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不适宜复制举办泼水节”,这个回复很务实

“重庆不适宜复制举办泼水节”,这个回复很务实
2024年06月04日 08:23 新京报

全文1369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马小龙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资料图:人们正在云南参加泼水节。图/新华社▲资料图:人们正在云南参加泼水节。图/新华社

针对网友呼吁重庆市举办泼水节,近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表示,泼水节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该市不适宜复制举办泼水节。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有网友建议,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重庆市作为夏季高温天气的城市,是否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的做法,举办泼水节。

这样的回复引来不少讨论。要知道,泼水节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水仗”,它是特定地域历史和民俗的综合体现。因此,在不少人看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回复,不仅展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色的理解和尊重,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理性与务实之举。

一般而言,特色节日建立在一定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诚如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所回复的,泼水节是我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可见,其节日的举办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依托。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背景,所以对云南西双版纳等部分地区而言,一旦到了节日期间,不论是当地民众还是去当地旅游的民众,都在某种程度上做好了“泼与被泼”的心理准备。

也是由于这份文化认同的存在,无论是对本地人还是游客而言,在“泼与被泼”的过程中,民众对个中分寸与尺度的拿捏,也在多年的节日娱乐中形成了某种默契,以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和口角纠纷等问题的出现。

然而,这种文化认同需要长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浸润,并非短期内就能建立。但其却是泼水节能够举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如果将类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节日复制粘贴到另一座“天气很热的”城市,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或将大大增加。

从云南媒体的报道看,泼水节期间不仅有赛龙船、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等新兴活动。可见,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泼水节早已成为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而在这个符号背后,不仅仅只有“泼水”这一项活动,而是一系列活动的联合呈现。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座城市只是简单复制泼水节,最终很可能搞成“四不像”。要明晰的是,一座城市对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推广,本应更加注重本土化与创新,而非简单移植外地文化元素。与其追求短期的热点效应,不如深度挖掘自身文化底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座城市要举办如此盛大的活动,势必需要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试想,在一个没有泼水节文化基础的地方,如果由地方政府等主体主导举办类似活动,一旦投入过高却没有实际效果,难免会造成巨大的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尤其是活动组织、安保等资源。

总而言之,民俗活动不能轻易复制粘贴。尤其是泼水节这类具有地域特色、知名的民俗活动,其精髓难以在其他地方全然呈现,更不能轻易被其他城市简单移植。若盲目照搬,不仅可能削弱其原生魅力,还容易陷入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最终弄巧成拙。届时,难免会造成公共服务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要极力避免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