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度”,这是202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关键词。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秦振耀认为,这一作文题目立意很高,它引导学生去感知“非此即彼”的思考惯性所可能带来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它希望用范畴光谱间的重叠和交错,为今天面临诸多焦虑的年轻人撑起一个探讨何为“人”的空间。
第一重范畴光谱,就是题干里的“生活中”“人们”“事物”这个概念组——它们所代表之物既是认识的对象也是认知活动展开的场所。一个人必然会面对的问题是:“我”处在什么位置。作为认知主体的“我”既是行为的发出者,也是被我们认知的一种对象。此处施受方的颠倒,说明对象并不是静止的、恒定的、等待被认知被把握的“客体”,相反,它会随着对方在认知行为完成后所给予的反馈调整“我”的形象。
第二重范畴光谱是“判别”和“区分”。与“认识”不同,“别”与“分”都是为了在主体与他者之间划出一条界限。我们只有在认识到个体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将自己具体地定位在某个集体、某种社会中。对“别”的认知是主体性诞生的前提,在“区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适时地对自我与他者的行为做出反馈与调整。
如此一来,“求异”的目的是什么?题中给出了一个普遍化的解释:似乎是为了得到代表价值判断的“认可(度)”,这种认可当然是分“高下”的。这第三重范畴对排序提出了要求,似乎我们必须将他者“区分”为有意义与无意义、有较多意义和有较少意义,正如我们自己也是别人眼中有待分类排序的他者。但是,仅认识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在群体中,我们当然需要他人的认可和团体的接纳,这是享有归属感与获得感的途径,但简单地将他人定义为或被他人定义为“高”或“下”,显然是对区分的前提及其必要性不加反思的表现。
这道题目一步步地引导年轻人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说获得认可几乎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事情,如果说每个人都会因为获得认可而得到一个或多个身份,那么,这样的认可以及这些身份是不是天然就应该如此这般设置,是不是我们对此甘之如饴不用做出丝毫的反思?身份,为很多人同时提供着荣誉性的价值和实际诉求上的助力,那么,是不是身份越多越好,来自他人的认可度越高越好?答案当然是存疑的。
一切的审视,一切的判断,都不是以纯然中立客观的标准为依据。正如“认可”划定的那个区域之外就意味着“不认可”,身份的取得也同样意味着另一些身份的失去,因此,问题不仅在于省思那道审视的目光源自何处,出于何种立场,还在于我们需时时决定如何在诸种可能的身份中间做出选择。选择,恰恰意味着某种放弃,这种放弃是必要的也是必然发生的。
未来的选择题不在纸上,有答案的选择题往往是最简单的。一道题目或许并不能为参与思考的学子们提供什么现成的具体指导,它更深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由近及远的推断力。
“当你能从一段话语暗示的信息流中摆脱‘对/错’单一逻辑的牵制,尽可能多地推演出诸种可能性,此刻,相信你会更加从容地面对考场外的世界。这就是一道作文题可能为学生们提供的最有效的思想训练场。”秦振耀说。
原标题:上海高考作文评点|复旦中文系教师秦振耀:为年轻人撑起探讨何为“人”的空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