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前线理论圈
“惟天生贤。佑我仁祖。沈鸷有谋。重厚且武……缅怀风徽。感叹无已。遗使临莫。用旌前劳。灵而有知。当体兹意。”
狄青(公元1008—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今山西省汾阳市),北宋时期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在抵御西夏军队进攻、平定侬智高叛乱的过程中,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为北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面涅将军 初露锋芒
关于狄青的童年经历,宋史《狄青传》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从一些民间故事中得知狄青年少家贫、好勇斗狠,因与同乡斗殴而入狱;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代兄受过,被发配军营,受到了当时北宋特有的刑罚——“刺配”。“刺配”其实就是流刑(发配流放)和黥刑(脸上刺字)合并的一种刑罚。狄青被面刺后入伍,成为御马直的一名骑兵。不久,宋夏战争爆发。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在今陕北、甘肃一带称帝,去宋封号,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宋仁宗下诏削去李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宋、夏矛盾加剧,战争爆发。然而,战争之初宋军屡战屡败,尤其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之战失败后,军队里弥漫着一种“恐夏”的氛围,士气非常低落。为扭转战争颓势,仁宗下诏挑选精兵强将奔赴沙场。因善骑射,狄青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挥使,前往西北战场,讨伐李元昊。多年的行伍生活使狄青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到达延州后,并不急于贸然出击,而是厉兵秣马,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他一方面训练士卒,招纳当地弓箭手,增强战斗力;另一方面察看地形,密切关注西夏军队的动向。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狄青立即带领军队出征,迎战西夏军。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11月,西夏军入侵保安。保安是延州西北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狄青亲率军队,驰援保安。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大军,狄青深知,必须比敌人更加勇猛才能获胜。于是,他效仿北齐兰陵王头戴面具、披头散发,手执利刃,骑上战马,奋勇杀敌。西夏士兵撞上如此“恐怖”的将领,哪里还敢迎战,纷纷避让。狄青的军队在保安大败李元昊,史称“保安大捷”。这是自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北宋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扭转了整个西北战局。随后,在安远战役中,狄青身受重伤,不得不返回驻地。不料,西夏军乘机进攻。狄青闻之,不顾重伤挺身飞速前往,率领将士奋勇杀敌。西夏军看见戴面具的狄青,以为是天神下凡,望风而逃,溃不成军。与此同时,原先那些对西夏军存在畏惧心理的宋军将士们,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奋勇杀敌。由于狄青每次上阵“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西夏士兵都叫他“狄天使”(以为是天神下凡),大宋这边则称他为“面涅将军”。自此,在西北战场上,“面涅将军”狄青声名鹊起,他所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西夏军闻风丧胆。
屡立奇功 赤胆忠心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宋仁宗闻知狄青之名,曾欲亲自召见之问以方略,后因战事紧张,只好命“图形以进”,狄青因此更加声名远扬,史载“天下始耸然畏慕之”。担任经略判官的尹洙对狄青非常赞赏,将他引荐给陕西经略使韩琦和范仲淹。两人慧眼识才,认定狄青是个军事奇才,范仲淹还亲自当老师,建议狄青读《左氏春秋》,勉励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只是匹夫之勇罢了。”于是,狄青发奋读书,但凡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无不通晓,在此后对西夏的作战中,更是屡建奇功。
当时,陕西延、渭、汾、泾、惠等路都是西夏军经常侵扰的地方,而泾原受害最重。于是,仁宗委狄青以重任,抵泾原制敌。到达泾原后,狄青加紧训练士兵,鼓舞士气,视将士如兄弟,与他们同甘共苦。将士们也都“乐于为用”,每次战斗都争先恐后,英勇顽强。一次,西夏军采用步、骑相辅而行的战术来犯泾原。狄青深知,西夏军铁骑铮铮,势不可挡,必须以智取胜。于是,他巧施妙计,让精锐的虎翼军都打起了万胜军的旗号。当时,北宋新招募的军队都被称为万胜军,没有经过什么阵仗,一打仗就败北。西夏军来犯时,看到万胜军的旗帜,很不以为然,高喊着冲杀过来。狄青见西夏军已上钩,忙令各队尽换成虎翼军旗号,并命虎翼军将士奋勇冲杀。西夏军曾吃过虎翼军的苦头,今突见其旗帜,无不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北宋军队乘势杀之。西夏军纷纷溃散,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几乎全军覆没。
此外,狄青在泾原御敌时,曾经遇到敌众我寡的阵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狄青出奇制胜,提前号令将士,听见军中钲(古代行军乐器)响一声就停止前进,响两声就假装逃跑,钲声如果停止了,就要大声呼喊着向敌人猛攻。遇敌后,狄青的士兵们都依命令而行事,钲响两声时假装逃跑。这个时候,敌军大笑,嘲笑道:“谁说狄天使神勇呀!”等到钲声停止,狄青率众突然反击,西夏军大乱。
据《宋史·狄青传》记载,狄青守卫西北边防的几年间,身先士卒,杀伐骁勇,“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
如此有勇有谋的狄青很快便得到上级的赏识。在西夏称臣之后,狄青先后在河北及西北领兵,均以善于治军而出名,历迁侍卫步军都虞候、副都指挥使等军职。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六月,正在以节钺身份任知延州的狄青,突然被宣布提升为枢密副使,跻身执政大臣之列。在北宋年间,枢密副使这个岗位一直由文官担任,狄青打破了这一传统,成为第一位以武将身份入主枢密院的官员。
入主枢密院后,有人向狄青建议,用整容术把脸上的刺字去掉,这样既美了容,又掩饰了卑微的出身,但狄青不以为然。仁宗也挺关心这事,便召见狄青,劝他去掉刺字。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从没有问过臣的出身门第;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不是不能去掉它,只是想留下来劝勉天下的士卒,一定要建立战功,不辱使命。”仁宗听了,很赞赏他的想法,也为他的赤胆忠心而动容,就不再提及此事。
主动请缨 平定南方
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四月,位于西南边陲的侬智高作为广南路少数民族首领,率众五千沿江东下,建立大南国,号称仁惠皇帝,并发动部众,起兵反宋,迅速占领了邕州(今广西南宁)。侬智高的部队先后攻陷了横、贵、藤、梧、康、端、龚、封8个州,兵锋直抵广州。宋廷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正在仁宗一筹莫展的时候,枢密副使狄青主动请缨,上表请战。仁宗大为振奋,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同时令湖南、江西安抚使孙沔、广西安抚使余靖率军协助狄青。
翰林学士曾公亮询问狄青讨贼方略,狄青说:“军士所以败是‘军制不立’。”“自广川之败,赏罚不明,今当立军制,明赏罚而已。”狄青告诫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然而,广西钤辖陈曙恐怕狄青独得其功,趁狄青大军未到之时,擅自率步卒八千讨伐叛军,溃于昆仑关。陈曙的副将殿直、袁用等人临阵脱逃。狄青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说道:“令之不齐,兵所以败。”于是命令手下缉拿陈曙、袁用等人,并召集诸将到军帐之内。狄青命令道:“按败之状,驱出军门斩之。”孙沔、余靖“相顾愕然”。此时,余靖因自己曾指使过陈曙出兵,不得不替部下求情,表示自己也有责任。狄青听罢只冷冷地说道:“舍人文臣,军旅之责,非所任也。”一时,包括文臣在内的军中各级指挥官无不为之畏惧。
狄青通过诛杀陈曙等人,树立了主帅的权威,严明了军纪。此后,他先按兵不动,麻痹对手,暗中则从各地调拨、囤积了大批的粮草。侬智高果然中计,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遂放松了警惕。结果狄青乘其不备,身先士卒,带领前军,以孙沔居中,以余靖殿后,兵分三路,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中元节突然发起进攻,乘夜色一举夺取了昆仑关,占取了有利地形。侬智高军闻讯仓促应战,狄青令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他则亲率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敌后,前后夹攻,一举击败敌军,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丢掉了昆仑关,侬智高丧失了地理屏障,被迫带少数亲信逃奔大理国,广南战火平息。
狄青征南凯旋后,仁宗力排众议,超规格提拔狄青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要务。然而,狄青做枢密使的事公布后,立即遭到保守文臣的一片非议,各种莫须有的弹劾纷至沓来。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八月,狄青终被免去枢密使一职,出判陈州,离开了京师。这时的狄青被谣言中伤,惶惶不安,半年后便抑郁而终,时年50岁。死讯报到开封,仁宗在深宫中表示了对昔日良将的哀悼,朝臣们会商后决定赠予亡人中书令的官职,负责有关礼仪的官员给他选定了“武襄”的谥号。
后世,力图推行新政的宋神宗十分眷念这位南征北战的故将,御笔写下《祭狄青文》:“惟天生贤。佑我仁祖。沈鸷有谋。重厚且武……缅怀风徽。感叹无已。遗使临莫。用旌前劳。灵而有知。当体兹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功臣良将无限的追思与慨叹。
作者:郭一超,北京联合大学团委干部、讲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4年第11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金蕾蕾
网络编辑:徐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