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交所总经理梅德文:不要高估碳市场的短期影响力 也不要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

北京环交所总经理梅德文:不要高估碳市场的短期影响力 也不要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
2021年08月13日 10:47 新浪财经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和研究机构的大佬,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谈到碳中和背景下的碳市场的挑战、机遇和展望。他用三个“不可能三角”进行概括,挑战来自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机遇来自能源不可能三角,而展望则来自金融不可能三角。

  碳中和要面对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制约,逆转过去既有路径,遭遇挑战

  首先,碳中和的挑战前所未有。宏观经济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就是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优先选择保增长和防通胀,于是牺牲了调结构。现在碳中和的推出,本质就是在调结构,要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甚至金融结构。这是对过去路径的重大调整,必然伴随着挑战和压力。

  因为从经济结构看,我们以制造业为主,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非常高。从能源结构看,我们“富煤、贫油、少气”。从金融结构看,我们还主要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金融机构业机构总资产353万亿,穿透来看,有很大比例的底层基础资产都是化石能源资产。所以碳中和要想由高碳能源调整到低碳能源,就要面对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同时逆转过去的既有路径,所以过程会非常艰难。

  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世界级公司和碳市场支持我们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同时在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框架下,碳中和也迎来发展机遇。所谓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安全、环保与成本”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碳中和选择了绿色能源,就要面对安全和成本的二选一。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以及世界级公司正为发展大规模、低成本、重安全的产业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碳市场和绿色金融市场也为这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保驾护航。

  回顾历史,每一次全球工业革命都会开启一轮技术长周期带动的经济增长,大约持续60-100年。比较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形成了能源供给、产业消纳与金融支持的协同创新发展的经济体系,或者说工业革命源于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又源于金融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形成了“煤+火车+银行”体系,造就了日不落帝国。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实际上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做好金融准备,建立了世界上较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较早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最早的债券市场体系,提供了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直接助生了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形成了“石油+汽车+资本市场”的体系,成就了美国超级大国。能源供给是石油,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消纳应用是汽车,福特设计的流水型生产线上的T型汽车把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消纳得干干净净;金融支持是银行加资本市场,为石油、汽车提供了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使美国得以异军崛起、突飞猛进。

  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目前全世界正处在以风光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将形成“新能源+电动车+碳市场”的体系,各国都在争夺这一体系的主导权。里夫金认为,中国机会最大。

  这是因为,在能源供给侧,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风光新能源生产体系,2020年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量分别是2.81亿、2.53亿千瓦,合计5.34亿千瓦,而且风光装机总量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这意味着每年还要新增加6000多亿千瓦装机。中国光伏产业具备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包括上游硅片、中游电池与电池板以及下游发电站,都有巨大的优势,隆基股份去年市值就已经超过神华公司,目前市值五千亿。在能源传输侧,中国“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电网技术成熟,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在能源消费侧,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据工信部肖亚庆部长宣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累计销售550万辆。

  总之,我们已经构成了新能源生产、传输和应用的完美闭环,而且在每个体系里都有世界级公司,比如风光领域有隆基股份、金风科技,储能领域有宁德时代,电动车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等。

  而在绿色金融方面,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截至2020年底,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上月开启的全国碳市场年配额近40亿吨,是欧盟的两倍,世界第一。从7月16日开市至7月30日合计11个交易日,全国碳排放配额即CEA累计成交量595.19万吨,累计成交额2.99亿元,平均价格50元,是试点碳价格的两倍以上,取得了“开门红”的骄人成绩。当然,接下来如何兼顾价格稳定和持续流动性是个难题。如果我们能够把碳市场做大做强,既有规模、亦有流动性、且价格反映真实边际减排成本,将其发展成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中国碳中和促进解决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那么中国就有可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性机遇,通过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从而实现一个长的技术增长周期。

  碳交易市场要做到“政策要严,数据要准,市场要活”

  展望未来,碳市场为碳中和提供了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新能源,约束化石能源。要想建立这样的市场机制,必须要在规模、流动性和价格方面反映碳排放的真实边际减排成本、外部性成本、综合社会成本。他表示碳交易市场要想实现这个功能,为139万亿亿碳中和投资提供激励机制,提供引导功能,提供风险应对方案,提供稳定预期,必须满足“严、准、活”三个字,即“政策要严,数据要准,市场要活”。

  首先,政策要严,因为碳市场是个配额市场,未来的碳交易市场需要从目前的强度减排走向绝对总量减排,所以一定要严格。因为碳市场的核心是总量与交易,即“cap  and  trade”,“No  cap ,no  trade”,没有总量就没有交易。没有总量,这个市场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时配额的分配方式要实时增加拍卖比例,未来碳达峰之后可以考虑做总量减排。政策一定要严,碳市场“短期价格看需求,长期价格看供给”,而配额的供给和需求都取决于政策的严和松。

  第二,数据要准。因为碳市场是一个建立在能源数据统计体系上的虚拟市场。如果能源的统计、监测、分析有问题,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就有问题,将会是碳市场的灭顶之灾。随着碳市场从电力行业扩大到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这八个行业,这些行业能源使用多样化、排放过程复杂化、生产流程多元化,对能源统计和监测带来更复杂的要求。

  所以他建议未来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不管是配额分配的一级市场还是二级交易市场,都应该适时考虑在目前的排放因子核算法和物料质量平衡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CEMS在线监测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并在一、二级市场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基础上的一级市场检测比对、量化核查的大数据体系、系统和平台。在二级市场建立防止操纵市场、防止违规交易的大数据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数据系统,做到数据要准。

  第三,市场要活。市场活了,才会有流动性,有规模,价格才能够反映真实的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综合社会成本与外部性成本。碳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严肃的定价机制,需要吸纳更加多元化、规模化的参与主体,要吸纳数量足够多的,具有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不同信息来源的市场主体,只有主体多元化,才能形成公允的均衡价格,市场规模要足够大,兼顾持续性、有序性、成熟性和稳健性。同时要推出更加市场化与金融化的产品,以满足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等市场基本功能,还需要更加透明化和包容性的监管,要严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要执行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促进严肃定价。

  中国碳交易市场加速走向国际化 规模、流动性、价格都会有一定的国际趋同

  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表示,2020年,欧盟碳市场交易量大约是中国区域碳试点市场的100倍以上,换手率是中国的80倍,交易价格中国跟欧盟相差一个汇率。所以,从长远看,他认为中国碳市场还是要做更多的努力。

  碳价格上,他倾向于清华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希良团队的观点,认为碳价格从今年到2025年大约是8美元到12美元;2025年到2030年大约是15美元;2035年大约是25美元;2050年大约是115美元;2060年要超过200美元。

  关于碳市场的未来展望,我们知道,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因此,旨在低成本、高效率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碳市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国际化市场。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理论有个经典的“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在汇率稳定、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这个理论在碳市场可能同样有效,长期来看,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属性,如果要保持国内的碳中和产业优势和低碳政策独立,则碳价一定会向国际碳市场趋平。

  目前欧盟、美国、韩国的碳价都远远高于中国碳价,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和全方位引进外资,外资也会进入中国碳市场,若干年之后,随着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NDC即国家自主贡献相关规则将日趋公平合理,国内外巨大的碳价差异会产生巨大的套利空间,一旦存在套利,价格差就会消除。另外,今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决议,计划征收碳税。一旦2023年以后碳税正式启动实施,欧盟将对进口商品的含碳量进行征税。基于欧洲碳价与他国或者地区碳价的差值计算碳税的机理,国际碳市场也有望在未来实现逐步连通、各国与地区的碳价有望走向趋同,这也会促使我国的碳价上涨。

  总之,在碳交易套利以及欧盟可能于2023年推出 “碳关税”的背景下,他预计未来国内的碳价会与国外大致趋同,到2050年前后,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这可能是一价定律、要素价格趋同理论等经济规律在碳市场的使然。

  也许,中国碳交易市场将会从市场化走向金融化,从金融化走向国际化,值得期待。

  最后他表示,硅谷有句名言,说人们总是低估一个新技术或新事物的长期影响力,而高估了它的短期影响力,也许碳交易市场就是一个这样的新事物。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靖蕾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5 西测测试 301306 --
  • 07-14 晋拓股份 603211 --
  • 07-14 益方生物 688382 --
  • 07-13 楚环科技 001336 22.96
  • 07-13 立新能源 001258 3.3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