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下狠手

欧盟下狠手
2024年06月19日 07:05 米筐投资

来源:正和岛

本文获授权转载。

距离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大棒”正式落地,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6月12日,欧盟发表声明,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性关税,其中比亚迪税率为17.4%,吉利为20%,上汽则是38.1%。

另外,除了中国产的特斯拉可能另行标准外,所有中国车企将执行两种方案:配合参与调查的车企,加征加权平均税——21%;不配合调查的车企执行与上汽一致的方案,为38.1%。

消息一出,对中国很多车企来说,最近这段时间注定是寝食难安了。

因为在7月4日后,欧盟委员会有4个月的时间与成员国协商,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性关税,最终的永久性关税将于11月确定。

一旦永久性关税确定,就意味着这条临时措施被确立为正式法案,将至少持续5年时间。

而想要推翻此项临时措施,就需要不少于15个欧盟成员国(欧盟共27个成员国)及65%以上的欧盟总人数反对此法案。

可以说,这是一场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光明正大的“阳谋”,并且这场“阳谋”看起来还极有可能成功——这将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地区的市场竞争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欧洲又是中国电车企业在海外合作投资的一个主要地区。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

接下来,中国电车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

而对于欧盟此次的下狠手,背后原因有哪些?

一旦永久性加税的靴子落地,我们又该认清哪些现实,又该做何应对?

1

欧盟下狠手,已经注定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欧盟宣布临时加征中国电动车车企关税,显得有点出乎意料。

尤其是当下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走向更加紧密的情况下。

但其实这条加税的法案早已注定了。

早在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在欧洲议会讲话中提出:

欧盟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

冯德莱恩说道:“我们不能让那些受到巨额国家补贴的外国公司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向我们出售他们的产品。”

于是2023年10月4日,欧盟发布立案公告,正式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欧盟调查的逻辑是围绕着“证明中国政策提供补贴、中国汽车产业倾销欧洲”进行,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卖得贵、在欧盟国所属地区卖得便宜,这项罪名才能成立。

而事实却是,欧盟抽取的调查对象——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出口的汽车在欧洲的售价均高于国内,显然不符合反补贴调查,而上汽集团被欧盟课以重税,也是因为公开拒绝向欧盟调查机构提供电芯关键成分配方,被树立为“不配合企业”的典型代表。

按理来说,罪名不成立,那么欧盟为什么还下次狠手?

不过就是“项庄舞剑”罢了,当你的出发点就是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其它的都只是由头,欧盟之所以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背后有如下原因:

1. 美国带头,影响了欧盟政策

在欧盟对中国车企挥舞“关税”大棒之前,美国就已经率先做了,并且做的力度还要比欧盟狠得多。

2024年5月14日,国拜登政府就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进行了一波加税。

其中,电动汽车关税税率从25%直接提高到100%;电动汽车锂电池、非电动汽车锂电池、电池零部件关税税率从7.5%提高到25%;太阳能电池关税税率从25%增加至50%。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销量并不大,而美国先拿出这样一个夸张的关税,一定上也可以理解成,美国和欧盟已形成某种共识,美国的举措也是在为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提高了“阈值”。

2. 汽车产业,欧洲输不起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就业是两大关键因素。

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对欧洲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几十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欧洲经济增长、创新和繁荣的重要贡献者:

在财政层面,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汽车产业为欧盟贡献了超过3,900亿欧元的财政收入。其中,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的主要经济体,汽车产业分别贡献了835亿和956亿欧元的财政收入,换算成人民币约为6513亿和7456亿元;

在就业方面,汽车产业直接和间接为欧盟国家提供了1.29亿个工作岗位,占社会总就业岗位的6.8%。

汽车产业对欧盟国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欧盟从我国进口的新车数量及贸易额同比增长超35%,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导致欧盟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额下跌超20%。

攻守之势异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欧盟对中国车企要下“狠手”了。

但理解归理解,认不认可又是另一回事了。

2

欧盟下狠手,有意义吗?

事实上,欧盟加征关税从来就是一个双输的决定。

对中国电动车企来说,加征关税会导致遭受更多损失。

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此前估计,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平均加征20%左右的关税,可能导致进口量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

另一方面,这些缺口市场将被欧盟镜内其它电动汽车企业填补,而这将意味着欧盟的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在供应链上游环节,欧洲企业没有优势。

而从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也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欧洲本就对电动汽车需求乏力的情况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征关税对促进本土行业发展无济于事,其实早有先例。

在2012年,中国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的65%,当时西方世界如临大敌,迅速达成一致对中国强征高关税。

但最终结果适得其反,5年后,中国光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85%,至于欧洲本土的光伏企业要么直接破产,要么库存积压严重,最后还是逃不了破产。

尽管光伏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逻辑不同,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遏制国外企业的发展显然不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另外,更别提美国已经对中国打了好几年的“贸易战”,在这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经历过多次炮火洗礼的“老兵”了。

一旦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从电动车领域延伸到其它产业,中国绝不可能是一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3

欧洲下狠手,对中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中国不可能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但这一次的欧盟下狠手,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几点思考和启示:

1. 丰田的“老路子”

事实上,当下中国电动汽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几十年前,日本丰田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当时的关税压力下,日本丰田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将业务拓展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这背后,丰田的全球化经历对当下的中国车企来说,有着许多的参考价值。具体来看,丰田的全球化路径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0出口阶段——2.0合资阶段——3.0全体系全球化阶段。

1.0出口阶段,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迎来了重建,而丰田在这段时间里也快速发展,并通过贸易合作伙伴出口等方式,逐渐向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国际市场出口经济型轿车。

2.0合资阶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丰田车借助排量小、省油的优势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在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宣布对丰田实行出口限制配额政策。

为了打破这种限制,1985年丰田在美国与通用汽车合资建厂,既在美国生产汽车,也为美国创造就业、贡献税收,还把丰田的精益生产融入进去。通过当地资源加上成熟技术,丰田的海外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

3.0全体系全球化阶段,之后,针对特定市场,丰田又开始设立本土研发机构,打通了经营战略-技术研发-产品企划--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售后维保全业务链条,实现3.0全体系全球化战略,也奠定了丰田在全球汽车巨头中的地位。

2. 传音的“独辟蹊径”

作为有着巨大的经济规模和较高人均收入的区域,欧洲成为了高端品牌的必争之地。

欧洲市场的成败事关品牌的全球话语权,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

但传音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尽管传音是一个手机品牌,但是此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恰如彼时的智能手机市场。

在欧洲挥舞“关税”大棒,将自己的市场大门逐渐封闭起来的时候,中国新能源车企学习传音,走向第三世界,看见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不失为一条新路径。

并且,中国新能源车企也别小看传音,正如《三体》中的那句话: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传音能够“征服”非洲这片大陆的背后,正是传音能够放得下身段的“本地化”,及中国的系统经验与工业化能力。

其中单“放得下身段”这五个字就足够反复琢磨,这背后藏着得是对用户价值的极致理解。试问中国新能源车企们,有几家能做到这点?

而如果做到了这点,我们又何必总是担心美欧挥舞的关税大棒呢

3. 匈牙利,中国推动双向投资的样本

“中国企业,正成群结队地来到匈牙利。”

这是5月13日《匈牙利每日新闻》在一篇报道中特别提到的一句话。

在这次欧盟推出的“关税”大棒下,如果要问哪个成员国是真心反对此次加征关税措施,匈牙利算得上是一个。

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匈牙利正在成为中国及中国企业推动双向投资、实现协同发展的一片热土。

并且匈牙利与另一片热土——新加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新加坡作为一个“离岸中心”,孤悬海外,是世界航运、金融和贸易的枢纽,而在中美关系加剧动荡的情况下,新加坡极力保持自身在这一组双边关系中的超然地位,也让许多中国科技企业(虚拟经济),尤其是互联网、投资行业的企业,将全球化总部放置至新加坡,试图凭借新加坡在东西方,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超然地位与平衡战略,规避全球化风险。

至于匈牙利,也扮演着一个地缘政治的平衡角色,它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但在国际议题上较少受到西方世界意志的掣肘,近年来匈牙利在“脱钩断链”加剧的背景下,仍然坚持推动其早在2010年制定的“向东开放”政策。

并且,与在新加坡建立全球化总部的中国科技公司不同,在匈牙利投资的中国科技公司更普遍有点“硬”。比如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扮演举足轻重地位的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建设了继德国之后的第二家欧洲工厂。

除了宁德时代,联想、蔚来等都纷纷在匈牙利建厂,而在2023年圣诞夜前夕,比亚迪更是宣布将在匈牙利南部的第三大城市赛格博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中国科技公司在匈牙利的投资建厂,不是孤立的离岸动作,也不是说要将全球业务与中国业务进行切割。

相反,它是宁德时代、联想和比亚迪们将自己在中国形成的技术壁垒、产能优势和供应链经验对外进行高质量共建,将匈牙利作为枢纽,使中国与欧洲的协同发展实现更无缝通畅的一个过程。

而这背后,呈现出了一个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全球化的清晰思路:

将“先进制造”的中国经验,复制到那些适合它落地生根,转化为自身竞争优势,符合自身全球化战略意图的地方,进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并且我们能够看到,除了匈牙利,中国也在与欧盟其它的成员国打造更多类似于匈牙利的“协同发展范式”:

比如奇瑞汽车在西班牙的工厂已经落地,连西班牙首相也亲自参与剪彩;另外据有关报道,上汽集团也有意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都在上汽集团的候选名单上。

可以说,以匈牙利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也为中国企业、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思路。

4

欧盟下狠手,中国是时候认清现实了?

与此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回应:

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出畸高的补贴幅度,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网上舆论也群情愤激,众多网友纷纷指责欧盟的“虚伪”和“双标”:“坚决反对欧盟不公平的市场区别对待”“中国是时候认清现实了”……

而在公告发布不久,中国业界更是申请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产品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那么,在这种偏向于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不是说我们都应该投入到这种情绪的宣泄当中,即认清欧盟的“狼子野心”,抛弃幻想认清现实,对欧盟做出有力反击?

1. 中国并不缺少反制手段

事实上,中国并不缺少反制手段。

如果说中国只针对汽车工业领域进行反制,很难达成目的。

但站在中欧贸易的角度上来看,对中国而言,还有许多牌是可以打的。

今年1月份,中国就启动了对原产地在欧盟的高度数蒸馏葡萄酒(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

当时就有欧洲媒体认为,这是针对欧盟对中国进行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

也正如前文提到的,汽车产业作为自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欧盟加征关税的行为理解归理解,但认不认同又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双方本来都在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欧盟却突然义正词严地对中国车企挥舞起了“关税”大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真对欧盟的乳制品和猪肉产品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同样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始终要注意,反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应当是要服务于中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促进中国企业、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共建。。

当下放眼世界,能够看到,一个“再全球化”的大出海时代正在到来。

而对于中国来说,在本土增量已有限、甚至进入到存量时代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去往其它国家共同创造增量就成了一种必然性。

并且,需要意识到的是,当下的全球化不再是过去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带动自己上下游的供应商一起行动,需要金融、情报、物流等多种力量的伴随,甚至是由政府来牵头,具有战略性、规划性地在全球实现高质量共建。

正如《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中提到的:

“供应链攻防战需要谋篇布局。民生供应链和攻坚供应链,担负不同的使命。而对于供应链出海,哪些要走出去,哪些要留下来,也都要有清晰的选择和指导原则。”

2.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中欧之间既没有重大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在2021年,王毅外长就谈及过中欧关系。

而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为欧盟第一大货物进口伙伴(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0.5%),也是欧盟第货物出口的第三大伙伴(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8%)

而根据中国商务部显示,在2020年英国脱欧以后欧盟成为中国地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前欧盟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显然,从数据角度看,在经济上中国与欧盟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另外,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欧盟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国家主导,而是由很多个成员国和利益集团组成,他们相互制衡影响着中欧关系的走向。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此次欧盟挥舞“关税”大棒,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

匈牙利、德国、西班牙等也表示反对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大众汽车、宝马、奔驰等也是第一时间表态,反对欧盟这一举动。

而中国所要做的,如果要进行反制,就要更精准地、更针对性地反制,而不是让其它的一些成员国遭无妄之灾;另外,在反制的同时,始终要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的崛起成功一定是走在更加开放的道路上。

最后,期待中欧经济行稳致远。

这两年小作文是越来越多,城市发展、楼市政策、地缘关系等等,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如何快速获取领先的行业资讯、深度的资本市场分析、权威的政策解读、外汇货币动态、前瞻的投资趋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