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嘀嗒被传赴港上市,“共享出行第一股”战火纷飞?

热点 | 嘀嗒被传赴港上市,“共享出行第一股”战火纷飞?
2020年09月18日 12:06 商学院

文:李晓光石丹

在成立六周年之际,嘀嗒出行传出了要赴港上市的消息。

近日,路透社旗下IFR报道,嘀嗒出行正在与财务顾问探讨上市事宜,最快本月或下个月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3亿美元至5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完成上市。

对此,嘀嗒出行方面回复《商学院》记者称:“我们不予评论,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披露。”而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外媒报道称,嘀嗒出行寻求融资3亿美元,并有意进行IPO。

据了解,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是“嘀嗒拼车”,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有出租车和顺风车两块业务。根据嘀嗒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其注册用户数和注册车主数分别达到1.8亿人和1900万人,分别比前一年增加了5000万人和400万人。

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嘀嗒出行的投资方包括蔚来资本、IDG资本,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为嘀嗒出行董事长。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公司去年已经实现盈利。

但业务模式单一的质疑也如影随形,尤其是滴滴已经成长为覆盖快车、专车、顺风车、出租车等多项业务的出行巨头,且在无人驾驶等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嘀嗒出行能实现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的梦想吗?

以顺风车起家

2013年,在团购市场上,美团第一、大众点评第二的双寡头局面已然形成。两家企业联袂抢占了整个国内团购市场四分之三以上的市场,其余的参与者只剩“喝汤”的机会,作为嘀嗒团创始人的宋中杰决定带领团队转型。

彼时国内的网约车市场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滴滴和快的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出租车和快车,易到则牢牢占据专车市场,而Uber还没有进入中国。

宋中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市政府2012年1月6日发布的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文件,代表了政策的风向标,也符合私家车城市出行的趋势,嘀嗒拼车(嘀嗒出行的前身)由此成立。

2014年4月,嘀嗒出行上线,正式进驻顺风车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展开大规模地推广。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7个月后,嘀嗒出行就完成了IDG资本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随后嘀嗒出行又快速拿到两轮融资。2014年12月,嘀嗒出行获得易车领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在2015年5月6日的1亿美元C轮融资中,易车网与崇德基金、挚信资本、IDG等共同投资了嘀嗒出行。

但面对竞争对手的疯狂补贴,嘀嗒出行也面临着发展困境。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滴滴和Uber快车进行补贴大战时,嘀嗒业务曾一度陷入低谷期。顺风车价格本来比快车要便宜50%,但是补贴完之后快车比顺风车还便宜。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嘀嗒出行需要新的故事。在宋中杰看来,地铁和公交之外的移动出行市场分为三大类:一是平价出租车,二是拼车顺风车低价市场,三是高端专车市场。其中,出租车市场规模是最大的,占到80%以上。

用户痛点也非常明显,因为出租车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压,司机群体职业满意度下降,而消费者打出租车的体验依然很差。更为关键的是,出租车可以弥补顺风车在即时出行方面的短板。

2017年10月20日,嘀嗒出行宣布上线出租车业务,这也是嘀嗒出行成立3年多以来,首次布局顺风车以外的业务。至此,顺风车、出租车——嘀嗒的业务线基本形成。

在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看来,根据滴滴发展的实践证明,顺风车是出行业务里面唯一可以实现盈利的,一开始就进入一个相对赚钱的市场。这对嘀嗒出行能够在网约车市场的竞争中存活下来非常关键。

艾媒咨询CEO张毅则表示,无论是顺风车还是出租车,都是借助已有运力激活存量市场,属于轻资产发展模式,投入的财力物力相对较少,更容易存活下来。

出租车如何盈利?

众所周知,在网约车的补贴大战之下,由于打车成本的降低,出租车行业曾一度备受冲击,许多司机都面临着订单量减少的难题。然而,由于用户依然有使用出租车的巨大需求,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平台又开始重视出租车市场。

2017年11月10日,首汽约车出租车业务在京上线;2018年1月,易到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介入出租车;同年5月,曹操专车也开始试水出租车。

在出租车市场上,嘀嗒出行走得更深入。2019年7月,嘀嗒出行宣布“出租车·新出行”战略,定位为城市出租车智慧运营服务商,为城市出租车管理部门、运营公司和从业人员提供一整套数字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基于此,嘀嗒出行推出数字智能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三化工程”。在宋中杰看来,出租车扬招和网约双向增量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或者是谁取代谁。通过“三化工程”,嘀嗒出行试图让扬招用户获得和网约一样甚至超越网约的服务体验。

在产品层面上,嘀嗒出行开发了“出租车智慧码”“扬招打车助手”,前者帮助乘客了解自己乘坐的出租车车辆和司机信息、评价订单、在线支付、获取电子发票、分享行程等,后者使乘客了解附近出租车运行状态,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到底网约还是路边扬招。

由此积累的评价数据、行驶数据,能够帮助城市监管部门和出租车公司建立司机评价体系,精准预测和调度运力,从而倒逼出租车行业去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嘀嗒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出租车智慧码”工具在西安市区全部近1.4万辆出租车试点,使用量超过5000万次,占当地出租车营运总趟次的72%。

基于数字化的升级,嘀嗒出行试图从出租车行业获取营收。比如:为出租车行业和司机创造的新订单和收入,收取信息费;为出租车企业研发系统,收取服务费;进一步地,未来合作探索出租车内衍生广告平台、移动电商等,嘀嗒出行也将获得相应收入。

张毅对《商学院》记者表示,2018年网约车市场安全事故频发。滴滴的发展重心由“速度”转为“安全”,这给了嘀嗒出行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机会。

 “此时,业务相对单一的嘀嗒出行需要一个有巨大市场需求且消费相对高频的业务来战略卡位,出租车市场刚好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他进一步说道。

但在葛甲看来,这些出租车公司更想利用网约车平台进行引流,要从中获取利润非常困难。

根据嘀嗒出行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已经实现连续15个月盈利。但对于出租车的盈利状况,截至发稿,嘀嗒方面没有给出回复。

嘀嗒出行前景几何?

根据嘀嗒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目前注册用户数超1.8亿人,注册车主数超1900万人,认证车主数超过1000万人;注册出租车司机数超190万人,认证出租车司机数超80万人。

不过,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大巴、货运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并围绕无人驾驶、汽车后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

同时,近日亦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出行在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IPO,目标估值超过800亿美元。也有滴滴高层人士确认称,滴滴的确正在筹备港股上市,但具体方案正在推进中。

今年5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已经小幅盈利。同时,有观点称,滴滴顺风车是滴滴内部流量最大的业务板块,具有超强的变现能力,也是目前滴滴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业务。

尽管这些相关问题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并未回复记者,但显然,在“共享出行”赛道上,嘀嗒要面对的是如滴滴这样的强有力的对手。

嘀嗒为什么只布局出租车和顺风车两条业务线呢?

在嘀嗒出行提供给《商学院》记者的资料中,宋中杰解释道:“这两条业务线前景巨大,相较于网约车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比较慢,但我们有信心,值得长期投入;其次,网约车和顺风车都是对供给侧的改革,不同在于,网约车需要向道路上额外投放运力,对公共环境造成额外压力,但顺风车是释放存量,是真的共享经济,更具社会公益价值。”

在宋中杰看来,只有专注才能做大。“有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开始多元化,但是多元化以后都衰落了,很少有企业能够把多元化产品线同时做得很好的。”他进一步说道。

他甚至表示,顺风车和出租车的确是慢活,但如果把这两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做好,嘀嗒出行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甚至是全球最大移动出行平台。

不过在葛甲看来,嘀嗒出行还是“小而美”的生意,尽管顺风车市场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只布局两条赛道,很难实现对滴滴出行的超越。

张毅则向记者表示,在顺风车和出租车业务上,嘀嗒出行并不具备流量上的优势。“要想继续拓展下去,面临的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他进一步说道。

 “现在只布局两条赛道,上市之后有可能会去做更多的布局,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张毅指出。

对于嘀嗒出行后续的发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本刊记者王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宋中杰 美元 顺风车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4 中岩大地 003001 30.16
  • 09-23 巴比食品 605338 --
  • 09-21 海象新材 003011 38.67
  • 09-18 共创草坪 605099 15.44
  • 09-18 世华科技 688093 17.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