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2017年,美国发布了“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的政策,明确要求官方购买更多国产货,但效果并不突出。疫情之下,美国失业变得更加严重,拯救制造业对于美国而言变得更加迫切。最近,美国又推出了新的购买美国货政策,预算规模高达4000亿美元(约合25000亿元人民币),表明上好像有利于美企,但企业们可能却开心不起来。
耗资25000亿买美国货,美企却成为最大输家?
今年1月底,美国宣布了“购买美国货”计划,要求在4年时间,用4000亿美元的预算购买美国的商品与服务,将3000亿美元预算投资在包括人工智能和5G在内的美国重要科技研发上。按照目标,美国将创造至少500万个新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为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美国制造”,政策还对采购行为做出了要求,比如被采购产品中的零部件要超过50%来自本土;评估“美国制造”的真实性,避免企业将“贴牌”产品当成“美国制造”进行出售等等。
表明看,这样的政策将给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但事实上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好处。首先,缺乏外部竞争下,美国企业会坐地起价,美国财政收入来源于企业和民众,那么购买本土服务和商品将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导致纳税人被迫用高成本的方式享有政府提供的服。而且这将挤占其他项目的费用,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对纳税人来说并不公平。
其次,鼓励购买“美国货”的本质是将美国公司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并保护它们免受竞争,这将拖累美国企业的效率,阻碍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破坏的就业岗位比创造的岗位更多。有人估计,如果废除购买国货的规定,美国将净增30万个就业机会。长期来说,从整体效果来看,美国企业将成为最大输家。
最后,美国企业为了获得来自官方的合同,可能要被迫花费大力精力和成本寻找本土供应商,甚至自己建造供应链。这除了会增加它们的成本外,还可能引起它们的不满,当然这些成本可能会转移给财政和民众。
“买美国货”遭反噬,1800家美国工厂照样消失
“购买美国货”的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在过去十余年更是频繁出现在美国的主要工作内容中,但结果收效甚微。
2009年,美国推出了8000亿美元刺激计划,其中包括“购买美国货”,要求在公共工程项目中使用美国制造的钢铁和制成品。但这一做法最后无法落地,原因是美国担忧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给其他美国企业和就业岗位带来损失,当时世界最大的美国工程机械厂家卡特彼勒公司等有大量海外出口的企业也都表示反对。
2017年,美国签署“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的政策,并在随后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品开始收取费用。而美国也遭到“反噬”,比如钢铁价格暴涨,整个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比如福特公司称损失了一年至少减少10亿美元的利润,而这些利润本可以创造新岗位。
美国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炫耀,从2016年到2019年,美国获得了大约50万个美国制造业岗位,但据经济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这种程度的收益与过去十年间的平均水平相当,并没有因美国的政策而有了更加突出的表现。
而且,即便美国出台了许多扶持本国制造业的政策,但美国工厂还在大量消失。经济政策研究所指出,根据对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分析,从2016年至2018年,仍有近1800家工厂消失。
这次美国采取的政策还有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反击,也很可能不购买美国的商品。总而言之,简单粗暴地“购买美国货”并不能拯救美国的制造业。
文 | 钟志生 题 | 黄紫镓 图 | 饶建宁 审 | 李泽钚
责任编辑:戚琦琦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