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干货速览 专家解读来了

中央一号文件干货速览 专家解读来了
2021年02月21日 23:49 新浪财经综合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经济参考报

  2021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1日正式出台。这也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及正处于我国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渡的特殊时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任务

  2021年

  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

  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

  2025年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

  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

  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解读,这些贫困地区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但在未来进一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最大的短板。因此,要妥善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就需要帮扶政策有一个过渡期,帮助这些地方持续发展,从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

  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

  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解读:种业现代化对于我国农业发展非常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一方面也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做好对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一些基础性研究和重点项目应给以重点支持。

  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方面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

  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

  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具体办法。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解读:相比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要求更高,包括产业、文化,也包括生态、组织等方方面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方面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省、市、县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

  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

  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

  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

  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资补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朱启臻和郑风田解读:通过加强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可以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目标,也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5 深科达 688328 --
  • 02-24 海天股份 603759 --
  • 02-24 永茂泰 605208 --
  • 02-23 顺控发展 003039 5.86
  • 02-22 德固特 300950 8.4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