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播出时间:2022-11-04 20:00:00
主办方:新浪财经 主讲人:李兀,夏春
视频简介:对话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夏春@夏春-财经智识 ,主要议题: 本次美联储议息的最大看点在于鲍威尔发布会,其言论体现了联储内心的纠结,鹰派和鸽派都声称找到了支持其观点的蛛丝马迹,鲍威尔的整体言论应该如何评价? 鲍威尔表示,上次会议以来的数据表明,利率终点水平将高于早先预期,持续时间还会加长。对本轮加息周期的高点应如何判断?对未来结束加息,高点持续时长和降息的预判是什么? 从美联储内部和学者们多次提及的泰勒法则看,目标政策利率不仅与通胀率的偏离度有关,还受产出缺口的很大影响,对当前美国的产出缺口问题如何看?未来的演进路径如何?
主持人:夏博士刚才又给我们回顾了一下历史,在这一点上我也比较认同,我开始可能觉得希望各个大国,国家与国家之间有更好的协同,此前出现一些现象,整体来说从全球经济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现在再达成《广场协议》那样的历史情境也不复存在了。各个经济体之间,包括香港特首可能是自己内部去想办法,我还是没有想象到,要困难到一个什么份上?当年《广场协议》困难到什么份上,可能大家会有一次协同或者是一段时间的协同?但是目前来看可能需要靠各个经济体没有太好的选择,要靠自己去挖潜想办法。
我们把目光转向昨天您和张军教授的对话,曾经提到历史上一段历史上比较美好的时代,伯南克管它叫大缓和时代。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呢?那个时候伯南克作为联储主席,第一次作为联储主席愿意给大学生去讲课,好像是在华盛顿大学,我正好给他们做字幕组,翻译伯南克的课件,这个视频在新浪财经上还有。他好像是讲了四堂课,说那是一个大缓和时代,在格林斯潘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低通胀,经济很健康,高增长,形成良好的组合。之所以叫“大时代”,是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想咨询一下夏博士,因为这肯定不是一种常态,它的成立肯定是需要一些非常好的条件的组合,这样的大缓和的时代,您觉得当时可能是有一些什么特别好的条件的组合达成?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要追古思今,是不是现在这些条件不再具备了,从而推出了您昨天和张军教授共同的一个结论,未来全球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时代,会迎来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高通胀期?
夏春:对,其实“大缓和时代”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看到的,当然有不同的算法,看用什么指标,看经济的波动或者是通胀水平,战争期间当然这些是一团糟的。再往前是大萧条,很多银行破产,因为大萧条持续了十年。后来因为有了凯恩斯的政策慢慢被采纳,最开始是罗斯福凭直觉做了很多事情,说存款保险。把钱放在银行不安全,给你来个保险不就结了,并不是有很多理论,理论是后来的人才想起来,诺贝尔奖是奖给这些理论的。
战争结束以后,很多矛盾就已经化解,大家都希望能够合作,美国也在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也在提供帮助,帮助德国、帮助日本重新起来。但是70年代来了一轮通胀,过了这个通胀以后,沃克尔把通胀压住以后,虽然有代价,但是接下来没有想到换来一个特别美好的大缓和,这个大缓和正好让格林斯潘赶上了17年的时间,他在美国做了17年的联储主席。伯南克上来,前面也赶上了美好的一段,直到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他在华盛顿大学做了四次面向学生的公众演讲,这个演讲非常好,第一次就是讲美联储过去的历史。第二期讲大缓和。第三次讲金融危机。第四次讲我们救市救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经济还这么缓慢?那个讲座非常值得去看的,网上也有。大缓和的大背景,第一就是全球化。第二,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达到了一个学术上面比较成熟的阶段,把它运用到理论的实践,最重要的一个事件是央行是独立的,央行不受政府的干预,使得老百姓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预期。通胀就是预期,你如果相信它会有高通胀,它就会有高通胀;你相信它没有高通胀,它就是低通胀。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归到格林斯潘,这个功劳应该给到沃克尔,沃克尔在这件事情上是有大功劳的。他一上来就告诉你,美联储就是要2%的目标通胀率,虽然现在通胀率这么高,我就要往2%走,这个2%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慢慢这个通胀就没了。后来从理论上解释就是理性预期,大家有这个预期以后,行为跟这个匹配了。弗里德曼他们就讲,如果你想制造通胀,不能让大家猜得到你的意图,后来格林斯潘在执行这个思想上面执行得非常好。
大缓和时代还有一个特征,当时前期是发达国家的钱流入到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东亚奇迹”。到了后面又出现一个新问题,美国出现了技术革新,出现了互联网泡沫,这些钱又从东亚国家流走。不光是东亚,还有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面,使得这些国家受到冲击,受到冲击以后,他们意识到非常有必要去储备足够的美元来应对货币的安全性的问题。他们储备大量的美元以后,以出口导向型的出口发展模式,积累到美元之后,他们投入到了美元的国债上面。伯南克说这叫“过度储蓄”,他认为过度储蓄压低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使得美国人不需要去存钱了。现在干吗要存钱呢?我随时可以借到钱,而且利率这么低,接下来又有了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但整体来讲在这个时间段里,相对于历史来讲,这些所谓的发生在新兴市场上面的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并不太大。包括即使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冲击也没有那么大,通胀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控制得很好。所以,大缓和的核心实际上指的是低通胀,但是增长速度也开始慢慢下来。这个事情是一个好事情,不是个坏事情,增长增速慢一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未来怎么样?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是什么呢?这些亚洲的国家、新兴市场的国家应该多消费,出口导向型,大家都对外去赚美元。赚了美元之后,这个美元最好让它在国民身上把它消费掉,不要给美国人,都给了美国人,美国人就不停地消费,他们就成了消费,你就成了生产,矛盾就会积累,因为你的生产挤压了他的生产,很多人就失业了。表面上他繁荣,但是他内部的矛盾就会膨胀。理论上讲富国应该是输出资本,富国成了吸收资本,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伯南克当年的演讲讲得很好,短期内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美好,没有问题,但是长期来讲一定会出问题。这是他2005年的时候讲的,他在美联储已经是主席了,他做了一个演讲,他说现在美国经济看上去很好,又没有通胀,增长也快,唯一的问题就是有很多贸易赤字。但是他说这个贸易赤字不是美国人的问题,是亚洲人不花钱,借给我们花。他说短期内一切都美好,但是把钱都投到房地产市场上面,这些钱应该配置在能够有生产力的技术上面,他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而且他里面还讲了,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富国向穷国输出资本。所以,我们接下来如果能够形成这么一个模式的话,结果是美国会出现顺差,中国会出现逆差。
今天我们讲中国的时候,讲中国好像已经无解了,问题好多,其实我想说并没有那么难解,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只要需求上来,大家敢于花钱,愿意花钱,我们这个钱也不要给别人花,我们自己花。这个时候美国也觉得你的经济也很好,他也愿意到你这儿来投资。除了金融危机以外,像日本、德国这样的大国,他们国内的老龄化很严重,他们也是出口导向的发达国家,他们赚了钱也没地方投,就投给美国了。还有石油国家,他们那个时候赶上了石油价格的上升期,手上都富得流油,也都给美国了,钱都到了美国,美国最后就出了大乱子了。
中国古代的智慧,所谓祸福相依。今天看上去很美好的事情,其实是很糟糕的。今天中国可能看上去有些让我们担忧的事情,但也许是一个很大的转化,会变成一个好事情。当然我们的政策方面要对路,要让大家敢花钱,这样跟美国的关系其实会好起来。美国现在就怕你不花钱,你把钱都给它,你自己拼命地生产,你自己不消费,把它的工作都抢了,全世界其它国家都怕中国这么辛苦地干活,然后又不消费、不花钱。你如果愿意消费,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卖给你,多好呀。
责任编辑:郭明煜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