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票据业务市场供给虽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票据市场各期限利率均先升后降,短期来看依然承压。
纵观全年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变化态势,除了各路自媒体文章分析的诸多客观因素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各家分析文章中鲜有提到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认为是资本新规正式落地实施的影响。
下面是作者在10月底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大幅下跌情况下的分析文章,现贴出来分享给业内同仁。
作者想表述的观点是,资本新规时代,任何忽略资本新规影响因素而讨论业务发展现状和方向的分析都难免失之偏颇。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资本新规对业务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才能把握正确的业务发展脉络。
0利率票据频现,资本新规作用凸显
刚刚过去的10月末,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出现全线跳水行情,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降幅越来越大。截至10月30日当天收盘,明年4月份到期的6个月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跳降15BP报收至0.63%,年内首次跌破0.7%,而短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更是降幅巨大,明年1月份到期的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狂降至0.01%,票据市场呈现出0利率行情。
11月的首个交易日,国内票据市场利率明显回升,但回升力度低于预期。明年4月份到期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上升10BP至0.75%,但随后继续步入下行通道,连跌两日后,明年5月份到期的6个月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降至0.67%,已接近10月末跳水后的利率,而明年1月份到期的3个月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则继续下降9BP至0.01%,再次回到0利率。
来看一下国内票据市场利率今年总体行情走势。
纵观今年以来国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尤其是6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从1月份的最高点2.30%一路下行到如今的0.90%,降幅接近140BP。
从今年7月份开始,不同期限票据利率出现分化。7月份中上旬,年内到期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持续上行,而跨年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则不断走低,两者利差不断扩大。到了8月中下旬,票据利率继续大幅下行,各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均呈现跳水趋势。进入9月份,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则呈现“W型”走势,先抑后扬,月末甚至出现了小幅上行。在经历了10月底的大幅跳水后,到了11月初,票据市场利率再次回归全线跳水行情。6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降至新低,而明年1月份到期的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再次跳降至0.01%,票据市场再次呈现0利率行情。
为什么今年以来国内票据市场利率会走出长期震荡下行态势?尤其是10月30日以来,短期限的国股银票又为什么会频现0利率行情,且都体现在明年1月份到期的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上?
这当然不是巧合。背后一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于无形之中,调控着国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走势。
只有探究清楚影响国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厘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变化背后的逻辑,才能有效规划和布局自身票据业务发展方向,并在反复上下横跳的票据市场利率行情中运筹帷幄、掌控先机。
票据市场出现0利率行情后,骤然间成为国内票据市场的热点现象。但官媒鲜有发声,充斥坊间的反倒是各路自媒体的解读文章。作者总结了一下市场上的各种反馈,主流观点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认为国内票据市场市场利率是一个周期性行为。理由是回顾国内票据市场发展历史,每年的四季度,特别是从10月份开始,票据利率都会有一轮季节性的下行。二是认为在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下,银行体系信贷投放压力巨大,信贷投放不足问题尚未明显改善,导致票据市场利率承压。三是认为今年以来国内票据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状况,供求严重不足导致市场主要参与机构大幅降价增配,促使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保持下行通道。
这么分析也能说得过去。因为之前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出现波动行情时,媒体分析文章通常就是采用的也就是这种解题维度。
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作者认为上述分析只是反应了票据市场利率行情变化的表象,并未触及票据市场利率变化深层次的实质性问题。一定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观点,隐藏于现象的背后,等待我们去挖掘出来。毕竟时代在发展,今时已不同于往日太多。
易言之,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纵然会对国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出现跳降态势起到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必然导致票据市场利率长期维持下降通道并出现0利率的情况,况且0利率仅出现在明年1月份到期的短期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之上,上述因素也不足以解释这个巧合现象。
譬如说,虽然既往国内票据市场利率具有周期性行情,每年10月份均会呈现季节性下降态势,但关于今年10月份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的下行态势,众多自媒体均用了“跳降”一词来形容,说明今年票据市场利率行情下行态势确实是十分罕见的。
再说业内普遍认为的信贷投放并未明显改善的观点。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市场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9月份以来,高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激进货币政策和具有相当规模的财政政策,且今年以来央行的公开贷款一年期市场利率LPR也已经连续调降两次降至3.1%,五年期LPR更是调降三次降至3.6%,经济复苏预期拉满。作为具有“资金+信贷”二元属性的票据,没理由在市场利率层面长期保持下降态势,甚至出现0利率的罕见状况。
那就只剩下一个供求问题因素了。供求失衡确实会导致市场主要参与机构降价配置,发生“抢票潮”现象,进一步导致票据市场利率进入下行通道。但根据票交所及相关平台统计数据,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末,国内商业汇票承兑余额预计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商业汇票贴现余额1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而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国内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9.2万亿元,同比增长6%,贴现发生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国内票据市场票据承兑、贴现发生额和余额同比均呈现微增态势,说明供给层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较高弹性。
那么,什么才是影响国内票据市场利率行情进入下行通道的关键因素呢?
作者认为,今年以来,国内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且在10月末和11月初频现短期限票据市场0利率的背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资本新规这只无形的手,在暗中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
要讨论清楚这个道理,还得回到资本新规管理规定上来。
定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资本新规,主要内容是围绕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的原则,修订重构第一支柱下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完善第二支柱监督检查规定,全面提升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标准和内容。而具体的资本监管实施落地环节,则落实在后续的监管报表报送环节。
资本新规第六条创造性的将商业银行划分为三个档次,并制定差异化监管规则,实施审慎监管,降低合规风险。对第一档银行,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实施严格的资本管理;对第二档银行,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对第三档银行,则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但差异化资本监管并不降低对行业银行的资本要求,目的是在保持国内银行业整体稳健经营的前提下,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减轻银行合规成本。
资本新规第五十六条明确了表外项目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商业银行计量各类表外项目的风险加权资产,应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资本新规第六十五条规定了第一档和第二档商业银行对境内外其他商业银行风险暴露(不含次级债权)的风险权重,并按照交易对手标准信用风险评估级别赋予不同级别的交易对手不同的风险权重,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按照新规管理办法附件2规定的标准信用风险评估结果为基准,进行相应的风险资产计量。
资本新规第六十七条规定了商业银行对不同类别公司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并按照一般类公司、投资级公司、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不同分类,分别赋予其100%、75%、85%和75%的风险权重,要求商业银行以此为基准,进行相应的风险资产计量。
资本新规第八十二条规定了商业银行各类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国内信用证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规则,即“(六)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短期或有项目,信用转换系数为20%,其中基于服务贸易的国内信用证的信用转换系数为50%”。这里规定的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其本质就是表外信用风险资产转换为表内信用风险资产的可能性。
而票据业务则适用本条“(八)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信用转换系数为100%”的规定。其法理逻辑在于,由于我国国内票据立法上对票据有因性的有限限制,实务中有关银承项下的融资,包括贴现和转贴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卖断,即银行一旦履约则立马就会形成垫款。
按照资本新规管理规定,作者对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做了一个总结,便于大家清晰理解和认识新规时代商业银行银票业务信用风险资加权产计量规则及其变化。
(表1)新规下第一档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表2)新规下第二档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资本新规时代,商业银行银票业务整体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显著增加,加上票据新规对银票期限的限制,银票作为拉动资产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水平产品的优势已经不再。
资本新规管理办法虽然结构性降低了投资级公司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作为出票人的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但也同样将原始期限三个月以上的占绝大部分银票直贴和转贴业务风险权重由25%提升至40%。
由于银票的开立和承兑的信用转换系数均为100%,同时,银票业务存在的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票据转贴现卖出之后、转贴现买入方计量的相关风险权重能否释放,以及卖断式转贴现究竟要不要在资本监管报表中填报表外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提并计算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的问题,也一起随着新的资本报表G4B-2填报规则说明而得以明确,即签订了上海票交所《票据交易主协议》的填报机构,在银行承兑汇票未到期前,转贴现卖出票据须按照20%计提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除此之外,属于是银票承兑人的保证人、贴现人、贴现人的保证人及贴现人前手背书人(非开票行)的卖断行,转贴现卖出银票时,也要按照100%计提表外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并填报在资本监管报表“其他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中。
银票业务整体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增加,其综合创利能力受到抑制,无法再为商业银行提供内生补充资本的动力。在业内资本奇缺、补充资本渠道日益匮乏的巨大压力下,商业银行一定会压缩银票资源配置,转而寻求其他适配的替代产品。
同时,由于银票业务整体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增加,原来单纯依靠银票的套利行为逐渐失去原生动力,纯粹的交易型银票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再者,由于商业银行区分交易对手分档分级计量票据业务风险权重,前端的出票和承兑结构也发生了重构,那些按照资本新规管理规定标准信用评级结果不高的商业银行承兑的票据也逐渐失去了流动性。这些因素均会在供给端对银票业务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如果说供求关系是决定和影响票据市场利率行情的关键因素,那么,在资本新规时代,国内票据市场会随着供给端的持续匮乏,势必会长期形成“抢票潮”的出现。加上某些参与市场的大型机构为平规模而不计成本的降价争抢配置,票据市场利率行情必然会持续维持下降通道,新低之后仍有新低。
至于为什么明年1月到期的国股银票会直接降至0.01%的利率水平,那是因为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股银票本身就奇货可居,该交易的都已经交易完毕,市场没有了流动性,因此才会出现一降再降,降无可降的市场利率行情,继而被市场解读为票据市场“0利率再现”现象。
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国内票据市场作为最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一,有着其独有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但进入资本新规时代,票据市场的业务结构将会被定义和重构,票据市场也必将会沿着新的监管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但无论如何,在资本新规时代,资本的精细化管理,一定是贯穿国内票据市场发展的整个主线脉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