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银行股,降薪裁员的银行业

上天的银行股,降薪裁员的银行业
2024年08月21日 16:34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以来,A股在3000点下方呈“躺平”姿态,成交低迷,哀鸿遍野。然而银行股却持续高歌猛进。其中大行表现尤为突出,中、农、工、建四大行连续创下历史新高。

这年头,从股市到楼市,处处均是负面,个个都是消极。唯独大银行股涨上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为何一方面是银行股大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不断有银行甚至国有大行被曝降薪裁员,股市表现与现实体感怎么会如此割裂?

有人可能要说,按照正常的逻辑,目前是“地产弱+坏账多+居民存钱意愿强+贷款意愿低”的状态,银行股按道理应该被抛弃才对啊!

但股市里的聪明钱,往往不按套路出牌。

本轮助推银行股上涨的因素,通常被认为有两个:

一方面是当前投资渠道狭窄,股市整体不振,资金具有避险需求。

地产弱是确定的,坏账多也是确定的,存款意愿强贷款意愿低也是事实。但是银行,在众多金融机构里面,几乎是风险最低的。

资产荒明显,投资情绪低落,好标的难找,市场缺乏热点,炒股要靠差价获胜难度太高。这个时候银行股倒成了不错选择。

另一方面,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股分红高,银行股的股息率相对银行存款利率优势明显。

也就是说,不考虑股价涨跌的情况下,你去银行存款吃的利息,很可能不如买银行股拿的分红高。

有投资者表示,买银行股“比买银行理财和存款都划算。”

工商银行为例,2023年每股股利0.31元,到了8月20日收盘,工商银行每股6.39元创下历史新高,股息率仍然高达4.85%。

同时期,工行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利率仅2.35%,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基本在3.5%以下。

那么,银行股的高分红是否可以持续呢?

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金麒麟分析师)认为,要从“分红意愿”和“分红能力”两个维度考察。

上市银行的分红意愿并不低。

在当前监管层鼓励分红的大背景下,上市银行分红意愿进一步增强。

近期,农行、民生等多家银行响应“国九条”号召,公告拟推进2024年中期分红。交行就表示,这是为了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导向,使投资者及时分享本公司发展红利,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尽管中期分红对银行分红总额影响不大,但有助于改善股东现金流和持股体验,也有助于银行稳估值。

分红率是投资银行股的核心指标。没有高分红,无法吸引机构资金。

2023年度分红方案中,平安银行将此前12%左右的股利支付率大幅提升至30%。行长冀光恒在业绩会上提到,许多基金经理吐槽12%的分红太低,这让平安倍感压力。

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当前银行业的经营压力并不小。这或许会影响上市银行的“分红能力”。

银行赚钱的底层逻辑是“净息差”。

国家金融局数据显示,银行业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已经降至1.54%,创下历史新低。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邮储银行行长坦言,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将持续。

如果净息差持续下行,银行业绩增长将越来越难。

未来,一些银行如果想要维持高分红,可能就得持续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而企业所谓“降本增效”,往往就是“降薪裁员”。

去年开始,银行业便盛传各种裁员消息。至今年8月19日已披露2024年中报的5家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沪农商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中,有4家员工总数较2023年末下降。

一方面是银行股涨上天,另一方面是降薪裁员寒潮席卷银行业,构成一幅极为割裂、黑色幽默的奇景。

先说说银行裁员。

以大幅提升分红比例的平安银行为例。

2024年初,平安银行上海职场强制回迁,随着员工自爆证实,引发舆论关注,疑似此举为“变相裁员”,对此,平安银行到处辟谣,予以否认。

然而,2024年中报显示,平安银行员工总数40,830人,较2023年末的43,119人减少2,289人。

是否在裁员,相信员工冷暖自知。

然后我们看降薪。

从薪资看,2023年,股份制银行已经出现了明显降薪。

上市股份制银行中,2023年除了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外,其余7家2023年人均薪酬相较于2022年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在1%-8.5%之间。降幅最大的是平安银行,该行2023年人均薪酬同比下降了8.31%。

2024年情况是否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从股份制银行蔓延到国有大行呢?

目前看不容乐观。

今年7月,网传消息称“建设银行总行人员的平均薪酬降幅略超10%,且职级越高,降幅越大,子公司薪酬下调幅度不一”。

《中国新闻周刊》向多位建设银行总行、分行的员工求证,对方均表示“较为敏感”,公司已不允许员工对外回应。

“我们在6月中旬左右开了相关的会议。接到口头通知,全分行绩效打八折,部门降幅不低于网点。”在建行南方某省一级分行核心业务部门的一位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甚至还有“反向讨薪”。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来,六大行以及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甘肃银行、东莞农商银行、瑞丰银行等11家银行皆公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

其中中国银行年报显示,其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2275万元;“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的是招商银行,2023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涉及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4415人;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东莞农商银行追索扣回金额均超百万元。

统计显示,根据11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公布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共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

所谓“反向讨薪”,是指员工在职期间,若出现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在职责范围内出现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情形时,银行可部分或者全部追回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并止付尚未发放部分。这一制度通常针对的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银行员工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且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从业者面临反向讨薪。

时代波澜下,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市值盛宴亦难掩行业实际的困境逼仄。

谈及降薪,有从业人员感慨:“希望是银行业是为了应对经济大环境所做的战略调整,而不是名义上的降薪。别到头来高层没降多少,受伤的还是一线,降得更多。”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