭翻盘的剧情。股价反向拉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业务全方位发力,并且顺便完成了适应未来的新转型。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京东总能翻盘?市场或许有诸多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但是其领导者刘强东对处境的应对,对战略组织的调整,以及其对未来的判断等企业家领导力因素,是最不应该被绕过的。 二次上市 这是刘强东率领京东的第二次上市,第一次是纳斯达克,这一次是香港联交所。 根据6月8日,京东在港交所的公告,此次京东将于6月8日上午9时公开发售,面向香港投资者的公开发售定价上限为236港币,股票代码为“9618”,预期6月11日定价,正式登陆港交所的日期为6月18日,其中深意显而易见。 众所周知,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618这个日子所代表的含义。表面上,这是京东缔造的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大家纷纷选择在这一天采购家庭所需,购买新潮电子产品。 更深层次,这是京东内部一年一次的系统性大阅兵,从管理运营,品牌策划,市场宣发,再到底层支撑的技术,仓储,物流,客服等等都是大的历练。这是中国互联网商业环境下所孕育的独特方式,通过大迸发大洪峰的挑战,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历练。 但是,少有人知的是618这个日子另一个特殊含义。22年前,1998年6月18日,那个只有4平米的刻录售卖光盘的“京东多媒体”成立了。在这一天,刘强东开始了他的商业征途,京东起航。 对比现在超过800亿美金的市值,很难想象在过去22年的时间,刘强东带领下的京东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即使是和2014年初次上市时26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仍然会感慨6年来京东的成长。 2014年,京东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美股资本市场上的中国互联网新贵。从原因看,市场把京东上市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当时正在兴起的互联网浪潮。从PC端到移动端的发展,居民的上网率不断攀升,线上购物的需求涨势喜人,互联网创业方兴未艾。这其实一种错觉,刻意忽略了以经营管理,战略研判等为核心的主观因素,而放大了客观的条件影响。 实际上,以刘强东,马云和马化腾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互联网弄潮儿们,他们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市场的审判,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客户伙伴都会质疑,这类商业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刘强东08年为京东融资发愁而一夜白头就是直接的例证。接着,还得接受起步期市场小所带来激烈的存量竞争,京东大战淘宝,腾讯PK360等等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大战都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发生的。所以说,前几年流行一句话“风口上猪都能起飞”,现实却还有下半句,“风口上的猪如何才能不摔下来?” 从结果看,2014年的初次上市,京东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助力,从而成长为中国最大零售平台。而6年后到今天香港的第二次上市,京东则希望在其新梦想“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获得资金弹药,二次腾飞。 如果说,2014年初次上市时,市场还有质疑刘强东坚持自建物流的商业模式是否走通。那么现在站在二次上市的语境下,京东的业绩早已说明问题。市场更多期待是这家公司和刘强东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对于未来到底怎么看。 两个梦想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刘强东解释在2014年让京东上市的原因是“李国庆老说,京东撑不了多久”。 这话哪怕是马老师说出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关于2014年京东初次上市时,市场对于京东的质疑,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自建物流模式下的品质电商模式能不能跑通的问题。随便翻翻网上的新闻都会知道,这一点站在当时的情形上,新闻媒体无法判断,资本市场无法判断,同行无法判断,吃瓜群众也无法判断。 真正等到这个问题从数据上产生答案,已经是2019年。这一年前三个季度京东的利润持续为正,一举击破了市场对于其盈利不稳定的质疑,从而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持续性问题。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刘强东在2015年就解释过的。那场关于《京东为什么要自建物流?》的内部讲话,就像是京东历史上的“南巡讲话”,不仅解释了京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核心问题,还回答了京东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的关键疑惑。 刘强东开场直抒胸臆,“今天所有活下来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给行业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而具体到自建物流的问题,他说到“这背后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是考虑用户体验,而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机会,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奇高无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总值17.8%。” 这就是刘强东和京东的逻辑,自建物流是降本增效,京东金融是降本增效,农村业务的“3F战略”还是降本增效。过去,我们常常说京东和阿里是死对头,但是事实上这两家根本算是同一赛道上的公司。阿里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卖家触达更多的用户,让用户接触更多的货物。而京东是帮卖家降本增效,帮客户提升购物体验。阿里赚的是佣金,京东赚的是降本增效后的差价。 站在2014年的电商环境,国内的网上零售额只有不到3万亿元,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刚刚超过10%。放眼望去都是蓝海,互联网公司跑马圈地,这种时候有个人却坚持说要自建物流,重资产运营,自然让人嘲笑“傻大黑粗”。 不过好在,时间给出了答案。京东坚持自建物流的商业模式终于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提升了客户体验,积累了用户口碑,构建的物流核心基础设施成为这个行业绝对不能饶过的top存在。强大物流基础设施,在全世界按下暂停键的疫情期间也一度发光发热,物仍能达,客户和抗疫所需仍能被很好满足。 而现在,京东再次上市的关键窗口,招股书披露,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二是,投资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可靠服务;三是,投资及提升整体研发能力。 看起来刘强东对于京东未来的判断是技术,这其实早就有迹可循,2017年他就喊出“技术!技术!技术!”的号召。这样的判断自然不用再花几年去验证,因为目之所及都是红海,国内线上零售额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占到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接近了26%,但是增速却从50%降到了16%,尤其是在今年受到疫影响甚至一度降到了1.7%。这种情况下增长要从哪里来,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已给出了答案“要向技术要红利”。 所以说,京东两次上市带着的是刘强东的两个梦想,以往是自建物流,现在是技术未来,但却都是一个内核,“我们都问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互联网属性,能不能把行业的交易成本下降?能不能带来整个行业的交易效率提升?” 新京东与旧京东 6年时光荏苒,足以让这个世界发生很多改变。 刘强东还是那个刘强东,京东却不再同往日的京东。前段时间,刘强东发了封长达几千字的内部信,回答了“京东是谁,京东从何而来,京东去向哪里,以及京东的使命和价值”的关键问题,将使命升级为“以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这意味着,技术进一步融入到京东的血液里。这不仅仅是帮助业务从技术上获取增长的红利,也不仅是对于技术研发的加大投入,更多的是给京东理念上带来的改变,立足做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 如果说,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的京东还在为验证刘强东坚持自建物流而带来客户体验提升的梦想而努力,那么经过6年的时间,这样的坚守早已被京东目前展现出来的强大物流和零售基础设施所验证。 更重要的是,其在战略规划,组织建设和价值使命上的进步。这是新京东和旧京东最核心的区别。 2014年的旧京东,或许还挣扎在技术公司和商业公司的矛盾中,而现在刘强东却赋予了京东全新的理念,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做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数科齐发力。 2014年的旧京东,也许还在为陷入在职业经理派和实干派的用人机制选择中,而现在的新京东则已经形成经过市场验证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建设。以前总觉得京东只有刘强东一个脑袋,而现在在刘强东雷厉风行的强势变革下,形成了京东零售CEO徐雷,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和京东打过大仗,经历过2018年“至暗时刻”的三架马车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同时,管培生机制也在发光发热,现任CHO余睿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2014年的旧京东,可能还在纠结京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京东的梦想究竟是是什么,而现在的新京东早已不再纠结,明确了使命“以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用技术的投入,去赋能京东的业务,用京东的技术力量去赋能各行各业,赋能社会的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源于刘强东所坚守的那个最初出发点,用互联网用技术去探寻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这才是新京东的正确打开方式。 - END -[详情]

京东拿什么反制拼多多?
京东拿什么反制拼多多?

  原标题:京东拿什么反制拼多多? 来源:斑马消费 今年的6.18,因京东赴港二次上市,而显得大不一样。 2019年扭亏为盈实现百亿净利润的同时,京东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虽然盈利,但净利率与阿里相差甚大;拼多多迅速崛起为电商第三极,京东首当其冲,市值已屡次被反超。 拥有零售商基因的京东,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来反制拼多多、在电商三国之战中重新掌握话语权?刘强东给出的答案是——线下。 达达成为中国即时配送老大,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让京东拥有了线上反攻线下最硬的一张牌。京东在牵手永辉超市、五星电器之后,近期投资了迪信通、国美零售等传统线下零售巨头。同时,京东亲自下场,开设社区店7FRESH和大型购物中心E-SPACE。 京东在IPO招股书中,将公司的定位从“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调整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线下布局,能否再造一个线下京东? 京东失速 对于京东来说,2014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年,腾讯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为京东开辟了微信和QQ的显著入口,京东承接腾讯的电商资产,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如果说2014年是京东崛起的关键之年,那么,2019年的京东,则是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 经过15年的发展,京东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拥有24000名供应商,自营业务之外,还拥有27万名第三方卖家,2019年底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62亿。 2019年,京东营业收入5768.88亿元,同比增长24.86%,扭亏为盈,2019年净利润达到118.90亿元——在此之前,京东连续多年亏损,截至2018年底累计亏损240.38亿元。 此前多年,京东一直规模增速惊人,2016年开始营业收入增长率降至50%以下,2017年-2019年增长率分别为39.26%、27.51%、24.86%。 更令人担心的是用户数量的增长。2018年全年,京东活跃用户数量结束高增长,增幅降至4.38%。所幸2019年重回增长轨道,活跃用户数量3.62亿,同比增长18.57%。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公司活跃用户数量3.874亿。 2019年京东虽然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依然存在“水份”。京东百亿净利中,包含长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5亿元、补助22亿元、处置业务及投资收益12亿元,扣除超过53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业务盈利65亿元,相较于5769亿元的营业收入,实在说不上丰厚。 2020年Q1,公司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73亿元,大幅下降。 与之相对的是,阿里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拼多多的强势崛起。 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阿里巴巴收入5097.11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1403.50亿元,同比增长75%。 拼多多2015年9月以“新电商开创者”的身份出道,沿着京东烧钱扩张的老路,短短两三年便成为与阿里巴巴、京东之外的电商第三极,2018年7月底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9年,拼多多GMV10066亿元,同比增长113%,营业收入301.4亿元,同比增长130%,亏损85.4亿元,上年亏损额为108.0亿元。2019年全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量5.852亿,较上年增长39.83%。 当刘强东以为电商之争基本结束,阿里、京东在各自的领域里封王,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时,“后浪”黄峥,以更创新的商业模式,更激进的打法,将“前浪”挤到了沙滩上。2019年以来,京东的市值一度被拼多多超越。 开辟线下战场 拼多多崛起之初,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老牌巨头,首先想到的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争相进入拼购领域。 苏宁易购推出乐拼购,阿里巴巴狙击最是卖力,淘宝“拼团”、淘宝特价版、聚划算整合天天特卖和淘抢购,京东成立拼购事业部,推出京东拼购…… 最终的结局大家已经看到了,拼购领域一地鸡毛,巨头合围仍然没能阻挡拼多多的脚步。 于是,在阿里巴巴之后,京东开始在线下开辟第二战场,希望能将自己的在线零售商基因复制到线下零售市场,达达就是京东线下降维打击的集大成者。 即时配送诞生于2014年,达达是最早的一批参与者。2016年,京东投资达达,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与之展开战略合作。 如果说京东快递是京东自身电商业务的补充,那么,达达则是京东链接线下零售的窗口。 2019年,宣称“3公里1小时内送达”的达达,成为国内订单量最多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并助攻京东到家成为2019年国内GMV排名第一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 北京时间6月6日,达达(NASDAQ:DADA)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公司市值达到35亿美元。 除此之外,京东在线下的主要投资还包括:永辉超市、五星电器、万达商业地产等。2019年下半年以来,京东还陆续投资了国美零售、迪信通等。 除此之外,京东在递交给港交所的IPO招股书中,重点提及了旗下的创新社区业态“七鲜生活”(7FRESH)和大型购物中心京东E-SPACE。 不过,说到自建门店,就不得不提京东曾寄予厚望的京东便利店。2017年4月,刘强东对外表示,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3年过去了,不知道京东便利店开出了多少家,京东财报中也几乎不再提及便利店这个版块。[详情]

京东首日孖展额为424.71亿港元 超额认购26.06倍
京东首日孖展额为424.71亿港元 超额认购26.06倍

  新浪港股讯 6月9日消息,新浪港股查询发现,京东首日孖展额为424.71亿港元,超额认购26.06倍。[详情]

京东招股首日:孖展额约112.67亿港元 超额认购7.18倍
京东招股首日:孖展额约112.67亿港元 超额认购7.18倍

  新浪港股讯 6月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京东港股首日招股,综合多家券商数据,截至下午4时30分,累计孖展额约112.67亿港元,以公开招股部分占15.69亿港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7.18倍。耀才孖展占60亿港元,富途占32.74亿港元,信诚占12亿港元。[详情]

机构:京东上市首日料难大幅炒起 不建议借孖展认购
机构:京东上市首日料难大幅炒起 不建议借孖展认购

  6月8日消息,两只焦点中概股,手游商网易(09999)和电商巨头京东(09618)接连来港第二上市,其中京东今日起招股,发售价上限为每股236港元,较隔晚在美国上市ADR有逾3%溢价,入场费约11918元。天宸康合资产管理投资总监潘铁珊对《经济通通讯社》表示,料京东上市首日涨幅不超过5%,投资者宜小注入市。 不建议借孖展认购 潘铁珊认为,京东在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定价会参考美国ADR价钱,但其ADR价格近一个月已累涨近9%,市盈率近104倍,加上招股价上限有一定溢价,认为吸引力不大,料其上市首日涨幅不超过5%,不建议借孖展认购,但公司本身业务经营环境不错,料未来升幅看稍,待股价回顺再入手亦值得。 他表示,预期本周四(11日)上市的网易面临同样问题,美国上市的ADR短线累积不少升幅,投资者宜小注入市,股价回吐方作考虑。[详情]

一图看懂京东赴港上市

一图看懂京东业绩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