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山东建设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 推进全产业链联通

答记者问丨山东建设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 推进全产业链联通
2023年02月09日 19:42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记者:

大家都很关心质量安全的问题,请介绍一下我省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如何?

邵兵:近年来,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统筹“产、管、创”,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取得积极成效。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标准,促进优质畜产品“产”出来。积极争取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诸城,目前已经投入运行,搭建起标准创新高能平台。强化标准需求调研,做好立项送审服务,加强标准修订清理,不断健全地方标准体系,去年,正式发布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立项7项地方标准。目前,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达到123项,内容涵盖了监督管理、畜禽品种、疫病防控、智慧畜牧、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同时,还着力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创建,比如,畜禽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已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企业127家,其中,国家级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厂20家,占全国的1/4;还有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到5400多个,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二是强监管,保障优质畜产品“管”出来。实行常态化监督抽检,去年共抽检各类畜产品5050批次,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这在菜篮子产品中合格率是最高的。加强行刑衔接,与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密切研判形势、协调工作部署、强化联动执法,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牛羊屠宰专项整治等集中执法检查行动。滨州阳信等地还由畜牧兽医、公安、行政执法、交通运输等部门成立综合执法队,开展调运、养殖、检疫等环节流动检查,实现常态化协同。去年以来,全省查处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00余起,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1起,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维护了质量安全。

三是促提升,推动优质畜产品“创”出来。培育壮大“齐鲁畜牧”公用品牌,联合省广播电视台组织开展“寻味黄河——优质畜产品品牌齐鲁行”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78.4万人次。着力打造健康肉品牌产品供应链,目前,健康肉品牌企业年销售额达到500多亿元。通过品牌引领,我省畜产品市场美誉度、占有率稳步提升,禽肉已占上海市场七成,猪肉占沪浙市场三成,牛羊肉占京津市场也达到三成,成为优质畜产品主产省之一,为全国大局做出山东贡献。

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严查严打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山东商报记者:

能否再进一步介绍一下我省畜牧业在创新融合发展上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曲绪仙:推动创新融合发展一直是省畜牧总站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省畜牧业创新融合,有三个突出特点,也可以说是重要亮点。

一是种业振兴步伐加快。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推动畜禽种业自主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实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推进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立起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为主体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全省畜禽遗传资源达到35个,建设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70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6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到100%。优良畜禽新品种培育也取得更大进展,先后培育出鲁西黑头羊、中新白羽肉鸭、鲁中肉羊、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等畜禽新品种4个,我省培育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的数量达到17个,位居全国前列。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种畜禽场达到700余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20个,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畜禽种业企业50余家,上市公司7家,5家种业企业入选国家阵型企业。这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产业自主自强的底气所在。

二是数字赋能不断增强。山东建设了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目前,已经覆盖40余万家各类畜牧市场主体和管理部门单位,联通了畜禽养殖、投入品生产经营、屠宰加工、市场流通、消费等完整产业链条,囊括了产业发展、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生态建设等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场景,实现了从“种子”到“筷子”的闭环呈现。同时,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与上级有关业务系统、省有关部门等都实现了数据对接,平台建设被省大数据局遴选为优化政务服务优秀案例。数字技术与畜牧生产的融合也不断深化,培育创建203个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95个智能牧场,巡场机器人、全自动饲喂系统、养殖环境控制系统等智能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链条延伸势头强劲。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畜牧产业链向消费端扩展延伸。特别是紧抓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协同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畜牧大省优势,加快推动畜产品特别是肉类预制菜发展。指导成立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设立质量标准中心,在全国首次制定《预制菜(畜禽类)中式菜肴》等四项团体标准,打造“山东预制菜”公共品牌,推动建设山东(济南)健康肉预制菜产业园,不断完善“冷藏设施-冷链企业-冷链区域中心”一体化冷链体系,初步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上下游配套完备的预制菜发展生态系统。目前,全省肉类预制菜生产企业达到99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50亿元。

下一步,持续推动畜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提升。

新黄河记者:

当前我省少数民族养殖业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下步主要工作方向是什么?

李介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引领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牛羊等养殖加工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一直是我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是民族镇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省少数民族养殖业,除传统的牛羊养殖外,还有鸡、鸭等养殖。据初步统计,当前全省民族镇村牛、羊、鸡、鸭存栏量分别为19.6万头、79.9万只、908.8万只、188.6万只,年出栏量分别为34.7万头、114.5万只、1499万只、685万只,其它养殖存栏1.9万只,年出栏6.5万只。

目前,我省少数民族的养殖,大部分仍然以家庭养殖为主,成规模的养殖企业还不是太多。据初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镇村中共有养殖户约9240户,养殖企业共572家,总年产值约116.2亿元。

从统计数据和近些年的调研看,我省少数民族养殖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探索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一是“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是带动我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像聊城市阳谷县的凤祥集团,滨州市阳信县的广富、亿利源等企业,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一方面,这种经营模式发挥了规模效应,企业能够有效把控生产标准,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发挥带动效应,延长了产业链,让利于民,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再者,由于这种模式以企业为主导,能够发挥掌握信息量大反应快的优势,从而有效应对市场变化,降低市场风险。二是注重品牌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是推进少数民族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滨州阳信县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按照“种养加工一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以园促产、金牧融合、安全监管”三项工作机制,推动肉牛产业链“裂变”,实现金融服务链“重构”,筑牢舌尖食品链安全“防线”,促进了肉牛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肉牛存栏规模达到27.8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550亿元。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作用,是少数民族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全省各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了少数民族养殖业发展。比如,济南商河县印发《商河县绿色畜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加快推进绿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划等编制工作,”支持民族村成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合作社”,形成“镇党委+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融合发展格局”,有力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方向,一是支持少数民族产业品牌集聚地建设。2021年,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对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提出了“支持民族镇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年培育15个产业化品牌集聚地”的要求,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研究,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工作落实。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完善区内饲养和防疫等设施,解决粪污面源污染问题,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实施管理,推动少数民族养殖业提档升级。三是加强指导,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畜牧产业人才队伍,推广科学养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山东省 畜牧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4 彩蝶实业 603073 --
  • 02-14 多利科技 001311 --
  • 02-13 峆一药业 430478 12.62
  • 02-10 舜宇精工 831906 11
  • 02-09 真兰仪表 301303 2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