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哥聊美股】美联储升息加磅 经济后市将往何处去?

【派哥聊美股】美联储升息加磅 经济后市将往何处去?
2022年11月04日 23:43 环球市场播报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播出时间:2022-11-04 20:00:00

  主办方:新浪财经  主讲人:李兀,夏春

  视频简介:对话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夏春@夏春-财经智识 ,主要议题: 本次美联储议息的最大看点在于鲍威尔发布会,其言论体现了联储内心的纠结,鹰派和鸽派都声称找到了支持其观点的蛛丝马迹,鲍威尔的整体言论应该如何评价? 鲍威尔表示,上次会议以来的数据表明,利率终点水平将高于早先预期,持续时间还会加长。对本轮加息周期的高点应如何判断?对未来停止加息,高点持续时长和降息的预判是什么? 从美联储内部和学者们多次提及的泰勒法则看,目标政策利率不仅与通胀率的偏离度有关,还受产出缺口的很大影响,对当前美国的产出缺口问题如何看?未来的演进路径如何?

  以下是连麦全文实录:(点击观看视频) 

  主持人:手机屏幕前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新浪财经的主编李π,今天我们准备和大家做一场关于美联储的连麦,主题是“美联储升息加镑,经济后市将往何处去”,和我连麦的是银科控股的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的院长夏春先生。

  大家也都知道,在北京时间周四的凌晨,美联储采取了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的行动,加息的幅度之大、累积之快速,是1980年代沃克尔迎战恶性通胀以来最高的。对于大部分从事财经或者是美股交易的人士来说,因为80年代的通胀是从事这个职业以来所鲜见的。

  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银科控股的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的院长夏春博士跟我们聊一聊美联储升息加镑以后后市将往何处去。

  夏春老师您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夏春博士,今天跟我们聊一聊美联储升息加镑,美国经济还有后市将往何处去的议题。我首先介绍一下夏春博士,夏春博士是银科控股的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的院长,他的经济学的学术生涯应该是开始于内地,后来去了美国,后来又去了香港,现在又回到了内地,一直在经济学领域耕耘。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很多年的财经方面的编辑,曾经很多次地看过他的著述,看过他的访谈,也看过他的演讲,非常荣幸今天再一次能够得到夏春博士的赏光,来参加我的连麦的节目。上次特别巧,正好是美联储上一次加息75个基点之后,这次是美联储的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正好我们谈的是美联储的话题。我是新浪财经的主编,我叫李π,是《派哥聊美股》这个号的主理人。

  感谢夏春博士的光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现在就进入正题。

  在周四凌晨那一次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上,大家对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其实是没有太多争议的,大家关注的焦点,即使熬夜看,也是在于鲍威尔的发布会,我们都希望从中看出美联储在加息之后,它对未来的经济、政策路径的一些判断,好多鹰派人士和鸽派人士都声称从联储的声明和鲍威尔的讲话中,看到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一面。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肯定是不全面的。如果只去看鲍威尔的一句话、两句话,很难总体上去把握美联储的政策或者意图。下面我们有请夏春博士,希望您对鲍威尔整体言论做出评价和评点。

  夏春:很高兴又跟李老师做交流和沟通。9月22号的那次访谈谈的很深,聊了很多很多话题,而且李老师以他过去多年对这个市场的长期跟踪,很多细节把握得比前一段时间我接受一些采访或者一些对话是深很多的。

  这一次美联储加完息以后,市场确实吃了一惊,但对我来讲,鲍威尔的声明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他正式做出11月份加息的决策之后,对外的声明以及观点,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位美联储的官员已经对外正式表达过了,也就是说这次加息最后要加到5%左右,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一次判断声浪,其实是落后于实际的情况的,用英文讲是走在了曲线后面。今天刘鹤副总理有一个很重要的讲话,里面有一句话是希望中国的宏观政策能够更加透明度,更加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去年美联储耶伦、鲍威尔落在了市场的后面,这一次整个美联储,包括它今天已经加息了,加到今天还是落后于市场,落后于曲线。因为现在通胀还是8.2%,核心通胀还是6%点几,通过加息,你追它是追不上的。市场总是希望不要这样加,这样加的话股市受不了,房地产市场受不了。市场有点一厢情愿,市场也一直希望通胀能够快速回落。但是我记得我们在9月22号那次访谈中我就特别强调,其实很难想那么快地回落。

  鲍威尔现在几乎是一个大转弯,他在去年多次强调我们应该让利率更低、更长,这是他去年讲的最多的话。这一次之所以加75个基点,在市场预期之中,先短后跌,而且是大跌,最主要是鲍威尔这次讲我们要“更高,更久”,形成了一个态度明显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一方面是美联储落后于曲线,落后于市场,落后于通胀。另外一方面,市场过度乐观了。因为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美股最近又在反弹,美股跌跌跌,两个低点,跌不下去了。6月份一个低点,10月份差不多。上次的访谈我专门讲过这个事情,我说6月份的这个点很有可能是一个低点,往下可能再有10%下去,大家不要太悲观看美股,有时我们可能会把我们的情绪折射到别的市场上面去,因为今年中国股票不好。实际上在目前的情况下,它加到5%的话,我认为概率是越来越大的。为什么这样说?看一下历史的经验,在美联储的历史上,只要它的通胀超过5%,它要回落到2%,历史平均来看要40个月的时间。这一次不一定要这么长,但是我们也不能想象那么短。去年5、6月份通胀超过5%,现在还在8%,要它回到2%,实际上没有那么快。

  所以,鲍威尔实际上是让市场清醒了一下。我刚才说的这些数据、这些分析,市场都是知道的,但是市场就是不希望下跌,就是希望通胀快点下来,美联储这次加75,再加一次就算了,别加了,最好明年一季度或者最晚最晚明年上半年就给市场强烈的暗示要降了。但是鲍威尔这次冷静地告诉大家“不要做这种幻想”。鲍威尔其实原来自己幻想过,现在他也清醒过来了。

  现在美联储最怕的是什么?一旦放慢,甚至是降一下,可能会迎来通胀又重新走高。这个事情在70年代是发生过的。70年代两次通胀,一般的人会把它简单地理解成是石油危机,因为石油上面的事情相隔的时间是比较长的。第一次是中东战争,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其实持续的时间很短。另外一次是伊朗革命,原来亲美国的政府被推翻,油价提上去。很多人看到了这两个相似性,但是没有看到这个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使得通胀压的话,一旦放松就起来。什么因素呢?其实是人口的因素。我们在9月22号的节目里也讲过这一点,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美国战后婴儿潮,1945年战争结束以后,到1975年,正好一批人30岁了,30岁的这批人持续增加,他们的消费实际上是很强的,一旦通胀下来,他们就积极去消费了。这个因素正好跟两次石油危机结合起来了,但是这个因素很多人忽视了。

  还有一个因素是美元的因素,因为当时美元跟黄金是挂钩的,1971年宣布脱钩,1973年很多国家开始脱钩,美元其实这个时候是贬值的。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个时候通胀又起来了。当时的美联储就是因为犹豫不决,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通胀其实是个老百姓的预期。如果他预期要放松,可能就会在消费行为上发生变化,又会使得它重新起来。现在美国其实跟70年代非常像,现在美国也是有千禧一代,2000年这一批的移民,他们的孩子增加的比较多,现在正好是他们20多岁、30岁,他们的消费欲望很强,消费能力很强。这一次美联储整个公开市场委员会意识到的问题是必须要把预期给压住,最怕最怕的是下来又上去。因为一旦再上去的话你就要用更高的利率才能把它压住。所以,这一次市场消化一下以后,其实也不是坏事,因为毕竟现在市场的点位比6月份、10月份的低点还是要高不少,大概高了10%,其实正常调整是OK的。尤其是它如果把将来要加到5%的收益率现在就折价进来,反而市场要比较快地见底。如果见底的话,大家可以积极地做多。

  主持人:谢谢夏春博士对这个问题的演讲。我们看了一下,美联储最近的两次声明,其实对通胀都是有描述的,首先都会阐述一个大的背景,比一些新闻媒体渲染的标题还是要冷静一些,比如他讲到了供应链,讲到了疫情,对它的物价造成全方位上升的压力。俄乌战争他认为是助涨了通胀,俄乌战争之前,从去年中旬开始,它就已经开始往上比较强劲地走。他对通胀在最开始的误判之后,美联储现在应该是至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清醒一点的认识。昨天鲍威尔没有发布一系列经济数据的预期,只是说利率会比上一次要高,包括处于高位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刚才夏博士也说了,可能利率要到5%以上。因为利率到5%以上,通过很多路径可以实现,可以加几次大的,到5%停下来,也可以慢慢加几次小的,到5%以后停下来,您对美联储什么时候停止加息,它处在5%以上的高点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可能迫于衰退的压力然后又开始降息。

  夏春:现在它其实已经给出了一些很重要的信号,包括12月份的这次加息,大概率是加50个基点,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也会有意外,因为10月份的通胀数据还没有出来,10月份的通胀数据也很关键,如果它又比市场预期的高,也不排除12月份要加75个基点,但确实这个概率,他现在讲的比较明确,大概认为50个基点应该差不多了。这一次加完以后,因为现在已经是3.75%到4%,再加一次50个基点,到5%的话,其实还差一点,大概还有两次,当然也不排除它会加得节奏更慢一点,加25个基点也会出现。所以,它现在的节奏基本上是按照通胀的数据,每个月逐月出来,然后进行调整。其实现在美联储是比较透明的,他每次声明都讲得比较清楚,不像格林斯潘那个年代,格林斯潘的年代是故意不让大家知道他的意图,格林斯潘有句名言,如果你觉得你听懂了我的话你肯定是错的。但是伯南克上来以后就要打破这个,他就一直强调要透明。但是透明归透明,现在说到底通胀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难猜。今年已经公布了9个月通胀的数据了,有7个月的数据是比市场预期的要高,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讲的俄乌战争这些影响了,因为俄乌战争直接的影响是石油价格、商品价格、能源价格,但是现在这些价格都下来了。当然它有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其实就比较复杂,比方说对商品的影响,对制造业的影响,比方说欧洲现在缺能源,这个时候它就比较依赖美国出口,像这种预测,在历史上面相对就比较难找到这种参考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以每个月的通胀数据出来来进行调整。

  为什么说5%呢?5%其实也是有逻辑的,并不是随便说的,包括有泰勒法则,包括他也模拟了通胀回落的路径,假如在理性回落的情况下,假如没有意外发生,我可以去做一些预测,现在比方说8.2%,接下来慢慢到7%,慢慢到6%,从6%到5%,这个时候加到5%,基本上就打平了。实际上现在美国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已经是正的,以前一直是负的,负利率的情况下,虽然市场发生了很大的下跌,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时候投资还是有利可图的,比把钱放在那里什么都不动是好的。现在已经是正的,什么时候(加息)停下来?很重要的是要看正的实际收益率,一旦它变正以后,这个时候对投资活动会有抑制。

  另外,衰退。在历史上面美国的衰退期是国家经济研究局事后来确定的,通常来讲这个中间间隔不会太长,但是也有间隔长的例子,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以后,它才说这是2007年10月份进入衰退,2009年6月份出来。但是这个时间已经是2009年了,隔了很长时间。

  换句话说,现在我们到底是不是在衰退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指标,前两个季度是负增长,但是三季度是正增长,好像就不算是衰退了。但是如果看经济活动,比方说高频数据显示的经济活动,这个数据,美国统计局有统计,商业机构也做统计,这个时候它已经跌破0了,在历史上面每次跌破0它就进入衰退了。现在美联储也没有百分之百地肯定衰退,有人说经济还很好,其实也没错,它好的地方,一个是它的失业率数据,就业非常好。另外,看它的消费数据,其实还不错,特别是全球的范围,现在欧洲不好,中国不好,日本也不好,新兴市场更糟糕。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现在是所有市场里面最好的。但是美股跌了这么多,有些指标也开始跌到0以下,其实也不排除有可能它已经进入到衰退。至于所谓的就业好,是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工作,就业这个指标已经有点失真了,不是在传统意义上的那么有可靠性了。

  所以,美联储接下来就要紧盯着通胀的数据,紧盯着衰退的信号。加到5%,它现在是给你提前做一个预防。假如说真的衰退比较快,有可能是因为欧洲、中国现在经济复苏都很弱,我也不需要你的什么能源过来了,我也不需要你生产的一些商品了,这个时候也有可能会下的比较快。所以,目前来讲市场之所以大跌,就是因为对这个事情是不确定的。美联储也不确定,我们也不确定。

  我们如果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有可能要到三季度,那个时候已经加到5%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停下来。

  我还想强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刚才我们讲衰退,我们也都知道美国会衰退,无非是是不是已经衰退了,还是还要再等半年、一年。在历史上面,美国一旦真正地进入到衰退,股市在这个衰退期间还要大跌的,这是确定的、明确的。股市可以在衰退还没来临之前就下跌,可能会涨一点。但是一旦真正在衰退期,美股一定会往下继续走。这个时候美联储要稳住经济,稳住市场,金融稳定,它一定要降5个点才能够让经济着陆,这是历史规律的,历史上面一定是所有的衰退,基本上都要降5个点。

  这么来看你就可以理解很多事情了,现在告诉市场加到5%,因为确实是通胀很顽固,必须要让你们有这个预期,我不能手软,我手软以后,再来一次会很麻烦,会重复70年代(的情况)。第二,通胀现在确实很难预测,美联储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我要先告诉你们我们这边的逻辑,我们要根据产出缺口,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第三,历史上衰退期都要加5个点,我现在不排除要加超过5%,这都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夏博士已经把这个逻辑讲得非常非常清楚了,已经有大量美国经济的统计数据表明会有这个规律,因为它原来是0%—0.25%,近零利率,现在为了应对通胀,告诉你会加到5%以上。但是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必然大概要降5个百分点的样子才能让经济着陆,夏博士特意用了“着陆”,有可能是软着陆,也有可能是硬着陆。刚才夏博士聊的过程中专门聊到了“泰勒法则”,“泰勒法则”也是在90年代是由泰勒教授找出来的,对市场更好地去预判美联储的目标利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公式大家可能也知道,通胀的偏离程度,因为通胀的法定目标是2%,现在离这个偏离度是比较高的,因为有8%点几。其实联储后来应该也升级换代过,通胀的数据,首先有实际通胀数据,再后来有预期的通胀数据,这样可能更能反映出通胀的真实和法定目标的偏离程度。还有一项是产出的缺口,它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最开始是等权重,都是0.5还是怎么样。目前看来它后来不断地更新版本,从目前来看它可能更看重通胀的偏离度一点。但是作为产出缺口那一项的权重也不会太低,因为这两项任务一直是美联储的法定义务,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物价的稳定,用泰勒法则来预判美联储目标利率的时候,想谈一谈另外一个方向。夏博士,您对美国当前的产出缺口问题怎么看?未来的路径会怎么演进?两者综合起来看,可能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美联储的目标政策利率。

  夏春:泰勒法则还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因为美联储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这个法则确实在不断变化,如果要去看数学公式,肯定很多人都看得一头雾水。

  简单地讲,政策利率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通胀的偏离率,包括实际通胀和预期通胀。另外,产出缺口。产出缺口是实际的需求和潜在的产出之间会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绝大部分人肯定也不知道是怎么算的,因为他会根据历史的趋势,估计一下它潜在的产出。这个东西是高度技术化的。再就是实际数据的实际需求,现在实际需求还是比较高的,高于它的潜在产出,越高的话就要越把政策利率拉高。现在说5%,我讲了几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会算一下通胀回落的速度。如果回落到一定的程度,这边慢慢加,正好跟它形成一个交叉口,根据历史的经验,超过它一到两个点,其实是可以控制住通胀。历史上面实际通胀真的回落,基本上名义利率要达到通胀的两个百分点。所以,你刚才说的这个5%,也可能加得很慢,通胀下来已经到3%了,可能才加到5%,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实际需求和潜在产出。现在美国经济受到的潜在产出的制约,我也没算过,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现在实际需求确实是不强的。很重要的一个点是什么?就是美国家庭现在财富的水平依然远远高于在2019年疫情之前,钱发下来,发到后面大家发现都变得有钱了。所以,现在劳工短缺都是有些人不去工作。给劳工发钱,明显补偿的是低收入人群。我们看过一个数据,把美国前1%的收入和后50%的收入列出来,越到下面的人,他们的财富增的百分比是越多的。所以,他们过去几年压抑的需求在不断地释放出来。一般的人讲美国的通胀喜欢讲石油,喜欢讲俄乌冲突,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需求,他的需求很强烈,现在需求和产出的缺口现在还没有弥补。

  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参考,当时Larry  Summers为什么能够提前在去年3月份的时候就提前判断要来一个大通胀?他说的是严重的通胀,不是说一般想的5%、6%的这种通胀,他讲的是严重的通胀。他怎么算的呢?就是算了一下你钱发下去以后,还有拜登当时有一些长远的计划,1.8万亿美元,再加上之前的量化宽松,也让老百姓有一个比较强的储蓄,没有花出去的钱,他算了一下,结果发现潜在产出的这个缺口特别大。他根据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说通胀会很高。其实他是得的,现在这个缺口我想应该已经缩小了,通胀也从高点回落了,这个缺口应该已经大幅地缩小了,只不过还没有真正到利率加够的程度。所以,只有把利率加上去,和这个公式慢慢匹配,里边有很多系数。这可能也是美联储在背后做的计算的一些逻辑。

  美联储实际上是一个很学术的机构,有大量的人在不断地研究新的数据,最后大家来做决策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根据这些研究来及时调整。我认为鲍威尔说的5%甚至更高的说法,应该是后面做了这样的一些计算。

  主持人:是的,因为包括我入行这么多年,也是逐渐加深了对美联储的理解。因为此前有那种阴谋论或者怎么样,财阀家族怎么样,后来发现它也在进化,因为它要驾驭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包括从格林斯潘时代进化到伯南克时代公开透明,包括经济的指标逐渐的进化,确实有大量学者在支撑它的研究,在指导它的政策。所以,我是蛮认同夏博士的观点。

  现在我们从美联储政策的一端看另一端,它肯定是高度关注通胀,它也会加息,他说他要战胜通胀。但是也不可能不关注,不断加息对经济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他开始说力求要软着陆。此前也有各种信号,说美债是各种利率倒挂,从历史统计数据表面,倒挂是一种比较精准预示着衰退的信号。华尔街经常说这个又倒挂了,这个又倒挂了,或者美联储最关注的3个月期和10年的也倒挂了,然后说衰退将至。有一些意见也说这次可能有所不同,因为确实在疫情以来,我们经常开玩笑,每天都在见证历史,确实有可能这一次历史有所不同。目前看来这个衰退最终也没有落地,前两个季度技术性衰退,连着萎缩了两个季度,觉得是不是要真正步入衰退?但是三季度的GDP又相对来说有一个比较强劲的反弹了。夏博士,未来美国经济到底是不是会陷入衰退,衰退持续的时间是多久,严重的程度,您有没有预判?

  夏春:衰退基本上是有共识的。刚才提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的现象,一般来讲是十年期跟两年期的倒挂,一旦倒挂以后,基本上8个月之内会进入到衰退。这次美联储说这个可能不准了,说要用十年期跟3个月的比,今年年初的时候当时还是正的。其实我想说现在这个也是负的,也是倒挂的,现在美联储也找不到很好的理由说衰退不会来,甚至他说的软着陆、硬着陆,已经多次强调可能会硬着陆,甚至说用严重的衰退来抑制通胀,这些话是公开讲过了。

  再强调一点,过去十年期、两年期的收益率倒挂,实际上是在60年代,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都不是60年代,可能是8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一个博士毕业写论文的时候发现的。这个文章里面只有四次的数据,因为以前的数据肯定没有那么长。他写了一个论文,他的导师都觉得这个证据不充分,说数据样本太有限了。但是后来发现每次都对,后来至少有十次,每次都是对的。您刚才说每次出来倒挂,每次都有人说这次是不对的,这次是不一样的,最后发觉都一样,因为它本质上面的逻辑就是对长远经济的一个担忧,通过资产配置。因为大企业做长期投资,要配置在十年期上面,两年期做短期的利率影响。一旦出现倒挂,说明大家对长远不看好,大家都在买十年期的长期债,说明未来找不到什么好的投资项目,把它的价格推高,收益率打低了。

  本质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里面会有一些变化。可能是说我们没问题,别人有问题了,别人有问题,来买我们的债,把我们的债的价格扭曲了,有这种观点。

  这一次,首先美联储认为都要衰退了,并不认为不会衰退。第二,很多高频数据或者是加权重的指标在往下走。好的一面,第一,老百姓手上有钱,所以现在消费还不错。第二,就业很不错,听上去确实跟过去有些不一样。

  到底这一次衰退会持续多长时间,这就是另外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历史上有所谓的“轻度衰退”和“严重衰退”,严重衰退通常平均要两年,这就很麻烦。但是轻度衰退通常来讲就是一年左右,一年到一年半的样子。短的话可能只有5个月,最短的一次就是2020年3月份那一次,就两个月的时间,那是历史上最短的一次。这一次我个人认为不会很长,大概只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也做了一些测算,大概8个月的可能性比较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手上有钱,即使衰退,他的消费也不会很弱。第二,它现在就业很好。就业好的原因是很多人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些人现在也不急于回来,而且他如果回来的话,某种程度上会使得这个繁荣期还好一点,当然也可能会带动通胀还保持在比较高的位置,因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是那些服务业的人,他们过去收入比较低,给他们发钱了以后,他们觉得自己反而财富增加比较明显。再加上因为美国早期服务业算是重灾区,早期的病毒是比较严重的,那时大家也忽视了危害,不戴口罩。所以,在他们服务行业还是对这个比较恐惧,感觉还是风险比较大。一旦阳了以后,可能也要居家休息,这个时候就不断地来回摇摆,他们反而觉得不如休息一段时间,也跟美国过去长达十多年股票市场的牛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的财富不是单纯这一次发钱,而是过去每个人都有一部分的储蓄放到了股票市场,美国的制度是退休金要放在股票市场。这么长的牛市,他们的财富增长的也比较多,在疫情期间不但收到了政府发的支票,而且股票市场涨得非常凶。有些人别看他收入低或者是从事的是服务行业,他们可能直觉很好,他可能在股市的高点很多人就出来了,或者至少没有像股市大跌才出来,他们肯定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一些,现在就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在享受财富的增加,疫情使他们就选择不工作。不光是美国,这是全世界的现象,全世界基本上发达国家这个问题特别明显,尤其是那些通过政府直接发钱的机构特别明显。这个问题现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他们也会有自己的需求,也会缓解工作上的一些短缺,会使得繁荣期延长,或者是会使得衰退期缩短。

  这次衰退可能不会像历史上面我们记忆深刻的衰退那么长,大概这一次可能不到一年,比平均地要少。我们算了一下平均,我们用一些GDP下滑的指标还有股市下滑的指标,可以把它区分为轻度衰退、重度衰退。

  主持人:感谢夏博士对这个问题非常深入的阐述。第一,各种倒挂已经表明衰退其实是百分之百地回来,不要侥幸这次衰退不会来。第二,只是这次的程度不会特别严重,还有一系列比如美国人手里有钱这些有利的因素进行缓冲。这就是夏博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看过银科的一些报告,说这次美联储超快速地加息,是80年代以来最快的一次加息,全球很多国家就开始跟进,也紧缩。他们是跟进,比如欧央行还有昨天的英国央行,因为俄乌战争,它们的通胀其实是比美国严重得多的,天然气价格涨幅简直吓人,他们并没有提前或者领先于美联储采取行动,而是采取了跟随。请夏博士谈谈这个问题,是否是为了货币竞争,而不是从本国经济状况出发,是相脱节的情况。全球大国间的货币政策应该怎么样更好地协同的问题,而不是进行竞争性的紧缩或者是竞争性的贬值。

  夏春:对,这一次确实更多地是由于通胀的原因,通胀发展的速度确实非常快。不光是这两个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新兴市场都已经大幅加息了。之前我们看到两个研究,一个是我们自己查的数据看到的,我们自己查的数据看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现在加息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是70年代、80年代,过去40年里面加的最快的一次。另外,有一个人跟踪了一百多家央行,比我们看的还要多,他说一半的都已经加了,人口大国也好,基本上我们能够想到的都加了,没加的两个大国就是中国跟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丹麦、瑞典、意大利都加了。传统上加息是因为防止竞争性贬值,你加了以后我就对你贬值,我对你贬值,就流到你那里去,我就要加息,这是传统的理论,在通胀相对比较温和的情况下要通过这种方法。这一次主要还是因为通胀本身就非常严重,我就算加了也还是在贬值,英镑、欧元其实加的也挺多的了,而且从它的速度上来看也很厉害、很猛,但是它现在相对美元来说还是贬值得厉害。原因除了利率水平的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经济本身相对还是要强不少,欧洲经济现在很弱,非常疲弱,受到战争的冲击,没办法,它要继续加下去。

  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一类国家是货币政策跟美元挂钩,最典型的像香港、沙特,是挂钩的货币,有多少个呢?其实数量特别大,有66个这样的小型经济体,它们把自己的货币跟美元挂钩,这对它们肯定是坏的。因为我跟你挂钩,我没有汇率上的变化,我不贬值,但是我加上去的利率要对我的经济产生影响。比如香港最明显,过去房价受利率的影响很大,这一次美联储加息以后,香港已经连着加了两次息了,金管局每次都跟着美联储加,但是银行现在加了两次。前天美国宣布加75个基点以后,香港这边的大银行马上就跟了,但是它只跟了25个基点。上一次美国加75个基点的时候,它们只跟了大概15个基点,这次跟了25个基点。所以,总体来说市场上的流动性还比较好,现在香港银行间的安全性是蛮高的,大家看到的是股市暴跌,股市跌得很凶,大家觉得港币不安全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港币还是非常安全的。香港有很大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非常充分,4000多亿美金。但是它加息以后大家就会担心它对房地产市场会不会造成冲击,这次美国加息产生一些连锁反应,对新兴市场目前已经冲击比较严重,股市也好,经济本身也好,衰退也好。现在最感到幸运的是中国跟日本还没有加,中国现在也有压力,中国年初的时候中国的通胀只有大概0.8%,现在已经接近3%了。日本年初只有0.5%,现在已经是2.6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他们就会形成恶性通胀。因为现在大家都指望中国能不能开关,能不能放松疫情,重新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外面的原材料已经很贵了接下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这里边产生一个问题,大家想是不是能协调一下?我们跟美国商量一下,你这边是不是加息加得慢一点?前一段时间市场之所以有很多反弹,也是这样考虑的。觉得你经济也不错,通胀慢慢让它下来,股市已经跌了很多了。但实际上美联储这一次担心的是从底部又回升,它很坚决。很坚决的话,美元还会走强,继续走强的概率很大,美元走强,其它国家的目标首先是控通胀。说实在贬值无所谓,如果贬值能够带来经济增长没关系,央行在这次人民币的贬值过程中,央行几乎没有任何干预。如果这个能够保持出口的优势,没有问题,我们现在暂时通胀不算太严重,但确实也已经是2.9%了,也不低了。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希望能够达成一些协调,这个协调说白了就是我们只要互相在经济上面一些合作,尽量地降低生产成本。德国现在带了一个庞大的商业代表团来到中国,希望双方合作,这种合作多了以后,对竞争加息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抑制。通胀很重要的一点是预期,如果我担心通胀会更高,我今天就会去买东西。我如果预期它会低,我就不去买东西,这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点。当年有一个《广场协议》,当时美元特别强,当时美国赤字很多,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很多),但是美元却在不断地往上涨,后来1985年就有一个《广场协议》。现在有人讨论是不是有可能再来一个新的《广场协议》,让美元贬值,特别是日元现在已经很弱了。但是我感觉达成新的《广场协议》的可能性非常低,跟当时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当时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的出口能力非常强,它其实当时是愿意升值的,并不是像很多阴谋论讲的打压你,让你去升值。其实当时他们愿意升值,他们觉得如果升完值之后可以到外面主动去投资了,过去是我生产,我生产了以后利率低,出口好。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经济体量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汇率上来,我可以到海外去投资,投资我就希望我的汇率高。现在这个条件不太具备,大家都依赖出口,因为日本和欧洲、德国现在确实国内的市场没有什么需求,必须对外去输出。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的概率是比较大的,未来大家有些担心,其实这些担心也都是有些道理的。不光是美国加息,美国股市怎么样,而是它传导到我怎么办。现在大家就很担心香港房价,从高点到现在大概跌了12%左右。还有两个月可能从高点下来跌15%,这是有可能的。美国明年可能还要加到5%,香港银行如果跟着加,明年再跌个10%,其实累积起来的效果会蛮大。但是香港政府特别是特首、香港的财政司司长都在说不用担心,一方面在吸引人才到香港来;另一方面,香港本身的土地供应并没有明显增加,尤其是私人住宅的供应量跟过去的计划是一致的,没有明显的增加,偏向于解决低收入的人群,但那些人对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会大。所以,房价确实有下行的压力,包括中国,最近大城市,像杭州、上海最近房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没办法,历史总是在重复,重复,一旦美国利率很强,对其它国家溢出的效应很强。

  主持人:夏博士刚才又给我们回顾了一下历史,在这一点上我也比较认同,我开始可能觉得希望各个大国,国家与国家之间有更好的协同,此前出现一些现象,整体来说从全球经济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现在再达成《广场协议》那样的历史情境也不复存在了。各个经济体之间,包括香港特首可能是自己内部去想办法,我还是没有想象到,要困难到一个什么份上?当年《广场协议》困难到什么份上,可能大家会有一次协同或者是一段时间的协同?但是目前来看可能需要靠各个经济体没有太好的选择,要靠自己去挖潜想办法。

  我们把目光转向昨天您和张军教授的对话,曾经提到历史上一段历史上比较美好的时代,伯南克管它叫大缓和时代。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呢?那个时候伯南克作为联储主席,第一次作为联储主席愿意给大学生去讲课,好像是在华盛顿大学,我正好给他们做字幕组,翻译伯南克的课件,这个视频在新浪财经上还有。他好像是讲了四堂课,说那是一个大缓和时代,在格林斯潘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低通胀,经济很健康,高增长,形成良好的组合。之所以叫“大时代”,是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想咨询一下夏博士,因为这肯定不是一种常态,它的成立肯定是需要一些非常好的条件的组合,这样的大缓和的时代,您觉得当时可能是有一些什么特别好的条件的组合达成?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要追古思今,是不是现在这些条件不再具备了,从而推出了您昨天和张军教授共同的一个结论,未来全球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时代,会迎来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高通胀期?

  夏春:对,其实“大缓和时代”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看到的,当然有不同的算法,看用什么指标,看经济的波动或者是通胀水平,战争期间当然这些是一团糟的。再往前是大萧条,很多银行破产,因为大萧条持续了十年。后来因为有了凯恩斯的政策慢慢被采纳,最开始是罗斯福凭直觉做了很多事情,说存款保险。把钱放在银行不安全,给你来个保险不就结了,并不是有很多理论,理论是后来的人才想起来,诺贝尔奖是奖给这些理论的。

  战争结束以后,很多矛盾就已经化解,大家都希望能够合作,美国也在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也在提供帮助,帮助德国、帮助日本重新起来。但是70年代来了一轮通胀,过了这个通胀以后,沃克尔把通胀压住以后,虽然有代价,但是接下来没有想到换来一个特别美好的大缓和,这个大缓和正好让格林斯潘赶上了17年的时间,他在美国做了17年的联储主席。伯南克上来,前面也赶上了美好的一段,直到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他在华盛顿大学做了四次面向学生的公众演讲,这个演讲非常好,第一次就是讲美联储过去的历史。第二期讲大缓和。第三次讲金融危机。第四次讲我们救市救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经济还这么缓慢?那个讲座非常值得去看的,网上也有。大缓和的大背景,第一就是全球化。第二,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达到了一个学术上面比较成熟的阶段,把它运用到理论的实践,最重要的一个事件是央行是独立的,央行不受政府的干预,使得老百姓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预期。通胀就是预期,你如果相信它会有高通胀,它就会有高通胀;你相信它没有高通胀,它就是低通胀。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归到格林斯潘,这个功劳应该给到沃克尔,沃克尔在这件事情上是有大功劳的。他一上来就告诉你,美联储就是要2%的目标通胀率,虽然现在通胀率这么高,我就要往2%走,这个2%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慢慢这个通胀就没了。后来从理论上解释就是理性预期,大家有这个预期以后,行为跟这个匹配了。弗里德曼他们就讲,如果你想制造通胀,不能让大家猜得到你的意图,后来格林斯潘在执行这个思想上面执行得非常好。

  大缓和时代还有一个特征,当时前期是发达国家的钱流入到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东亚奇迹”。到了后面又出现一个新问题,美国出现了技术革新,出现了互联网泡沫,这些钱又从东亚国家流走。不光是东亚,还有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面,使得这些国家受到冲击,受到冲击以后,他们意识到非常有必要去储备足够的美元来应对货币的安全性的问题。他们储备大量的美元以后,以出口导向型的出口发展模式,积累到美元之后,他们投入到了美元的国债上面。伯南克说这叫“过度储蓄”,他认为过度储蓄压低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使得美国人不需要去存钱了。现在干吗要存钱呢?我随时可以借到钱,而且利率这么低,接下来又有了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但整体来讲在这个时间段里,相对于历史来讲,这些所谓的发生在新兴市场上面的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并不太大。包括即使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冲击也没有那么大,通胀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控制得很好。所以,大缓和的核心实际上指的是低通胀,但是增长速度也开始慢慢下来。这个事情是一个好事情,不是个坏事情,增长增速慢一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未来怎么样?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是什么呢?这些亚洲的国家、新兴市场的国家应该多消费,出口导向型,大家都对外去赚美元。赚了美元之后,这个美元最好让它在国民身上把它消费掉,不要给美国人,都给了美国人,美国人就不停地消费,他们就成了消费,你就成了生产,矛盾就会积累,因为你的生产挤压了他的生产,很多人就失业了。表面上他繁荣,但是他内部的矛盾就会膨胀。理论上讲富国应该是输出资本,富国成了吸收资本,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伯南克当年的演讲讲得很好,短期内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美好,没有问题,但是长期来讲一定会出问题。这是他2005年的时候讲的,他在美联储已经是主席了,他做了一个演讲,他说现在美国经济看上去很好,又没有通胀,增长也快,唯一的问题就是有很多贸易赤字。但是他说这个贸易赤字不是美国人的问题,是亚洲人不花钱,借给我们花。他说短期内一切都美好,但是把钱都投到房地产市场上面,这些钱应该配置在能够有生产力的技术上面,他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而且他里面还讲了,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富国向穷国输出资本。所以,我们接下来如果能够形成这么一个模式的话,结果是美国会出现顺差,中国会出现逆差。

  今天我们讲中国的时候,讲中国好像已经无解了,问题好多,其实我想说并没有那么难解,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只要需求上来,大家敢于花钱,愿意花钱,我们这个钱也不要给别人花,我们自己花。这个时候美国也觉得你的经济也很好,他也愿意到你这儿来投资。除了金融危机以外,像日本、德国这样的大国,他们国内的老龄化很严重,他们也是出口导向的发达国家,他们赚了钱也没地方投,就投给美国了。还有石油国家,他们那个时候赶上了石油价格的上升期,手上都富得流油,也都给美国了,钱都到了美国,美国最后就出了大乱子了。

  中国古代的智慧,所谓祸福相依。今天看上去很美好的事情,其实是很糟糕的。今天中国可能看上去有些让我们担忧的事情,但也许是一个很大的转化,会变成一个好事情。当然我们的政策方面要对路,要让大家敢花钱,这样跟美国的关系其实会好起来。美国现在就怕你不花钱,你把钱都给它,你自己拼命地生产,你自己不消费,把它的工作都抢了,全世界其它国家都怕中国这么辛苦地干活,然后又不消费、不花钱。你如果愿意消费,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卖给你,多好呀。

  主持人:好的,夏博士,我们挺明白的。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文章,这个时代确实过去了,各个国家如果纯基于经济学的考虑,其实是很好的,各个国家可能像一个很完美的理性人一样,但是现在各个国家,包括美国,是把安全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置于经济学的考量之上,比如说我们中国是想消费,想买你好的东西,你的高科技东西不卖给我。这个事情可能有点像《广场协议》那样,可能要逼到一个份上,或者是形势转化到这些主要的国家,国家安全方面的判断可能会要降低一些,经济、国民福祉方面的考量高一点,可能这个难题就会更有解一点,可能是这样子。因为现在我们说以邻为壑,如果没有一点协同或者是共赢的意识,也是蛮难的,我也觉得是大缓和时代当时的一种政治背景,到现在也是不复存在了,这可能也是造成未来一段时间高通胀的原因。

  夏春:您刚才讲的这些问题,在经济学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名的“不可能三角”。一般的人知道的不可能三角就是所谓的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还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还有一个是资本的流出,不可能三个同时达到的。其实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其它的不可能三角,像国际关系的不可能三角、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意思是我们这次引入了一些新的东西,比方说民主、主权、安全,这些东西都引进来,这时发宪布可能三角有很多,它可以组成一个很复杂的八面体。我最近也在研究这个东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虽然没有绝对分得这么清楚,但是现在大家把安全放到首位的时候就愿意牺牲掉一些东西。原来我不觉得不安全,我就先把安全的考虑放在一边,更多的是经济合作。但是现在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后,就一定会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出来。

  刚才你讲的道理,很多时候想的还是两个点,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经济,其实不只,还可能要加一个点进来,可能是民主,可能是金融稳定,可能是主权。安全如果是一个点,就不光考虑跟经济之间的权衡,还有一个点。以前可以这个放掉,可以经济稳定、资金流入。但现在这个是最重要的,我就要放掉那两个中的一个,比如可能限制资本流入、流出,或者是把金融稳定要放弃一下。

  我们表面上看,最近好像政治安全压倒了经济,但我想说它里面有一定的逻辑。你如果去看历史会看得很清楚,当今天的这些重要的决策者去做决策的时候,他不完全是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回到历史的层面,要看历史,历史上跟今天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相似性上面,如果把安全忽视掉了,接下来我就没了,历史上有很多这种例子,很多国家可能就消失掉了。

  最近我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把很多历史的教训拿出来,来论证现在大家把安全放在经济之上其实是合理的。我们习惯了经济上面的好处,就会觉得安全好像可以放到一边去。但实际上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讲,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会想到很多很多历史上面的先例。一旦它走错了这一步,它宁愿牺牲掉一些东西去。

  主持人:确实读史能够让大家明白很多东西,比如说一些人性或者是由千万人性组成的社会,确实有些东西亘古不变,它会反复地去循环,大家从历史中可以找到很多能够指导将来我们行动的一些道理。

  上一次连麦以来到现在,10月初伯南克得了诺贝尔奖,经济学见证了一个历史,一个美联储主席,第一眼看,怎么会给一个美联储主席这个奖,而不是一个在美国大学里当教授的老先生呢?后来细细一想也觉得是情理之中。因为获奖理由就是去研究了银行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伯南克就是主导了2008年一系列救市的行动。如果就这个问题而言,他应该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应该得奖的得主之一。为什么?为什么讨论伯南克?鲍威尔的学术成就迄今应该没有伯南克高,但是他现在在实操,应对复杂的居高不下的高通胀,以及后面还会调整一系列政策,应对潜在的衰退,这一系列的动作,是不是将来在经济学上也会有一些什么特殊的价值?希望夏春博士前瞻一下。

  夏春:伯南克获诺贝尔奖主要还是根据他学术研究的成果,不是他在美联储位置上面处理危机处理得很好。实际上他处理危机这件事情,在学术上是有争议的。我认为当时在争分夺秒的情况下,他救银行、救华尔街是有道理的。9月15号雷曼兄弟倒闭,9月16号全世界都乱掉了。大概到了9月17号,友邦就要倒闭了,这个时候必须要争分夺秒地把它救下来。为什么不救雷曼?因为雷曼账上没有资产了,净值已经是负的,没有办法找到任何人来救他。而且根据美联储自己的法律,也不能去救它,它没有抵押品。友邦可以救,是因为它有足够的安全资产,这个时候就救了。从这个角度来讲,驳难可当时做的决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个决策本身不会给他带来诺贝尔奖,他决策的依据是他在80年代对于大萧条的研究,他认为银行是非常重要的,银行一旦没有,企业接下来就贷不到钱,银行倒闭了,没有机构代替银行,这是他的学术研究。

  虽然他这次拿了诺贝尔奖,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争议。争议点就是到底是银行倒闭以后不能够把钱贷给企业,还是说企业和家庭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钱了?这两件事情,伯南克的观点是家庭和企业还要钱,但是这个时候银行已经没了,所以衰退这么长时间,大萧条。但是另外一派的理论认为不是银行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这些家庭和企业不想要借钱了,我们不需要银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还钱,我连还钱的钱都没有,我不想借钱,借钱也是很危险的,他们就认为不应该去救这些银行。这一派人不但是反驳伯南克救市的行为,而且认为他对大萧条的研究都是有问题的。

  历史上这种情况发生以后,通常就是有争议的,就不是一个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所以,我很少预测伯南克拿奖,我预测他拿奖的时候都不是以他对大萧条的研究来拿奖,我认为是他对金融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复杂的理论研究。因为过去诺贝尔宏观拿奖的人里面,整个模型里是没有银行,没有资本市场,他们认为这不重要,因为他研究的是一个宏观问题,很多东西可以相互抵消掉。伯南克把银行纳入宏观模型里面之后,发现可以产生很不一样的结果,认为可以研究货币政策,他凭这个去拿诺贝尔奖是没有争议的东西。这次给他发奖的理由是有争议的,但大部分人不了解学术上的一些细节。

  在之前还有两个经济学家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在2003年获奖,他们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他们用理论严格地告诉你,央行必须要独立。央行要独立这件事情,现在好像大家觉得很正常、很好理解,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呢?但是非常复杂,这是个理论问题。市场和央行之间进行博弈,简单地讲今天你如果不是独立的话,你出了问题,把你原来说的话都会推翻掉,我跟你就没办法玩了。

  听上去很简单,但当时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思想,在之前人们的思想都是认为央行就应该被政府控制,你们就是一起的,干吗要独立、要分开呢?所以,背后非常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的逻辑。理论上叫“动态不一致”,有这么一个学术名词,说央行独立,目标是解决“动态不一致”。那个获奖的反而是跟美联储这种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关系。

  我讲一点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学术界的人是看不起美联储,也看不起华尔街,看不起IMF,也看不起世界银行,认为这些都是最低级的工作,学术界的人都是最聪明的的,学术界这些天才太多了,他们认为这种工作都是最低级的,他们不愿意去做这种工作,学生毕业如果去这些地方,都会被认为是很差的学生、很笨的学生。但是伯南克很奇怪,他是在学术界取得成功以后,主动地去美联储工作,他做了好几家美联储长期的工作,在里面长期工作,最后成为美联储主席。2003、200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他们也在美联储挂职,但是说实话他们都不希望学生去美联储。

  主持人:刚才夏春博士对伯南克的一点剖析,也是我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因为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了一个美联储主席拿到诺贝尔奖,刚才夏博士充分地说明了,可能此前我有一些不准确的认识,认为可能是实操方面的东西,现在看来不是。

  我把最后一个问题抛给您,因为这个节目是《环球市场播报》,原来这个号叫“新浪美股”,其实大家更关心美联储这次连续加息以后,市场会有什么反应?加息以后已经度过两天了,第一天跌得比较厉害,道指跌了500多点,昨天依然在继续跌。一般而言在这么快速的加息周期下,美国市场股市前景一般肯定是难言乐观的。夏博士,您对未来一段时间美股的走势是什么判断?如果有些机会的话,您可能觉得相对会看好一些什么行业或者板块或者是某些标的?

  夏春:最近因为很多公司在发财报,财报很明显,科技的这些公司最近的财报业绩都很差。前一段时间稍微苹果好一点,其它我们熟悉的科技公司都非常糟糕。但是苹果可能最近又受到富士康的影响,中间有一段时间大家说就靠苹果去拉了,但现在可能这方面的动力也比较弱。

  总体来看加息这件事情对成长股很不利,对依赖估值的股票打击会比较大。但是对于比较传统的所谓的防御型的或者是价值型的股票表现比较好。美股分析起来比A股要容易很多,因为市场比较成熟以后分类分的比较粗,没有像中国分得那么细,中国一说出来就是30多个行业,美国一般来讲就是10个行业,这10个行业里简单分成三类:价值、防御、成长。加息的过程中,对成长的压力很大,成长今年回撤的幅度远远要高于价值和防御。价值里面是能源、金融、制造的价值。防御里有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房地产,这些传统上是防御,一看就比较清楚。现在基本上市场主导走强的还是防御性班期,资金向安全度高的领域去流入。这是一种分类。刚才是两种分类,一个是行业;一个是价值、成长、防御。还有一种分类是所谓的大盘、小盘,可以分高股息,有多种方法。

  一个基本的逻辑,在目前的环境下,通胀这么高,它会挤压的是成长、高负债、杠杆用的比较多的行业,它们估值和盈利两头下降的情况比较明显。我们至少在6个月左右期间还是建议大家少碰这些股票,让它再跌一跌。现在可以考虑偏周期的,周期又是另外一个维度。投资上面的名词比较多。能源现在还是有理由看好它,虽然里面有涨有跌,最近下来不少。但是从基本的供需角度来讲,以及这一次美国的衰退是一个浅衰退,不是一个严重的衰退,可以从这方面去布局。

  另外一点,今年6月份的那个点位可能已经接近低点,那时大概是3600、3500,还有可能再下行到3300,这是我今年做过的一个预判,如果到了3300,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底,如果把今年拉长看,可能是未来十年的一个大的底部,现在市场还是比较好的,离那个还比较远。

  还有一种思维方法,我原来比较偏向于做长期投资,跌20%、跌30%,这个时候你都可以无脑买。如果你是一个理性长期投资者,你不用担心,因为美国经济,再加上它的制度也好,自由竞争的市场也好,它对全世界的资金是一个有很大吸引力的地方。东亚国家赚了这么多钱以后不消费,存起来,为什么去买美国国债,为什么不买德国国债或者日本国债,而主要买美国国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这个市场是最有效率的,监管也是相对最合理的。过去我们说有很多阴谋论,其实这些东西是不靠谱的。你刚才说伯南克有四次公开课,你去看一下公开课,他当时把几个常见的阴谋论给完全驳斥了。第一,美联储不印钞,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说法,说量化宽松是印钞票,其实不是,它实际上只是把钱给到银行,银行的钱到底有没有人去借?要根据储户的决策,并不是我把钱塞给你。我买下这些国债,我压低利率,目标只是让金融运行的成本降低,但是这个不代表我把钱塞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只是给到银行,银行到底能不能贷出去,要根据老百姓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来找银行借贷。这样的观点非常时间市场上流行的很多观点是错的,比如很多人觉得是直升机撒钱,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包括他在公开市场上去买债,并不是说直接财政部的赤字一笔勾销,其实财政部的赤字是开在美联储,并不是一笔勾销,而是你到市场上去发债,这个发债的过程中间是由这些金融机构,根据他们判断的经济发展前景、可接受的成本买下来,买下来以后,美联储再到市场上去,从它们手上再买回去,它有钱嘛。但是它买回去的这个动作,实际上这个钱是留在银行体系里面的,并不是给到了老百姓。

  这些东西如果你看过以后就会发现,懂的人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官僚,非常守规则,他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规则,并不是我今天把规则给改了。雷曼倒闭的时候美联储没有救,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有阴谋?其实没有阴谋,就是你账上没有好的资产了。刚才说美股今天在跌,其实没有问题,你如果相信它长远这个国家没有问题就可以买。回过头来中国也是一样的道理,短期内困难很多,包括过去这些年股市表现可能也不太让大家满意,但是那个年代其实美国也经历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大家在配置上面可能不太喜欢股票,喜欢房地产或者是喜欢商品,在金本位的时候大家不喜欢买股票,大家就喜欢买商品。中国未来长远看也是好的。市场很聪明,这一周A股和港股都表现得很好,关键是你要给到大家一个长期的愿景,你要让大家相信这个世界更美好。

  昨天我跟张老师聊了一个半小时也是聊这个话题,今天非常谢谢李老师给这么一个机会,让我把这么多复杂的问题串在一起听也是蛮有意思。

  我最近也是考虑写一本书,把我原来写的很多文章顺序重新排列一下,打算从伯南克获得诺贝尔奖这个角度讲起。有人强烈反对他,学术界有一群人反对他。到底是他对,还是学术界的人对?我就想在这本书里把它讲清楚。

  接下来我会讲中美贸易战,到底是我们的专家讲得对还是美国专家讲得对?作为一个学者,我很公开公平地去评价这些历史。最后的目标是想让读者能够真实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你是这样看,他是那样看,但最终还是有一个更加接近真相的东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标,希望尽快地把它整理出来。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今天不知不觉谈了一个半小时,我们也期待您相关的著述早日面世,我们也好好看一下,时间也挺晚的,非常感谢夏老师拿出这么长的时间和我对话,讨论了好多问题,也特别感谢各位网友自始至终地收看,还给我们提问题。

  夏老师,今天的连麦行将结束,再次感谢您,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让屏幕前这么多网友能够接触到一些非常深入的问题,而不是刚才您所驳斥的一般的标题上很浅显的,其实是距离真相很远的观点、看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将来不管是学习还是投资,还是生活。

  谢谢夏春老师的时间,谢谢各位网友自始至终的陪伴,谢谢大家,我们下一次有机会再见!夏老师再见!

  —结束—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明煜

相关专题: 派哥聊美股专题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8 雅葆轩 870357 14
  • 11-07 恒太照明 873339 6.28
  • 11-07 新天地 301277 27
  • 11-07 甬矽电子 688362 18.54
  • 11-04 众智科技 301361 26.44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