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吞卡皮巴拉,“动物界的瑜伽裤”有多能装?

敢吞卡皮巴拉,“动物界的瑜伽裤”有多能装?
2024年06月08日 08:02 壹读

问:什么东西最能装?

答案:瑜伽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瑜伽裤装万物”的野性营销,为了展示瑜伽裤的弹性,带货主播们把油桶、西瓜甚至行李箱都统统塞了进去。以至于有网友戏称“以后搬家都不用叫搬家公司了,带条瑜伽裤就行”。

图源:抖音@丹丹运动穿搭(橱窗营业中)图源:抖音@丹丹运动穿搭(橱窗营业中)

而在动物界,也有一种动物的嘴和瑜伽裤一样,在装东西这个领域“天赋异禀”,它就是鹈鹕(tí hú)。

图源:微博@武汉动物园图源:微博@武汉动物园

鹈鹕别名塘鹅、伽蓝鸟、布袋鹅,是鹈形目鹈鹕科动物的统称。它们拥有一张辨识度极高的大嘴,最多能装12.7升水(相当于38瓶最常见的罐装330ml可乐)。仗着嘴巴容量大,鹈鹕啥东西都敢往嘴里吞,鸭子、水豚(卡皮巴拉)、袋鼠甚至人类都曾被鹈鹕的大嘴“亲密接触”过。

鹈鹕的嘴为什么这么大?它又为啥什么都想吞?

嘴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近些年,鹈鹕因为它那张嘴可是受到了不少关注,这家伙实在是太能“吃”了。

前段时间,西安绿兔子动植物主题乐园的鹈鹕就因为把同园的鸭子吞进嘴里而上了热搜。虽然小鸭子最后被成功解救,但鹈鹕“上班吃同事”的名声却是坐实了。

“动物界的瑜伽裤”有多能装?图源:抖音@苗苗 视频截图“动物界的瑜伽裤”有多能装?图源:抖音@苗苗 视频截图

遇上好脾气的卡皮巴拉,那更是要咬一口,表演一个动物版“蹬鼻子上脸”。

图源:抖音@小卢深藏Blue 视频截图图源:抖音@小卢深藏Blue 视频截图

比鹈鹕体型大几倍的袋鼠也没能逃脱“魔爪”,虽然眼看着吞不下袋鼠,但就是非得咬一下试试。

图源:Twitter@englandhill_zoo图源:Twitter@englandhill_zoo

吃动物也就算了,就连人类,鹈鹕也要亲自尝尝咸淡。

图源:抖音@武汉东湖海洋乐园 视频截图图源:抖音@武汉东湖海洋乐园 视频截图

当然,不只是现实世界,二次元世界里的鹈鹕同样是“大嘴吞万物”的形象。

在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里,为了保护主角,鹈鹕Nigel就直接把他们叼在了嘴里。

图源:《海底总动员》图源:《海底总动员》

到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小鲤鱼历险记》里,鹈鹕更是用一张大嘴装下了乌龟、海马、鲤鱼、水母,就这嘴巴里的空间还绰绰有余。

图源:《小鲤鱼历险记》图源:《小鲤鱼历险记》

由四只动物和一根胡萝卜组成的热门表情包IP“暹罗厘普”里也有鹈鹕的身影。在设定上,这只名叫“小河”的鹈鹕也是经常张着大嘴,平等地喜欢叼每一个人。

“暹罗厘普”大家庭,左下为鹈鹕小河|图源:小红书@厘普之家 视频截图“暹罗厘普”大家庭,左下为鹈鹕小河|图源:小红书@厘普之家 视频截图

在文创行业,这只见啥就吞的动物也占有一席之地。无限元气幻象和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都推出了鹈鹕包包周边,不约而同地将嘴部设计成了包袋。

不说别的,包包的容量应该很有保证|图源:淘宝 公众号@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不说别的,包包的容量应该很有保证|图源:淘宝 公众号@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看来,鹈鹕“大嘴吞万物”的形象还真是深入人心。

一张大嘴吃四方

归根结底,鹈鹕“处处吞”的底气还是来源于那张大嘴。

我们先来看看鹈鹕的嘴具体有多大。

严格来讲,鸟类嘴部的专业名称叫做“喙”,特指鸟类上下颌骨向前突出形成的角质结构。据《中国鸟类志》统计,我国常见的三种鹈鹕(斑嘴鹈鹕、卷羽鹈鹕、白鹈鹕)体长一般在134cm~180cm之间,鸟喙的长度29cm~45cm不等,约占体长的23.6%。

作为对比,很多人印象中嘴巴也挺长的白鹤体长一般在120cm~152cm,鸟喙的长度则从13.5cm到16.7cm不等,仅占体长的11%左右。

左起:鹈鹕 白鹤|图源:微博@北京动物园微博 @郑州市园林局左起:鹈鹕 白鹤|图源:微博@北京动物园微博 @郑州市园林局

除了长度惊人之外,鹈鹕嘴部的容量更不可小觑。由于捕食时需要张开大嘴“捞鱼”吃,鹈鹕的下喙部位还附着一个相当于“渔网”的大口袋(即喉囊)。

伸展喉囊的鹈鹕|图源:抖音@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伸展喉囊的鹈鹕|图源:抖音@中国国家地理探索

这个“大口袋”的构造也非常神奇。加州大学学者Seth Dike等人发表在《Acta Biomaterialia》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喉囊部位的皮肤由两层鳞状组织组成,鳞状组织中间则是三维波浪形结构的胶原纤维。这一结构使得鹈鹕的喉囊柔软又富有弹性,整体延展性极好。

电子显微镜下喉囊内部胶原纤维的构造|图源:参考资料[8]
电子显微镜下喉囊内部胶原纤维的构造|图源:参考资料[8]

所以,别看鹈鹕的嘴平时除了比较长之外看起来“平平无奇”,当它的喉囊完全张开时,就会显露出那张最大可以容纳38罐小可乐的“深渊巨口”。

鹈鹕喉囊的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对比|图源:微博@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鹈鹕喉囊的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对比|图源:微博@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在这张嘴巴的加持下,鹈鹕过上了“一张大嘴吃四方”的美好生活。不过话又说回来,它看见啥都咬一口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点?

有人猜测,鹈鹕其实在用嘴测量对方能不能吞得下去。这听起来是有点瘆得慌,不过也并非绝无可能,毕竟鹈鹕的食谱向来挺复杂。

埃塞俄比亚生物学博士Aberham Megaze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鹈鹕是典型的食肉动物,其食谱主要以鱼类为主(占比81.9%),辅以蠕虫(13.1%)、两栖类(0.94%)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4.05%),每天的食量可达两到三斤。另外,鹈鹕出于好奇心偶尔也会尝试吞食其他生物,绝不挑食——当然,能不能吃下去就不一定了。

另外,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教授Terrill Geiridwen还发现,鹈鹕会利用它们的大嘴来表达攻击性。当有生物侵入自己的领地时,鹈鹕会猛烈撞击自己的喙,或者扇动翅膀做出驱逐动作,逼急了直接咬一口也不是不可能。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些追着人类咬的鹈鹕则可能是单纯想要点吃的,也就是俗称的“乞食行为”。

许多自然界以及动物园内的动物会在人类高频率的投喂下产生依赖性,并逐渐学会向人类索要食物,鹈鹕也不例外。长此以往,它们对人类的戒心逐渐减弱,甚至会由“乞食”进化到主动“抢食”。

曾有报道称,佛罗里达礁岛群的一只鹈鹕就将游客的手机抢走吞下了肚子,它很可能误以为手机是游客准备投喂的食物。虽然手机最终被成功取出,但那只鹈鹕的心理阴影面积应该也不小。

鹈鹕:弱小可怜又无助|图源:Facebook@FOX 10 Phoenix鹈鹕:弱小可怜又无助|图源:Facebook@FOX 10 Phoenix

看来,还是老老实实捕鱼吃比较安全。

大嘴巴也有烦恼

虽然吃起东西来很方便,但鹈鹕威风凛凛的大嘴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烦恼。

首先是“形象”问题。鹈鹕的身形本就比较圆润,再加长长的嘴巴,整只鸟看起来头重脚轻。为了保持平衡,走起路来难免左摇右晃,略显笨拙。

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图源:微博@021视频 截图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图源:微博@021视频 截图

其次,对鹈鹕来说,嘴巴越大意味着受到损伤的风险也就越大,尤其是喉囊部位,很容易被鱼钩等利物刺破。

作为鸟类吃饭的家伙,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嘴部受伤,会严重影响捕食能力。

据美国阿拉巴马州媒体WSFA12报道,2017年3月,摄影师Ken Hare拍摄了一只行为异常的鹈鹕。因为咬到了一只嘴里挂着鱼钩的鱼,鹈鹕的喉囊被刺破,它在随后捕捉的鱼也顺着破洞挣扎逃走,场面十分令人揪心。

图源:WSFA12图源:WSFA12

无独有偶,美国西南佛罗里达州保护协会在2020年9月发文称,一只褐鹈鹕因为喉囊破损被送进了动物医院。据检查,它喉囊上长达十几厘米的大洞也是鱼钩造成的,因为无法捕鱼,这只鹈鹕的身形瘦弱不堪。

图源:美国西南佛罗里达州保护协会图源:美国西南佛罗里达州保护协会

除了喉囊,它的上喙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坚固。大连森林动物园的一只鹈鹕就因为打架不小心折断了喙,好在有动物医生利用3D打印技术为它打了块“补丁”。

图源:微博@大连森林动物园图源:微博@大连森林动物园

总的来说,虽然鹈鹕“大嘴一张,谁都敢吞”的模样很威风,但它们也很容易受伤。如今,我国境内的卷羽鹈鹕、白鹈鹕、斑嘴鹈鹕均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卷羽鹈鹕在我国仅有160余只,数量十分稀少。看来,我们还是要注意保护它。

参考资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鹈鹕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