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灰色边界,游戏代练真的很赚钱?

游走在灰色边界,游戏代练真的很赚钱?
2024年06月19日 10:10 南周知道

随着电子竞技和游戏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传统意义上的游戏代练因其涉及的公平性争议和潜在的违规风险,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游戏代练是什么样的职业。

(IC photo / 图)

近段时间,“游戏代练”这一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很多人好奇:游戏代练真的是月入几万的高薪行业吗?但据南都等媒体报道,这个行业的收入差距很大,大多数从业者月入几千,收入很不稳定。

那么,游戏代练是怎样一个行业?行业风险何在?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有偿帮人打游戏

电子游戏日益成为国民性的休闲娱乐活动。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22-2023年,国内手机游戏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始终在5.75亿至6.30亿之间波动,2024年2月,在春节以及新游戏不断产出的刺激下,手机游戏App月活跃用户增长至6.59亿。这就相当于,全国有将近一半的人是手机游戏用户。

自然地,游戏是一个收益相当庞大的市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GPC)、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

游戏市场大,游戏玩家多,游戏代练的需求量也不断壮大。

所谓游戏代练,具体来说,就是一位玩家(或称为“代练者”)接受另一名玩家(即“雇主”)的委托,登录雇主的游戏账号进行游戏,帮雇主完成诸如角色升级、积累游戏货币、获取稀有装备、提升排名等游戏内的目标。雇主则根据双方事先约定的条件,向代练者支付相应的报酬。

一些人或许会对此现象很不解:竟然还有人花钱请人来帮他打游戏?游戏代练怎么会有市场?

一方面,随着电子竞技的兴起,许多游戏特别是多人在线竞技游戏的竞技性日益增强,玩家的游戏水平直接影响其游戏体验、排名和社交地位。

很多玩家要么水平确实比较“菜”,要么是因为工作、学习等现实生活的忙碌,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到游戏中,这时,如果玩家为了快速提升在游戏中的实力或保持竞争优势,就会寻求代练服务,让那些更厉害的游戏玩家帮自己升级。

另一方面,这是玩游戏的人普遍的心态:想要赢,想要有成就感。游戏中的成就如高排名、稀有物品等往往能带给玩家巨大的满足感和荣耀感。玩家自己没能力打出来,代练就成为一种快速获得这种成就感的途径。

(IC photo / 图)

游戏代练有风险

现如今,游戏代练主要有个人对个人(C2C)和企业对个人(B2C)两种模式。

在C2C模式下,交易直接发生在两个个体玩家之间,需要代练服务的玩家直接找到愿意提供代练服务的个人玩家。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中间平台的情况下提供代练服务,交易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自由协商服务内容、价格及交付时间等。C2C模式门槛低,交易自由,但也良莠不齐。

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专业化的代练公司或平台出现,形成B2C模式——由专业的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直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代练服务。平台利用技术和算法优化订单分配,快速匹配客户需求与代练资源,提升效率。

只不过,无论是个人对个人,还是企业对个人,游戏代练一直是个灰色行业。

很直观地看,代练破坏了游戏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其他正常玩家的游戏体验,尤其是竞技类游戏,代练导致排名系统失去公正性,引发一些玩家不满。

从游戏开发者的立场来看,它们也不支持游戏代练。绝大多数游戏开发者和运营商会在用户协议中禁止账号共享和代练行为,因为代练违反了玩家与游戏公司之间的服务合同条款。

同时,游戏账号通常被认为是游戏开发商或运营商的知识产权所有物,玩家仅获得使用权。代练涉及账号的非授权使用,可能触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边界。

所以,有些国家在法律层面上是禁止游戏代练的。比如韩国的《游戏产业促进法修正案》规定,禁止盈利性质的网络游戏账号共享或代练,违者将被处以最高2年监禁或最高17000美元罚款。

而在国内,也屡次发生游戏公司与代练公司的诉讼。游戏公司一般会指控,代练公司规模化的代练经营行为影响了游戏平衡。同时,部分未成年人可以通过代练登陆游戏,导致游戏实名制、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机制落空。当游戏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代练公司很可能败诉。

游戏代练的个人从业者当前几乎还不会遭遇法律上的诉讼,但个人代练也绝非网传的那样是个普遍高薪的职业。

主要是因为游戏代练行业门槛低,内部竞争十分激烈,代练者之间为了争取订单经常需要压低价格或承诺更高的服务质量,“内卷”现象严重,进一步压缩了个体代练者的利润空间。

又由于代练工作强度大,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手机屏幕,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负担,如视力下降、肌肉骨骼问题等,行业内普遍存在“游戏代练是吃青春饭”的说法,很少见到25岁以上的长期代练者。

虽然一些顶尖代练者可以月入数万,但这通常是少数。大多数代练者的收入受游戏更新、赛季更迭、节假日等因素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月收入集中在较低水平。有媒体报道称,多数代练者的月收入约为4000元左右。

规范化发展是出路

如果游戏代练行业处于灰色地带,个人代练从业者的收入也普遍不高,是否有什么别的出路?

事实上,由于当前我国游戏市场实在太大,与游戏相关的各种分支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游戏代练有争议,但与游戏代练相近的“游戏陪玩”,却是没什么争议性的新职业。

顾名思义,游戏陪玩是与客户一起参与游戏,共同进行游戏活动,如组队刷副本、完成任务、打怪升级、参与竞技比赛等。从业者的服务对象既包括想要提升游戏体验、结交朋友的休闲玩家,也包括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特定游戏目标的玩家。

据报道,2021年我国游戏陪玩市场规模已超过2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2亿元。

游戏陪玩的专业化称呼是“电子竞技陪练师”。

2019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发布了《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将电竞陪练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明确了电子竞技陪练师在职业概况、工作要求等方面的规范。电竞爱好者可以通过认定的平台进行考核,合格者将被授予“电子竞技陪练师”官方职业技能认定。

现今市面上的游戏代练者,完全可以成为初级的电子竞技陪练师,从事一般的游戏陪玩服务。而一些具备高水平游戏操作技巧的玩家,就可以在专业的电子竞技领域工作,为寻求提升技能的玩家或电竞选手提供专业的指导、陪练和训练服务,相当于运动员的教练员。显然,专业的电子竞技陪练师要求更高,收入自然更高也更稳定。

一言以蔽之,随着电子竞技和游戏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传统意义上的游戏代练因其涉及的公平性争议和潜在的违规风险,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游戏陪玩或电子竞技陪练师方向转型,才是一种更为可行和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